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華夏文明只驚羨古今,論脈之書精無盡

華夏文明只驚羨古今,論脈之書精無盡

老外也看中醫?搜索公眾號「把把脈」看老外中醫問診過程中的趣事!

把把脈線下醫館國醫匯是外交部服務局指定駐華使節中醫服務機構!

華夏文明只驚羨古今,論脈之書精無盡

華夏文明只驚羨古今,論脈之書精無盡

小編導讀

中醫脈診,歷史悠久,可謂是中醫學上的一支奇葩,千百年來,脈診以一種神秘莫測的姿態存在,也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熱衷於脈學的研究,比如醫聖張仲景,不僅潛心研究過脈學,更是對脈學的發展做出了不菲的貢獻,仲景對脈學的貢獻究竟有多大呢?且看正文分解!

華夏文明只驚羨古今,論脈之書精無盡

中醫脈診有悠久的歷史,對中華民族和世界各國人民的醫療衛生事業,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周禮·天官》有「以五氣、五聲、五色視其死生,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臟之動」的記載。唐·賈公彥說:「臟之動,謂脈之至與不至,謂九臟在內,其病難知,但診脈至與不至也。」可見脈診的方法在戰國時期就已流行於世了;《內經》列出21脈,對診脈的重要性、方法和有些脈的脈象、主病等都有精當的論述;《難經》以四分之一的篇章專論脈診,且都具體而切實用。但這些論著都未能把病脈證治聯繫起來進行論述,使診斷與治療之間還被鴻溝隔著。西漢初年的淳于意精於脈法,他的老師公乘陽慶曾用《黃帝扁鵲脈書》教他,《史記·倉公傳》里記載了他的醫案25則,載脈19種,其中2l案是病脈證治並論,為辨證論治的濫觴。

東漢末年張仲景先生「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貫理法方葯為一系,樹辨證論治之典型,負承先啟後之作用。現僅就《傷寒論》一書所論脈診,論證先生對脈學的貢獻。由於水平有限,所論必多疵謬,敬請同道教正。

一、承先啟後,整理提高

仲景以前的脈學著作,對脈名和各脈的概念,都未完全統一,給學習和掌握脈診帶來困難。仲景在繼承前人脈學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番合并、揚棄、創新等整理提高工作,為王叔和編著《脈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後世脈學的逐趨完善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傷寒論》全書398條,有142條載有脈象,共25脈,比《脈經》所載之脈還多一種。自此《內經》中的寒、熱、陷下、鉤、毛、石、堅、瘦、橫、喘、搏等脈,《難經》中的復、溢、關、格、陰陽乘、離經、奪精、命絕、無魂等脈,皆不見或少見於中醫書籍中了。

《脈經》中之伏、革、軟、散四脈為《傷寒論》所無,《傷寒論》中之大、小、長、短、疾五脈為《脈經》所無,其餘20脈之名稱皆同。後世去《傷寒論》中之大、小兩脈,加《脈經》中之伏、革、軟、散四脈(改「軟」為「濡」),再加《難經·四難》中之牢脈,便為現在通行的28脈了。至此,脈的名稱、數目和各脈的體狀、主病等才臻於基本統一,促進了中醫診斷、治療學的發展。

二、對脈學的具體應用

1

脈症互參、同脈異治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傷寒論》在這方面為我們樹立了楷模,啟示我們對每一個具體的病人都要從多方面搜集材料進行綜合分析,脈證互參,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施以正確的治療。以浮數之脈為例,有52條的麻黃湯證、57條的桂湯證、72條的五苓散證、259條的可下證。細審上文,便可看出同脈異治的原因,是綜合了現症、病程、治療經過、誤治、失治等情況,做出的診斷,定出的治療法則。

2

謹察病機,異症異脈同治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所以有的症雖不同,其所產生的機理則同;病同而脈症皆異者,系因環境、年齡、病程、時令、身體素質等原因而致,治療時首先應當是針對病因病機的。《傷寒論》對此給我們做出了示範。如同是宜用桂枝湯來進行治療的太陽中風證,其脈就有12條的陽浮而陰弱、25條的洪大、42條的浮弱、57條的浮數、236條的遲、242條的浮虛等六種不同的脈象;且有發熱、惡風、惡寒、自汗、大汗出、鼻鳴、乾嘔、煩熱、時發熱等不同的癥狀。但其病因總是風寒襲表,病機總是營衛不和。其脈象雖有差異,但其總的氣勢「寬柔和緩」之象是貫穿在六種脈象之中的,可於各脈不同的現象中窺見其相同的本質之所在;各條的癥狀雖有很多差別,但其惡風、自汗之症總是見於各條的,可於不同的癥狀察見其相同的主症之必具。故可用同一方葯去進行治療。但如見到了與「寬柔和緩」的緩脈相反的「緊脈」和與「表虛自汗」相反的「表實無汗」證,則須禁用桂枝湯了。故17條有「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之戒。可見脈的虛實和各病的主症除特殊情況外,是可以正確反映病證的性質的,不同質的病症,是絕不能用相同的方葯去進行治療的。

3

舍症從脈和舍脈從症

「舍症從脈」,是說不管其症如何,都應以脈象為依據來判斷和治療現證;「舍脈從症」,是說不管其脈如何,都應以癥狀為依據來判斷和治療現證。即16條「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意。「觀」的過程就是「舍」和「從」的過程,只有經過這一過程的去偽存真,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知犯何逆),也才能做出相應的治療(隨證治之)。

舍症從脈:如27條「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是表寒里熱之證,應用桂枝二越婢一湯發汗清里,但如「脈微弱者」,即是「無陽」之徵,便「不可發汗」。發汗傷陽,是犯「虛虛之戒」,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這與286條「少陰病,微脈,不可發汗,亡陽故也」之文,遙相呼應。可知此處的舍,是舍其證之緩;此處的從,是從其脈之急。此時不治其表,可無大的問題;如治其表,必然危及生命。如治其里(如溫陽益氣之法),不僅可使虛陽得復,而且有時可因陽復而表自解。

舍脈從症:如25條、26條均系服桂枝湯後脈見洪大,但前條僅見大汗出,而後條兼見大煩渴不解。前條為風寒表證仍在,仍宜桂枝湯調和營衛,營衛和則脈證自平;後條為風寒化熱入里,改用白虎加人蔘湯大清陽明經熱,輔以益氣生津,熱去津生則諸症自已。二者之治,均舍脈之洪大,而從症之有無煩渴。脈洪大而煩渴,知陽明經熱是真;脈洪大而不煩渴,知陽明經熱未具。可知此處之舍,是舍其假象;此處之從,是從其本質。

4

以脈為主,推斷後果

《傷寒論》以脈為主推斷後果的條文,據初步統計有18條之多。如120條火逆證欲自解,則見脈浮;327條「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364條厥陰病「下利……脈微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這些判斷雖然是以脈為主,但不是以脈為唯一根據的。

脈症相反,預後多屬不良。故《素問·平人氣象論》有「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難經·十七難》有「病若大腹而泄者,脈當微細而澀,反緊大而滑者,死也」之文;《史記·倉公傳》有「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脈乃治之。敗逆者不可治,其順者乃治之」之述。而仲景師承前哲,應用前人的理論指導臨床實踐,如368條云:「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便是一例。之後,各家承仲景之學,更有發揮。

5

重視三部九候,尤其重視尺脈

「三部九候」,《素問》有此篇名,但它是把人體分成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是一種診察全身動脈的方法,與《難經·十八難》所說的三部九候有異。《難經》之三部系指寸口之寸、關、尺三部;九候,系指寸、關、尺之浮、中、沉。後世宗之,仲景亦不例外。但寸口寸、關、尺三部及各部候何臟之變化,則源出於《素問·脈要精微論》,此篇三部分配的臟腑是:左寸心、膻中,關肝、膈,尺腎、腹中;右寸肺、胸中,關胃、脾,尺腎、腹中。其中五臟分配之部位與後世之分配完全相同,余則稍異。

尺脈是診察腎的情況的,腎為先天之本,至為重要。《難經·八難》說:「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枝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故仲景十分重視尺部脈的變化。太陽中風見陰脈澀而長,少陰中風見陰脈浮,皆為欲愈之徵(兩條所說的「陰脈」,細審前後文意,知其皆指尺脈)。《難經》及仲景重診尺脈的思想給後世的脈診以很大的啟示。

三、結語

1.張仲景先生把《內經》《難經》等古典醫籍的理論和臨床實踐更具體地結合起來,樹立了辨證論治的典範,推動了中醫學的發展。本文僅就《傷寒論》對脈學的貢獻進行論述,既非仲景對發揚中醫學的全部功績,又非仲景對脈學的全部成就。

2.仲景以前論脈的著作,就現存者看,對脈的名稱、概念、主病等,都還未能完全統一,仲景在繼承前人脈學成就的基礎上加以整理提高,為脈學的逐趨完善提供了條件。

3.仲景在應用脈學於臨床方面,有脈症互參、舍脈從症、舍症從脈、三部九候、重視尺脈等內容,既有高度的原則性,又有在原則指導下廣泛的靈活性。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把把脈 的精彩文章:

中醫綜合療法,治療頑固嘔血便血
春捂秋凍捂5點,讓你健康一整年

TAG:把把脈 |

您可能感興趣

希臘文明不輸華夏,為何希臘不是四大文明古國?
華夏文明是不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
世界古代文明——華夏文明
華夏文明之奇書篇《易經》
盤點華夏文明上古之神 你知道哪些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獨剩華夏?
揭秘:華夏文明在中亞為何不敵伊斯蘭文明?(深度好文)
揭秘絲路必經之地,探尋華夏文明之源
華夏起源之謎,中華文明來自古埃及嗎?
銘記古老中國,鐫刻華夏文明
在山西,我們探尋華夏文明的之源
天下奇聞趣事,華夏文明殷!
江西吳城遺址推翻華夏起源,青銅文明前還有神秘文明
直擊明朝的平番得勝圖,明朝乃崇文尚武的朝代,揚我華夏天威!
華夏文明——青銅器!
一場擊敗清軍的大捷反而將華夏文明推向深淵!明朝真是氣數已盡?
古都洛陽:追溯華夏燦爛文明起源 神秘的河圖洛書
華夏史上的「幻影王朝」,傳說為禹王所建,至今仍是千古之謎
華夏文明的最高峰宋朝:皇帝都羨慕百姓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