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勃】唐代的年節

【張勃】唐代的年節

點擊上方「民俗學論壇」可訂閱哦!

【張勃】唐代的年節


在我國節日發展史上,唐代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在如何過節方面,唐人一方面延續傳統,一方面又多有發明,從而形成了較以往更加豐富的節日體系。唐人的年節,從狹義上講,應指舊年的最後一天和新年的第一天,即歲除和元旦。而從廣義上講,唐人過年至少從舊年的臘日就開始了,一直到新年的正月晦日才告結束。限於篇幅,筆者在這裡僅從狹義上介紹唐人的年節,對唐代的歲除和元旦習俗做一梳理。


唐人的歲除日生活

【張勃】唐代的年節


除夕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唐人稱為「歲除」「除日」,這天受到社會各個群體和階層的重視,人們在既定的習俗框架下過著自己的節日生活。

【張勃】唐代的年節



驅儺作為一種驅除災疫的儀式活動,驅儺早在先秦時期就非常盛行。到了唐代,驅儺依然盛行,是主要由政府出面組織、以逐除疫鬼為目的的大型禮儀活動,多集中在除夕日舉行。唐代的驅儺活動不僅在宮廷中舉行,各州縣也都有,宮中驅儺還有大內和東宮的區別。唐代的官職設置中有專門負責宮廷大儺禮的官員,主要有太常卿以及太卜署、鼓吹署的官員和內寺伯等。另外,參與該儀式的官吏還有太祝、齋郎、祝史等。《南部新書》就記載了唐代的一次驅儺盛況:歲除日,太常卿領官屬樂吏並護僮侲子千人,晚入內,至夜,於寢殿前進儺。燃蠟炬,燎沉檀,熒煌如晝。上與親王妃主以下觀之。其夕賞賜甚多。是日,衣冠家子弟多覓侲子之衣著而竊看宮中。這段文字說明,在這次驅儺儀式中,參與人數高達千人。還有許多官宦家子弟為了觀看宮中的驅儺儀式,竟然裝扮成侲子模樣,混入驅儺隊伍。


從總體上看,唐代的除夕因驅儺儀式的舉行而成為時人的狂歡節,想那時每到這天,從都城到州縣,「則有侲童丹首,操縵雜弄;舞服驚春,歌聲下鳳。夜耿耿而將盡,鼓喧喧而竟送。」更有數百乃至千萬人湧上街頭觀看驅儺盛況,連文人亦不能免俗。

【張勃】唐代的年節



守歲守歲是唐代除夕之夜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動,這從時人為數眾多的以「守歲」為名的詩作中也可見一斑。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許多唐人都守歲,但守歲的方式並不完全相同。


許多人會在歌舞飲酒歡宴中守歲,唐張說的《岳州守歲》寫道:「除夜清樽滿,寒庭燎火多。舞衣連臂拂,醉坐合聲歌。」就反映了這一情形。有時候皇帝也會賜宴,與王公貴戚們共度佳節。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經在太原召侍臣賜宴守歲,杜審言也留下了《守歲侍宴應制》的詩篇:「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孫捧御筵。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彈弦奏節梅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這首詩向我們傳達了宮廷守歲的基本狀況,在光耀如晝的殿廷之上,優美的絲竹聲中,皇帝擺開筵席,大家說著祝福的話,飲著象徵長壽的酒,兼有好玩的遊戲,真是一幅君臣同樂的祥和守夜圖。但歌舞歡宴並非守歲的唯一方式,權德輿的一個除夕之夜是在與道人一起閱讀仙經中度過的。日僧圓仁則和揚州開元寺的僧人一起度過了唐文宗三年的除夕之夜,他目睹大約也參與了下面的活動:這夜僧人不僅禮佛,還要聽庫司典座僧講述寺內的用度開支,並於燈前吃粥,應該也是個不眠之夜。

【張勃】唐代的年節


唐人的元日生活

【張勃】唐代的年節


【張勃】唐代的年節



新年的第一天,唐人多稱為元日,亦有稱作正旦、元朔的。作為新年的第一天,元日也備受重視,人們同樣在既定的習俗框架下過著自己的節日生活。


宴會在元日,人們往往設家宴慶祝新年到來。同時,親朋好友也往往設置宴會,共度佳節。這種宴會在唐都長安要持續很長時間。


宴會上飲酒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定是年少者先飲,年老者後飲。因為元日飲酒講究觸及了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短暫、時光易逝的思考,所以多愁善感的詩人們往往多將元日飲酒的情景寫入詩篇,藉以表達那無法遣去的向死而生的悲哀。大約唐人是很遵守這一年齡從小到大先後飲酒的習俗,所以同年出生的劉禹錫與白居易就遇到了點小麻煩,白居易在《新歲贈夢得》中曾經發出了「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的疑問。

【張勃】唐代的年節



飲食在唐代,元日已經有了特定的飲食習慣。在飲品方面,屠蘇酒是非常普遍的。在食品方面,各地並非一致,但多求新奇,從而形成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比如「洛陽人家正旦造絲雞、葛燕、粉荔枝」享用。關中一帶,大約餛飩是較為普遍的。蘇州則時興春盤和膠牙餳,敬宗寶曆二年(公元826年)的白居易,在蘇州闔家團圓的家宴上,就不僅喝了藍尾酒,還享用了這兩種食品。揚州的新年夜晚的街店之內,「百種飯食異常彌滿」,想必元日的食品亦應花樣繁多吧。


拜年 每到新年來臨,唐人還有拜年賀壽的習俗。薛逢《元日田家》有詩云:「相逢但祝新正壽,對舉那愁暮景催」,元稹有詩《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云:「去日漸加余日少,賀人雖鬧故人稀」,從中均可見此俗之一斑。也許正因為拜年行為十分普遍,所以劉禹錫才有「異鄉無舊識,車馬到門稀」的「元日感懷」吧。

【張勃】唐代的年節



元日朝會元日朝會是皇帝、皇太子、皇后、太后等接受大臣、命婦賀壽的場合,但同時更是頒布新政的時機,這就使元日朝會不僅在儀式上與民間的拜年頗不相同,其內涵和意義也有極大差別。關於朝會的禮儀,《大唐開元禮》將其內容做了十分詳細的介紹,其中包括皇帝受皇太子朝賀、皇后受皇太子朝賀、皇帝受皇太子妃朝賀等。朝會大典舉行前一天,要陳設好大典所需。朝會大典上,還要奏樂舞蹈,朝會人員還要向皇帝敬酒,並共進餐飯。宮廷內的元日朝會固然場面宏大,宮廷外文武大臣去參加朝會的場面也毫不遜色,「欲曙九衢人更多,千條香燭照星河。今朝始見金吾貴,車馬縱橫避玉珂。」靈澈的這首《元日觀郭將軍早朝》,以短短的28個字精妙地寫出了這一場面的輝煌壯觀。

【張勃】唐代的年節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圖片來源:網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留住濃濃的年味
中日金雞傳說象徵的比較研究(上)
過年時的祭祀與擺供
關公與觀音:兩個中國民間神在古巴的變形

TAG:民俗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