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降逆平喘神庭穴

降逆平喘神庭穴

神庭,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髮際。屬督脈。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布有額神經分支和額動、靜脈分支。主治頭痛,眩暈,驚悸,失眠,鼻淵,癲癇等。沿皮刺0.5-0.8寸。艾條灸5-10分鐘。

神庭穴解析

1、神庭。神,天部之氣也。庭,庭院也,聚散之所也。該穴名意指督脈的上行之氣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來自胃經的熱散之氣及膀胱經的外散水濕,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本穴如同督脈天部氣血的會聚之地,故名。天庭名意與神庭同。

2、督脈足太陽是明之會。本穴物質主要為足陽明提供的濕熱水氣和足太陽提供的外散水濕,故為足太陽陽明之會。

穴位功能

清頭散風、鎮靜安神。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靠,在頭部中線入前髮際0.5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左、右枕額肌額腹之間、腱膜下疏鬆組織。布有額神經的滑車上神經和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主治疾病

癇證,驚悸,失眠,頭痛,頭暈目眩,鼻淵,鼻鼽,流淚,目赤腫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張,癲狂,癇症,驚悸,失眠,淚囊炎,結膜炎,鼻炎,神經官能症,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症。

操作方法

平刺0.5~0.8寸,或點刺出血,可灸。

臨床運用

本穴有清頭散風、鎮靜安神的作用。配兌端、百會、承漿,可醒腦開竅、調和陰陽,主治癲癇嘔沫;配心俞、太溪、安眠,可益心安神,主治失眠;配肝俞、腎俞,可補益肝腎、滋陰明目,主治雀目、目翳;配攢竹、迎香、合谷,可宣肺利竅、疏風清熱,主治鼻塞、鼻衄。降逆平喘神庭穴

穴位配伍

配行間穴治目淚出;配囟會穴治中風不語;配兌端穴、承漿穴治癲癇嘔沫;配水溝穴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配太沖穴、太溪穴、陰郄穴、風池穴治肝陽上亢型頭痛、眩暈、失眠等病症。

穴位養生

神庭是這個府裡面最中心的地方。人的智慧源泉就從這裡出來,所以古人說神者,智之淵也。因此,想變得更聰明,請常按神庭穴。神庭穴是身體的唯一聰明穴,如果您想更加聰明,常常按按神庭穴吧!如果時常感覺頭腦不是很清楚,昏昏沉沉,或者情緒波動很大,也可以每天按摩此穴位哦。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風眩善嘔,煩滿」,「寒熱頭痛,喘喝,目不能視」,「頭腦中寒,鼻衄,目泣出」。

2、《太平聖惠方》:「風癇,癲風不識人,羊鳴,角弓反張,目上視不識人,頭風鼻淵,流涕不止,頭痛目淚,驚不得安寢。

喜歡養生加微信XTW119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食同源達人 的精彩文章:

少氣懶言豆蔻燜鴨肉
利水除濕薏米水
生津安神石斛紅參湯
咳痰白稀是陽虛
動則生陽,靜則生陰

TAG:葯食同源達人 |

您可能感興趣

降逆下氣
經渠穴:降逆平喘,呼吸輕鬆順暢的法寶!
降逆和胃內庭穴,胃熱口臭常按它
針灸治療急性吐瀉:上下配穴 降逆止嘔
大腸俞 理氣降逆調和腸胃
【膀胱經】魂門穴:疏肝健脾,降逆和胃
陳皮的功效有哪些 健胃養脾降逆止嘔
【任脈】中庭穴:寬胸理氣,降逆理中
降逆止嘔的飲食選擇 吃這些緩解嘔吐
張錫純的「治痰」經驗一:祛痰降逆,遇痰嗽之病,首先注重調理肺臟,以恢復其闔辟之機為要,蘇子牛蒡子赭石
降逆和中麥門冬湯
吳茱萸研末醋調外貼兩足心鎮沖降逆
默子說——降逆為何不用麻黃用桂枝
田埂間遇上半夏,化痰降逆的要葯總算是找到了!
【經外奇穴】中魁穴:降逆和胃,理氣和中
中醫經典《針灸逢源》——胃痛治療方:降逆和胃方!
半夏屬星科植物中藥材 效果作用極佳,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也是日常生活品的食用食材
佛教 文化:玄奘法師大智大勇降逆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