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生要警惕「非正式醫療諮詢」!

醫生要警惕「非正式醫療諮詢」!

與正規會診相比,路邊諮詢的信息誤差率達到51%,兩種會診的治療建議不一致率達到60%。


文 |高磊


來源 | 「第二診療意見」微信號

作為醫生,是不是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場景。在某個聚會上,朋友的朋友過來向你諮詢他臉上一個痣應該如何處理。在醫院的走廊里,你的醫生同事向你諮詢他的某個病人的病情來聽取你的建議。這些場景幾乎發生在每一天。我們醫生把他們稱為非正式諮詢,因為它不具備真正會診的含義。真正的會診需要包括正式會診申請,與病人面對面的交流和檢查,參與診斷和治療。在英語里有個專門用詞表達非正式醫療諮詢,就是Curbside Consult,翻成中文就是路邊諮詢或者路邊會診。


路邊諮詢定義為在非常規醫患條件下向醫生徵詢對於某個病人的診療意見,非常規醫患條件指的是醫生沒有收到會診請求,事實上沒有見到病人也沒有對病人做任何檢查的情況。這種請求幫助一般來自你的醫生同事或者是非醫生的朋友甚至直接是病人。


路邊諮詢可以發生在日常生活的任何地點,醫院的餐廳電梯走廊,朋友的聚會,甚至是行走的路上和超市裡。路邊諮詢可以是面對面的,也可以是一個電話或者電子郵件的方式。美國醫學雜誌(JAMA)曾經有報道70%的內科醫生和68%專科醫生一周內至少有一次受到路邊諮詢的請求,大多是簡單的走廊交談或電話要求。很多時候,我們把路邊諮詢看作是一個人情,同事間的互相幫助,醫生間融洽關係的潤滑劑,也是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的一個途徑。


由於路邊諮詢是一種非正式諮詢而且很多時候是在休閑場所,醫生得到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因而醫生做出的判斷會有很大的偏差。美國醫院醫學雜誌(JHosp Med)在2013年有一篇文章,對比了住院病人路邊諮詢和正規會診的區別。比較了一所大學附屬醫院的47個病人的處理意見。一個內科醫生請求了路邊諮詢,同一天中,另一個內科醫生請求正規會診。與正規會診相比,路邊諮詢的信息誤差率達到51%,兩種會診的治療建議不一致率達到60%。結論是,非正式的路邊諮詢所表述的信息經常是不完整的,最終導致不正確的治療建議。

而且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任何形式的路邊諮詢都會給諮詢醫生帶來潛在的醫療職責風險。如果病人有傷害發生,病人可以證明諮詢醫生所提出的建議影響主治醫生並且直接導致傷害,那麼病人可以把諮詢醫生同樣告上法庭。比如,你是一名心臟科醫生,你的內科醫生同事在門診諮詢你有關一個30歲男性病人胸痛的處理。你草率的做出胸痛是來源於肌肉疼痛而與心臟無關的結論。或許內科醫生做了心電圖提示急性心梗但是你沒有看到而且內科醫生也忽略了,或許也做了心肌酶譜升高你不知道。病人被放回家後死亡,那麼你和那個內科醫生都會為醫療事故被起訴。


在過去,一般認為非正式的路邊諮詢,病人身份沒有透露,病人不知曉諮詢的存在,諮詢醫生沒有拿到諮詢報酬,絕大數法庭不判定這樣的路邊諮詢構成醫患關係,沒有醫患關係就沒有醫療責任。但是,最近有跡象法庭越來越多的允許針對非正式諮詢發生的醫療事故訴訟。因此,醫生們有理由提高警惕,遵守職業操守,避免在路邊諮詢中無意間建立起與病患的醫患關係。雖然目前筆者搜索到的有關訴訟都以撤案告終,可是,醫療訴訟的費時費力不是人人希望經歷的。


遇到路邊諮詢請求,醫生需要做到有理有節,表現職業風範,遵守規則。一般的規則是,拒絕有關複雜和危重病人的路邊諮詢,建議正規會診程序;路邊諮詢建議簡單化,給出可能的鑒別診斷而不觸及直接診斷;不要收取諮詢費用;建議提出請求者不要在病歷中註明諮詢醫生名字除非得到同意。


以上談到的是涉及醫生與醫生之間的路邊諮詢的一般守則,其實對於朋友及病人的路邊諮詢同樣適用。比如,第一段我舉的例子,朋友問你皮膚痣的處理。避免直接給出診斷或者直接否定某種診斷比如皮膚癌。較好的回應是,「這裡光線不好,是不是可以改天到我診所做個詳細檢查」或者可以建議看皮膚科醫生。前一陣在微信上看到有醫生提出路邊諮詢收取費用報酬的文章,我的建議是需要謹慎,遵循上面的職業處理原則。


由於網路的不斷優化進步,醫療網路會診和諮詢日漸平常。其中很多日常操作也存在醫療職責的範疇。我們注意到,一般網路諮詢都會有個免責聲明,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醫生的參與,減低醫療責任風險,也是為了構建網路社會的健康和諧,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美國最大的醫療諮詢網站,HealthTap,在它的網站首頁直接寫明,「 the service does not offer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treatment」(我們網站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者治療)。

醫生以助人為樂,以幫助病患解除痛苦為己任。在醫療實踐中,醫生需要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和道德準線,且行且珍惜。


(本文作者高磊簡介:MD,PhD,FACC,美國路易斯安那州 Ochsner Clinic 心臟科醫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消化頻道 的精彩文章:

麥麩,乳糜瀉和炎症性腸病
注意:這些特徵心電圖改變,都是猝死的前兆!
胃切了,胃口還在,飲食應該如何安排?
胃腸息肉原來是這麼長出來的!
面對傳統醫療的七大弊端,你有答案嗎?

TAG:醫學界消化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瀋陽沈醫醫院:警惕神經官能症 其危害不容小覷
必須警惕冠心病的藥物治療方法
孕期婦科炎症要警惕 正確護理很重要
警惕:乙肝治療不能只考慮醫保問題!可能會耽誤治療
白帶異常要警惕這些婦科疾病!治療小偏方
這位中科院院士為何反覆呼籲:健康人勿做癌症檢查?警惕過度醫療
張大東醫生:警惕!不要讓錯誤的心梗自救方法害了家人!
准媽媽應警惕甲狀腺疾病
酒精肝要警惕危害大
要警惕精確醫學的「白象」陷阱
醫院聘「專家」實施手術後被索賠?外聘專家需警惕醫療風險
醫生提醒:懷二胎需警惕繼發性不孕
警惕那些說包治百病的「神醫」
瀋陽沈醫醫院:警惕睡眠障礙危害 4款調理幫您提高睡眠質量
警惕甲醛污染 保護孩子健康
眉毛脫落需要警惕腎臟疾病?中醫教你觀眉識疾病!
被建議不要生育?准媽媽們要警惕的風濕病
嗜酒須警惕心肌病
腫瘤醫生:性生活後出血,女人必須警惕這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