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劉少奇為何極力反對陳毅入選十大元帥?

揭秘:劉少奇為何極力反對陳毅入選十大元帥?


揭秘:劉少奇為何極力反對陳毅入選十大元帥?



劉少奇在新四軍的時間並不長,一年後的1942年3月就奉毛澤東之命返回延安,成為中共中央書記處三位書記之一(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進入了中央核心領導層。但這麼短的時間內,他就敏銳地看出了粟裕的出色才幹。離開新四軍前的1月20日,他在華中局擴大會議總結工作時,給予了粟裕和他的一師非同一般的評價。

他稱讚說:「我一師幾年來工作是獲得了最大的成績,在抗戰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勞。在我全軍中以第一師部隊作戰最多,戰果最大。」隨後,他還具體列舉了一師一些戰例以及其他許多工作的成績。


粟裕與其他師長們都參加了這次會議,對這位軍部最高負責人的嘉許,他當然由衷高興,也深感任重道遠。


這時候,蘇南的新四軍六師打得不夠好,有不能立腳之勢。劉少奇當即向毛澤東提議,由粟裕統一指揮一、六兩個師。


毛澤東很快予以批准,粟裕也就獨挑大樑,成為唯一同時指揮兩個師的師長。

劉少奇經過九個月長途跋涉的「小長征」後回到延安,向毛澤東詳細地彙報了自己的工作。其間,他對粟裕還讚不絕口,高興地說在華中局和新四軍工作時發現兩個人才,「一是新四軍四師政委鄧子恢,他是農村工作的專家;二是新四軍一師師長粟裕,是新四軍7個師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個師長。」


毛澤東原本和粟裕有井岡山同吃紅米飯的淵源,劉少奇又如此力薦這位「黑馬」,自然印象就更深了。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由劉少奇代理其中共中央主席一職。從這時開始到第二年春天,劉少奇一直主持中共中央工作。


這期間,在東北,劉少奇決定「迅速地、堅決地爭取東北,在東北發展我黨強大力量」,並成立了以彭真為首的東北局;在華中,他又在10月8日批准了華中局的建議,「同意粟裕留華中任司令」。


同時,劉少奇還決定讓年長粟裕九歲,曾參與組織福建西部農民暴動,任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老資格領導人張鼎丞擔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

華東局因此改變了原來的方案。粟裕的建議與劉少奇的納諫,均為後來華東野戰軍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成為全國戰區戰績第一的野戰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46年8月,粟裕率華中野戰軍在蘇中取得了七戰七捷,劉少奇為這位老部下的輝煌戰果興奮不已,特意搞了一個家庭聚會,交代夫人王光美做了幾樣難得一見的好菜,邀請了朱德、彭德懷等人來喝酒,慶賀勝利。


1948年5月,毛澤東調離陳毅,讓粟裕接任其職,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粟裕堅持謙讓後,改任代司令員兼代政委)。這一決策的運籌過程,除了戰局需要與毛澤東的信任外,劉少奇的及時建言,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個老兵心目中的陳毅元帥》與《傳檄到中原》兩書,曾披露陳毅突然被調離華野的真實原因:「中央有人說:『陳毅在山東,很多有能力的幹部他沒有充分用起來,很多事情他攬在自己一個人身上,結果這些事情沒有做好。』而這人和饒漱石的關係密切。」


這個人是指劉少奇。

饒漱石早年在東北期間,就在劉少奇領導下工作,深受其信任。劉少奇曾在華中局會議上說:「饒漱石同志是毛澤東同志的優秀學生!是一個成熟的革命者。」


因此,他離開新四軍前,鄭重向毛澤東推薦饒漱石接替自己的職務,使之成為華中局與新四軍的一把手。饒漱石也由此成為華中以致後來華東戰略區與東北高崗、西南鄧小平、西北彭德懷、中南林彪同列的人物。


儘管饒漱石很不地道,後來翻臉不認人,妄圖拱倒有知遇之恩的劉少奇,但他們曾經關係密切,也是不爭的事實。


建國後,劉少奇雖然短時間兼任過軍委副主席,但主要工作在地方,不分管軍隊的具體事務,不久又相繼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因此與從未脫下軍裝的粟裕交往不多,但他並未忘記這位老部下。

1951年11月12日,粟裕被任命為中央軍委第二副總參謀長。進京之前,他請假半個月,到上海治療右臂內殘留彈頭處的發炎。


11月25日晚上,正在上海視察與療養的劉少奇得知這一消息後,偕夫人王光美「猥自枉屈」,突然造訪粟裕的駐地。粟裕的秘書鞠開馬上進屋報告。


劉少奇時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軍委副主席,可謂位高權重。粟裕深感意外,連忙到大門口迎候,說:「少奇同志,應該下級看上級,豈有上級看下級之禮。真是不敢當啊!」


劉少奇接過粟裕的話,爽朗地笑道:「怎麼沒有啊?今天,我和王光美同志來看你,不就有了嗎?」


粟裕也笑了。隨後,兩人互相慰問,暢談甚歡。


有來當有往,儘管相隔久遠了一點。1954年5月19日晚上,粟裕也到劉少奇家拜訪。


不久,劉少奇要求粟裕將所負責指導的各兵種、各部門以及有密切關聯部門的情況和問題,向他和中共中央彙報一次。


粟裕隨即向劉少奇提交了報告,分別彙報了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鐵道兵、防空部隊、公安部隊以及全軍裝備情況的現狀,五年計劃和遠景、存在的問題和措施,並且彙報了1954年各兵種及作戰部的情況。


報告中,粟裕還建議:「今後應主要加強海、空軍,而最近十年或十餘年內尤以加強空軍為主。」


1955年全軍授銜,在粟裕早已提出辭帥並獲毛澤東批准後的9月9日,負責決定元帥人選的中共中央書記處(即後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員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召開會議,有關元帥軍銜授予問題成為議題之一。兩天後的晚上,中央書記處又召開會議,再次專門討論元帥軍銜授予問題。


會上,劉少奇提出對陳毅授銜元帥的異議。


此前的1954年9月,陳毅被任命國務院副總理,分工為常務副總理,兼管科學院、政法、文化,並「準備做外交工作」。1955年5月,國務院再次分工,確定陳毅分管第一、第二辦公室、民族事務和科學、衛生工作。按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銜的標準,陳毅顯然也可以不授銜。


而如果陳毅不授銜,那麼南方紅軍游擊隊、新四軍以及華東野戰軍(三野)必然要有一位其他代表授銜元帥,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粟裕將再次成為當然人選。


顯然,劉少奇在給粟裕爭取授銜元帥的最後機會。


但這兩次元帥人選最後確定的會議,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之一的周恩來均因正在北戴河療養而未參加,當中央書記處委託中央辦公廳主任徵求他的意見時,周恩來主張給陳毅授元帥銜。


據《周恩來年譜》記載:「1955年9月11日,周(恩來)致函,主張給陳毅授帥,認為給陳(毅)授帥,對陳(毅)現在和將來的工作都沒什麼影響。」


周恩來還引用了蘇聯布爾加寧的例子。他說:「軍銜授予,對陳毅同志現在和將來的工作均無不便之處,平時可以不穿軍服(必要時穿)。蘇聯的布爾加寧同志也有元帥銜,現在他做部長會議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帥的頭銜了。可以說是一個例子。」


因為周恩來的堅持,劉少奇的異議未被書記處通過,粟裕也因此與軍人的最高榮譽--元帥軍銜再次失之交臂。


1959年廬山會議上,一年前批判粟裕的彭德懷被打倒。他曾向毛澤東施加影響,說粟裕「裡通外國」,引起毛澤東的震怒,不久就解除了粟裕的總參謀長一職。


不想才過一年,「裡通外國」的帽子被如法炮製,也扣到了「始作俑者」彭德懷頭上。毛澤東生氣地說:「其他一切都好談,裡通外國就難辦了。」與上一年對粟裕的震怒如出一轍。


會議期間的一個下午,時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找到粟裕,關切地說:「1958年的事你也可以說說嘛。」


他是粟裕兩讓司令一讓元帥的見證人,當然不相信這位老部下是什麼「極端個人主義者」、「裡通外國」。因此,他要粟裕提出申訴,恢復被潑了髒水的個人名譽。


不過,粟裕只表示了由衷的感謝,卻沒有接受這個建議。他不願在彭德懷受批判的時候,提出自己的問題,堅信幾十年的革命實踐,足以說明自己的清白。


1969年11月,劉少奇這個被毛澤東培養了二十餘年的接班人,沒能等上「接班」的風光日子,在飽受迫害中悲慘地辭世,粟裕也失去了一位伯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讀史 的精彩文章:

哪位開國上將一生「五上五下」甘當「補缺官」
蘇聯佔領期間從東北運走的重工業設備究竟價值多少?
何地曾有5.3萬人被追認烈士 誕生200多名開國將帥
蔣介石為何封鎖美國曾計劃將琉球群島交還中國消息

TAG:談文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劉少奇為何提議粟裕當元帥,反對陳毅入選?周總理一句話大家心服
開國十大元帥評選內幕,劉少奇曾力薦粟裕,因何與元帥失之交臂?
劉少奇力薦粟裕當元帥,為何被周總理一口拒絕?
劉少奇、林彪為何都很器重粟裕!曾還力薦他評元帥
毛主席不當大元帥,有人提出「強行授銜」,劉少奇的回答很妙
新中國成立初期,劉少奇秘密訪蘇所為何事?竟然惹毛主席大怒?
新四軍的「大管家」,劉少奇眼中的傳奇參謀長
毛澤東、周恩來 劉少奇、朱德如何開家庭會議?
他是最大的叛徒,被蔣介石拋棄欲回大陸,劉少奇一句話讓他沉默
上將揭秘:劉少奇指揮了越南戰爭,打得比抗美援朝還痛快
李雪健因為扮演他過於逼真,曾被劉少奇夫人拒絕握手
揭秘毛主席為什麼選擇劉少奇為接班人?
毛澤東夫婦為她和劉少奇牽線搭橋,她與劉少奇生育的三個子女今何在?
李雪健由於扮演他過於傳神,曾被劉少奇夫人回絕握手!
口述史 | 劉少奇對陳雲說:我對你支持到底
劉少奇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劉少奇清廉二三事
中南海往事:劉少奇、朱德最窮
周恩來解救劉少奇之女劉愛琴真相
在敵人的重兵包圍之中,毛主席問劉少奇兩句話,回答絕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