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點擊上方「民俗學論壇」可訂閱哦!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


在中日兩國民俗文化的深層里,有許多相似的乃至相同的或同源分流的或同中有異的因素值,得深入地加以考察。有關雞(天雞、金雞)的神話、傳說和信仰就是其中之一。在這方面,已有幾位日本先輩學者做了許多探討,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可惜的是,中國學者中還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而這類課題的微觀研究不進行到一定程度,宏觀研究也就難於做到正確的或近似正確的總體把握。

本文的目的是,僅就我所掌握的若干材料對日本學者們的研究做些補充並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特別是從雞的象徵功能入手,進行比較研究,以探討中日兩個民族在思維方式上的某些共同性。


一、再生和復生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雞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是具有「五德」的家禽。《韓詩外傳》有云:「夫首戴冠者,文也。足搏矩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夜不失時,信也。」在中日兩個國家的創世神話里,它卻有更為深層的象徵功能。我把這象徵功能概括為再生和復生。

下面從三個方面加以論述。


(一)再生


《日本書紀》神代上說:


古天地未剖,陰陽不分,渾沌如雞子,溟涬而含牙。及其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淹滯而為地,精妙之合搏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然後,神聖生其中焉。故曰:開闢之初,洲壤浮漂,譬猶游魚之浮水上也。於時,天地之中生一物,狀如葦牙,便化為神,號國常立尊。次國狹槌尊,次豐斟渟尊。凡三神矣。乾道獨化。所以,成此純男。


《淮南子·天文訓》說:

虛霩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


《三五歷記》說:


未有天地之時,混沌狀如雞子,溟滓始牙,濛鴻滋萌,歲在攝提,元氣肇始。(《太平御覽》卷一引)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清陽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如天,聖如地。(《藝文類聚》卷一引)

《日本書紀》的這段文字,從思維方式到語句表達方式,都明顯地脫胎於中國的《淮南子》和徐整的《三五歷記》。書紀開頭神代紀上的「渾沌如雞子」,王孝廉先生認為移植自上述《藝文類聚》引《三五歷記》。他說:「『渾沌如雞子』,到底是否是引自《藝文類聚》,固然仍有疑問的餘地,可是從……同卷神代紀下中的『乾道變化』(天部)、神代上的『陽神左旋,陰神右旋』是《藝文類聚》的『天左旋,地右周,猶君臣陰陽相對向也』(天部)的使用情形,我們認為神代紀上的出典既然是出自《藝文類聚》的天部,那麼『渾沌如雞子』的文字,也不可能是例外的情形。」[1]


原始先民把宇宙原始想像為「如雞子」或「狀如雞子」,並非一種荒誕無稽的幻想,而是他們根據長期對雞與蛋的關係的觀察所進行的創造性想像。至少可以認定,把宇宙原始想像為雞子是一種象徵性類比,雞子被賦予的是象徵的意義而非實際的意義:生殖與再生。至於這個原始雞子是雞還是蛋,向有兩種說法。如《說文》:「雛,雞子也。」這裡所說的「雞子」是指小雞而言的。如《本草綱目》:「雞子,即雞卵也。」這裡所說的「雞子」,是指雞所生的蛋說的。無論是雞還是蛋,都是與雞有關係的,都是雞的生殖與再生的不同形態。


在中國上古神話中,天地未開的景況被說成是「狀如雞子」,雞子被原始先民賦予一種原始物質的品格,連創世神盤古也是孕育與生長於這個原始物體之中。日本的「記紀神話」也接受了這一觀念,說「神聖生其中焉」。於是,這個雞子就是一個宇宙卵,宇宙蛋宛如人類的子宮孕育了人一樣孕育了神。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是自原始先民起就不斷地困擾著人類的千古之謎。古人由此而引發許多想像是不必驚奇的。既然雞蛋孵化出小雞破殼而出,宇宙怎麼就不能孵化出天神盤古也破殼(天地分離)而出呢?雞和蛋的生殖、再生象徵功能,在原始先民心目中就是通過雞和蛋的循環再生現象的觀察而形成一種觀念的。這一觀念在中日兩個民族的神話中保存下來。


這種觀念還可以證之以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口傳神話。在洪水遺民再生人類的創世神話中,同洪水遺民一起藏匿於木箱、葫蘆、木桶等避水工具中並且作為人類的先導而生存下來的就有雞。雞啼鳴了,告訴藏匿於木箱中的兄妹大水已退,黑暗已經過去,於是,這一對人類始祖才踏上陸地,重新整治世界,生兒育女,創造人類在這兒,雞作為始祖禽鳥的象徵意義,是異常清楚的。[2]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二)復生


《古事記》二八:


天照大御神看到這種情況,害怕了,關上天石屋的門,藏在裡面。於是高天原一片漆黑,葦原中國也全都黑暗了,變成了漫漫長夜。於是凶神們的叫喊聲像五月的蒼蠅,一片喧囂,響徹世間,各種災禍一齊發作起來。因此八百萬眾神齊集於天安河原,採納高產卵日神的兒子思金神的獻策。召來常世長鳴鳥,讓它啼鳴;取來天安河上的天堅石,采來天金山的鐵,召鍛冶匠天津麻羅,讓伊思許理度賣命造鏡,讓玉祖命作八尺勾玉的珠飾串……高天原大為震動,八百萬眾神大聲鬨笑。[3]


《日本書紀》第七段記載了與上文大同小異的神話,摘錄如下:


是後,素箋嗚尊之為行也,甚無狀。何則天照大神,以天狹田。長田為御田。時素箋嗚尊,春則重播種子,且毀其畔。秋則放天斑駒,使伏田中。復見天照大神當新嘗時,則陰放(屍+矢)於新宮。又見天照大神,方織神衣,居齋服殿,則剝天斑駒,穿殿甍而投納。是時,天照大神驚動,以梭傷身。由此,發慍,乃入於天石窟,閉磐戶而幽居焉。故六合之內常闇,而不知晝夜之相代。於是,八十萬神,會於天安河邊,計其何禱之方,故思兼神,深謀遠慮,遂聚常世之長鳴鳥,使互長鳴。……[4]


女神天照大神作為天皇的祖先神,是高天原的主宰,是日本神話中的太陽女神。村上重良說:「天照女神也稱大日靈貴(太陽女神),是把太陽神格化了的自然神,但它基本是人格神,它的行動有著薩滿的因素。」[5]《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所說的長鳴鳥,是鳥的別稱。天照大神發怒而入於天石窟、閉磬戶而幽居的神話,是日本古代先民根據日蝕而產生的一種神話想像,而且也和冬至時所行的鎮魂儀典有關。因為古人相信,每到冬天,太陽的神力變弱,以鎮魂之祭而求太陽神力的復生。這種太陽神力的轉變,又與司晨之雞的作用關係甚大。長鳴雞一啼叫,其他的雞也就跟著叫起來,太陽就復生(出來)了。雞之為鳥,常於世司晨守夜,風雨晦黑,不失其職,故謂常世之鳥。在古代信仰中,認為雞能驅邪遂鬼,雞鳴則太陽生,因而雞也就變成了能使太陽復生的神鳥。


關於雞鳴與太陽復生關係的觀念在中國出現得很早,但究竟出現於何時,是很難作出定論的。不過,史書、類書和筆記小說等還是提供了一些蛛絲馬跡可供繼續探尋。晉·王嘉《拾遺記》:「沉鳴雞,色如丹,大如燕。常在地中,應時而鳴。聲能遠徹,其國聞其鳴。」《古小說鉤沉》輯《玄中記》:「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雞,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雞則鳴,群雞皆隨之鳴。下有二神,左名隆,右名,並執葦索,伺不祥之鬼,得而煞之。」《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河圖括地圖》也有類似記載。《神異經·東荒經》:「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悉鳴,潮水應之矣。」這些記載,歸結起來就表明:雞鳴與太陽的起落,與時辰的轉換有關,能促使神力減弱(隱沒)的太陽得以復生;雞能驅除不祥的鬼魅魍魎、邪魔惡氣,雞啼鳴,鬼惡之氣退隱,日出照亮大地,黑暗成為過去。在這些以象徵的手段而表現出來的觀念上,中日兩國是並無區別的。《古事記》和《日本書紀》里的長鳴鳥的作用,恰恰是用它的啼鳴趕走黑暗,喚來太陽和光明,驅除邪惡,帶來歡樂和安詳。天照大神把天石屋的門稍稍打開一點縫,從裡面說:我隱居在這裡,以為高天原當然黑暗了,葦原中國也都黑暗了,為什麼天宇受難還在跳舞,而八百萬眾神都在高聲歡笑?當她走出來時,高天原和葦原中國,立即天光大亮。由黑暗變光明,太陽神力的轉化,復生,雞的啼鳴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口傳神話把雞鳴與太陽復生的象徵關係解釋得更加生動而有趣。中國西南地區景頗族的神話說,遠古時天上有九個太陽,像九個火球一樣,人們和一切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無法生活下去。於是大家罵它、戳它,把它趕走了。大地變成漆黑一團。大家要公雞去請太陽回來。為了使大家不再罵太陽、戳太陽,公雞給了太陽一把鋼針,誰要眼望著太陽,太陽就用針刺他的眼睛。[6]人們把太陽的出沒擬人化,只有公雞的啼鳴才能使其復生,而且太陽光所以刺人眼睛是公雞給他的一把鋼針使然的。


河北省高邑縣的太行山區人民也有一個類似的《金雞和太陽的故事》,說青龍山下的獵手石剛與玉姐相好,要結婚的頭一天早上,太陽突然沒了。天底下一片漆黑。相傳昆崙山上有一位愛睡覺的神仙長眉神,能喚出太陽。石剛去找長眉神,玉姐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給他照路。石剛經歷了千難萬險,終於找到了長眉神。長眉神說,天上原來有十二個太陽,是十二隻天雞變的,只因玉皇大帝的妹妹下凡與凡人婚配,就罰她紡線一直紡到太陽落。十二隻天雞就輪流飛到天空,所以把她累死了。她的兒子二郎就去射太陽,射落了十一隻,最後一隻躲到馬齒菜葉底下不敢出來,只有人引著雞叫鳴,才敢出來。石剛用玉姐的心捏成雞冠,自己變成了一隻金雞,到桃樹上吃了一顆桃子,長出了兩隻翅膀,叫鳴起來。馬齒菜下的金雞才露出頭來,天下立刻大亮了。[7]


在這一複合神話傳說里,儘管在流傳中羼雜了許多不合理的因素,但有一點卻十分令人注目:太陽與雞不僅是象徵的關係,而且太陽就是雞變的。這一神話的內核,是十分古老的,是流傳於世界各地的雞的神話和傳說所暗示的雞與太陽的關係的有力例證。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三)計時


河北省滿城傳說《為什麼雞叫三遍天才亮》說,二郎神奉旨捉了變成太陽的九個司火神後,真正的太陽躲到馬勺菜底下不敢出來了。人間變得黑洞洞的。人們覺得公雞好看,嗓門又亮,就請公雞去呼喚太陽。公雞嗚嗚叫太陽,太陽從葉縫裡望外看,顯露出了紅色光點;公雞又叫二遍,太陽心情平靜了些,又撩開馬勺菜的莖望外看,天地間亮多了,直到叫了第三遍,太陽才放心地升上了天空。從那時起,太陽就和公雞交上了朋友。[8]


天津有一則傳說《雞心灘》,說大沽口水面上站著一隻大紅公雞,向大海日出的方向鳴叫了三聲,太陽就出來了。又叫了三聲,就向日出的方向飛去。退潮時,公雞站立的地方,露出一塊海灘地,樣子像雞心,所以人們叫它雞心灘。[9]


在這兩個傳說里,雞作為司晨之鳥,透視出其計時的象徵功能。前者說雞叫三遍才天亮,太陽和雞從那時起,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太陽的計時功能由雄雞的啼叫而體現出來。後者說,造成海水漲潮公雞啼叫三聲,太陽就升上中天,晚夕海水退潮公雞啼鳴,海邊露出了沙灘——雞心灘。特別有趣的是說,公雞向著日出的東方啼叫,這與中國古人的信仰觀念暗合。《風俗通義·祀典·雄雞》引《青史子》曰::雞者,東方之牲也。歲終更始,秩序東作,萬物觸戶而出,故以雞祀祭也。」古人以為雞為「東方之牲」,不僅雞鳴將旦,為人起居,門亦昏閉晨開,扦難守固,而且臘月歲終送刑迎春神(元旦為雞日)。


二、驅邪納吉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在中國和日本的傳說和信仰中,雞作為驅邪納吉的神禽的象徵功能,也上隨處可見的。相對地說,中國人更加篤信雞的這一功能。驅邪納吉功能,可以分為兩個方面,(1)在傳說中,雞往往作為除毒的形象出現;(2)在信仰中,雞則是祭壇上的牲牷。


(一)除毒驅害的英雄


日本學者大藤時彥先生在《金雞傳說的形成及其研究》一文中概述了柳田國男先生的六個觀點。其中第三點是:「人們的各種各樣的想法與乞求,由於意外地聽到雞的啼叫聲而破滅的故事,日本或者其它國家也都很多。函谷雞鳴是我國自古以來談論的話題,我們的祖先也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重複著類似的經歷。或者也有與此相反的情況,出乎意外的雞鳴聲把人類從害敵手裡拯救出來的事例。」第六點是:「對患呼吸器官疾病而祭祀雞的理由是不得而知的,並且對國外的相似事例也不甚理解。甲州中巨摩郡在家冢村一帶,作為小兒咳嗽的符咒,是把畫有雞的圖畫倒貼在家門口。與有關這方面習俗巧合的是,奧羽地區數量相當多的叫做御鳥的神仙。這樣雞神的神灶,雖然平地的鄉村也存在,但其來源似乎是基於山神。在白河一帶雞神神社都是供奉在山頂上,並且以它稱呼山的名字的地方也不在少數。」[10] 這類傳說在高木敏雄氏的《日本傳說集》里被歸之為金雞詛咒傳說。


在中國的金雞故事裡,最普遍、最典型的情節是金雞與蜈蚣、蠍子鬥爭,除毒降妖。中國有「五毒」的說法,蜈蚣和蠍子都屬「五毒」之列。這類題材的傳說分布很廣,不僅沿海地區有,內陸地區也有,所反映的觀點是一致的。


沿海地區的南京有一篇貌似風物傳說的《雞鳴寺和蜈蚣山》說,早先雞鳴寺的地方是一塊寶地,但是山上住著一隻蜈蚣精,吸吮了地下的精華,使土地變得不長莊稼,修鍊成了還要吃人呢。一個辨寶回回(回回憋寶,後面還要提到)教當地人方法,滅掉這一大害。他弄來某客店裡的一隻黑嘴大白公雞,每天用鐵盤子盛料豆喂它,餵了七七四十九天,在十五月亮圓的晚上,乘著蜈蚣吸取月精的時候,放雞上山,咬死了蜈蚣精。公雞也因中毒而死去。從此之後,這裡的莊稼都長雙穗。[11]


廣西桂林的一則傳說說:原來灕江上的浮橋有兩條鐵鏈子牽著,年代久了,鐵鏈子變成了蜈蚣精,傷害人畜。南極仙翁知道了,派神雞童子去看守這條蜈蚣精。蜈蚣最怕公雞。天長日久,神雞童子變成了穿山。[12]


浙南平陽崑山脈里流傳著一則《金雞山》的傳說。浙南鰲江邊上有座金雞山,相傳山上有一隻大蜈蚣,經千年修鍊,煉成了一顆大明珠,能呼風喚雨,換日偷天。每年七月初七要吃一對童男童女,每年三月初三,又要吃十頭全豬全羊,能使狂風暴雨淹百里江堤,能使烈日枯死千頃稻田。有個男孩叫仙岩的,力大無比,要為民除害,去麻埠雞罩山尋金雞。殺掉了蟒蛇,除掉了老虎,來到雞罩山。用綠竹竿當秤桿,用西瓜當秤砣,吊起雞罩山,用茶葉泡米,連撒了三把,抱出了金雞。金雞振翅,閃出一道金光,吞食了蜈蚣,把明珠留下,照亮山岡。[13]


河北省盧龍縣著名故事家劉鳳岐講的《公雞山》和承德市流傳的《雞冠山》里,則說公雞除蠍子精,而不是蜈蚣精。[14]


金雞是蜈蚣和蠍子的天敵。蜈蚣和蠍子為害人畜,十分猖獗,但最害怕見到公雞。公雞一見到這類毒蟲,首先啄食其眼睛,使它們的毒鉤子喪失戰鬥力,然後再吞而食之。於是,金雞便成了除害的神雞。其實,蜈蚣、蠍子橫行是自然界的現象,社會上也不乏蜈蚣、毒蠍之輩,金雞除暴安良,作為正義的象徵,適應著人們希望驅邪納福、安居樂業的願望,這也就構成了金雞傳說盛傳不衰的重要原因。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二)祭壇上的牲牷


《周禮·牧人》說:「掌牧六牲:牛、馬、羊、豕、犬、雞也。」這六畜都是古代祭祀之牲。《周禮·小宗伯》說:「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頒之於五官,供共奉之。」鄭司農註:「司徒主牛,司伯主雞,司馬主馬及羊,司寇主犬,司空主豕。」雞作為祭牲,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掘中已發現了遺迹。河北磁山新石器遺址中發現了許多雞骨,又以公雞骨骼為主。研究者認為,這些雞骨與古代祭祀用牲有關。也許這是迄今為止最早有關雞祭的遺迹發現吧。


中國古代祭祀用牲,講究所用之牲體色完美。《禮記·祭義》說:「古者天子諸侯必有養獸之官,及歲時,齋戒沐浴而躬朝之,犧牷祭牲,必於是取之,敬之至也。」色純的牲曰犧,體完的牲曰牷。雜色的或肢體不完整的、不健全的六牲,都不能當作祭牲使用。《左傳·昭公二十二年》記述了一個故事:「賓孟適郊,見雄雞自斷其尾,問之,侍者曰:『自憚其犧也。』遂歸告王,且曰:『雞其憚為人用乎?人異於是,犧者實用人,人犧實難,已犧何害?』王弗應。」《國語·周語》(下):也記載了這個故事:「景王既殺下門子,賓孟適郊,見雄雞自斷其尾,問之,侍者曰:『憚其犧也。』遂歸告王,曰:『吾見雄雞自斷其尾,而人曰:憚其犧也。吾以為信畜矣,人犧實難,已犧何害?抑其惡為人用也乎?則可也。人異於是,犧者實用人也。』王弗應。」杜預注曰:「畏其為宗廟奉犧牲,故自殘毀也。」韋昭注曰:「純美為犧,祭祀所用也。言雞自斷其尾者,懼為宗廟所用也。」這段故事生動地說明了雞是祭壇上的祭牲,而且必須是體色完整的雞才能作祭牲。這種習俗至今仍然如是。「毛六牲」之一的雞作為宗廟中的祭牲的習俗和觀念,在日本亦然,與中國實在是大同小異,一脈相承的。[15]


據大藤時彥氏所列,在日本雞明神社有六處,即:柴田郡大河原町大字大谷山、柴田郡沼道村字沼田、刈田郡白石町新館、刈田郡七宿村滑津、刈田郡宮村字宮、伊貝郡館矢間村字木沼等。他說:「這些雞明神社都是當地著名的,都供奉著高良玉垂神。祭祀日期為三月、九月的兩個供節,是日,父母背負著孩子,攜帶著楮樹皮纖維製成的五色彩旗、五色線和畫有雞的匾額,成群結隊前往參拜。明治中葉以前,由於用活雞奉獻神社,神社院內景象恰如一所養雞場,但現在已經看不見像奉獻生雞這種原始風光了。這種獻生雞的習俗,難道不正是從遙遠的古代繼承下來的獻牲品的傳承嗎?(據《鄉土傳承》)」


岩崎敏拂氏的《本國小祠之研究》中指出,日本的雞明神社,其信仰內容包括關於水的神、灌溉的水神、航海行船安全的神、治療咳嗽的神,以及有關田村麻呂的信仰等五種。而在這五種之中,稱為雞明神的信仰,是以祈願治癒咳嗽病、特別是百日咳為對象的。


中國人以雞作為祭牲,一般不用於隆重的大祭(如古代天子的郊祭),但在家祭中,卻異常普遍。在當代少數民族中十分盛行,特別是用於還願一類的祭儀之中。人們所以用雞作祭牲,不外因為雞具有如下條件:(1)雞是「五德」兼備之毛牲;(2)雞之天雞之屬;(3)雞有驅邪的力量。任何祭儀,幾乎都離不開驅邪逐鬼與祈福納吉的目的,而雞是具備這些條件的。雞在漢語中,又與「吉祥」的「吉」諧音,增加了它的納吉的價值。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三)驅邪拔禊


中日兩國人民受源遠流長的農作經濟的制約,驅邪拔禊思想根深蒂固,即使相當文明的城市居民中,也不能擺脫。在驅邪拔禊的行為和儀式中,雞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兩國都有「畫雞於牖」的習俗和傳說。上文提到柳田氏關於甲州巨摩郡在家冢村一帶,有把畫雞的圖畫倒貼在門上的習俗,為的是驅邪治療小兒咳嗽。岩崎敏夫氏有關於在神社裡有供奉畫雞的匾額的論述。在中國「畫雞於牖」的習俗直到今天仍然存在。《荊楚歲時記》說:「正月初一,是三元之日也。……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山海經》、《論衡》、《歲時廣記》等都記載了關於天雞和神荼鬱壘的傳說。這傳說清楚不過地說明了貼雞畫於門戶上的習俗及驅鬼拔禊的象徵含義。《玉燭寶典》一引《括地圖》:「桃都山有大桃樹,槃屈三千里,上有金雞,日照入,初出,光照此木,此雞則鳴,於是晨雞悉鳴。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壘,並執葦索以伺不詳之鬼,得而煞之。」我以為,後來的畫雞於門戶上的習俗,是與這個傳說有關係的。


《拾遺記》記載了另一個故事:「堯在位七十年……有祗支之國,獻重明之鳥,一名雙睛,言雙睛在目,狀如雞,鳴似鳳,時解落毛羽,肉翮而飛。能搏逐猛獸虎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飴以瓊膏,或一歲數來,或數歲不至。國人莫不洒掃門戶,以望重明之集。其未至之時,國人或刻木,或鑄金,為此鳥之狀,置於門戶之間,則魑魅醜類,自然退伏。今人每歲元旦,或刻木鑄金,或圖畫為雞於牖上,此其遺象也。」雞、桃木、葦索,都有退鬼辟邪的功能,因此把雞畫貼在門窗上,是為了不讓鬼魅和邪氣進入家室。現今,土家族還有把雞毛插如掃帚的習俗。死人入殮後,用雞血將棺木與棺蓋粘合起來,雞血被認為有驅邪魔力,防止鬼魂出入。


中國農村有雞招的迷信。雞招用於活人,主要是治病叫魂。如果一個人病了,被認為在什麼地方丟了魂,家長往往在懷裡揣上一隻公雞,到那丟魂的地方去叫魂,把魂叫回家來後,經過一定儀式,把雞放了,魂就回到病人身上,病就痊癒了。《風俗通義·祀典》中還記載著用紙剪一「心」,敷於心臟部位,片刻後,即認為魂已歸體了。雞招用於死人,則在送葬時,將一隻紅公雞置於靈柩上,叫「招魂雞」。[16]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文章來源:《文學評論》,1991年第4期


圖片來源:網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過年時的祭祀與擺供
關公與觀音:兩個中國民間神在古巴的變形
【薄松年】新春話年畫
留住鄉愁:年畫
一句話告訴,你屬相到底以何為界!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