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


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陳慶 法學博士 法學副教授

西南大學拉丁文經藏研究所所長


引言


柏拉圖的「美諾之問」是西方思想史上經典的教育之問。在柏拉圖《美諾篇》開篇,對話者美諾對作為哲學家化身的蘇格拉底提出了一個有關德性與教育的問題。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一、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古希臘文原文本、拉丁文譯本及本人翻譯


Μ?νων: ?χει? μοι ε?πε?ν, ? Σ?κρατε?, ?ρα διδακτ?ν ? ?ρετ?; ? ο? διδακτ?ν ?λλ? ?σκητ?ν; ? ο?τε ?σκητ?ν ο?τε μαθητ?ν, ?λλ? φ?σει 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 ? ?λλ? τιν? τρ?π?;


Potesne mihi ostendere Socrates, doceri virtus possit, necne, an exercitatione potius acquiratur? Aut num fortasse nec doctrina, nec usu hominibus comparetur, sed ipsa natura, vel alio quopiam modo hominibus insit?(Marsilius Ficinus拉丁文譯本)


美諾:蘇格拉底,你能告訴我,德性是能被教授的東西嗎?抑或德性不是能被教授的東西,而是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抑或它不是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也不是能被學會的東西,而是人自然地或以某些其他方式得到的?(陳慶譯)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二、 古希臘文文本譯註與諸譯本疏證


【德譯本一】


Menon: Kannst du mir wohl sagen, Sokrates, ob die Tugend gelehrt werden kann? Oder ob nicht gelehrt, sondern geübt?Oder ob weder angeübt noch angelernt, sondern von Natur sie den Menschen einwohnt, oder auf irgendeine andere Art?

Platon, Platon·Werke II, Bearbeitet von Heinz Hofmann,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2011, p.507. )


【德譯本二】


Menon: Kannst du mir sagen, Sokrates, ist die Tugend lehrbar? Oder ist sie nicht lehrbar, sondern eine Sache der übung? Oder ist sie weder Sache der übung noch des Lernens, sondern etwas, das den Menschen von Natur oder auf irgend eine Weise sonst zuteil wird?(Platon: S?mtliche Werke. Band 1, Berlin [1940], S. 410.).


【法譯本】

Me dirais-tu bien, Socrate, si la vertu peut s』enseigner, ou si elle ne le peut pas et ne s』acquiert que par la pratique; ou enfin si elle ne dépend ni de la pratique ni de renseignement, et si elle se trouve dans les hommes naturellement, ou de quelque autre manière ?Platon, Oeuvres de Platon: Tome Sixieme, traduites par Victor Cousin, Paris: 1849, pp.137-138.)


【英譯本】


MENO: Can you tell me, can virtue be taught? Or is it not teachable but the result of practice, or is it neither of these, but men possess it by nature or in some other way?(Plato, Plato: Complete Works, ed. John M. Cooper,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 Inc, 1997, p.871. )


王太慶先生中譯本:


枚農:你能不能告訴我,蘇格拉底呀,品德是可以傳授的呢,還是鍛煉成功的?如果既不能教,又不能練,是不是人本來就有的,還是用什麼別的辦法取得的?([古希臘]柏拉圖著:《柏拉圖對話集》,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王曉朝先生中譯本:


美諾:請你告訴我,蘇格拉底,美德能教嗎?或者說,美德是通過實踐得來的嗎?或者說,美德既不是通過教誨也不是通過實踐得來的,而是一種天性或別的什麼東西?(王曉朝譯)([古希臘]柏拉圖著:《柏拉圖全集:第一卷》,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0頁。)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古希臘文文本翻譯的解釋:


1. 「你能告訴我」:?χει? μοι ε?πε?ν。


拉丁文譯本對應的翻譯是Potesne mihi ostendere Socrates;德譯本一對應的譯法是「Kannst du mir wohl sagen」;德譯本二對應的翻譯是「Kannst du mir sagen」;法譯本對應的翻譯是「Me dirais-tu bien」;英譯本對應譯法是「Can you tell me」;王太慶先生譯法是「你能不能告訴我」。王曉朝先生譯法是「請你告訴我」。


此處?χει?是動詞?χω的陳述語氣、主動態、現在時、第二人稱、單數形式。「?χω+動詞不定式」結構意指「有手段或力量做……」。所以,當?χει?與ε?πε?ν的搭配時,?χει?義為「你能」。顯然,王曉朝先生譯本譯丟了「能(?χει?)」。


2. 「德性是能被教授的東西嗎」:?ρα διδακτ?ν ? ?ρετ?


拉丁文譯本對應的翻譯是「doceri virtus possit」;德譯本一對應的譯法是「ob die Tugend gelehrt werden kann」;德譯本二對應的翻譯是「ist die Tugend lehrbar」;法譯本對應的譯法是「si la vertu peut s』enseigner」; 英譯本對應的譯法是「can virtue be taught?」王太慶先生譯法是「品德是可以傳授的呢」。王曉朝先生譯法是「美德能教嗎?」


這是一個省略了系動詞的問句。主詞是「德性(? ?ρετ?)」,謂語是「是能被教授的東西(διδακτ?ν)」,?ρα是疑問詞。這裡有一個特別的語法結構。 ? ?ρετ?(「德性」)是陰性、單數、主格形式,這說明它一定是在本句中作主語。單從詞法上看,διδακτ?ν是一個中性、單數、主格或賓格形式的形容詞。但是,如果將διδακτ?ν理解為形容詞,διδακτ?ν ? ?ρετ?就存在語法錯誤。因為? ?ρετ?是陰性、主格、單數形式,限定它的形容詞也應該是陰性、主格、單數形容詞,即διδακτ?。柏拉圖不可能在這裡寫一個錯誤的句子。這句話正確的語法解讀是:διδακτ?ν是中性形容詞的名詞化,意指「能被教授的東西」(Frank Beetham,Learning Greek with Plato: A Beginner』s Course in Classical Greek, Live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7, p.83.)。如果διδακτ?ν是中性形容詞的名詞化形式,那麼,從單純的詞法上看,正確的書寫形式應該是τ? διδακτ?ν。那麼,為什麼這句話不寫成?ρα τ? διδακτ?ν ? ?ρετ??如果這句話這樣寫,其含義就是「是不是德性等於能被教授的東西」。也就說,如果寫成?ρα τ? διδακτ?ν ? ?ρετ?,這句話就是在問「德性」與「能被教授的東西」之間是否存在等式關係。如果省去τ? διδακτ?ν中的冠詞τ?,則διδακτ?ν ? ?ρετ?之間的語法關係立刻顯明:? ?ρετ?(「德性」)是主語,是被斷言的對象,διδακτ?ν(「能被教授的東西」)屬於謂語,是用來斷言主語的東西。 通過省略冠詞而明確主謂關係的最經典例句是《聖經·約翰福音》開篇第一句:「邏各斯原本就在;邏各斯與神同在;邏各斯者,神也。(?ν ?ρχ? ?ν ? λ?γο?, κα? ? λ?γο? ?ν πρ?? τ?ν θε?ν, κα? θε?? ?ν ? λ?γο?.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NA 28))Johannes 1:1)」這裡θε?? ?ν ? λ?γο?中的θε??(「神」)與? λ?γο?(「邏各斯」)都是主格、單數形式,但是,為了區別它們之間的斷言與被斷言關係,θε??前面的冠詞?被有意省略。後文中的「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σκητ?ν)」與「能被學會的東西(μαθητ?ν)」都是省略冠詞的名詞化的中性形容詞,都是省略系詞的謂語。拉丁文譯本、德譯本一、德譯本二、法譯本、英譯本本都沒有判斷出διδακτ?ν的語法內涵。從拉丁文譯本開始,「是能被教授的東西(διδακτ?ν)」被動詞化了。斐奇諾這裡的「是能被教授的東西(διδακτ?ν)」譯為一個被動態動詞不定式:doceri(=英文to be taught)。德譯本一、德譯本二、法譯本、英譯本蕭規曹隨。


關於「德性(? ?ρετ?)」的解釋:? ?ρετ?最初含義是『令人生畏的勇敢』,後引申為『卓越(excellence)』或『德性(virtue)』。(


Robert Beekes,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Greek (2 Vols), Boston: Brill, 2010, p.128. 另見Pierre Chantraine, Dictionnaire Etymologique De La Langue Grecque: Histoire Des Mots, Paris: Klincksieck, 2009, p.103.)? ?ρετ?的拉丁文對譯詞是virtus。英文中的virtue源自法文vertu,後者源自拉丁文virtue。拉丁文virtus源自表示『男人』的vir,因此,拉丁文virtus的起源義包括『勇武』『優點』,後引申為『道德完善』。德文中表達『德性』的詞是Tugend。根據德國《杜登德語大辭典》(第6版)解釋,Tugend最先出現於中古高地德語,與taugen同源,其最初含義是『適宜(Tauglichkeit)』『力量(Kraft)』(Duden, Duden-Deutsches Universalw?rterbuch: Das umfassende Bedeutungsw?rterbuch der deutschen Gegenwartssprache, Mannheim: Dudenverlag, 2007, p.1717.)。就此而言,『有德性』意味著『生命有力量』,『無德性』意味著『生命乏力』。由此可見,在古典語境中,『德性(? ?ρετ?)』並非意指現代人所理解的如下含義:在遵守道德規範方面的品質,相反,它意指整體人性的卓越狀態。所以,我們切不可將古典哲人所強調以『德性』塑造為目的的教育誤讀成現代意義上的『道德教育』。在古典哲人看來,現代意義上的道德教育所塑造的那種嚴守道德規範的人,很可能是一個生命極其乏力的人,即一個『無德性』的人。也就是說,在古典哲學人那裡,『德性(? ?ρετ?)』不等於我們今天理解的『道德』。『德性(? ?ρετ?)』是人的一種卓越品質。


王曉朝先生譯法明顯仿照英譯本。


王太慶先生的譯法存在一個問題:與「善」有關的? ?ρετ?(「德性」)被譯成一個中性詞:品德。


3. 「抑或德性不是能被教授的東西,而是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 ο? διδακτ?ν ?λλ? ?σκητ?ν。


拉丁文譯本譯法是「necne, an exercitatione potius acquiratur」;德譯本一對應譯法是「Oder ob nicht gelehrt, sodern geübt」;德譯本二對應的譯法是「Oder ist sie nicht lehrbar, sondern eine Sache der übung」;法譯本對應的譯法是「ou si elle ne le peut pas et ne s』acquiert que par la pratique」;英譯本對應譯法是「Or is it not teachable but the result of practice」。


王太慶先生譯法是「還是鍛煉成功的?」


王譯本對應譯法是「或者說,美德是通過實踐得來的嗎?」


此處有一個對比結構:「不是……而是(ο?...?λλ?)」。德譯本中的「nicht...sondern」與英譯本中的「not...but」,都譯出了這種對比結構。王曉朝譯本漏譯了這裡的對比結構。


柏拉圖將兩個概念納入該對比結構:「能被教授的東西(διδακτ?ν)」與「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σκητ?ν)」。這裡的「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σκητ?ν)」也是形容詞?σκητ??, ?, ?ν的中性、單數、主格形式的名詞化。形容詞?σκητ??, ?, ?ν的中性形式名詞化後,當它指「物」時,其含義為「通過訓練獲得到東西」「通過實踐達到的東西」。所以,由於此處?σκητ?ν被用來斷言「德性(? ?ρετ?)」,所以,它被譯為「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英譯本中的practice容易讓人想起「實踐」這個概念,但是,形容詞?σκητ??, ?, ?ν所關聯的動詞是?σκε?ν。後者有兩個含義:第一,「製成原材料(to process raw materials)」;第二,「通過技藝進行形塑(shape by art)」;第三,「訓練(to exercise, train)」。德譯本的翻譯比英譯本準確。德文geübt是üben的第二分詞形式,üben的本義就是「訓練」「練習」,因此,geübt義為「被訓練出來的」。王曉朝譯本是參考了英譯本,但未準確把握原文。


4. 「抑或它不是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也不是能被學會的東西,而是人自然地或以某些其他方式得到的」:? ο?τε ?σκητ?ν ο?τε μαθητ?ν, ?λλ? φ?σει 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 ? ?λλ? τιν? τρ?π?。


拉丁文對應的翻譯是「Aut num fortasse nec doctrina, nec usu hominibus comparetur, sed ipsa natura, vel alio quopiam modo hominibus insit」;德譯本一對應的翻譯是「Oder ob weder angeübt noch angelernt, sondern von Natur sie den Menschen einwohnt, oder auf irgendeine andere Art」;德譯本二對應的翻譯是「Oder ist sie weder Sache der übung noch des Lernens, sondern etwas, das den Menschen von Natur oder auf irgend eine Weise sonst zuteil wird」;法譯本對應的翻譯是「ou enfin si elle ne dépend ni de la pratique ni de renseignement, et si elle se trouve dans les hommes naturellement, ou de quelque autre manière」;英譯本對應的翻譯是「or is it neither of these, but men possess it by nature or in some other way」


王太慶先生譯法是「如果既不能教,又不能練,是不是人本來就有的,還是用什麼別的辦法取得的?」


王曉朝先生譯法是「或者說,美德既不是通過教誨也不是通過實踐得來的,而是一種天性或別的什麼東西?」


柏拉圖在這裡所用的結構是:「不是……也不是……而是……或……(ο?τε...ο?τε... ?λλ?...?)」。德譯本一對應的翻譯是「weder...noch...sondern...oder」,英譯本對應的翻譯是「neither of these, but...or」。


柏拉圖將四個概念納入了這三重並列結構:第一個概念是「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σκητ?ν)」;第二個概念是「能被學會的東西(μαθητ?ν)」;第三個概念是「人自然地得到的(φ?σει 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第四個概念是「人以某些其他方式得到的(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λλ? τιν? τρ?π?)」。「得到(παραγ?γνεται)」是一個合成動詞:前綴παρα是一個介詞,表示「靠近」「在……旁邊」,詞根γ?γνεται是一個動詞,表示「產生」「生成」。「παραγ?γνεται+το?? ?νθρ?ποι?.(與格形式)」義為「人得到」(Frank Beetham,Learning Greek with Plato: A Beginner』s Course in Classical Greek, Live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7, p.83.),斐奇諾的拉丁文譯本將其理解hominibus insit「內在於人」。「自然地(φ?σει)」與「以某些其他方式(?λλ? τιν? τρ?π?)」是兩個狀語,限定動詞「得到(παραγ?γνεται)」。


單就這一句話而言,兩個中譯本都存在紕漏。


王曉朝譯本有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能被學會的東西(μαθητ?ν)」被錯誤地翻譯成「通過教誨……得來的」。此處,「能被學會的東西(μαθητ?ν)」是在呼應前一句中的「能被教授的東西(διδακτ?ν)」。這裡的「學」與「教」相對。德譯本明確地點出了這種相對關係:德譯本用gelehrt翻譯「能被教授的東西(διδακτ?ν)」,用angelernt翻譯「能被學會的東西(μαθητ?ν)」。這裡的動詞lehren(「教」)的第二分詞形式gelehrt(「被教的」)與動詞anlernen(「訓練」「學會」)的第二分詞形式angelernt(「被學會的」)構成對立關係。


第二,作為狀語的「自然地(φ?σει)」被錯誤地翻譯成主語補語:「一種天性」。φ?σει是陰性名詞φ?σι?的單數、與格形式,在句子作狀語,而φ?σι?義「自然」,所以,φ?σει譯為「自然地」。這裡的「自然(φ?σι?)」是與「約定(νομο?)」相對的概念。「自然/約定」二元劃分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哲學思考的基石。王譯本的錯誤不僅在於「自然地(φ?σει )」理解為「天性」,從而遮蔽了柏拉圖哲學中的「自然(φ?σι?)——約定(νομο?)」二元分析框架,而且將作為狀語的「自然地(φ?σει)」錯誤地譯成表語。一旦我們對比德譯本與英譯本的譯法,王譯本的錯誤一目了然。關於「自然地(φ?σει)」,拉丁文譯本用的是單數、離格形式的natura(「自然地」),德譯本一對應譯法是「von Natur」,英譯本對應譯法是「by nature」。


第三,漏譯了「得到(παραγ?γνεται)」。


王太慶先生譯法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能被學會的東西(μαθητ?ν)」被誤譯成「能教」。


第二,「人自然地得到的(φ?σει 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人以某些其他方式得到的(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λλ? τιν? τρ?π?)」中的「得到(παραγ?γνεται)」被割裂為兩個動詞:「有」與「取得」。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三、 美諾之問的邏輯結構


本文所謂的「命題(proposition)」指當我們用一個句子言說某個真事物或假事物時,所斷言的東西。本文所謂的「主詞(subject)」與「謂詞(predicate)」都是邏輯概念。主詞意指被斷言的東西,謂詞意指用來斷言的東西。日常語言語法上的「主語——謂語」結構與哲學上的「主詞——謂詞」結構不同。哲學上所理解的「主詞」必須是具有如下語言功能的術語:指稱某個人或某個物。這裡「謂詞」指的的是「一階謂詞(a 『first-oder』 predicate)」。


「美諾之問」蘊含了四個命題(proposition):


第一,「德性是能被教授的東西(διδακτ?ν ? ?ρετ?)」;


第二,「德性是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 ?ρετ? ...?σκητ?ν)」;


第三,「德性是人自然地得到的(? ?ρετ? ...φ?σει 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


第四,「德性是人以某些其他方式得到的(? ?ρετ? ...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 ...?λλ? τιν? τρ?π?)」。


這四個命題都有一個共同主詞:「德性(? ?ρετ?)」。它們的區別在謂詞方面。第一個命題的謂詞是「是能被教授的東西(διδακτ?ν)」,該謂詞所蘊含的動詞是「教授(διδ?σκειν)」。第二個命題的謂詞是「是通過訓練獲得的東西(?σκητ?ν)」,該謂詞所蘊含的動詞是「訓練(?σκε?ν)」。第三個命題的謂詞是「是人自然地得到的(φ?σει 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第四個命題的謂詞是「是人以某些其他方式得到的(παραγ?γνεται το?? ?νθρ?ποι? ...?λλ? τιν? τρ?π?)」。後兩個謂詞蘊含了同一個動詞:「得到(παραγ?γνεται)」。


初稿寫於西南大學拉丁文經藏研究所


修改於安徽安慶 2017.1.31


:本文主體內容摘自下文:


陳慶:《從柏拉圖「美諾之問」看教育哲學與教育學的基本問題》,載《教育學術月刊》2017年第1期,第3至15頁。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西南大學拉丁文經藏研究所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川普:保守主義與美國白人的焦慮
真理與意義:塔木德半島
這本雜誌把里根送進白宮!
今夜伯克利學生暴動,抗議川普支持者右翼演講者Milo
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是邪惡的嗎?

TAG:哲學園 |

您可能感興趣

閻連科:敘述與結構——寫作中的新皇帝(上)
圖解教程《玄秘塔碑臨寫與創作》-間架結構圖解篇
考研真題句子結構精析和翻譯+詞語典故(1)
《曹全碑》的結構特點淺析
考研真題句子結構精析和翻譯+詞語典故(5)
組圖:迪拜塔竣工之時內部結構首次曝光
【圖文教程】素描之長方形(結構素描)
【圖文教程】素描之六稜錐(結構素描)
圖像語義分割之特徵整合和結構預測
《書譜》札記之 結構章法專項練習
學習《聖教序》應注意的筆畫和結構例析
從用筆、結構、章法上分析《書譜》
考研英語語法深析:比較結構
中華文化之祖——洛書的結構及運行規律
《九成宮》《多寶塔》《玄秘塔》筆畫結構比較
學習《聖教序》應注意的筆畫和結構
此小楷書法作品:歐體結構,顏體韻味,被譽「楷書中的蘭亭序」
考研真題句子結構精析和翻譯
書法三要素:筆畫、結構、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