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輪迴:美版戰隊歷史回顧(二)
封面來源:石森章太郎繪製的《假面騎士》
上一期講述到經歷多年失敗的塞班,終於在福克斯兒童頻道負責人這兒獲得了轉機,這一次會面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也開啟了超凡戰隊的歷史。當時的塞班卻不知道,與他面見的電視台負責人瑪格麗特勒施是比他更早接觸到東映和超級戰隊的前輩,也正因此,才有了對塞班以及整個超凡戰隊策劃不同與以往那些電視台的評價。
在擔任福克斯兒童頻道的負責人之前,勒施曾是漫威漫畫旗下漫威影視公司(Marvel Productions)的首席執行官,和「漫威之父」斯坦李共事多年。漫威一度持有日版超級戰隊面向歐美的進口權,漫威和東映的交情也更為久遠,除此以外,正是早年漫威的介入促成了日本超級戰隊系列的成型。
斯坦李與瑪格麗特勒施合影。
早在70年代末,漫威和東映就簽訂了合作協議,達成「3年內允許彼此使用旗下角色」的約定。漫威方面引進了東映的機器人動畫角色,整合改編成為《Shogun Warriors》漫畫,而東映看上的便是漫威旗下暢銷角色蜘蛛俠的改編。最初東映擬定日本神話的大和武尊(ヤマトタケル)為主角,講述其穿越到現代的故事,蜘蛛俠則作為配角共同演出,在幾經周折修改後,蜘蛛俠上升為故事的主角。由於當時日本民眾對美國漫畫角色並不沒有很高的認知,東映轉而參考日本機器人動畫,讓蜘蛛俠操縱巨大機器人一起戰鬥,蜘蛛俠的身份也變成了日本青年。東映製片人渡邊亮德還給予了團隊很大鼓勵,讓他們製作出「不被固定觀念限制,充分發揮想像力的作品」,最終蜘蛛俠的故事被大幅度改編成了外星人駕駛戰艦降臨地球的起源。巨大機器人的加入帶給了東映蜘蛛俠意想不到的收穫,由蜘蛛俠引申的周邊機器人玩具空前暢銷,東映意識到機器人的加入會給特攝片帶來的積極效應。
東映蜘蛛俠機器人、裝備設定。
受此影響,東映啟動了超級戰隊的轉折點《戰鬥狂熱J》(バトルフィーバーJ)的企劃,這便是戰隊史上第一次引入了巨大機器人的作品。除此以外,這部作品也是由漫威角色改編而成,受漫威旗下美國隊長和美國小姐啟發,製作組將戰隊角色對應不同民族打造出以日本、哥薩克、法國、肯亞和美國為代表的戰士,其中美國小姐(Miss America)區別其他戰士採用了原版漫威角色美國小姐的原名,初代美國小姐也由美國演員黛安娜擔任。自此以後,超級戰隊系列就沿襲了巨大機器人的戰鬥,進化轉型成更成熟的超級戰隊系列。
迎來漫威東映合約的最後一年,東映製作了《電子戰隊電磁人》(電子戦隊デンジマン),戰隊系統初現,劇中使用了小型化的戰隊變身器,具備變形機構的巨大機器人等等。東映再次借用了漫威角色死亡女神海拉改編成了敵方首領黑多利亞女王,這也是戰隊史上首次採用了女性作為反派首領。而黑多利亞女王是演員曾我町子參演的第一個戰隊角色,隨後她也數次出演超級戰隊系列反派,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日美共有的恐龍戰隊反派首領麗達女王(日版名為魔女潘多拉)。
戰鬥狂熱版與漫威版美國小姐。
隨著漫威和東映合約的結束,兩家公司邁向了各自不同的征程,東映方面繼續著自己超級戰隊系列的拍攝並不斷壯大。漫威這一邊,斯坦李也關注著東映,看到了東映改編的蜘蛛俠後對東映和渡邊亮德都給予了肯定的評價,這在當時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東映蜘蛛俠DVD特典中更有赴美對斯坦李本人的採訪)。故事再次回到80年代,勒施成為斯坦李的同事後的某一天,斯坦李帶著一盒錄像帶找到了她,讓她務必親自看一下錄像帶里的東西。勒施回到辦公室,打開錄像獨自欣賞起了影片,令她意外的是這竟是日本劇集,而她並不懂日語,雖然看不懂對話但她卻被影片的視覺效果吸引了。不久之後,她找到斯坦李並詢問有關錄像帶的由來,斯坦李卻反問她感想如何,勒施毫不保留的給出讚賞。斯坦李這才告訴她自己所帶來的神秘錄像是東映的超級戰隊,他本人亦非常欣賞。原來在和東映達成合作的3年里,斯坦李和渡邊亮德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渡邊非常感激漫威與東映的合作,同時也感謝斯坦李對東映改編版蜘蛛俠的認可。在合作即將到期的時候,東映希望把自己受漫威啟發而改進的成果分享給對方——授予漫威超級戰隊系列的海外版權。
東映蜘蛛俠與斯坦李合影。
在確認勒施與自己目光一致後,斯坦李便把超級戰隊的譯制任務交給了勒施,希望能將這個日本特攝系列帶到美國,並投給了漫威影視25000美金用於英文版試播集的製作。勒施花了不少精力給超級戰隊的譯制改編工作,但如同後來塞班的遭遇,勒施和她的團隊辛苦完成的樣片也遭到了各個電視台的嘲諷,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無一例外否決了漫威的戰隊樣片。漫威的戰隊製作組遭到電視台的驅逐,被訓斥所做的東西像拙劣的傀儡,電視台負責人都斷定這是一部糟糕的作品並拒絕合作。勒施回到漫威,把電視台的看態度轉達給了斯坦李,由於這一系列的作品得不到電視台的認同,斯坦李最後不得不放棄了超級戰隊的版權,謝絕了東映方面的合作。我們無從得知當年勒施和斯坦李所見的是哪一部超級戰隊,但對於曾經身處漫威的勒施來說,超級戰隊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她和斯坦李都曾努力把戰隊帶到美國,而斯坦李也成了第一位嘗試引進超級戰隊的先驅。(直到1987年,美國有線廣播網(US Network)才在旗下的Night Flight中引進科學戰隊的改編版《Dynaman》,故事被縮水到只有6集,內容也搞得面目全非。)
黑多利亞女王與漫威角色海拉。
時過境遷,離開了漫威後的勒施來到了福克斯,當她坐在了福克斯電視台負責人的位置,她才感受到自己有了主導電視節目的權力,而她面對的塞班則如同當年的自己。勒施和塞班公司的合作起源於X戰警的電視動畫(X-Men: The Animated Series),這也是來到福克斯以後勒施初期的成功案例之一。在她還是漫威影視公司負責人的時候,她就有過將X戰警動畫化的想法,但始終得不到漫威內部的支持,離開了漫威的她反倒成就了這部漫威動畫名作(1994年還被日本引進播放)。經歷了初期合作後,塞班團隊和福克斯電視台的來往越加頻繁。在X戰警動畫成功推出後的第二年,塞班帶著他的新企劃再次來到福克斯電視台。塞班先給勒施看了一些歐洲動畫的樣片,探討動畫引進的合作,勒施卻並不感興趣。她想要的,是更加與眾不同、具有衝擊力、並且能帶動潮流的東西,而不僅僅是零散的拼湊動畫合集。勒施面對塞班表達了自己需要一部完整的劇集來豐富電視台需求的想法,一部具備X戰警動畫一樣發展潛力的作品。此言一出讓塞班有了靈感,他讓勒施稍等片刻,隨即從隔壁取來了一盒他口中與眾不同的錄像樣片。在交給勒施之前,塞班提醒她也許會因為錄像中的內容而惱火,勒施則大為不解。塞班進一步解釋道:「因為在來這裡之前,曾有很多電視台都對它嗤之以鼻,但是我仍然希望你能好好看一眼這部作品,然後告訴我你是不是有不一樣的見解。」說完,塞班便按下了播放按鈕,影片畫面開始呈現——這竟是勒施所熟悉的日本特攝。塞班帶來的,是她曾經和斯坦李一起討論過的東西,是多年以前斯坦李從東映帶回來給她的超級戰隊,不同的是片中展現了更加先進的新戰隊。在看完了塞班帶來的樣片後,勒施驚訝於這正是她當年所未能完成的事業,相比於過去她所做的,塞班給予了超級戰隊更多的可能性,使之成為了不一樣的美式英雄。等待著反饋而忐忑不安的塞班沒想到自己贏得了勒施的肯定,勒施表示這正是她一直以來想要的,也是電視台所需要的節目,雖然節目還需要更多改進和提升但毫無疑問這就是她的理想節目。勒施當即拍板買下了塞班的戰隊節目,要求他立即展開了對戰隊改良的工作。塞班喜出望外,第一次有人認真看完了他的樣片,詳細的詢問他的構思想法,給予他支持與肯定,他多年的努力終於獲得了回報。
美國有線廣播網引進版科學戰隊。
彷彿命中注定一般,從斯坦李到勒施再到塞班,每一個為美版戰隊而努力的人迎來了值得紀念的日子,塞班未曾想到有一天他會遇上勒施,這位比他還了解超級戰隊電視台負責人。對超級戰隊而言,得益於斯坦李從漫威帶來了改變的契機,也得益於他培養了勒施這樣的後輩,又在塞班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終遇上了伯樂,才使得日本的超級戰隊終於有一天開啟了國際化的大門。
※Anitama新聲:回憶,抑或是通向明天的光輝之路
※吹響吧!上低音號 第十一話:2015年演出角度值得推薦的十集電視動畫其九
※GO TO POP IN Q:監督宮原直樹談《POP IN Q》的製作秘話
※國人動畫原畫師黃成希專訪(六):關於去日本做動畫的建議
※小林裕介專訪(二):Anitama聲優專訪
TAG:Anitama |
※戰隊的輿論風波:美版戰隊歷史回顧(八)
※戰隊畢業後的生涯(中):美版戰隊歷史回顧(十六
※戰隊演員群像(下):美版戰隊歷史回顧(六)
※戰隊演員群像(上):美版戰隊歷史回顧(五)
※尷尬的處境:美版戰隊歷史回顧(十三)
※移花接木的魔術:美版戰隊歷史回顧(三)
※周邊產品的開拓:美版戰隊歷史回顧(九)
※戰士的繼任者們:美版戰隊歷史回顧(七)
※首次挑戰大熒幕:美版戰隊歷史回顧(十)
※美版戰隊歷史回顧(四):英雄橫空出世
※日新月異的洗禮:美版戰隊歷史回顧(十四)
※美版戰隊歷史回顧:戰隊畢業後的生涯(下)
※美版戰隊歷史回顧:戰隊畢業後的生涯(上)
※坎坷的復歸之路:美版戰隊歷史回顧
※鍥而不捨的製作人:美版戰隊歷史回顧(一)
※日新月異的洗禮:美版戰隊歷史回顧
※首次挑戰大熒幕:美版戰隊歷史回顧
※最新的大電影:美版戰隊歷史回顧完
※迪士尼時代開啟:美版戰隊歷史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