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柔弱處上:一種智慧的生存哲學

柔弱處上:一種智慧的生存哲學

大欺小,強勝弱,本是世上的公理,老子卻將之完全顛倒了過來,柔弱,到底包含了什麼奧妙?

柔弱處上:一種智慧的生存哲學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典出《道德經》第七十六章,意指弱勝於強,柔能克剛,更可化輸為贏,向死而生。在老子眼中,執著於表面的輸贏的人,或許,從一開始就輸了。

當前,狼性思維成了眾多企業或團體所推崇的文化,甚至在一些學校,也在倡導學生學習「狼」 的精神。不敢說這種思維的對與錯,然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柔弱」的哲學觀,依然有其奪目的光彩。

柔弱處上:一種智慧的生存哲學

「柔弱」成就從容人生

在中國傳統的道家文化中,一直在講「柔弱」思想,「不爭」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現。《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這樣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它的意思是說:不堅持己見,就能能博採眾長,明察洞悉;不自以為是,能彰顯真知;……唯有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什麼能與之相爭。

范蠡輔佐勾踐,功成名就後攜西施遠遁江湖;屠羊說,在楚昭王逃離時一直追隨,楚昭王復國後,不求任何賞賜;王陽明平定宸濠之亂後,依然講他的「心學」。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用「不爭」的柔弱方式,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社會的發展是由人的慾望所驅動,我們拼搶,要走在時代的前列,要在團隊中取得最好的業績,這無可厚非。然而在不斷的追逐爭搶中,許多人漸漸迷失自己,一身疲憊,靈魂無處安放,此時,如果放慢腳步,不爭,用適當的柔弱,也許更能品味人生從容的滋味。

柔弱處上:一種智慧的生存哲學

「柔弱」是最高的智慧

「不爭」的思想在《道德經》第八章中也有表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這段話可以這樣解釋: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

老子的職位是周守藏史,張良自求的封號是「留」,在他們的內心,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備下的位置,後人卻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業。

浮躁的時代,我們始終不肯示弱,名與利在前面引誘著我們前行,為獲得眾人的仰慕,很多人在排除一個又一個的障礙,用狼性思維,在與市場競爭對手的拼殺中,置對方於死地,強硬的展現著自己的肌肉。此時如果說「不爭」,反而成了懦弱的表現與無能的標誌。

用水一樣的平靜質樸的心地,去看待世間的紛紛擾擾,用柔弱的方式應對剛強,這不是無能,而是智慧。智慧不是知識,智慧的產生需要寧靜的內心和對人生社會的洞察。「柔弱」者因不爭,所以能用超然的心態和廣闊的視野看待社會與人生,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柔弱處上:一種智慧的生存哲學

「柔弱」是不張揚的謙卑姿態

《道德經》第七章有同樣表述,「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漢文帝劉恆最初的稱號只是代王,在邊塞做冷板凳,長安來人請他回去做皇帝,此時朝中權力掌握在周勃手中。到長安後,周勃等人在渭橋下跪迎接,他也下跪。收下玉璽後,他沒立刻當皇帝,而是在九個月後才即皇帝位。他謙虛低下,深知謙卑的美德。老子說,「吾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漢文帝正是用這種柔弱的方式,開啟了「文景之治」。

張揚個性在我們這個時代是沒有錯的,不展現自己,也就無法引起他人的注意,成功的幾率可能會降低。我們都在用各自的姿態演繹人生,炫耀自己的光彩。然而還有一種生命,他們不求他人知曉,安安靜靜做著自己的事情,用謙卑躲開眾人的目光,用不爭完成自己的使命,用柔弱展現別樣的美麗。

柔弱處上:一種智慧的生存哲學

柔弱中堅守自己的內心,不張揚,謙卑,是宇宙中不滅的靈光。柔弱不是逆來順受,安於現狀,而是更為蓬勃向上的力量,它體現的是一種堅忍,是一種用水一般的柔和心態應對萬事萬物,水是柔弱的,又是無堅不摧的。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白石老人段子大全,看齊白石的「摳、萌、逗」
古代的名將與皇帝是怎樣管理下屬的?
林語堂:知足
董平:道在何處?理解陽明心學有幾個可能誤區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聰明是一種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則是生存的一種境界
哲學,哲學,哲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人工智慧時代必備生存技能!
植物都有哪些「生存智慧」?
任何生存智慧,都比不上清華這種人文精神
三個小故事,讓你悟透生存的智慧
方舟生存進化珍珠的採集技巧和一些心得
忍是一種生活技巧,更是一種生存智慧,幾則小事告訴你
科學家發現,我們生存的宇宙可能是某種生物的大腦?
天人合一:生存智慧及其生態維度研究
狗狗的生存哲學,如果你是一條狗,請好好學這些生存技巧
袁凌:奴工的兒子——貧困大學生的生存狀況
巴黎跨性別的性工作者:一種溶解在照片中的女性生存權利
那種只為生存而堅守 的生活
北極熊的生存環境惡化 為了生存竟在懸崖做這樣的事
人類生來就是為了跑步的 為生存和更健康的生存
植物的生存美學
科學家找到比地球生存環境更舒適的星球,極有可能存在外星生物
生存在一個地球上,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時光
不一樣的綻放 那些生存在城市邊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