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最危險的路段已經天塹變通途
撰文、攝影:杜艱
2016年初,318國道川藏公路102滑坡群及通麥至105道班段順利通車,人們為之歡呼雀躍,因為那個曾視為「通麥天險」的路段,被嶄新的路面和橋隧取代,從此變為通途。金秋10月我再次路過此地時,帕隆藏布和周圍的景色從車窗邊一晃而過,與三年前在此地走走停停,踟躇不前的情形構成鮮明對比。讓人玩味的是,通車前所拍攝的一些照片,就這樣成為了絕版。
通麥周邊示意圖
通麥,只是西藏林芝市波密縣的一個小集鎮,它恰好處於帕隆藏布和易貢藏布的交匯處,兩條湍急的河流,幾乎呈一條直線迎面相遇,匯合後迅疾南下,匯入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川藏公路至開通後,通麥路段幾乎就沒有平靜過,它也因其兇險而名聲在外。
色季拉山觀魯朗林海
從林芝出發,過魯朗,翻過色季拉山。從東久開始,過拉月、排龍,直到通麥,約30公里路程。路的左側是夾雜大小石塊的山坡,土質疏鬆,右側是魯朗河(在拉月,稱拉月曲)和帕隆藏布,路窄、彎多、坡度陡,半為土路,有些懸崖處不能通行,只好在懸崖邊架設貝雷鋼橋。7、8、9月間,如雨夜冒險行車,更是兇險萬分。因此,大家稱這段路叫「通麥天險」,驚悚一點的,稱「通麥墳場」,該路段由102道班負責,也叫「102死亡谷」,稱呼不一而足。但逢夏季雨天,幾乎年年都有車輛翻入湍急的江中,事故頻發,多得讓人神經麻木。不過,歷史上幾次重大的災禍,還是被記錄下來,它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天險的威力。
通麥天險
1967年8月29日,13時23分,東久拉月附近,突發大崩塌。魯朗河支流東久河,右岸山體突然崩倒,撞擊公路對面山體,對面山體又反彈崩塌,山崩之下,飛鷹難逃! 恰好駕車通過這裡的10名解放軍戰士當場犧牲,這就是川藏線10英雄,至今還有一座大寫意的雕像,樹立在當地,以憑弔這些奮而忘死的人們。自此,拉月地區山河面貌為之驟變,東久河改道,從現場估計,這次塌方量達2500萬立方米。事後於1973年、1977年、1978年、1980年又先後發生過崩塌,並伴有河谷泥石流活動。
通麥天險
1983年7月29日夜,帕隆藏布的支流培龍溝,上游冰川融水和暴雨暴發泥石流,挾裹著碩大的冰塊、礫石下泄,徑直湧入帕隆藏布,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堆積扇。這次泥石流堆積方量100萬立方米。泥石流下游川藏公路上長50米、高10米的鋼筋混凝土大橋被沖跨,橋邊公路邊2台推土機、1台拖拉機、320平方米道班房被沖毀淹沒,川藏公路1000米長的路段被毀,泥石流還衝毀帕隆藏布上高懸的鋼架索橋,堵塞河道,回水八九公里,形成湖泊。距離通麥不遠,原高出江面10多米的長青溫泉被淹,迴流直達通麥大橋附近。
通麥天險
通麥天險
1985年6月18日,暴雨,培龍溝再次發生泥石流。直徑約5米的冰塊裹夾泥沙、石塊俱下,流速達每秒1-2米,17人死亡,損壞5戶居家,吞沒汽車79輛,造成經濟損失約500萬元。該次泥石流最終匯入帕隆藏布,形成長1-2公里、寬400-500米的泥石流堆積扇,厚度30-40米,帕隆藏布又一次被堵,水位上升,沿江修建的川藏公路被淹沒後,不得不提高路基100餘米在陡坡上重建。
通麥大橋
這些只是發生在通麥西南方向的災害,距通麥不遠,西北方的易貢,東南方的古鄉,都發生過類似災害。
易貢藏布上的通麥大橋
2000年6月10日,易貢湖發生大規模泥石流,阻斷了湖的出水口,武警交通部隊緊急轉移受災群眾,同時開挖泄洪河道。就在泄洪河道即將挖通之時,泥石流衝擊大壩,形成潰堤,洶湧的洪水傾瀉而下,沖毀通麥大橋和318國道部分路段,交通為此阻斷長達3個月之久。
1953年9月29日夜,波密境內古鄉溝突然暴發泥石流,古鄉峽谷內煙霧瀰漫,浪花飛濺,龍頭高逾幾十米,像一條黑色的泥龍,挾帶著大量石塊、泥沙、冰塊,裹卷著沿溝掃蕩下來的樹木,以排山倒海之勢,奔涌而下,24公里外都可以聽到泥石流的轟鳴聲。直徑一二十米的巨石夾雜在前推後擁的泥石流中,猶如航船一般漂浮,經過一段基岩峽谷(流通區),磨蝕刨光基岩,衝出山口,山麓的農田、村莊、森林、寺廟毀於一旦,大量人畜傷亡。堆積物堵斷帕隆藏布,前衝到江對岸70米的階地上,上游水位猛漲50米,壅塞成湖,現有的古鄉湖就是那次泥石流的傑作,其實,那只是一段寬闊的江面而已。泥石流的散流堆積,淤埋川藏公路,形成一個約24平方公里的泥石流扇面石海,迫使帕隆藏布改道向南遷移。古鄉溝發育於念青唐古拉山東延余脈的向陽山坡,流域26平方公里,長64公里,相對高差3500米,三面環山,中間有大量鬆散固體堆積物。1953年該地區氣候異常,一方面降水豐富集中,另一方面持續高溫,形成大量冰雪融水,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古鄉
通麥地理、地質條件十分特殊,因此國家在此設立了易貢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區內包括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易貢藏布大峽谷、許木古冰川遺迹、古鄉溝泥石流、102滑坡群、拉月大塌方、陪龍溝泥石流等地質地貌景觀和地質災害遺迹景觀。
通麥周邊之所以災害如此密集,這與當地氣候、地理、地質緊密相關。通麥海拔較低,約1800米,是318國道西藏段最低點。印度洋暖濕水氣,沿雅魯藏布江河谷,進入帕隆藏布,在此地形成較大範圍降水,其降水量是拉薩一倍多,而日照反而比拉薩少一倍多。距此不遠的色季拉山,常年雲遮霧繞,那些從四川、雲南方向,一路風塵僕僕的遠行之人,登上色季拉山,盼望著一睹7294米南迦巴瓦峰的雄姿,不過,你得要好運氣。
進入西藏的遊人,抬頭仰望高聳、起伏的山巒,它似乎給人悠遠、滄涼、亘古不變的感覺,其實,那是錯覺。
青藏高原很年輕,以百萬年地質年代為單位計算,它正值於青春期,如同懵懂初醒的少年,渾身既充滿活力,但又躁動不安,它是那樣的不穩定,對於一億多年前老成持重的恐龍而言,它的歷史,只不過眨眼之間。
4000萬年前,印度板塊向東北漂移,擠壓喜馬拉雅等小地塊,使它們拼接在一起,青藏高原形成一個整體。不過它們之間還是有縫隙的,縫隙就是雅魯藏布江。這一擠壓持續到360萬年前,青藏高原終於從古特提斯海中,浮出水面,但接下來青藏高原的快速長高,讓人感覺它一定得了巨人症。
從360萬年前到120萬年前,高原主體升高2000米以上,已經顯現青藏高原的基本輪廓,從120萬年前到60萬年前近60萬年間,青藏高原又猛長了1000米,平均海拔達3000米,山地高達4000米。此時,由於高原急劇拔升,高原周邊地區的地形大切割也正式展開,橫斷山脈開始生成。
從60萬年前到15萬年前,青藏高原完成了最後一個躍升,又升高1000—1500米,達到現在的4000—4500米的平均高度,喜馬拉雅山普遍超過6000米。這一過程僅用了45萬年。距今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如果外星人給他一個超級望遠鏡,他們一定能在北京周口店看到青藏高原隆隆拔升。
西南板塊構造示意圖
這一造山運動的直接後果,形成了雅魯藏布江沿線,尤其是大峽谷和橫斷山脈,地層多斷裂,地質結構不穩定,地震頻發,山體破碎。通麥正好位於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周邊存在數量眾多的冰川,每到夏季,冰川消融,又逢驟雨,雨水如潤滑劑,助推沙石、冰塊形成巨型泥石流,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剛剛修好路,來年就沖毀,周而復始,循環往複,好像沒完沒了。
2013年4月的一天,乘車過魯朗向通麥進發,沿途森林遍布,氣候濕潤,從尼洋河一路看過來的桃花少了,取而代之是路邊的杜鵑,已經長成二三人高的樹木,紅色的、白色的,使人目不暇接。杜鵑掛滿了松蘿,地上開著一些藍色、黃色的小花,馬兒、氂牛在一旁悠閑地吃草,空氣中散發出樹木和青草的芳香,見不到牧人,一派輕鬆、愜意的氣氛。
早春的瘦馬
路邊的杜鵑
車到拉月村,可以看到精緻的拉月藤網弔橋,該橋模仿墨脫縣的跨江藤網弔橋而建。藤網橋是珞巴和門巴族獨有的橋,分布於西藏珞瑜、墨脫地區,採用白藤編製而成。拉月藤網弔橋橫跨拉月曲,跨度112米,距河面27米,採用6000公斤當地樹藤編製而成。
拉月藤網弔橋
從上午10:30直到下午2點多鐘,越野車從東久開始,磨磨蹭蹭,時走時停。此時雨季未到,土路仍有些濕滑,道路崎嶇、顛簸。沿路都在開挖、搶修,希望趕在雨季來臨前就緒。如果單向行駛,道路的寬度尚能容納,可怕的是,對面一旦有來車,會車,無疑要考驗駕駛員和乘員的神經。臨江一側的車輛,身處懸崖邊,車內已經看不到到外邊的道路,感覺車子好像懸在半空,車內頓時瀰漫開不安的氣氛。先前大家有說有笑,嘰嘰喳喳,現在都閉緊了嘴巴,不由自主抓緊任何可以抓握的東西。駕駛員老趙事後告訴我,如果離開西藏,一定不要座大巴過通麥,想想他的話,確有幾分道理。底盤較低的越野車尚且如此,幾米高的大巴豈不讓人更不放心。長時間的堵車,讓人靈機一動,利用這段空隙,獨自步行通過通麥大橋,來到橋下。這是帕隆藏布和易貢藏布的交匯處,江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帕隆藏布強勁的水流,帶動著易貢藏布向前方衝去。江河清澈碧綠,洶湧地從腳下咆哮而過。凝望江面,情不自禁,輕掬江水,一飲而盡,讓自己徹底融入到這美麗的河山之中。
魯朗河
帕隆臧布與易貢臧布交匯
在橋邊等車時,與一位守橋武警士兵聊天,他主動給我介紹通麥大橋的情況,大橋因承重有限,只能單向通行,目前正在江邊開挖隧道,修建橋樑,繞開險段,兩三年後,這段號稱「天險」的路段將變為坦途。
帕隆藏布與易貢藏布交匯處
易貢藏布
帕隆藏布
小伙是山西人,1.8米的個頭,挺拔,帥哥,有個成都女友。每月發薪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工資寄給女友,女友好麻將。問他放不放心,他說男人就是要讓女人開心,臉上透出北方人的豪氣,看得出來,他深愛他的女友。想給他照張相,他搖搖手,說是紀律不允許,還時不時回頭瞅瞅,看我是不是在偷偷拍照。已經到了這個份上,就收起好奇心,不要打攪為好。
通麥的田園
新路啟用,故道自然放棄。不過,通麥那一段故道,已經不是一條普通、破舊的土路,它承載著幾代人的汗水和血淚,那是一段無法抹去,植根於心靈深處的記憶。
秀出你鏡頭裡的中國民俗,贏取現金大獎!
※看一看,瞧一瞧,新品種哈利·波特螃蟹
※科學陣營掀起抗議特朗普浪潮——三件事你必須了解
※亞馬遜河的新珊瑚礁系統首次與世人見面
※人豬嵌合體?是的,你沒看錯!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
※中國最危險路段,一條讓司乘人員膽寒、管理部門撓頭的「死亡之路」
※最新!遼寧這些路段交通管制
※山東交通出行網發布最新高速路況!這些路段要注意
※雪頓節開幕當天,拉薩這些路段實行交通管制!
※元朝最繁忙碼頭,現北京最擁堵路段之一,曾經如此繁華
※當年18軍修川藏線犧牲最大路段,現在挖出世界最高公路隧道
※農新路祈福輝煌台路段有施工!花都有條快速通道直到白雲機場!
※@潮州人 明天起這些路段將實行交通管制
※唐山車主:明天開車上班,盡量不走這些路段
※穿越無人區 京新高速三省區路段今天同時通車
※關於高考期間南校園西區部分路段實施交通管制的通告
※豐良路段一貨車側翻路邊……
※機場高速翠屏山互通部分路段因施工臨時管制
※濟南工業北部分路段通車,敞亮又順暢
※澳門人周日出行要注意睇路啦!眾多路段封路限路
※我院承擔的廣東省深汕高速公路西段事故多發路段運營階段 安全性評價順利通過審查
※王屋小鬼坡路段發生慘烈交通事故
※躲避擁堵:公路出行 這些路段易堵
※不想返工遲到就快睇啦!明天大雨+眾多路段有限度通車等於大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