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宗賢:美術教育的不變之變——關於新型美術院校建構的思考

黃宗賢:美術教育的不變之變——關於新型美術院校建構的思考

黃宗賢:美術教育的不變之變——關於新型美術院校建構的思考



《中國美術報》第53期 學術月刊

新型美術學院如何建構


【編者按】中國高等教育尤其美術高等教育的改革問題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2016年末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的成立,使這一問題再次為業界所關注。有專家指出:在現有的美術學院體系內能否建構出區別於中央美院、中國美院等既有模式,更適應社會需求,更符合時代發展的美術學院新模式?引發了廣泛熱議。本期學術月刊特邀請美術教育界幾位資深學者和管理者就建構新型美術學院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建構新型美術學院的難點和思路等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


本期導讀


楊曉陽:建構新型美術學院需三步走

黃宗賢:美術教育的不變之變——關於新型美術院校建構的思考


彭德:建立新型美術學院,可能嗎?


張敢:如何建構一所新型的美術學院?


吳洪:美術教育界的超越之路——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成立說起


美術教育的不變之變

關於新型美術院校建構的思考


黃宗賢


我們談論新型美術學院的建構問題,其實是探討當下美術學院何以作為問題,美術學院是否能為當今社會培養輸送具有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藝術家。


具有現代形態的中國高等美術教育走過了百年歷程。百年來美術院校不僅為中國現代藝術運動與發展輸送人才資源,更源源不斷提供著思想與理論資源。在中國美術的現代性轉換過程中,時常出現思潮跌宕、流派紛呈的局面,美術院校無不在其中起著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可以說美術院校與藝術運動、藝術思潮始終有著緊密的關聯性。當下,當代藝術創作的活躍局面與美術教育機制不斷被「格式化」形成了明顯的矛盾感,院校的美術教育與藝術發展的對應感弱化了。也就是說基於「格式化」而建構的美術人才的培養機制與當代藝術人才應具有的素質需求之間發生了不匹配的現象。


通過考察與審視,我們不能不認識到當代藝術和當代藝術的生產機制與以往的藝術及藝術生產機制發生了明顯的轉換。這種轉換簡略歸納起來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藝術創作動因上由個體的情感表達或儀式化的呈現轉向了對外部世界介入的強調。藝術不斷地介入日常生活,激蕩起了日常生活審美化,藝術的日常生活化潮流的涌動;與此相對應藝術也不斷地介入社會,更多擔負起社會批判與文化批判的責任;在藝術的生產機制上,由創作主體的創作行為決定主體的方位價值逐漸轉向了藝術家(創作主體)、策展人、批評家、贊助者、受眾互動合作機制決定著藝術家的成功與否;在藝術呈現的空間方面,由私密化、體制化空間逐漸轉向了公共空間(如城市空間、網路空間)、公共領域,也就是說藝術擔負起了搭建不同人群對話交流平台的職責;在藝術形態上,由技術構成的視覺樣式逐漸轉向綜合性樣態,甚至反視覺法則、非審美化、非物質化的策略等。

面對這些轉換,美術院校何以應對?或者說藝術自身的發展給當今的美術院校提出了何能、何為、何去的必須思考與變革的現實課題。美術院校何能?這實際上關涉美術院校的價值取向問題。筆者認為在當下消費文化占相當地位的「景觀」社會中,重溫蔡元培先生的藝術教育思想,恪守藝術教育的價值取向,超越工具理性的認知模式,對於美術院校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推進包括美術教育在內的審美教育,傾力構建具有現代形態的中國藝術教育陣地,其根本目的是培養造就具有現代國民人格的人。今天的美術院校,時常沾沾自喜於生產著沒有價值立場與完善人格的熟練的技術操作者,這與藝術教育的終極價值取向相去甚遠。深思並身體力行地構建美術教育的根本價值取向,應該是當今中國美術院校不應迴避的重要問題。美術院校何為,關涉美術教育的內涵與底色問題。我們知道,藝術的理性與感性的合二為一性,是藝術的魅力所在,也是藝術存在的價值所在,當然也是藝術容易被誤解的地方。偏頗地強調感性形式構建所需的技術訓導是美術院校長久以來存在的現象。藝術的智性力量在這種偏頗中被弱化,精神性特徵被遮掩。當代藝術的精神性、觀念性特徵不斷得以強化,給美術院校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如果我們還清楚要扼守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明白美術教育的內涵,那如何去重構價值體系,並使這個體系的底色豐厚與鮮活,這必然就要去思考美術院校何去的問題。筆者認為,美術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是要高揚人文精神、拓展學術視野、重視思維訓練、關注新興媒介、強化介入能力。所謂高揚人文精神,這是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使然。藝術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行為和文化觀念的視覺呈現。無論中西,藝術的發展都經歷了從與一般的物質生產性的製作技術混為一體的「技藝」向作為精神性生產的視覺文化的轉換。藝術,特別是當代藝術的文化性和精神性特質更為凸顯。囿於技術訓導,而缺乏精神培育的教學體系是一種自我迷失的體現。沒有精神性和價值觀導向的美術教育,最多是一種技術傳習。拓展學術視野是藝術人才必備的質素。當下,整個學術界都在力求衝破原有的學科邊界,以跨學科的視野和方式去拓展學術的廣度與深度,學科邊界的模糊、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已成為一種趨勢。藝術學科內部比其他學科更充滿超越門類、超越專業疆界的激情與踐履精神。如果我們美術院校的課程體系、專業建設,自甘於以媒介、材質、風格為主導的壁壘構築,無疑等於「畫地為牢」。思維訓練要比技術訓練重要得多,因為當今檢驗藝術人才創新能力的尺度已不再是技術上的翻新,而是對當代精神的敏銳而深刻的把握,並有將一種新銳的思想、對社會的評判、對生活的感受轉化為形式的能力,一種對本土文化藝術精神能深刻領悟和與世界文化藝術對話的能力。可以說重技術的訓練向重觀念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由學科中心論向人文藝術的轉換,這是美術院校自我身份構建不可缺失的尺度。我之所以強調關注新興媒介,是因為信奉海德格爾的「藝術是一個用技巧重新組織過的世界」的觀點。對物質材料加工製作能力的錘鍊,對將文化態度和內在心靈感受轉化為視覺形式能力的培養是亞里士多德的傳統,也必然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不過,在今天的美術專業教學中,不應再拘泥於用傳統材料以及對這種傳統材料改造技能的訓練,而應該培養學生去認識、發現、利用新媒介的能力,用新的創造性語言與形式有效地表達對世界、對自我、對人生的認識與態度。


這裡所說的強化介入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基於當代藝術的價值取向及藝術生產機制的轉換而必須強調的。介入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應局限於單一的技術操作能力的提升,而應著眼於更為廣泛的對應能力、適應能力、創意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教育而言,比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公共精神、擔當意識的培育。


中國的美術院校與美術教育正處在變革與發展過程中,教育的理念、專業的設置、課程體系的建構、教學內容與方法的變革,必須順勢而變、順勢而為,不變的是美術院校應該而且必須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才資源、思想資源,美術院校始終要擔負起人格塑造的使命。

(作者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院長)


弘揚中國美術精神 彰顯中國美術氣派


關注美術前沿熱點 報道中外美術新聞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國內統一刊號:CN11-0292


國內郵發代號:1-171


海外發行代號:C9257官方微信:izgmsb


聯繫我們:zgmsbvip@163.co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王海霞:寓教於畫的「百科全書」
陳半丁:一窗昏曉送流年
董其昌:備受爭議的書畫家
張玉: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
克隆:讀圖時代書籍裝幀的雷同現象

TAG:中國美術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甘肅:推動本科院校嚮應用技術型轉型
六大藝術設計院校出招:應對跨界人才需求的教學挑戰
美哉!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校園文化園
構築師範院校實踐育人新生態
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院校加強聯合作戰教育
日本藝術類院校「五藝」之——愛知縣立藝術大學
美術生的福利 聯考加分項和校考沒速寫的院校
職業院校人文素質教育論壇舉辦
五月光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校友作品展登陸國展美術中心
軍民齊聚!空軍勤務學院校園文化藝術節拉開序幕
關注院校合作,順德黨代表調研順德醫改進展
中醫藥法釋義 堅持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
英國藝術院校常識最全匯總
銳不可當-全國美術院校新銳版畫獲獎作品展
它——莫非是畢業於藝術院校的昆蟲
全國職業院校化工安全生產技術技能競賽在秦開幕
政法院校「組團」修訂教學質量標準
教你怎麼選擇英國藝術類院校
藝術專業留學英國預科院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