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為何不轟炸延安」是偽問題 / 日軍轟炸重慶造成多少民眾傷亡? | 短史記

「日軍為何不轟炸延安」是偽問題 / 日軍轟炸重慶造成多少民眾傷亡? | 短史記

短史記微信號:tengxun_lishi




圖註:1938年,遭日機轟炸後延安的斷壁殘垣




日軍轟炸延安考


文 | 楊津濤



「日軍為何不轟炸延安」,是網路時代討論抗日問題時,極常見的一種質疑。揆諸史料,其實很容易發現,此種質疑,實際上並不成立。




事實上,自1937年始,延安即著手採取措施,準備應付日軍之空襲。據曾在抗日軍政大學工作的曹慕堯回憶,該校在「1938年窯洞挖好之後,逐漸向外遷移,搬到北門外和東門外的幾個山溝里……上級一再提醒,要注意防空。」①日軍第一次轟炸延安之前,曾派飛機到延安上空偵查,延安百姓尚以為是蘇聯飛機,有的拍手大呼:「我們自家飛機,蔣委員長送錢來!」②但當局很快從飛機的飛行高度做出判斷,認為來的應是敵機。



1938年11月20日上午,曹慕堯等正在開會,聽到外面有聲響,他們「趕到室外的高坡上瞭望,第一批日本飛機15架,自東向西,直撲延安城,接著就看見飛機拋下一連串的炸彈,形狀像黑色的棒槌,臨空而降落。」③此即日軍第一次轟炸延安。




曹慕堯回憶說,「第一批飛機剛投完炸彈,第二批第三批接踵而至,每批都是15架,持續轟炸沒有喘息和救護的機會。延安……只有步兵作戰的重機槍來對付成群結隊的大批飛機。日本人有恃無恐,飛機飛得很低,投彈的命中率很高,數十枚重磅炸彈,投擲在小小的延安城裡,頃刻間房屋倒塌,四處起火,到處斷垣殘壁,屍橫街頭。傷者亂爬亂喊,哀聲震天,慘不忍睹。」④




圖註:1938年,延安邊區學生聚會




日機空襲重點在鳳凰山,那裡有許多中共領導人之居所。毛澤東借住的李建堂家石窯遭到轟炸,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宣傳部的窯洞被炸,30多名八路軍幹部、士兵陣亡。有一顆炸彈就落在陳雲窯洞旁,所幸沒有爆炸。延安人推測「一定有特務測繪了中央首長在延安城的居住地。」11月21日,日機再次轟炸延安。


延安所受損失極為慘重。中共初到延安時,「城內有幾百座相當漂亮的房屋和院落,近郊的情況也大體如此」⑤;轟炸後,「昔時的延安便成了一座瓦礫堆的廢墟了」⑥。邊區政府在給國民政府的急電中說,延安「連續遭受敵機轟炸,共投彈百五十九枚,死傷軍民一百五十二人,毀房屋三百八十間……」⑦請求中央政府予以援助。




從成都到延安開會的張宣,也目睹了11月20日的慘況,他說:「延安經此一炸,部分街道成了瓦礫場,各機關、學校紛紛遷到山上的窯洞中。城內尚存的房屋,有的拆遷到北部,大部分遷到南郊。」⑧此後,如鄭洪軒所說,「敵機又來延安轟炸幾次,但由於延安平民均住窯洞,並提高了防空警惕性。日本飛機第二次來只炸傷幾人和幾匹馬。」⑨




當年延安人對未爆之炸彈的處理也很有趣。據李耀宇回憶說,「從炸彈殼裡掏出數百斤黃色炸藥,一筐一筐地抬下鳳凰山,用馬車運走。以後,這些炸藥當做染料,染出黃色的布匹,縫製軍衣。炸彈殼敲成碎塊兒,打造了開荒用的鑊和鋤。」⑩染料與炸藥的化學成分很相近,故能將炸藥當燃料使用。這兩種對炸彈的處理方法,同曹慕堯的回憶相一致。





圖註:1940年,毛澤東在延安與美國軍事觀察員E. F. Carlson合影。




自此始,至1941年10月為止,日軍不斷空襲延安。因有準備,延安所受損失不大。據1946年3月10日《解放日報》的統計,日機共轟炸延安17次,投彈1690枚。損失包括傷亡:傷184人、死214人;毀壞建築:公共房產1176間、石洞5座、民房14452間;另有基督教禮拜堂一座、房室94間;天主教堂房屋75間;牲畜傷亡:197頭;毀壞糧食:34.4萬斤。




與重慶相比,延安所遭受的空襲打擊確實很小。畢竟,一者,重慶是國民政府陪都,人口密集,轟炸重慶能夠對中國之軍心、民心,造成重大打擊。二者,重慶外國使館及外媒雲集,日軍之肆意轟炸,適足以向國際社會傳達「中國政府旦夕不保」之訊息。相比之下,延安缺乏類似戰略目標(八路軍總部設在太行山),且人煙稀少,日軍確無必要如對重慶那般,對其進行大規模空襲。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在華空軍被大批調往東南亞。從1942年開始,日軍對重慶的轟炸亦逐漸減少,自然也顧不上延安了。






注釋


①③④曹慕堯:《日機對延安的轟炸》,魏久明主編《烽火憶抗戰1945-1995》,人民出版社1995年,P25—P28。

②陳學昭:《延安訪問記》,廣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P175,轉引自朱鴻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⑤奧托·布勞恩(李德):《中國紀事》,東方出版社2004年,P259。⑥福爾曼:《中國解放區見聞》,學術社1946年,P19,轉引自自朱鴻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⑦《陝甘寧邊區政府文件選編》第一輯,檔案出版社1986年,P99。⑧張宣:《日寇轟炸延安親歷記》,《紅岩春秋》1995年第5期。⑨鄭洪軒:《延河憤——1938年日機轟炸延安歷聞》,《黨史縱橫》1993年第9期。⑩李耀宇口述,李東平整理:《一個中國革命親歷者的私人記錄》,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P100。






重慶大轟炸,多少民眾遇難?


文 | 楊津濤




武漢會戰結束後,中日戰爭轉為持久戰。為壓迫中國屈服,1938年12月,日本大本營指示,對中國各地開展戰略轟炸,「在壓制和擾亂敵人戰略及政略中樞的同時,儘力消滅敵人的航空戰鬥力量」。①依照日軍部署,陸軍航空兵團主要進攻華中、華北要地,海軍則擔負對華中、華南的航空作戰。




作為戰時陪都的重慶,是日軍最重要的空襲目標。從1938年2月—1944年12月,日軍對重慶主城及29個周邊區縣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轟炸。

統計顯示,日軍前後對重慶轟炸218次,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②重慶市空襲警報時間,在1938年為16小時35分鐘,1941年為219小時18分鐘,1938年—1942年平均為114小時。





圖註:在防空警報暫時解除後,從防空洞出來透風的重慶市民




對於防空工作,國民政府不可謂不重視,採取了制定《防空法》,建立重慶防空司令部,設立陪都空襲救護委員會等一系列舉措。具體的防空作戰,包括「地對空」與「空對空」。重慶的高射兵器指揮部,負責指揮地面防空部隊使用大小口徑高射武器,以較為嚴密的中低層火網,打擊日機。

因裝備數量、質量較差,

1938年—1941年,重慶地面防空部隊僅擊落日機15架、擊傷85架。




中國方面的空中防空能力與地面一樣薄弱。1939年,中國空軍已損失殆盡,能部署在重慶及其周邊的戰機只有三四十架。即使加上入駐重慶的一個蘇聯戰鬥機聯隊,實力依舊與日軍有很大差距——主要負責對重慶轟炸的日軍漢口空軍基地,即有各種戰機200餘架。1940年6月16日,日軍111架飛機空襲重慶,中國37架飛機迎敵,使日軍戰死8人、去向不明6人、負傷5人,飛機被擊落、未返航、重大損壞各1架,22架中彈——這是重慶轟炸期間,中國空軍戰績最好的一次。④其後為了保存僅有的空軍力量,中國戰機不再與日機正面交鋒。




由於防空武器不足,只能更多地依靠防空工事。重慶主要的防空工事有防空隧道與防空壕洞。

至1941年,共建成防空隧道7條,每條可容納約6000人;同年,政府、私人修建有防空壕15個、避難室19個、防空洞646個、掩體38個,可容納約22.3萬人。

⑤隨著重慶防空設施、防空能力的發展,以及大批人員疏散,死傷情況有所減少。1941年,《大公報》報道,「二十八年度每一個炸彈死傷約五個半人,二十九年度每一個炸彈死傷約一個人,本年一至五月,約三個炸彈死傷一個人。」




雖然有以上一系列應對措施,但大轟炸依舊給重慶造成巨大損失。




人員傷亡方面。

1939年「五三」、「五四」大轟炸,炸死3991人、炸傷2323人、炸毀房屋4871間,其中,位於機房街的八路軍辦事處也遭到轟炸,損失慘重。1941年日軍發動所謂「第102號作戰」,不分晝夜地轟炸重慶36次。其間6月發生了「較場口大隧道慘案」;8月,日軍轟炸了蔣介石位於重慶南郊黃山的官邸,衛士被炸死2人、炸傷4人。

在日軍轟炸重慶的幾年間,共有市民11889人被炸死、14100人被炸傷。

間接死於空襲,以及淪為災民的人數,更是不計其數。





圖註:正在遭受轟炸的重慶




財產損失方面。

工業、農業、交通、教育等設施被嚴重破壞。僅就工礦業來說,1940年5月,第24兵工廠兩次被日機轟炸,廠房、船舶等被炸毀, 損失達到1億多元。從1940年5月—1941年8月,渝鑫鋼鐵廠被日軍轟炸五次,直接損失60餘萬元,間接損失130餘萬元。即使是學校,也未能倖免。在集中了大多數內遷學校的重慶沙坪壩、北碚等地,中央大學、重慶大學、復旦大學等均遭轟炸;東方中學、中國中學等34所中學直接損失4億多元;復興小學、東山小學等24所小學直接損失6億多元。

由於轟炸,重慶社會財產損失約85億元,居民財產損失約15億元。




在日軍對重慶的轟炸中,宣稱「不能傷害第三國的權益」,一旦擊中外國目標,就視為「誤炸」。從1939年起,美、英等國使領館和外僑財產就不斷遭到日機轟炸。美國國務卿赫爾向記者表示,日本果欲與美國增進邦交,則其狂炸重慶,顯屬走錯路徑,「此種暴行,無論在何處何時發生,均為吾人所衷心譴責」。日本則勸告各國駐重慶國民撤離到其劃定的所謂安全區,否則「對居留在其他地區而發生的不惻之事態,帝國政府不負有責任」。




隨著轟炸規模的擴大,美、英各國在重慶的利益受損情況日趨嚴重。尤其1941年6月,美國在安全區中的大使館武官辦公廳房屋前落彈,炸彈碎片擊中美國軍艦「圖圖拉」號;英國駐大使館也被轟炸。7月25日,美國宣布對日本禁運汽油、廢鐵;7月26日,羅斯福批准,以500架飛機裝備中國空軍。⑧




日軍對重慶的大轟炸,沒能達到其預定目標——「靠轟炸粉碎重慶政權的抗戰意志,不那麼容易。」⑨且適得其反,其對重慶的無差別轟炸,一方面引起美英各國對中國抗戰的關注與同情;另一方面,加劇了日本與美英之間的矛盾,有利於中國爭取援助。重慶軍民憑藉頑強意志,沒有屈服於日軍的狂轟濫炸,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抗戰決心。





圖註:日軍轟炸後的重慶





注釋


①⑨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 《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二卷第二分冊,中華書局1980年,第187頁;《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三卷第二分冊,中華書局1983年,第35頁;②魏勵勇:《日機對重慶的大轟炸》,《航空史研究》1997年第3期;③《民國27年—30年重慶防空司令部高射部隊戰果統計》,見於《重慶市防空志》,西南師範大學1994年,第137頁;④王建建:《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重慶大轟炸述論》,西北大學;⑤⑥溫賢美:《日機對重慶的「戰略轟炸」和重慶的反空襲鬥爭》,《天府新論》1994年第4期;⑦周勇:《抗戰時期「重慶大轟炸」幾個基本問題的探討》,《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⑧潘洵,《抗爭中的嬗變:重慶大轟炸的國際影響》,《史學集刊》2012年第3期。




長按二維碼

,關注「短史記」微信公眾號(微信id:tengxun_lishi);

無法長按二維碼,請在微信中直接搜索「

短史記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鄧小平訪美「差點遭遇刺殺」之說誇大其詞 / 毛澤東訪美計劃因何流產? | 短史記
「日軍為何不轟炸延安」是偽問題/日軍轟炸重慶造成多少民眾傷亡?
鄧小平訪美「差點遭遇刺殺」之說誇大其詞/毛澤東訪美計劃因何流產?
巴格達迪,是怎樣成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領袖的?
近100多年來,洋人想「成為中國人」,何時最容易?

TAG:短史記 |

您可能感興趣

「日軍為何不轟炸延安」是偽問題/日軍轟炸重慶造成多少民眾傷亡?
日軍轟炸重慶致五千人傷亡的踩踏慘案
為何日軍先後十七次轟炸延安都沒有成功霸佔?
日軍重慶大轟炸,中國軍民竟如此嘲笑它
重慶大隧道慘案千人為躲轟炸窒息死亡
歷史不容抹去:日軍對重慶的瘋狂轟炸彩照圖
抗戰時期延安從未被日軍轟炸過嗎?
日軍轟炸天津
核武器轟炸日本無冤魂,日本早期究竟多麼瘋狂
日軍轟炸廣州後的慘狀 空襲密度僅次於重慶
重慶大轟炸日軍指揮官:轟炸無用 使屈服決不可能
日本頭疼跳彈竟這樣!轟炸機曾讓日軍運輸船損失慘重
老照片回顧戰爭殘酷瞬間:日軍轟炸重慶 民不聊生
「疲勞轟炸」下的重慶,一組日軍所拍攝的大轟炸中的重慶俯瞰圖
日軍轟炸後長沙:殘肢斷體,死屍累累
沒有重型轟炸機,中國空軍敢死隊都炸不了日本航母
因果報應,東京大轟炸期間美軍殺害數十萬日軍!
二戰後期的日本傷亡有多大?美軍轟炸了16萬噸炸藥
重慶遭受日軍轟炸時我方高射炮屢射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