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屆最高科技獎得主回顧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設立至2010年,共有18人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上排從左至右:吳文俊(2000年)、袁隆平(2000年)、王選(2001年)、黃昆(2001年); 下排從左至右:金怡濂(2002年)、劉東生(2003年)、王永志(2003年)、葉篤正(2005年)。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歷屆獲獎人情況簡介 2000年度至2010年度,共有18位專家被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0年度獲獎人 吳文俊(1919.05~) 男,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袁隆平(1930.09~) 男,雜交水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2001年度獲獎人 黃 昆(1919.09~2005.07) 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 王 選(1937.02~2006.02) 男,計算機應用專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2002年度獲獎人 金怡濂(1929.09~) 男,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3年度獲獎人 劉東生(1917.11~2008.03) 男,地球環境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永志(1932.11~) 男,航天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研究員。 2004年度獲獎人空缺
2005年度獲獎人 葉篤正(1916.02~) 男,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吳孟超(1922.08~) 男,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教授。
上排從左至右:吳孟超(2005年)、李振聲(2006年)、閔恩澤(2007年)、吳征鎰(2007年)、王忠誠(2008年); 下排從左至右:徐光憲(2008年)、孫家棟(2009年)、谷超豪(2009年)、師昌緒(2010年)、王振義(2010年)。
2006年度獲獎人 李振聲(1931.02~) 男,小麥遺傳育種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2007年度獲獎人 閔恩澤(1924.02~) 男,石油化工專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 吳征鎰(1916.06~) 男,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2008年度獲獎人 王忠誠(1925.12~) 男,神經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教授。 徐光憲(1920.11~) 男,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2009年度獲獎人 谷超豪(1926.05~) 男,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孫家棟(1929.04~) 男,航天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2010年度獲獎人 師昌緒(1920.11~) 男,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名譽所長。 王振義(1924.11~) 男,血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
TAG:市井視景 |
※中國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逝世 享年98歲
※記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屠呦呦:激勵更多年輕人加入中醫藥研發
※屠呦呦:實至名歸的最高科技獎得主
※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逝世 享年98歲
※全球最最頂尖的科技大國 都來看中國的5G技術
※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院士逝世 享年98歲
※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堅守到底的中國「勁草」
※最高科技
※點贊中國!中國又一高科技技術取得成功,該技術只有美俄中掌握!
※中國科技周開啟「科技之光」 「高精尖」注入更多樂趣溫度——第17屆全國科技活動周綜述
※德國媒體:中國將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首屆「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開啟科技強國的宏偉征程
※「集成融匯 創意無限」第三屆中國藝術與科技高峰論壇在海口舉行
※中國科協:28名科技工作者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章提名
※中國一高新技術領先歐美:足以改變世界信息安全的高科技!
※喬傑入選首屆「全國傑出科技人才」
※國科大建成國內首個「未來技術學院」 謀求我國科技水平「彎道超車」
※研發熱潮推升中國科技強國地位
※被美國名校追捧的5項美國中學生科技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