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死亡率20年降低23%,歸功於創新療法
「以肺癌為例來看,短短這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已經讓晚期患者從過去不到一年生存期,到現在我們有可能讓患者活到四到五年左右,這種巨大的進步有賴於創新藥物的出現。」
「我們希望在未來,癌症就像我們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那樣,可以把它變成一個跟我們人類相伴相隨的慢性疾病。」吳一龍說。
文 ▏南方周末記者 袁端端
「以肺癌為例來看,短短這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已經讓晚期患者從過去不到一年生存期,到現在我們有可能讓患者活到四到五年左右,這種巨大的進步有賴於創新藥物的出現。」
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吳一龍教授感慨。
2017年2月4日是第18個「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題是「我們能,我能戰勝癌症 (WE CAN, I CAN)」。在這前夕,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發布了《以藥物創新應對癌症的挑戰》報告,揭示全球及我國目前嚴峻的癌症形勢和沉重的疾病負擔,以及針對癌症治療的多種創新療法。
過去的20年,癌症治療有了顯著的進展。據美國癌症協會2016年的數據顯示,與死亡率高峰的1990年代相比,目前的癌症死亡率已降低了23%,這其中83%都歸功於新型的癌症治療方法,從手術、化療、靶向治療到最新的免疫腫瘤治療、基因療法等。
又根據美國藥品研究和製造商協會(PhRMA)的數據顯示,全球共有超過800種癌症藥物在研發過程中,其中73%的藥物都是針對個體化治療。「毫無疑問,個體化醫療是目前癌症防治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通過確定特殊的基因標記物,另一方面通過傳統臨床試驗數據、先進的診斷檢測數據和真實世界數據,幫助每一位腫瘤病人提供最適合、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升生活質量。」羅氏製藥中國醫學部副總裁張方直博士說。
最值得驚喜的突破
在創新療法中,最值得驚喜的是腫瘤免疫療法。目前在某些特定的癌症類型中,腫瘤免疫治療已經成為和手術、放療、化療和靶向治療並重的一種治療方式,有望不斷提升難治癌症的生存預期,並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其中最突出的是以PD-1/PD-L1為代表的腫瘤免疫藥物。腫瘤細胞可以發生在人體許多組織器官中,一旦它們被PD-1抗體攻擊後,免疫細胞就可以根據作戰方案各個擊破腫瘤細胞。一些晚期癌症患者在使用後,散布全身的腫瘤大都被清除,只剩下極少數頑固的腫瘤。這時,只要將這些頑固腫瘤用手術切除,他們的癌症就可在至少幾年的時間被不會發作,生命將大大延長。
就抗腫瘤而言,PD-1抗體作用是廣譜的,目前臨床試驗中已經包括肺癌、腎癌、胃癌、結腸癌、卵巢癌、乳腺癌、皮膚癌和腦腫瘤等。它可以控制50%的皮膚癌病人的癌症進展,治癒10%左右的皮膚癌病人。對於頑固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多年來醫學上束手無策,PD-1抗體也對24%的病人有臨床控制效果。在不良反應上,多數化療葯常見的副反應包括骨髓移植及消化道毒性,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而PD-1的最常見副反應為疲乏,出現率大約20%。
據統計,僅2016年一年,科學家們發表了大量研究進展,揭露了腫瘤細胞「對抗」免疫細胞攻擊背後的不同機制,並開發了一系列新型免疫療法(如調節膽固醇等),找到了癌症免疫療法只對部分患者有效的多項證據,發現了可用於免疫治療的新靶點,以及改善免疫治療的多種途徑(如「雙抗原」CAR-T系統等)。同時,被譽為癌症治療未來必然發展趨勢的聯合療法也取得了大量喜人成果。
中國需要更多推動力
這是國內外眾多企業競相角逐的市場,前景非常令人期待。在國內,大批具有海外新葯研發經驗的科學家回到國內,聚焦在這一領域的藥物研發上。隨著醫藥企業渴望轉型,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資本市場的介入,中國的創新葯公司已經逐漸跟上步伐,層出不窮的國內企業創新項目轉讓海外權益就是一個證明。
不過,目前國內暫無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獲批生產,歐美企業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羅氏在中國開展的腫瘤免疫治療三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隨著研發的進步以及對癌症基因圖譜研究的深入,我們會更有信心攻克癌症。」百時美施貴寶中國研發部負責人阮卡淳博士表示。
中國治療癌症新葯的可及性遠不如美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2014年全球癌症報告》顯示,全球癌症新發和死亡病例呈持續上升之勢,新增病例有近一半出現在亞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國,而在肝、食道、胃和肺等4種惡性腫瘤中,中國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均居世界首位。
根據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IMS)最新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在2010年—2014年全球癌症新葯可及性的排名遠遠不及美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49個新葯中僅有6個在中國上市供患者使用。同時,在中國進行的與癌症相關的臨床實驗研究項目數量不到美國的1/5。
治療的效果也存在巨大差異。 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新發癌症病例達429萬例,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中國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期在2015年預估為36.9%,而美國在2012年已達70%。
吳一龍說:「十年前,一個靶向藥物上市需要八到十年的時間,而最近的創新葯上市大概僅需兩到三年,未來的速度還會更快。但在中國,這個速度通常落後三到五年。近幾年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這種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果能夠進一步加速,很多患者將從中獲益。」
癌症防治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醫療體系帶來沉重負擔。RDPAC發布的報告中提到,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在中國城市地區的人均就診負擔最重,大約為1萬美元,肺癌和胃癌患者的負擔次之,大約為9900美元,肝癌和乳腺癌的人均就診支出約為8500美元。
「這些數字是什麼概念?這個負擔是非常巨大的。」吳一龍直言。就全國來說,一個家庭平均一年的支出費用是8500美元,如果有人得了肺癌,就意味著這個家庭一年的總支出沒有了。
「長遠來看,在國家層面不斷完善腫瘤防控和藥物創新的頂層設計、加強基因測序的系統研究在應對癌症挑戰方面至關重要,歐美國家在這個方面的經驗可以借鑒。我們希望在未來,癌症就像我們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那樣,可以把它變成一個跟我們人類相伴相隨的慢性疾病。」吳一龍建議道。
RDPAC執行委員會成員林泰慷博士也呼籲:「政府、民間組織、企業和個人應攜手努力,促進創新治療方案的研發,同時積極改善患者可及性,加速推進實現中國癌症防治的目標。」
本文首發於2017年2月4日南方周末網,原標題為《癌症死亡率20年降低23%,歸功於創新療法》。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在後台留言或郵箱聯繫授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視覺:唐芳)
※PLoS ONE:科學家發現癌症轉移的新線索
※高發癌症種類公布:其實60%的癌症可以預防
※為啥美國人的癌症發病率、死亡率都在下降?原因竟然在這裡!我們也可以做到!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三個建議,幫助你遠離癌症的威脅
※每年400萬人死於「吃出」的5種癌症,你今天吃癌了嗎?
TAG:癌症 |
※近30年來乳腺癌死亡率降低40%,拯救32.2萬條生命
※喝咖啡,死亡率降低12%
※乙肝靶向新葯2019年上市!將降低乙肝患者80%的治療費!
※腸癌中直腸癌約佔1/2 糞檢能降低32%腸癌死亡率
※23年追蹤研究 科學家發現吃辣死亡率降低13%
※每天運動30分鐘,早期死亡風險降低40%
※JAMA研究稱:慢性腎病患者收縮壓降至132 mmHg,死亡率降低14%
※每天吃20克降低8%死亡風險
※谷歌自2012年以來已把語音識別詞錯率降低逾30%
※100萬人14年隨訪發現,他汀類藥物或可使乳腺癌發病率降低45%
※2005年諾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希望未來10年內降低中國至少50%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
※肥胖竟增2倍乳癌風險!只做1件事,降低1/3罹患率
※屠呦呦:2015醫學獎 發現青蒿素 降低瘧疾死亡率
※《自然》子刊:驚喜!科學家發現特殊免疫細胞讓肺癌患者10年死亡率最高降低60%
※湖北今年預計降低企業成本1120億
※俄又將連續兩年降低軍費降幅達12% 僅為中國1/3
※降低著艦50%失敗率 2019年使用 美國著艦技術中國要學習
※18國13萬人大型研究發現,多吃脂肪能降低死亡率?
※「MIT智能晶元突破」速度提升30%,能耗降低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