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社會知覺與理解他心的神經現象學主張
直接社會知覺與
理解他心的神經現象學主張*
By 陳 巍1 李恆威2
紹興文理學院 心理學系,浙江 紹興,312000;
2. 浙江大學 哲學系,浙江 杭州,310028)
原發《浙江大學學報》
[摘 要]他心問題是當代心智哲學和認知科學均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歐陸現象學家對交互主體性的反思為救治他心問題中的困難提供了豐富的現象學遺產。扎哈維和加拉格爾概括地重構他心問題的「現象學主張」:對於他心的「體驗式理解」是一種前反思的直接社會知覺,它無需藉助反思性的理論推理與心智模擬來實現。因此,「現象學主張」質疑讀心研究中的心智主義假設和普遍性假設,並對理解他心的諸分析進路的認識論謬誤提出批判。在「現象學自然化運動」中發展起來的「神經現象學主張」則進一步提出理解他心的神經機制,即一種鏡像神經元系統激活所啟動的具身模擬。這將推進「現象學主張」對直接社會知覺在社會互動中首要地位的論證,並在神經科學與現象學的互惠約束中揭示出「笛卡爾式焦慮」是造成他心問題的認識論根源。
[關鍵詞] 他心問題;神經現象學;直接社會知覺;鏡像神經元;具身模擬;笛卡爾式焦慮
Direct Social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 A Neurophenomenological Proposal
By Chen Wei1 Li Hengwei2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 and its derivative model of 「mindreading」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central concern to philosophers of mind, psychologists and cognitive scientists. 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if the mind is a very private entity that can only be accessed by oneself, then how can I possibly understand the minds of other people? How can I possibly share the world with others and how can people possibly share their own mental states with each other? Epistemologically speaking, th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 has followed a path formulated by the traditional Anglo-American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during an era of cognitive sciences, the above investigations have realized its systematic integration and scientific confirmation with various knowledge of brain sciences. However,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is path has relatively neglected Continental philosophy』s reflections upon the issue of intersubjectivity.
Abundant phenomenological heritag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works of Husserl, Heidegger, Merleau-Ponty, Sartre, Stein, Gurwitsch, Scheler, and Schutz as they described and understood the ideas of other minds. Over the past decade or so, accompanied by the naturalization of phenomenology, many phenomenologist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bates over those models of mindreading grounded in first-person and third-person perspectives, which indicated an absence of the experience of intersubjectivity of second-person perspective. These models of mindreading have two representatives, namely the theory-theory (TT) and simulation theory (ST) as well as various sub-versions and hybrids. Based on third-person perspective, TT states that our understanding and explaining of other minds are based on a folk psychological theory which consists of a framework of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On the contrary, ST denies that we come to understand others through deployment of a theory. Instead, we adopt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other minds that we put ourselves in others』 shoes to consciously simulate, predict, and even explain others』 minds.
Accordingly, as proponents of 「phenomenological proposal」 (PP), Zahavi and Gallagher discerned that although the epistemological affinity between TT and ST seems not evident, it is more profound than what people has expected. Two epistemological presuppositions are shared by TT and ST. The mentalistic supposition suggests that 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 is the problem to explain how we can access the minds of others. It is a problem of access because other minds are internal, hidden, closed, and behind the external and observable behaviors. Both TT and ST regard gaining access to other minds as a problem, and both adopt these terms concerning access to precisely explicate social cognition. The supposition of universality holds that our reliance on some versions of theory or simulation (or combination of both) is close to be universal, that is, this folk-psychological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is pervasive in our daily life.
One of the most landmark contributions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was the discovery of 「mirror neurons」,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premotor and parietal cortex of the monkey. They were activated not only when the monkey executed a particular action, but also when it saw or heard someone else performed the similar action. It was discovered in the ensuing research that the mirror neuron system exists in humans as well. Based on the functions and properties of mirror neuron system, we suggested the 「neurophenomenological proposal」 (NPP) in an attempt to reexamine the mentalistic supposition and the supposition of universality. Gallese』s theory of embodied simulation (ES)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 It assumes that our social interactions become effective through reusing our own mental states or processes, and attributing the mental states and functionalities of processing to others. In this context, simulation is conceived of a non-conscious, pre-reflectiv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the mirror neuron system whose function is to model objects, agents, and events, which can be triggered during ou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In most of our daily interactions, we have a direct social perception which can immediately understand the intentions of other agents, because their intentions are explicitly expressed in their embodied actions. Consequently, when observing another agent』s action, we can not only see a physical movement, but also 「direct perceive」 an intentional action.
In conclusion, from PP to NPP, we not only criticize the two presuppositions about other mind problem and mindreading, but also offer an epistemological and experiential remedy. Most proponents for mindreading suffer from the 「Cartesian Anxiety」, which leads them to search for an absolute ground for 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 Both first-person and third-person perspectives are using their 「own-being」 to support other beings. This dichotomy is problematic because it tries to divid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perceived body and inferred or simulated mind, which is bound to fail in connecting self with others.
Key words:problem of other minds;neurophenomenology;direct social perception;mirror neurons;embodied simulation;Cartesian anxiety
一、引言
「他心問題」(problem of other minds)在「當代心智哲學的12個難題」中僅次於身心問題(位列第二) [1,2]18。該問題最初是:如何證明「我心」以外存在「他心」?隨後,它被轉換成:在日常社會交往中,我們能否理解自己以外的他人心理狀態(包括情緒、意圖、願望、信念等)並預測其行為?這種理解和預測的依據和機制又是什麼?以及與「讀心」(mindreading)有關的問題。顯然,這種轉換淡化了懷疑論的意味,增強了實驗科學的色彩。20世紀30年代以來,繼承自分析哲學傳統的當代心智哲學在他心問題的研究上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並引領了認知科學的讀心研究[3]。
然而,經常受到忽視的是現象學家同樣認識到了理解他心問題的重要性。不過,他心問題在歐陸現象學傳統中被部分地轉換為交互主體性問題[4][]。在胡塞爾看來,事物、自我和他心是整個意識現象學的三大構成部分,他甚至宣稱在《邏輯研究》出版後,除了系統論證交互主體性學說再無其它興趣[5]。最終,這些工作集中體現在其晚年三卷本的《關於交互主體性的現象學》中。除此之外,海德格爾、薩特、梅洛-龐蒂,斯坦因(E. Stein)、古爾維奇(A. Gurwitsch)、舍勒與舒茨(A. Schutz)等對交互主體性的反思也為救治他心問題遺留下豐富的現象學遺產。近二十年來,伴隨「現象學的自然化運動」的興起,歐陸現象學與認知科學之間圍繞他心問題正在浮現一場規模宏大、立場鮮明、觀點新穎的對話[]。
二、理解他心的心智主義假設與普遍性假設
大半個世紀以來,密爾(J. S. Mill)、羅素、維特根斯坦、馬爾科姆(N. Malcolm)、斯特勞森(P. Strawson)等對他心問題解決方案在心智哲學和認知科學中演變成兩種對立的讀心模型:理論論(Theory Theory,下簡稱TT)與模擬論(Simulation Theory,下簡稱ST)。
TT在當代認知科學中的雛形是由上世紀70年代末期普萊馬克(D. G. Premack)和伍德拉夫(G. Woodruff)在考察黑猩猩社會認知能力的實驗中提出的:「個體將心理狀態歸因於其自身以及他人(同類或其他生物體)。這種推理系統應被視作一種理論,首先是由於這類狀態並非直接可見,其次是因為該系統不僅能夠被用來預測自我的行為,還尤其能對其他生物體的行為加以預測」[6]。按照TT的解釋,我們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完全是基於一種「第三人稱的視角」。我們沒有直接的方法獲取他人內部的心理狀態,只能在一套因果解釋定律的基礎上去推測或假設這些心理狀態。這樣一套解釋理論又稱 「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 ToM),它在認知加工上是一種有意識的思想過程。
與之相反,ST認為我們是在「第一人稱視角」下藉助在心理上模擬他人來理解他心的。換言之,個體採用假裝的信念和假裝的願望(我們認為他人擁有這些信念和願望),並使用這些假裝的心理狀態來解釋和預測他人的行為。藉助一些初始信息,這一過程可以虛擬地發生在個體的自我決策系統中而不會做出(或具有)與被觀察者一樣的行為反應(或心理狀態)。例如,吉爾(觀察者)看到他的哥哥喬尼(目標他人)打開冰箱門,並拿出一瓶啤酒。一般情況下,吉爾無需藉助某種關於喬尼的心理狀態的理論來理解後者的信念(相信冰箱里有啤酒)或願望(想要喝啤酒),吉爾只需要設想自己處於這個問題的情境之中就能理解喬尼的心理狀態,並給出預測。
近三十年來,TT和ST一直被視為「讀心城堡中唯有的兩個遊戲」[7]。TT演變出理性理論(rationality theory)、兒童-科學家理論(the child-scientist theory)等形態;ST細化出想像投射理論(imaginative projection)、高階模擬等變種。更多的學者則傾向於一種混合的理論版本。與此同時,大量神經科學的發現為各種讀心理論提供了經驗證據上的支持。就此,TT與ST各版本間的爭論已成為當前「認知科學哲學內他心問題復興的催化劑」[8]12。然而,現象學家扎哈維(D. Zahavi)和加拉格爾(S. Gallagher)認為, TT與ST之間的親緣性遠比其表面的尖銳爭論更為深刻和隱匿[]。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關鍵且存疑的假設之中。
心智主義假設(the mentalistic supposition):對他心問題的回答就是解釋我們怎樣能通達他心,因為他心是封閉的,且隱藏在我們所能看見的外顯行為背後。
普遍性的假設(the supposition of universality):我們對於理論的依賴(或我們對於模擬或某些理論和模擬結合的依賴)是近乎普遍的。即,在理解他心或與他人交流上,上述常識心理學(folk psychology)的方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9]。
第一個假設帶有強烈的心智主義傾向,即與笛卡爾為我們所預設心智的本質保持一致。心智被看作是一個內在領域,它與外在的、可被觀察的行為形成鮮明對照,並且可以藉助來自心理狀態的意向性來控制行為。該假說在幾乎任何一個心智理論或TT支持者的描述中都可以外顯或內隱地被發現。例如,發展心理學家哈普(F. Happé)指出:「擁有一套心智理論就是為了能夠將獨立心理狀態歸因給自我和他人,從而解釋和預測其行為」[10]2。
進一步的,TT和ST都將這個問題設置為獲取他心的問題,兩者關於社會認知的解釋也被精確地限制在上述心智化術語的使用範疇之內。按照心智主義假設,他心就像是「內在不可觀察的建築物」,一般是不透明的或者不可見的。我們缺少任何可以直接通達他人心理狀態的途徑,因此必須依賴並採用理論化的推理或內部的模擬。正如韋茲(A. Waytz)和米歇爾(J. P. Mitchell)反覆強調的,他人的心理狀態是不可觀察且內在不可見的,這恰恰是因為人們缺乏關於他人心理狀態的直接信息。事實上,人們只有基於對他人行動的任何信息的推理才能通向這些心理狀態。在可觀察的行為與不可觀察的心理狀態之間存在一條鴻溝,而要想跨越它所依靠的要麼是模擬要麼是理論化的推理[11]。
第二個假設帶有過度理智化傾向。在幾乎所有的TT支持的論證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普遍性假設。例如,發展心理病理學家巴隆-科恩(S. Baron-Cohen)就認為:「對於我們來說,除非通過心智化的框架,不然通過其他任何方式想使行為有意義都是很困難的……『對心理狀態的歸因之於人類就像回聲定位之於蝙蝠一樣重要』。這是一種我們理解社會環境的自然方式」[12]3-4。弗里斯(U. Frith)和 哈普同樣主張:「讀心似乎是正常社會互動的一個先決條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一種信念-願望心理學來解釋每一個人的行為。」[13]相比之下,ST雖極力排斥理論或推理在理解他心上所扮演的普遍性角色,但卻只是將這種角色替換成了模擬。正如哲學家戈德曼(A. Goldman)指出的:「模擬需要的是一種在心理上將自己置身於他人位置上並理解他人感受、思維並做出什麼的能力,其目的是為了實現讀心而重新調動自身的認知機制。」[8]尼科爾斯(S. Nichols)和斯蒂克(S. Stich)的表達則更為直白:「我們無時不刻不在採用假想的信念和願望,這些信念和願望是我們認為他人擁有的,並使用這些假想的心理狀態來解釋和預測他人的行為。」[14]17
三、直接社會知覺的神經現象學辯護
然而,對於理解他心而言,除了TT、ST以及兩者的混合解釋版本之外,是否還有其它替代性進路可供哲學家與認知科學家選擇?近年來,以扎哈維和加拉格爾為代表的現象學家提出了一系列針對TT和ST的批判性反駁,這些反駁的核心可以統稱為「現象學主張」(phenomenological proposal,以下簡稱PP)[7,15]2-3。在現象學自然化運動背景下,我們將結合神經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來推進PP的論證效力,並稱這一立場為「神經現象主張」(neurophenomenological proposal,以下簡稱NPP)。在本文中,我們使用到的「神經現象學」這一術語借鑒自智利神經科學家、生物學家瓦雷拉(F. Varela)的提法。然而,NPP不僅在強調神經科學與現象學間的互惠約束上與瓦雷拉的方案有所關聯,而且它更傾向於關注前者未曾涉足的社會認知領域[]。
PP的論證首先質疑了心智主義假設的合理性。發展心理學聚集的大量證據表明,我們與他人互動的先天的或早期發展起來的能力是在知覺體驗層面上顯現出來的。我們可以從他人身體動作、面部表情、眼神方向等方面知覺到他們打算做什麼以及感覺到什麼。在面對面的第二人稱互動中,他心並不是完全隱藏或私密的,而會通過行為有所顯露[]。例如,梅爾佐夫(A. Meltzoff)和摩爾(F. Moore)等的一系列研究均顯示,出生僅18個小時的新生嬰兒就具有重複與他們面對面的成人所做出的嘴部或者臉部運動的能力。這種重複能力不能被視為一種反射,因為新生兒能將自己視覺無法觸及的身體的一部分納入自身的運動系統中,而這一部分與觀察到的他人行為是相匹配的[16]。這種互動並不僅僅取決於對自我與非自我的區分以及對自己身體的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還依賴於對他人心理模式的預期。這意味著新生兒已經具備區分無生命物體與自主體(agent)[]的能力。他們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對人臉做出反應,而在對其他事物做出反應時則不會採取這種方式。加拉格爾將這種依靠人類先天具有的感知運動能力來實現的交互主體性稱為「原初交互主體性」,它具有前反思的、前理論的、非概念等特徵[9,17]。「原初交互主體性」這一術語最初來自發展心理學家科爾溫?特熱沃森(Colwyn Trevarthen)的理論。它認為,嬰兒具有一種天生的或者很早就發展出來的能力,它能使嬰兒在知覺水平上與他人互動。即在知覺他人的身體動作、臉部表情、眼動方向等的同時,嬰兒也在某種程度上領會了他們的意圖、感受等心理狀態。不過,在特熱沃森的理論中,該術語並不與歐陸現象學發生直接關聯。近年來,加拉格爾和扎哈維嘗試將其與舍勒、梅洛-龐蒂的現象學理論建立起聯繫,並成為PP論證中的核心概念。
事實上,薩特和梅洛-龐蒂都曾關注過這一現象,並設想嬰兒或許能夠藉助一種身體圖式所具有的超通道的敞開性,跨越他人身體之視覺顯現與自己身體之本體感受之間的鴻溝,從而將自己能感受到的但卻看不見的嘴之體驗,與他人的看得見卻感受不到的嘴之體驗有效地聯結起來[18]。然而,在經典現象學傳統下,研究者關注的是上述現象的人層面的(personal)行為證據,而無法為提供該現象的亞人層面(subpersonal)神經機制的說明。
NPP進一步強化了對上述社會人際互動神經機制的考察,其重大突破之一當屬「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的發現。鏡像神經元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義大利神經科學家里佐拉蒂(G. Rizzolatti)和加萊塞(V. Gallese)等在豚尾猴大腦腹外側前運動皮層(vPMC)(F5區)和頂下小葉(IPL)中發現了一類特殊的多通道(multimodal)運動神經元[]。它們不僅會在猴執行目標導向[]的手部動作時產生放電行為,還會在它們觀察到其他個體(猴或人)執行相似的動作時也產生放電[19][]。隨後,神經科學家使用PET、fMRI和TMS等腦成像技術陸續發現,在人類額下回(IFG)後部區域(與猴腦的F5區相對應的演化同源體)、後頂葉皮層(IPC)、背側的前運動皮層(dPMC)、頂上小葉(SPL)和小腦等都存在著類似的鏡像活動屬性。這些區域的相互聯結構成了一個複雜的鏡像神經元系統[20]。已有研究發現,該區域在如下社會認知活動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動作理解與模仿、情緒識別、共情、意圖解讀、手勢交流、語言知覺等[21]。
動作理解是當前鏡像神經元領域內成果最為集中且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主題,來自該主題的最新研究發現強烈地質疑了心智主義假設。首先,按照心智主義假設,他心是封閉的,只有通過外顯的行為才可以進行間接的推理或模擬。換言之,心智主義假設潛在地預設了第一人稱視角與第三人稱視角的不對稱是造成理解他心困境的認識論根源。然而,來自鏡像神經元的研究發現,在靈長類的大腦皮層中已經演化出的神經機制仍然可以幫助個體直接理解其他自主體(猴或人)的外顯行為與其內在心理狀態之間的精確對應關係。
帕爾馬團隊中的另一重要成員福加希(L. Fogassi)帶領的研究人員還在豚尾猴大腦的PF/PFG區(頂下小葉的喙部)中發現了一類特殊的鏡像神經元。它們對於同樣的抓握動作產生不同的放電反應模式。例如,把食物抓起來放到嘴裡(動作的目的是用來吃)和把食物放到靠近嘴邊的一個容器中(動作的目的是用來放)[11]。該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位於這一腦區的鏡像神經元對抓起食物來吃這一動作產生放電反應,但其中大約有25%的鏡像神經元對於抓起食物放到容器里這一動作產生了不同的編碼。這种放電頻率的變化方式表明當抓握動作的目的不同時,這些鏡像神經元對於執行同一抓握動作的編碼也存在差異。更為重要的是,上述變化在動作觀察過程中也同樣存在。在另一個實驗中,猴子僅僅觀察到了實驗者進行相同的抓握動作,而實驗者的意圖通過容器是否出現來給予提示。當容器出現時,實驗者抓起食物並把它放到容器里;當容器不在時,實驗者抓起食物並把它吃掉。實驗結果顯示,當實驗者抓起食物時,那些在猴子自己抓起食物來吃時產生更強烈放電的鏡像神經元在猴子觀察實驗者做同樣動作時產生更強烈的放電,而那些當猴子抓起食物以把放到容器里時產生更強烈放電的鏡像神經元在猴子觀察實驗者做同樣動作時產生更強烈的放電。因此,這些神經元看上去編碼了與動作相關的目的(吃或者放到容器里),而不是編碼看到的抓握動作本身[22]。因此,這些鏡像神經元的活動使得觀察者不僅可以對自主體正在「做什麼」做出回應,而且還能回應其「為什麼」這樣做。因此,研究者將其稱為「邏輯相關的鏡像神經元」[23]。
邏輯相關的鏡像神經元的活動規律意味著:在第一人稱視角下,當執行某類特定動作A(拿起食物放到嘴裡或放到容器中)時,這些神經元會放電;但在第三人稱視角下,它們是在對一個動作序列中緊隨某一個動作之後最有可能的行為B的預期(靠近嘴邊或靠近容器)中產生放電。然而,雖然在這裡存在著一種第一人稱視角與第三人稱視角的不對稱,但這些鏡像神經元的放電活動模式不僅不受此影響,而且在神經層面上精確地編碼了不同的動作意圖。上述實驗發現有力地支持了梅洛-龐蒂在這個問題上的主張:「動作的溝通和理解是通過我的意圖和他人的動作,以及我的動作和他人行為中可識別到的意圖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這就像他人的意圖棲居於我的身體,而我的意圖則棲居於他人的身體一般。」[24]215
其次,遵循心智主義假設的立場,我們之所以無法直接理解他心,是因為以命題態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s)形式存在的他人心理狀態與其外顯的行為表現之間並不存在精確的對應關係。例如,相同的行為可以兼容完全不同的意圖(例如,某人打開燈可能是為了找掉在地上的遙控器,也可能是為了嚇跑一個闖入者),相同的意圖也可以諸多不同的行為呈現出來(例如,某人為了實現嚇跑一個闖入者的意圖可以開燈,發出巨大的響聲或報警)。受到鏡像神經元研究的啟示,這些貌似無懈可擊的假設同樣遭遇到巨大挑戰。
認知神經科學家貝基奧(C. Becchio)帶領的團隊所開展的一系列實驗從如下三個方面質疑了上述心智主義假設的觀點。(1)在任何一個動作執行的過程中,其所具有的意圖直接影響反應的屬性並形成特殊的運動學(movement kinematics)模式。例如,代表個體意圖動作(將一個物體抓起來放到指定的凹形容器中的動作)與代表社會意圖的動作(將該物體放到相同位置上由實驗人員攤開的手掌上)在運動學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在後一種情況下,被試手腕運動的拋物線高度較低,手指張開的縫隙較大,手指閉合的峰值速度減慢。這意味著在社會意圖動作中,被試的抓取與放置動作更加小心、細緻[25]。(2)在觀察那些帶有不同意圖的執行動作時,觀察者對於其呈現的視覺運動學(kinematics)的早期差異尤其敏感,他們會充分利用這些線索來區分這些動作。以抓握手術刀的動作為例,按照心智主義假設,當觀察者看到一隻抓握手術刀的手時是沒有辦法區分出這個動作的意圖是為了治療患者還是為了蓄意傷害他人。然而事實上,我們對於動作所呈現的複雜的視覺運動學特徵的敏感度卻遠遠超出了上述設想。一般情況下,在抓握手術刀動作的發生早期,手與刀接觸的方式(手指的打開方式與抓握的方式)所呈現的視覺運動學特徵足以幫助我們區分出動作的意圖是治療還是傷害[26]。如圖1所示。(3)由視覺運動學所傳遞的意圖信息可以調控用於產生動作意圖理解的神經網路的活動。來自fMRI研究的實驗證據顯示,動作執行和觀察過程中由視覺運動學傳遞的意圖信息會激活額下回和腹側前運動皮層等經典鏡像神經元系統[27]。
圖1 動作理解的兩種模型之比較(改編自Ansuini et al., 2014, p. 127)
註:(A)所呈現的是心智主義假設的動作理解觀。在手抓握住手術刀,指向直接的動作目標後,該動作仍然可以存在多種意圖。例如,治療患者或蓄意傷害他人。(B)所呈現的是NPP假設的動作理解觀。在手抓握住手術刀的早期階段,直接指向目標的動作就已經存在了明顯的視覺運動學差異。這種差異直接對應了不同的動作意圖。圓圈中顏色較深的部分代表實現(執行條件下)與理解(觀察條件下)動作意圖的程度。
加萊塞認為,對於他人的「體驗式理解」(experiential understanding)的直接形式往往是通過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建模,使其作為一種意圖體驗,從而在他們所做所感與我們的所做所感之間形成一種等價關係。他將這種建模機制稱為具身模擬(embodied simulation,以下簡稱ES)。ES認為,我們的社會互動是藉助復用我們自身心理狀態或者過程,並將它們功能性地歸因給他人而變得有意義。在這種情境中,模擬被構想成一種腦-身體系統所具有的無意識的、前反思的功能機制,其功能是對物體、自主體和事件進行建模[28]。
因此,完全不同於傳統ST的預設,通過ES,我們不僅「看到」一個動作,一種情緒或一類感覺。與觀察到的社會刺激的感覺描述等同於觀察者所產生的與動作、情緒和情感有關的身體狀態的內部表徵,就好像他做了相似的動作或體驗到相似的情緒和感覺。鏡像神經元很有可能就是這種機制的神經相關物(neural correlate)[29]。ES挑戰了社會理解僅僅存在於對他人命題態度(諸如由符號化表徵所映射的信念)的外顯歸因過程中這種單一解釋。
NPP反駁的第二個目標是普遍性假設。按照PP的理解,在日常的社會性人際互動過程中,心智理論或模擬均不是理解他心的基本途徑和手段。正如扎哈維指出的:「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堅持認為在某些(雖然並非全部,但是卻是絕大部分)情況下,我對他人心理狀態的理解可以被視為是直接的。他人擁有的心理狀態就是我自己的首要意向對象,在那裡並不存在阻礙我理解他人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上述心理狀態被我體驗成是真實的存在,從而使得這些體驗完全不同於對某些推測而來的心理狀態的體驗。例如,根據她將收到的信撕碎而推測她感到沮喪,或者根據他的周圍橫七豎八地放著一打空的啤酒瓶而推測他喝醉了……」[7]因此,PP認為,人際互動中理解他心的主要途徑應該是一種直接社會知覺。
梅洛-龐蒂對這種直接社會知覺曾作過精彩的現象學描述:「旁觀者不會在自己內心最熟知的體驗那裡去尋覓他所目睹的動作的意義,當面臨一個憤怒或帶有威脅的動作時,為了理解它,我們無需回憶當自己做出此種動作時所體驗到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我從未將憤怒或一種帶有威脅的態度視為隱蔽在動作背後的心理事實,我從動作中直接讀出了憤怒。動作並沒有讓我想到憤怒,動作就是憤怒本身」[24]415。
這種直接體驗在社會性人際互動中同樣普遍存在。對此,舍勒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12]。他曾分析道:「我們相當確信自己能夠在他的笑聲中直接熟識其快樂,在他的眼淚中直接熟識其悲傷和疼痛,在他的泛紅的臉頰上直接熟識其羞愧,從他伸開的手掌中直接熟識其懇求,從他看上去滿臉的情感中直接熟識其愛意,從他人咬切齒的表情中直接熟識其暴怒名,從他攥緊的拳頭中直接熟識其威脅,從他說話的聲音中直接熟識其用意。」[30]260。
按照上述現象學的觀點,舍勒反對在我們關於他人正在感受什麼的即時感覺中包含任何一種推理類型。例如,ST所預設的「類比推理」。根據類比推理,我們先觀察他人的身體表現和行為(表達性運動或姿勢等),而後在我們了解自己心理體驗和行為的基礎上類比地推理其心理體驗。舍勒的反對理由如下:(1)推理這一概念過於認知化或理智化。畢竟嬰兒或其它某些動物也具備理解基本心理狀態的能力。(2)對他人的身體的體驗不同於對我們自己身體的體驗(兩種體驗是從不同的感覺通道獲取的,前者對應的是視覺,而後者對應的是本體感覺)。(3)類比推理認為沒有獲知他人心理的直接途徑是對生活世界(Lebenswelt)中普遍存在的交互主體性形式的忽視。
藉助鏡像神經元的最新研究證據,NPP補充並深化了梅洛-龐蒂和舍勒的現象學對於普遍性假設的批判。直接社會知覺以ES的形式廣泛存在於人際互動中。其中,感覺運動能力處於直接社會知覺的首要地位。NPP對ES的論證遵循了胡塞爾與梅洛-龐蒂對於人際互動中「我能」而非「我思」首要地位的強調。作為交互肉身性的身體首先被知覺成一個通達對象的系統工具:「他人被視為一個行為,而『我』則首先是一個『運動的我』(motor I)」[31]。胡塞爾曾在《笛卡爾的沉思》中對此作過細緻的刻畫:「我可以直接支配和控制這個唯一的對象[13],尤其是在它的每個器官中起支配作用。我通過我的手進行動覺性的觸摸(touching kinesthetically),同樣,通過我的眼睛進行動覺性的看等等,而且我可以在任何時候都進行這樣的知覺。這些器官的動覺以『我正在做』的方式流動著,並且服從於『我能』這樣做……藉助這種知覺活動,我得以體驗到一切自然,包括將我自己視為有生機的機體[14]」 [32]97。感覺運動能力不僅幫助我們將自己體驗成一個身體,還將我們在生活世界中遭遇的相似他人也體驗成一個身體。胡塞爾曾在不同的場合稱這種將自我與他人構成結對(paarung)關係的感知運動能力為「統覺的轉移」(apperceptive transfer)或「類比統覺」(analogisierende apperzeption)[33]。
那麼,這種類比的統覺與TT或ST所預設的讀心方式又存在何種實質性的差異呢?對此,胡塞爾強調:「統覺並不是推理,而是一種思維的意動。在每一個統覺中,我們可以立即理解並感知地把握到預先給予的對象」[32]111。因此,這裡的類比完全不同於TT或ST所預設的高階的、反思性的認知活動,而是某種內在於體驗中的東西。經由類比的統覺,他人的軀體被轉換成身體,從而與我的身體一起「共現」(appr?sentieren)在生活世界之中。
ES的目的在於從神經科學層面上論證感知運動能力如何實現上述類比的統覺,進而證明其在社會互動中的普遍性與奠基地位。ES指出,觀察者理解他人的動作是因為他自己可以執行這一動作,如果觀察者所觀察到的他人的行為無法與其全套自身運動系統相匹配,那麼他便無法偵測、理解這個動作的目標。這種以視覺運動學模式存在的運動共鳴甚至可以脫離TT或ST強調的特定社會情境而仍然完整的保留。
研究者使用點光源技術[15]開展的有關社會性溝通互動的行為實驗與認知神經科學實驗結論對此給出了有力的經驗證據。馬內拉(V. Manera)等的實驗向被試呈現藉助三維動態點光源技術合成的動畫視頻,視頻中會出現兩個演員A和B的輪廓的運動。實驗發現,被試不僅可以分別識別並預測A和B的動作意圖,而且還可以在缺少社會性背景的情況下準確識別並預測A和B的交流目的。例如,A要求B向左邊走,B開始向A所指示的方向走去[34]。後續的腦成像研究發現,類似由點光源技術所傳遞的手部姿勢信息激活了觀察者的前運動皮層、額下回和頂葉皮層等鏡像神經元系統[35]。庫爾邁耶(V. Kuhlmeier)等的實驗甚至發現,6個月大的人類嬰兒就顯示出對點光源行走者的運動方向的特異性敏感[36]。這進一步確認了藉助感覺運動能力產生的ES在社會互動上的廣泛意義在生命早期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此外,卡塔內奧(L. Cattaneo)等的實驗發現,在執行動作條件下,當正常兒童移動手臂去抓取食物時,下頷舌骨肌(mylohyoid)的活動值會發生變化。相比之下,自閉症兒童在抓取食物時,沒有記錄到下頷舌骨肌的活動,只有將食物放入他們口中時才會監測到下頷舌骨肌的活動。這說明,自閉症兒童無法將他們的運動動作組成一個帶有特殊意圖的統一動作。在觀察動作條件下,正常兒童觀察實驗者抓取食物的動作會激活其下頷肌肉的活動,且抓取食物放入嘴中的動作與抓取食物放入容器的動作所激活的下頷舌骨肌活動呈現顯著差異,而在自閉症兒童身上缺少這種激活。換言之,正常兒童對其他個體執行一個動作的觀察會激活其自身的運動系統,從而能精確地區分他人執行的動作意圖,而自閉症兒童則缺少這種能力。研究者認為,自閉症兒童的邏輯相關鏡像神經元的活動障礙導致了該群體在社會互動中表現出來的種種缺陷[37]。
我們認為,上述研究發現有效地回應了胡塞爾在《笛卡爾的沉思》中與他人有關的「陌生經驗知覺」(Fremdwahrnehmung)難題,即「真正的困難在於他人尚未獲得人的意義時,我們就在這個意義上對陌生經驗做出了先驗的澄清」[32]108。進一步來看,這也驗證了舍勒的觀點:原初交互主體性的能力在後天生活中並沒有消失,也不會被後天發展起來的用於理解他心的理智策略所取代。來自鏡像神經元領域的研究證據則進一步支撐了梅洛-龐蒂對於感知運動能力在社會互動與理解他心上「奠基」(Fundierung)地位的論證。
四、結語
當然,追問TT與ST共同預設的心智主義假設和普遍性假設背後的認識論根源依然是PP和NPP支持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誠如扎哈維所言,如果在現象學視角下審視心智主義假設和普遍性假設的認識論立場,我們將會發現:「這種解決交互主體性問題的方式都預設了一種相當值得懷疑的二分,即內部與外部、體驗與行為之間的二分,倘若我們沿襲一種極端的區分(即在一個被感知的身體與一個進行判斷的心智之間做出區分),那麼……這種二分就無法『破鏡重圓』[16]」[38]263。因此,拷問心智主義假設和普遍性假設及其衍生而來的理解他心的TT與ST模型,我們將驚詫於它們無不是懷揣著一種「笛卡爾式焦慮」(Cartesian anxiety)踏上讀心研究旅程的。即,一種在社會互動和人際理解過程中對某個預先給定的、客觀的、絕對參照點的狂熱與執念。在此種焦慮的驅動下,研究者傾向於尋找一種絕對的根據,即某物只依靠「自身存在」(own-being)從而成為其他任何事物的基礎。於是,無論是根據TT預設的藉助理論化的推理或者ST預設的模擬來理解他心,都需要一個絕對的、固定的認識論根基[17]。在TT中這個根基由第三人稱視角下的「他人」來充當,而在ST中則轉換成第一人稱視角下的「自我」。
然而,從PP到NPP的上述論證旨在表明,理解他心不是「一個心智反思另一個心智」,而應被視為「一個具身心智知覺另一個具身心智」。在生活世界中的社會互動,既不是「我」對他人進行建模,也不是他人對「我」進行建模,而是一種第二人稱視角下雙向建構的交互主體性耦合。在大部分社會互動情境中,他人以明證性的方式自我呈現,他人和「我」共享同樣的時間和空間,他人的表情、動作、意圖、信念都直接呈現在「我」的眼前,反之亦然。鏡像神經元激活產生的ES為上述直接社會知覺提供了腦與神經機制的說明,從而在神經層面上構築起我-你直接知覺的現象學事實[39]。
(參考書目及注釋請點擊閱讀原文)
※哲學小說連載 真理與意義
※論雅斯貝斯的哲學信仰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TAG:哲學園 |
※你該了解的與虛擬現實相關的神經學
※這樣聊天女生會主動向你表白!再不擔心表白被拒還被罵神經病
※復旦大學神經與智能工程中心招聘中心主任助理
※量子物理學家稱,在生命終結時,靈魂會離開神經系統並回歸宇宙
※揭示經典心理學現象」戰或逃」行為的神經機制
※認識你的周圍神經系統尤其脊神經,你還敢對脊柱保護掉以輕心?
※科學動態圖,驚擾你的視覺神經
※完美主義、社交焦慮:神經症者的心理困擾?
※緊張的情緒會使交感神經系統發生變化
※事業有成的缺陷,心理學家榮格解析神經官能症:富人都有「病」
※大蒜能治療神經性皮炎,竟然現在才知道
※開發者自述:我是怎樣理解支持向量機與神經網路的
※神經病患者薛之謙突然正經起來,懂他的粉絲看了直呼心疼
※《科學》:感覺神經元在慢性神經痛發病機制中居然能夠轉換角色
※心理因素會誘發神經性皮炎嗎
※心理學家與腦神經科學家如何和諧共處
※訓練深度神經網路的必知技巧,你知道哪些?
※經常參加健身能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
※新研究發現,打哈欠會傳染是好事,它能夠幫助治療神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