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神童」Tom Ding:區塊鏈是下一代雲計算和互聯網的基礎

「神童」Tom Ding:區塊鏈是下一代雲計算和互聯網的基礎

雷鋒網2月26日報道,如今,區塊鏈是個很熱的話題,但離產業化有多遠呢?在這過程中,我們需要做什麼?有什麼困難?


String Labs聯合創始人兼CEO Tom Ding,在2017年2月25日於廈門召開的首屆科技金融國際峰會上,Tom Ding發布了《千億級區塊鏈生態通往大規模應用之路》演講。據雷鋒網了解,14歲時就獲得了計算機專業的學士學位,被譽為「神童」。



「神童」Tom Ding:區塊鏈是下一代雲計算和互聯網的基礎

(據說,Tom Ding單身,並且還不到30歲……)



以下是雷鋒網整理的Tom Ding演講全文:


幾位都分享了關於區塊鏈的一些想法,我想談一個比較俗的話題:什么時候才能從一個從很熱的話題,變成一個實際落地的一個產業?




先定一個小目標:1000億美元。





我們先定一個小目標:1000億美元。


為什麼是1000億呢?

大家可能知道比特幣現在的市值大概是150億美元左右,VC的行業的投資大概在幾十億美元的規模,其中包括很多產業投資和VC加在一塊,那我想我們作為下一個目標的1000億,在未來的3到5年里,是一個非常可行的一個目標和展望。





離目標有多遠?





但是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的距離?就是我今天想跟各位這個探討的一個話題。

怎麼定義這個區塊鏈的生態?


我講的這個區塊是包含了比特幣或以太幣,這個產業裡面同時也包含它們。


這個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剛才另一個嘉賓的角度是:我們不如就把區塊鏈當成是一個資料庫,這是一個非常流行和主流的觀點。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觀點,我把它稱為弱區塊鏈。大約的意思是說:把區塊鏈看成一個比較窄的薄的一個層次,區塊鏈是一個非常先進的資料庫,它的特性是全球的、複製的、冗餘的、驗證的等,所以根據這樣的觀點,它可辨認性有限是一個好的特性,因為有限的功能才能夠帶來一定的安全性和簡化難度,同時功能的簡化對人有一些適當的信任,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那我想說的我們可能的角度不太一樣,我們看到另外一個角度是雲計算。我認為區塊鏈不僅僅是分布式資料庫的升級版,我們認為它是下一代互聯網的基礎,同時也是私有企業、私有雲的下一個升級版本。


從這個觀點來看,互聯網和企業雲其實分別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是不同的體現。在這樣一個的思路下,代表性的產品可能是以太坊,以太坊是第一個世界審批,等於是一個通用功能的虛擬計算機。在這個區塊鏈上面,你可以用編程員理論上實現任何的軟體才能實現的事情。這個家族裡邊,會有一些不同的分支,它們有一些不同的追求目標,但總體的理念是共同的,就是我們認為區塊鏈是下一代的雲計算和互聯網的基礎。





區塊鏈能做什麼?





那好,那如果我們認為這是下一代的互聯網的話,它能夠做一些什麼樣的事情?


我們大約可以看到兩個層次的根本的顛覆,第一個可能更顛覆一些,第二個,相對來說,更多是從技術層面的提升。


第一,扁平化


第一個,互聯網大部分的服務,google、tiwwter、阿里雲、阿里巴巴、百度搜索引擎、微博等,它們其實都是某種程度的中介,是一個平台,或者是一個市場,他們在中間收取一定的中介費用。


那我們有沒有可能把它們做成跟郵件一樣?


大家發電子郵件,我們幾乎從來沒有為電子郵件服務付費過,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郵件,是一個很早就定義的互聯網協議,一個技術協議。一個協議就是定義一個通訊的遊戲規則,一旦被定義好以後,它就是一個公開透明的規則,它不依賴任何的中間方。其實區塊鏈作為一個下一代雲計算平台,做了一個很根本的事情,就是我們有能力把原來只有一個平台、一個公司才能做的事情給扁平化了,扁平化到了一個技術協議就能取代它。


所以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twitter、Google等的服務,現在它們公司市值500億美金,都可能扁平化到一個有很多節點、很多個體來參與的一個網路協議,這個是一個巨大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革命,今天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或者是收費,或者是廣告,我們將會看到很大的顛覆。


第二,從根本上重構價值鏈


第二,如果你已經是一個傳統企業,已經是一個金融企業,區塊鏈對你有一些什麼樣的改變呢?意思是說,你已經有了一塊業務,但你希望這個業務流程能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大大規模合作。


這種情況下,我把它稱為:從根本上重構價值鏈,我沒有叫重構商業流程。


為什麼呢?


商業流程通常是一個企業內部流程,有財務流程、供應鏈的流程等。所謂的重構價值鏈,甚至是在重構原來企業的上下游、他們合作關係等,包含的領域非常廣。


我們認為區塊鏈生態大約包含兩個大的方向,這兩個大方向代表著行業中不同的努力趨勢,人群可能也不一樣,但是如今他們走向融合。這是我今天想談的另外一個重要觀點:左邊是企業區塊鏈,代表了很多傳統企業轉型,想用區塊鏈讓企業架構升級,包括票據,智慧城市等各個方面;右邊是公共區塊鏈,代表的是下一個互聯網的基礎,把很多互聯網的大型服務扁平化。





區塊鏈到底比今天的雲計算好在哪兒?





我們先來看一下雲計算,它本身是一個基礎服務。


1.0的雲計算,可能要回到差不多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前後這麼一個時間點。與其每一次都要買一台新的伺服器,然後部署新的這個操作系統軟體,為什麼不把它虛擬化?這個是1.0時代的企業虛擬化。


那麼2.0時代呢,我們看到了一些現在可能都在用的東西。阿里雲,百度雲等都屬於這一類,就是我們終於可以不用管我們自己的雲了。我們不用管它在什麼地方,我們把軟體裝上去了,這個軟體它就會在裡面運行。


我們發現這樣一個問題:2.0並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完美狀態,比如你打開阿里雲或百度雲的首頁,你會發現幾百種工具,既然都虛擬化了,為什麼還這麼複雜?


根本原因是:你面對的還是一個伺服器,是一個物理伺服器。從技術角度,只是把我的機器放到別人家,所有的複雜性還在。


可能在當前的用戶流量下,我要部署100台伺服器,如果用戶量增長10倍,我就得增加更多的伺服器。亞馬遜只是提供很多管理複雜性的工具,但是複雜性本身並沒有消失。


區塊鏈怎樣直接跨越到了第三代呢?


Google去年的一個網路架構會議上,他們的一個網路負責人提出這個觀點:3.0的雲計算是無伺服器計算,對於一個企業、一個開發人員來說,當它部署這個應用時,他根本不關心伺服器,在他腦子裡沒有這個概念。從這個意義上看,區塊鏈其實直接就跨越到了3.0。


我們簡單概要談一下3.0雲計算有哪些主要的區塊鏈特性,包括大家知道了的不可篡改、可校驗、實時的、可伸縮等等,這些特性都是一個理想區塊應該有的屬性,雖然如今並沒有都實現,但這是我們要想掌握的下一個階段的特點。


重要的是,區塊鏈對於我們的價值是把雲計算帶到了下一個時代,省下大量企業的這個成本區塊。但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技術,它一定比中心化更昂貴。但是多出來的成本遠多於幫企業剩下的人力成本。因為其實大銀行里的IT成本大部分並不是機器的成本,大部分是人是安全成本、IT成本、協調成本等。





區塊鏈是一個什麼性質的東西?





如果我們要把區塊鏈產業做到千億規模、萬億規模,中間還缺了些什麼?


我想首先可以參照的對象是互聯網,值得回顧一下互聯網是怎麼起來的。


從普通用戶的角度,互聯網是一條曲線,從1995年的一億用戶到如今可能超過三四十億用戶,中間到底發生了一些什麼?其實有三個大的支撐點。


第一是技術的發展,其實不管從瀏覽器層面還是從開發工具層面,包括寬頻的普及都對互聯網起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當年的互聯網泡沫為什麼會發生?今天我們聽到的大部分互聯網創業的項目,共享單車、送飯等,這項目在1927年之前全都出現過,但大部分公司都死了。原因是那時候環境不在,很大的原因就是技術上的挑戰。我在矽谷,舊金山和矽谷有很多編程學校,這些學校可以把一個非技術人員3個月里培訓到可以在一個周末寫出一個小的網頁應用,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今天的區塊鏈離這個點當然還很遠,原因是這些所謂的開發框架以及很多我們看不到東西,背後降低了人員的開發成本。


第二個方面是公共服務,這個可能比技術更不明顯一些。


我原來在阿里巴巴待過一段時間,2003年左右,阿里剛開始做淘寶的時候,他們做淘寶時考慮的並不是僅是淘寶本身。電商生態需要支付、物流、平台、客戶資源,認知等各個方面,所以他們同時在做生態、做支付寶,做菜鳥物流。


同樣,從互聯網總體來看,我們有很多的支撐服務,比如我們看不太看得到的基礎層;中間層:比如Facebook、微博、微信等,現在所有APP,都可以是微信登錄、微博登陸,對大部分企業的用戶增長都是一個巨大的支撐點,他們可以很快獲取百萬千萬用戶;再上升一系列,像谷歌這些傳播的工具是第二個大的支撐點啊,這個導致什麼結果呢?在1999年,你創業可能是花十萬二十萬美金買伺服器做一個網站,如今你可能二十美元就可以成立一個網站。同時你可能花少於五行的代碼讓你的電商網站收款,那是因為背後有阿里支付、有配套公司幫你做很多活。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市場,即美國之後的第二大風投市場。全球範圍內,我們現在的總投資可能是在一千多億美金,這比94年左右已經有幾十倍上百倍增長,但融資最終是一個閉環,只有融資進去,沒有退出機制也不行,退出機制在哪兒?


互聯網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是:我們發現了廣告的模式,但是我們現在正試圖淘汰廣告模式。對過去的互聯網來說,廣告有非常偉大的作用:你可以免費給一個人用產品,然後另外一個人付錢,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機制,同樣在區塊鏈時代,我們也會發現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區塊鏈如今是什麼狀態?





剛才總結了3點,主要講了互聯網是怎麼能夠做到今天這樣的規模的?它背後有很多支撐因素,這些因素可能並不是我們平時會思考的。現在回過頭看區塊鏈,如果拿這3個框架分析區塊鏈,如今是什麼樣的狀態?


第一區塊鏈的技術:從公共區塊鏈來說,即剛才講的下一代互聯網支撐技術,速度還是非常慢的,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最快一筆簡單交易的處理時間是20分鐘到60分鐘,比特幣是60分鐘,以太坊是20分鐘,這樣的速度跟普通的網頁應用還不在一個量級。谷歌為了優化0.5秒的時間,可以投入百萬美金,而區塊鏈技術還掙扎在20分鐘到60分鐘,這個並不是好的或者下一代互聯網的體驗,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同時,從開發人員、企業的角度講,每一個新的區塊鏈開發人員可能需要花13到6個月的時間學習一些基礎的概念後,才有可能開始,而且還是一個有經驗的開發者,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看到太多的落地應用的很大原因之一,我們沒有這個技術。


從企業私有鏈來說,它比公有鏈快一些。它是一個控制環境,可以用傳統的一些演算法加速,但是也並沒有快很多,像高頻交易等金融場景需求還是離得挺遠。


從這個公共服務來看,有哪些支撐服務呢?基本上沒有任何支撐服務,0。


公共區塊鏈和企業私有鏈之間是完全隔開,所有的區塊內沒有一個是直接可以跨鏈進行溝通的。如果你希望重用一些共享的服務,這樣的一個技術機制暫時是不存在的。有一些在研發中,但是還沒有任何可行的。


最後是投資,剛才講的幾十億美元,來自風投和戰略投資機構的大部分投資其實都集中在企業。





我們展望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首先解決的是大幅度性能提升,從原來的20分鐘以太坊,做到現在的7秒鐘,同時保持同等或更高的安全度啊,並且是無限的和可擴張的。


第二,能夠解決了不同區塊鏈之間的跨鏈溝通。任何一個企業可以重用很多新的服務


第三,有什麼樣的共享的服務呢?


包括像數字身份,數字金融資產交易系統和互聯網等,所有這些大型的服務很多都是企業希望重用,而不是每一個企業再造一個新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傳統金融機構如何征戰智能投顧、IBM在未來醫療的路上停不下來
情懷之作:諾基亞 3310 回歸啦!還有貪吃蛇
2016年功能機全球出貨量近4億,諾基亞不敵三星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Linux基金會開源物聯網邊緣計算項目:EdgeX Foundry
AMD發布Radeon Instinct加速卡:號稱「推動下一代真正異構計算」
計算與圖形API合體,Khronos要把OpenCL與Vulkan融合在一起
Alexa和Cortana兼容後 亞馬遜和微軟在雲計算領域再次聯手
Linux基金會的EdgeX Foundry將讓IoT支持邊緣計算
Pyculator:基於python的計算器
亞洲雲計算聯合會主席Bernie Trudel:雲和醫療健康
Oracle為新部門招兵買馬,專註雲計算、AI和AR/VR
2分鐘理清計算機、Python和Pip的三角關係
《計算器》Win10 UWP版更新:Fluent Design System雛形
IBM如何在雲計算上追趕AWS、Google和微軟?
newifi 霧計算,一次CDN價值鏈的蝶變
Daniela Rus,和她帶領的 MIT 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
Pyculator: 基於python的計算器
神秘FabricXpress為X-IO邊緣計算能力添磚加瓦
TC Hackathon:如何利用 Magento2 技術開發出一個「萬物成本」計算器?
英特爾在Movidius Myriad X VPU中推出片上神經網路計算引擎,為前端計算帶來人工智慧
如何基於 Spark Streaming 構建實時計算平台
「一圖看懂」計算機視覺識別簡史:從 AlexNet、ResNet 到 Mask R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