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為什麼要先滅韓國,滅國後六國的國王去哪兒了?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內史騰率領秦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韓國,一舉攻克韓都新鄭(今河南新鄭),俘獲韓王安,繼而佔領韓國全境,滅亡韓國。秦國遂在韓地設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前226年,在新鄭的前韓國貴族發動叛亂,後被平定,而韓王安也在這年被處死。
從韓國的軍事實力來講。韓國的軍事科技實力比較強,主要體現的兵器裝備上,最有名的就是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為各國所畏懼,當時就有這種說法: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同時,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當敵則斬堅甲鐵幕。
武器裝備上的優勢,也能彌補一下人員數量及素質的不足,給蜷縮進城堡里的韓軍增加了殺手鐧。
韓國的地理位置來講。自從三家分晉以後,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不僅四面受敵,更因為四周強國伺立,向外突破發展的空間嚴重受限。
如果不是韓昭侯和申不害等人的變法改革,不要說躋身七雄之列,能夠保國就已經是僥倖。
對於秦國來講,韓國遏制了秦國經由函谷關東進的道路,秦國如果想向東有所突破,必須先清理掉韓國這個路障。
從穆公開始,秦晉、秦韓之間戰爭不斷。
再加上韓國也曾被迫地捲入到魏齊、秦趙、秦齊之間的戰事之中,因為連年戰爭,不僅人力耗損嚴重,就連疆域面積也在不斷的縮小,到秦王政時,竟然只剩下了都城陽翟與其周圍的十多個中小城邑,戰爭潛力極弱。
而韓國之所以沒有儘早被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具有緩衝作用,才在其餘六國的相互牽制與制衡下,得以苟延殘喘。
公元前233年,秦軍攻韓,韓王安納地獻璽,降為秦國藩臣。同時,韓非被迫入秦。入秦後的韓非,因為阻秦護韓的行為影響到了秦國統一六國戰略,最終被逼自殺。
據秦史記載,公元前231年,韓王安自己獻出了南陽後,秦王政任命韓國降將內史騰為南陽守。不過,關於南陽歸秦這件事,史書上還是有不同記載的,後面會再說。
公元前230年,這個內史騰率秦軍攻韓,破韓都,虜韓王,滅韓國。
公元前226年,秦兵奪取了燕地,燕王東遷到了遼東。公元前222年,燕在遼東的勢力也被滅掉,燕王被俘虜。成為俘虜後,秦王並沒有難為他,只把「送入咸陽,廢為庶人」,野史中稱其後來上吊自殺而死。
公元前225年,秦兵揮師向南,滅掉魏國。秦王政對魏王假戰又不戰,降又不降的態度,深感厭惡,下令城破之日,魏王假就地斬首。城破後,王賁忠實地執行了這一命令。
公元前223年,秦軍佔領江南,俘獲楚王。楚王以弒君(哀王)之罪,廢為庶人,不知所蹤。
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掉最後一個強大的對手齊國,齊王建也死於流放之地。
秦國為什麼要先滅韓國,你怎麼看?
※希特勒是歐洲的秦始皇嗎?
※細節看商鞅變法,這點影響人類進程?
※秦法殘暴了?這幾點讓你看見真相
※大將蒙恬,來自齊國為何三代四將效忠秦國?
※秦始皇一生幾次遇刺,背後這些道理要懂得
TAG:張偉偉 |
※為什麼都怕中國人?這個國人去了外國,建一國,救一國,當上國王
※宋太宗召見一小國國王,國王趕緊將國土奉上,國民卻依然愛戴國王
※此小國要併入我國,卻被鄰國搶先滅掉,國王至今流亡海外
※中國賜給此國一國名,國王說:清朝已經不是中國了,我們才是中國
※此國獨立時沒國王,從德國請了位王子做國王,現在國家富得流油
※這個小國面積比英國大,獨立後發現沒國王,求助他國借國王
※此國很奇特,獨立後無國王,要求英法俄三國派國王來,還派了兩個
※一國,靠中國幫助吞併四國,國王聽聞中國有難,丟掉王位星夜馳援
※此國曾是中國屬國,被鄰國吞併後,國王說:我們屬中國,快升紅旗
※秦始皇嬴政滅掉六國後,六國的國王去哪了?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拉卡薩國際:沒有「雙十一」之前 法國國王如何迷戀中國海淘
※魏瓔珞在宮斗的時候,世界上其它國家在做什麼?英國國王最逗
※泰國國王公開納妃,泰國國王有多少妃子,泰國是一夫一妻制嗎?
※泰國唯一的華人國王,極受國民的愛戴,後世國王都冒認是他的子孫
※此國曾是中國屬國,被鄰國吞併,國王:快升紅旗,我們屬於中國
※此國曾橫跨三大洲,國王說:倆兒子不要爭了,你們每人一半國土
※此小國想要併入中國,結果被鄰居大國出兵滅掉,國王至今流亡海外
※法國最後一個國王是誰?
※三國一將,國滅後跑到這裡當國王:如今盛產美女,成旅遊天堂!
※琉球被日本吞併後,琉球國王后裔去哪了,為何不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