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傅佩榮:從心所欲不踰矩

傅佩榮:從心所欲不踰矩

傅佩榮:從心所欲不踰矩



正確理解「從心所欲不踰矩」

文/傅佩榮


孔子享壽七十三歲。他自述生平進境時,應在七十之後,所以最後一句說的是:「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朱注說:「隨其心之所欲,而自不過於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


「不勉而中」一詞出於《中庸》第二十章,朱熹說孔子在六十歲時「不思而得」,現在到了七十歲可以「不勉而中」。這種理解十分怪異,因為《中庸》原文說的是:「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朱熹把同一句話中同時用來描寫「聖人」的兩個詞分開來,變成孔子「六十」及「七十」相隔十年的兩種境界。意思好像是在說:孔子六十歲已達聖人之境,到了七十歲依然留在聖人之境。若不如此解釋,就須證明:聖人是先「不思而得」再「不勉而中」的。這又如何可能證明?


朱熹的重要著作是《四書章句集注》,他對《中庸》自然十分熟悉。但是他把一句話的兩個詞分開來應用在相隔十年的孔子身上,而不覺得有何不妥。何以如此?因為他相信孔子「生來即是聖人」,這一點將來還會談到。如果孔子真是如此,那麼他從「十有五而志於學」一路上來所說的一切,又有什麼教育意義呢?我們面對一位「生來即是聖人」的孔子,又要如何學習呢?因此,事實更可能是:朱熹的註解錯了。

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從心所欲不踰矩」一語呢?首先,人的「心」有問題。孔子說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意即:顏淵的心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背離人生正途;其餘的學生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到這一步。由此可知,人的心若是讓它自由運作,往往會誤入歧途。孟子曾引述孔子的話說:「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向)者,其心之謂與!」(《孟子·告子上》)心的動向難以預測,來來去去無法把握,因此顏淵修養不錯,他的「心」可以三月不違仁,其餘的同學就等而下之了。


因此,孔子自述「從心所欲不踰矩」,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心所欲」出於人的自然本能,其結果往往違背規矩(亦即社會上的各種規範)。「不踰矩」則是無論如何都會合乎規矩的要求。以另一種方式來說,這是「自然與應該的完美搭配」。凡是自然去做的(從心所欲),都是他應該做的(不踰矩);凡是應該做的,他都做得很自然。這不是人生最高的修養境界嗎?


許多學者以為,儒家對「心」常有比較正面而明確的想法,總認為心是善的。但事實上未必如此。心是主體的思考及抉擇能力,它本身就像孔子所說的「出入無時,莫知其向」。正因為心無定向,所以需要人的修養,如孟子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盡心下》)。


即使把心當成良知,可以說良知是善的嗎?答案依然是不宜。良知本身不是善的,但良知是對善的要求。因此,說一個人有良知,並不等於說他是善人,而只是說:他有對善的要求。他如果真誠面對這種要求,並且明白如何行善的具體方法,他才有可能進一步真正去行善。


了解上述道理,才能體會孔子一生從「志於學」到七十歲的心得,是多麼不容易的成就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晉商的3個用人之道,助力其興盛繁華500年
錢穆:讀好5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詩經》里的煙花三月,古老而又美好
禮學與理學之別
林語堂:孔子在雨中歌唱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傅佩榮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孔子
傅佩榮:學國學不是讓孩子穿古裝
袁建平:讀《傅佩榮講孟子》,系統學習孟子的思想
傅佩榮:人生修養的四大方向
無限開展的人生-傅佩榮
百家講壇傅佩榮:這5本經典,青少年必讀!
傅佩榮:《論語》中最具爭議的10句話(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