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地中海飲食」,能治療抑鬱症?
撰文?布雷特 · 什捷特卡(Bret Stetka)
翻譯?朱機
布雷特 · 什捷特卡是醫景網(Medscape)編輯部主任,經常為《科學美國人· 心理》撰稿,作品也常見於《連線》(Wired)雜誌,以及《大西洋》(Atlantic)和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網站。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健康的膳食結構(如地中海飲食)對於保持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頗有幫助。改變食譜或許會成為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常用手段。
在科學家和臨床醫生中,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膳食和大腦健康之間具有重要的相互作用。與之相關的研究數據正持續增加,與精神健康相關的食物名單每年也都在增加:魚和其他提供ω-3脂肪酸的食物可能有助於抵抗精神病和抑鬱症;酸奶、腌菜、德國泡菜等發酵食品似乎可以減輕焦慮;綠茶以及富有抗氧化物質的水果可能有助於延緩痴呆症等。
很可能並不存在某種單一的成分,能讓人保持良好的情緒或使人上年紀後依然思維敏捷,但有一些膳食模式經過人類數百萬年演化的校準,的確表現出對改善人的認知能力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新興的營養精神病學研究領域,研究者對「哪種類型的飲食結構最好」逐漸建立起共識。而最振奮人心的可能是,膳食干預在精神疾病方面也有望成為藥物治療和其他療法的重要補充。
「好」的飲食,「壞」的飲食
說到促進大腦健康,目前得到最有力證據支持的是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的傳統飲食習慣,也就是所謂的地中海飲食,主要由水果、蔬菜、堅果、全麥、魚、適量瘦肉、橄欖油組成,可能還包括一點紅酒。
在一項被命名為「地中海飲食預防研究」的大型研究項目中,研究人員在全西班牙評估了近7500名男性和女性,最初是為研究額外補充堅果的地中海飲食是否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並得到肯定的結果。隨後,研究人員再度分析了該項目參與者在抑鬱症方面的數據。他們發現,相比一般低脂飲食的人,堅持多加堅果的地中海飲食的人患抑鬱症風險較低,這種差別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明顯——數據表明糖尿病患者患抑鬱症的風險可降低40%。
地中海飲食的一大特徵就是低糖,而且大多數西方食譜上常見的加工食品和肥肉也很少。任職於澳大利亞迪肯大學以及墨爾本大學的費利切·N·傑卡是營養精神病學的領軍人物,也是最早證明典型的西方飲食習慣與抑鬱症、焦慮症有關聯的研究者。在最近的研究中,她把不良飲食習慣與大腦萎縮聯繫起來發現,老年人連續4年採用西方飲食,不僅患情緒障礙的風險增大,而且從磁共振掃描的結果來看,左側海馬體的體積也顯著縮小。
科學家提出各種可能的機制來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腦損傷。傑卡的發現以及另一些平行研究揭示,高糖飲食會促成失控的炎症並引發一系列代謝變化,最終損害大腦功能。大量研究顯示,很多大腦疾病與炎症有關,包括抑鬱症和躁鬱症,可能還有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和阿爾茨海默病。
塑造大腦的脂肪酸
考古學記錄暗示人類祖先是以貝類及冷水魚為主食,這兩類食物均富含ω-3脂肪酸。這些脂肪或許還推動了人類大腦的演化,使這個60%成分為脂肪的器官變得格外複雜,尤其有一種叫作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的ω-3脂肪酸,被一些人認為是與大腦健康關係最密切的一種營養成分。
很多研究證實,DHA對人腦的發育、結構和功能十分重要。它是神經元細胞膜的成分之一,可以促進神經元之間的通信,還被認為可提升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一種促進腦細胞生長和存活的蛋白質)的表達水平。因此,人們自然想到,如果在膳食中添加更多的ω-3脂肪酸,比如多吃海產品,也許能像營養學數據暗示的那樣保護大腦不出問題。
暫時不談脂肪酸,在人類祖先的膳食結構、炎症與心理健康之間還有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關聯。在人類演化的同時,生活在人體中、數量可達人體所有細胞量90%的細菌、真菌以及各種微生物也在演化。這些微生物群以及它們的全部基因(被稱為微生物組)對於人體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當人體微生物群遭到不良飲食習慣的破壞,大腦也同樣會付出代價。
作用重大的腸道微生物
由個人飲食習慣導致體內的微生物群變化可以迅速誘發腸道內的炎症。腸道炎症會引起5-羥色胺供應不足,而5-羥色胺是一種與抑鬱等心理疾病密切相關的神經遞質。人體中約90%的5-羥色胺在腸道產生,來自某些微生物與腸道細胞的相互作用,甚至有些微生物自身就能產生一部分5-羥色胺。但是,炎症的副產物會把5-羥色胺的代謝前體色氨酸轉化為另一種化合物,產生有神經毒性的代謝產物,這些產物可能會引起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和阿爾茨海默病。
2015年,匹茲堡大學一個研究組開展的一項實驗得出有趣的結論。他們的實驗是讓20名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非洲裔美國人與20名土生土長的南非黑人相互交換膳食內容。非洲人開始吃漢堡、薯條、薯餅等,取代他們平時吃的低動物脂肪、高纖維的膳食;美國人則捨棄了平常吃的那些高脂肪食品和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改吃豆子、蔬菜和魚。經過短短的兩周,這些美國人的結腸炎症明顯好轉,患癌風險下降。另一方面,那些南非人的腸道微生物變化顯示他們的患癌風險提高了。
「改變膳食是改善人體微生物組並控制炎症最簡單的方法。」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醫生艾米莉·迪恩斯說。迪恩斯坦言,要徹底了解大腦與飲食的關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她對益生菌產業也持謹慎態度,因為像保健品行業一樣,這類產品剛有一點正在增長卻依然微弱的科學證據,就被鼓吹出具有預防和治療精神疾病的效果。 「我認為,說某種膳食結構可以培養健康的人體微生物群沒有問題,」迪恩斯說,「比如地中海飲食以及包含大量膳食纖維、發酵食物和魚類的飲食結構。」而健康的微生物群對於健康的大腦來說也許是不可或缺的。
有益思考的食物
2015年3月,由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組成的一個大型團隊以營養精神病學研究國際協會的名義在《柳葉刀·精神病學》(Lancet Psychiatry)上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很多精神藥物治療效果一般,因此協會呼籲在精神醫療中加入以營養學為基礎的方案。「日益增多、富有說服力的證據表明,精神疾病流行範圍廣和發病率高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營養。」
精心對待膳食對於逆轉全球精神疾病不斷高發的勢頭、減少罹患各式各樣痴呆症的人口比例、避免精神病癥狀和情緒障礙日益加重或將發揮關鍵作用。
致力於通過改善膳食來增進大腦健康的倡導者之一傑卡欣然看到,介入式研究終於開展起來:醫生為病人開出的「處方」是特定的膳食,還會追蹤病人的情況。這類研究將會為膳食與精神健康、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提供更加明確的數據資料。
數十年來精神病藥物的發展不盡人意,很多醫生和患者開始把希望寄托在膳食干預上。很多病人遭受各類精神疾病或痴呆症的折磨卻在現有藥物中找不到合適有效的。隨著科學家對精神疾病和認知障礙病理學的深入了解,更有效的治療靶點將會出現。以營養學為基礎的治療方案既沒有副作用、成本又低,今後會對痴呆症和精神病的治療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作者: 布雷特 · 什捷特卡 [責任編輯: 劉丫]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史上今日: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成功發射升空
※史上今日:1802年2月6日 英國物理學家惠斯通誕生
※核聚變為什麼可以「一勞永逸」解決人類能源問題?
※史上今日:2月5日 中國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獲成功
※黃金雨:美到令人窒息的化學實驗
TAG:新華網科普頻道 |
※風情地中海飲食,治抑鬱症?
※糖尿病治療需要「雙管齊下」: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一個都不能少
※癌症的飲食治療法
※不健康飲食是導致痛風的主要原因,中藥方可治療
※肥胖:飲食治療勢在必行!
※胃潰瘍飲食療法:還能吃海帶嗎?
※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指南推薦地中海飲食模式
※糖尿病友的飲食治療,無葯也能平穩血糖!
※關愛女性:地中海飲食能降低乳腺癌風險
※痛風患者飲食治療原則
※把握飲食治療,輕鬆控制血糖
※治療腦膠質瘤要保持好心態 健康飲食
※沙皮狗消化不良?主人不要著急,應控制飲食加治療
※酒精肝能治好嗎 飲食養生原則
※合理飲食與婦科炎症防治,哪些菜肴適合慢性宮頸炎?
※無機磷中毒的治療與飲食
※研究:拯救胃酸逆流 地中海飲食能防火燒心
※胃下垂如何治療 飲食加鍛煉治療效果好
※小兒低鈉血症的治療與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