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八旬的金剛可不是沒有故事的男同學
從1933年誕生之初,金剛一直是好萊塢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怪獸之一,由此衍生出的作品也不勝枚舉。現在,這隻巨大的猩猩如今已經不再是一個電影角色那麼簡單,而上升為一種文化形象,它長達84年的歷史見證著種族主義、女權主義等社會思潮的演變,以及生物科學和電腦特效等等技術的進步。
這個角色固然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一段段驚奇難忘的冒險,而在它的誕生背後,卻也隱藏著許多數不盡的有趣故事:比如它的創造者,導演梅里安·C·庫珀本身就活成了傳奇;金剛在《金剛:骷髏島》里讓人大跌眼鏡的直立行走的銷魂姿勢,也有先例可尋;金剛愛美人的屬性,更是印刻在這一角色基因之中,甚至哥斯拉等等其他怪獸都受其影響……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這位怪獸之王那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吧!
金剛創造者
經歷過飛行,越獄,探險的傳奇人物
關於《金剛》背後的故事,真是講也講不完。單單是它的創作者梅里安·C·庫珀的經歷就能夠寫一本書。
梅里安·C·庫珀1893年10月24日生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在6歲的時候,庫珀就因為讀到《赤道非洲探險記》(Explorations and Adventures in Equatorial Africa)這本書而決心成為一個冒險家。
金剛創造者:梅里安·C·庫珀
1916年,庫珀參軍,最初當的是步兵,到了1917年庫珀學會開飛機,10月參加了法國的201飛行中隊。在一次飛行中,庫珀撞了腦袋,飛機下落60米,庫珀大腦嚴重震蕩,出院後不得不重新學一次飛行。
一戰爆發後,庫珀參加了美國空軍,成了為一位DH-4轟炸機駕駛員。1918年12月26日,庫珀的飛機被擊中起火,他駕著飛機拚命繞圈子,終於壓低了火勢。雖然被燒傷,庫珀還是撿了一條命。
一戰結束後,庫珀繼續戰鬥在天空。1919年2月,蘇波戰爭爆發,庫珀作為美國第一志願飛行中隊的成員幫助波蘭對新生的紅色蘇聯作戰。1920年7月13日,庫珀的飛機被擊落,他被關進蘇聯戰爭集中營,在這裡他曾經接受過蘇聯文壇怪傑、《騎兵軍》的作者伊薩克·巴別爾的採訪。
在被關押了近9個月之後,庫珀成功越獄,逃到了拉托維亞。因為庫珀的傳奇事迹,當時波蘭的最高元首畢蘇斯基發給他一枚波蘭軍隊的最高勳章。波蘭還曾經根據庫珀的事迹拍過一部電影《星光中隊》(The Starry Squadron),這是波蘭在二戰前製作過的成本最高的電影。二戰後,蘇聯佔領波蘭,銷毀了能夠找到的《星光中隊》的所有拷貝。
金剛誕生之初的形象並不恐怖,反而有些搞笑
1921年庫珀回到美國,開始為《亞洲》雜誌寫稿。他也得以在亞非各地探險,回到美國之後,庫珀加入了美國國家地球協會。1925年,庫珀和歐內斯特·B·舍德薩克合作拍攝了探險紀錄片《牧草》,兩人後來又在1927年完成了半紀實的電影《大象:荒野傳說》。
1926年到1927年期間,庫珀參與了泛美航空公司的初創,並且成為董事會成員之一。但是這位董事有點三心二意,他更愛的還是電影。1929年庫珀導演了戰爭題材默片《四根羽毛》,1929年到1930年間他撰寫了《金剛》的劇本。1933年,庫珀導演了《金剛》。
《金剛》是庫珀導演的第四部,也是最後一部電影,同時也是他導演的唯一有名的電影。製作公司PKO(雷電華電影公司)的老總看了《金剛》的劇本之後很不滿意,認為電影應當以金剛的鏡頭開場。但是庫珀相信這部電影應當「緩慢地進入主題,讓人物得到塑造,情緒得以積聚」。可見,這部電影成為絕世經典絕對不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庫珀老師還是很有藝術水平的。
在《金剛》拍完之後,庫珀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之後他經歷的傳奇故事就不多了,直到1973年去世。但是「金剛」這一經典IP的故事隨著這部電影才剛剛開始。
金剛形象由來
半人半獸,半猿半龍
金剛」這個形象和名字的誕生,也可以引出很多故事。
1899年,庫珀從叔叔那裡得到了一本1861年出版的《赤道非洲探險記》,這本書成為他一生冒險的發端。庫珀尤其迷戀其中對大猩猩的描寫。書中說大猩猩因為其「巨大的體型而聞名」,是「非洲叢林之王」,當人類和它們相遇,會感覺它們是「地獄之夢中的生物」,「半人半獸」。
1933年上映的《金剛》海報
庫珀說他希望金剛是「人類見過的最狂暴,最殘酷,最厲害的大怪獸」。他有意將金剛和真正的大猩猩相區別,在紐約的場景中,他讓金剛直立行走,以給人更大的壓迫感。
至於為什麼在把這個大猩猩叫做「Kong」呢?因為庫珀先生特別喜歡地球上最大的食肉蜥蜴「科摩多龍」(Komodo Dragon),也喜歡大猩猩的產地之一剛果(Congo),所以說把這兩個詞結合起來造了一個新詞。他說喜歡「Kong」這個詞「聽上去的神秘感」(悟空,你怎麼看?)。
開始的時候這部電影曾經被命名為"Kong:The Jungle King",後來在上映前夕又被改名為《Kong》。但是此前庫珀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牧草》(Grass)和另一部有大量實拍鏡頭的電影《大象:荒野傳說》(Chang),《Kong》這個名字和它們都太像了,而這部關於巨大猩猩的電影其實是由演員表演的、有完整情節的劇情片。所以最後我們得到了《King Kong》這個經典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剛》的劇本團隊中,還有一個叫艾德加·華萊士(Edgar Wallace)的人,他是紅極一時的英國犯罪小說家。這個人的照片讓人聯想起希區柯克的照片,不知道是不是那個時代的有關「犯罪」的藝術家都是這個風格。
艾德加·華萊士
美國著名的單口相聲演員,也是作家的喬伊·德維托(Joe DeVito)曾經考證過,艾德加·華萊士1932年就去世了,他對《金剛》的編劇貢獻不大,編劇名單中加上他的名字,是影片的宣傳手段之一。德維托說:「《金剛》是庫珀的創造物,是對他真實冒險生涯的一種奇幻化表現。就像很多人說過的一樣,庫珀就是(影片中的)卡爾。他的真實冒險生涯堪比印第安納·瓊斯在電影里做的任何事。」
金剛基因
自帶撩妹屬性
1933年上映的《金剛》在好萊塢引起了轟動,成為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之一。之後,無窮無盡的以「金剛」為主題的電影、電視、圖書、遊戲相繼誕生,其中有得到授權的正版產品,也有各種「山塞貨」。
「正版」的《金剛》電影比較有名的包括1976年和2005年好萊塢的兩次翻拍,還有「東寶」的「日本怪獸」演繹版。
1960年代,日本的東寶株式會社買下「金剛」的版權,製作了兩部「金剛」電影,分別是1962年的《金剛大戰哥斯拉》和1967年的《金剛大逆襲》。東寶對金剛的演繹和原版的金剛大相徑庭。
哥斯拉大戰金剛,心疼哥斯拉手太短
在東寶的「怪獸宇宙」中,金剛屬於頂級品類之一,具有和哥斯拉相匹敵的體力和耐力。同時作為不多的哺乳類怪獸之一,金剛又擁有高度智能。在東寶的設定中,金剛身高45米,可以總結對手出招的規律,找到克敵制勝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周圍環境製造陷阱,還會吸收電子來打擊對手。
1966年,東寶曾經想製作一部名叫《魯濱遜行動:金剛大戰伊比拉》的電影,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拍成。東寶利用這部電影已經完成的部分重新規劃,拍出了《哥斯拉大戰海怪》。但是因為原先劇本的主角是金剛,所以這部電影里的哥斯拉看上去很像金剛,尤其是它會受到一個叫「Dayo」的女性角色的吸引。巨大的靈長類喜歡年輕的雌性人類還有情可緣,你一個爬行動物湊什麼熱鬧啊……
還有幾部《金剛》的衍生作品值得一提。1966年的動畫片《金剛秀》(The King Kong Show)講述金剛和「邦德」一家一起打怪獸,對抗瘋狂科學家的故事。這部動畫片的槽點在於「邦德爸爸」長得很像007,而「邦德兒子」長得和「海爾兄弟」一模一樣。
《金剛秀》的畫風……
現在有一個動畫片叫《猿之王者金剛》(Kong: King of the Apes,恨不得譯成「剛:猿的金」)的3D動畫系列片在Netflix頻道播出,講述金剛和人類小孩一起打恐龍的故事,挺幼稚的,家裡有小孩的讀者可以和小孩一起看看。
而說到金剛的「山塞貨」,這些仿冒的作品可能比「正版」還多,下面挑幾部讓大家歡樂一下:
1949年,「金剛」的故事被改頭換面拍成了《大力喬揚》(Mighty Joe Young),講述了一頭比一般大猩猩大,比金剛小很多的大猩猩大鬧美國的故事。1998年這部電影被重拍,無聊的故事加上1998年的CG,結果你可以想像。
1977年的香港電影《猩猩王》明顯跟風1976年的美國電影《金剛》,如果你喜歡香港電影的話,你就不會嫌棄這部電影粗糙的特效,而且,到了今天,人們還對女主角的服裝津津樂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The Mighty Peking Man」,看來「北京猿人」在西方是一個賣點。
香港電影《猩猩王》里的「金剛」
當然,能歌善舞,更擅長「開掛」的南亞人民也不甘落後,於是有了2010年的《孟加拉金剛》,不用說這部電影並沒有被授權。《孟加拉金剛》想想就非常有趣,看預告片你會覺得更忍不住想看。
《孟加拉金剛》預告,原諒視頻的渣畫質……
1981年的墨西哥電影《金剛的玩偶》(The Dolls of King Kong)更加奇葩,它裡面根本沒有任何活的大猩猩出現,賣點了叢林美女的軟色情和暴力場面,「金剛」只是電影中出現的一座建築上的巨大雕塑而已。
再給大家看一個好玩的「大眾車」廣告。看完以後,讓人覺得金剛更可愛了。最終「人類能夠想像的最可怕的生物」變成了人見人愛的萌物,這可能是導演庫珀先生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吧。
金剛版大眾汽車廣告
金剛的爭議
種族主義的造物?
卡爾·榮格說過,每一個藝術家都是「人類的綜合體——一個人類的無意識精神活動的載體和熔爐」。之後,總是有容格的學生以「集體無意識」來批評所有經典的文藝作品,最經典的《金剛》自然是中槍最多的作品之一。
在1933年的《金剛》中,女主角安·達羅(Ann Darrow)被一群土著人擒獲,表現了一種對有色人種的岐視。在《金剛》上映35年後,美國的種族隔離制度才宣告結束。所以這部電影中或明或暗地讓人看到很多在今天看來「政治不正確」的東西。在影片中,身為電影製片人的男主角卡爾的演講讓人很不舒服地聯想起美國奴隸貿易傳統,以及隨之而來的白人和黑人之間的矛盾。而金剛的脫逃,以及佔據帝國大廈的頂端,則似乎暗示著如果給予黑人全部的自由,白人的世界將會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1933年《金剛》中被土著劫掠的女主角
這裡要多說幾句「帝國大廈」。在1933年《金剛》上映的時候,帝國大廈剛剛竣工兩年,可以被認為是「權力」的最高象徵。而當時又正逢美國大蕭條時期,很多白人工人失去了工作,他們把問題歸咎於黑人工人從農業省份湧入城市。「金剛爬上帝國大廈」正代表著黑人奪取了白人的權力,而最終白人飛行員擊斃了「金剛」,救下了女主角,則代表著白人觀眾內心中「奪回權力」的意圖。
順便說一下,帝國大廈當時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其實在世界上有好多地方,好多東西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包括中國的萬里長城、美國的自由女神像、秘魯的馬丘比丘、迪拜的棕櫚島等等。搞笑的是,2005「育碧」遊戲推出了一款叫做《金剛:世界第八奇蹟》(Kong: The 8th Wonder of the World)的遊戲。想想「第八奇蹟」爬到「第八奇蹟」的上面打飛機,也是醉了。
金剛爬山帝國大廈,嗯,平衡感很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之後的《金剛》電影則越來越接近當代的「政治正確」。
在1976年的《金剛》中,卡爾的身份由電影製作人轉為了石油考察隊長,帝國大廈被替換成雙子塔。後來,雙子塔被恐怖分子駕機撞毀,所以現在看大金剛爬塔的鏡頭總有給人一種不祥的感覺。
在2005年上映的《金剛》中,卡爾的形象由1933年的具有英雄感的冒險家變成了當代人更加熟悉的、為了錢不顧一切的資本家——畢竟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人們熟知的冒險只剩下投機賺錢。
2005年史上最深情版金剛
而且,在2005年版中,卡爾的冒險團隊里也被很「心機」地加上了黑人和亞洲人,而「野蠻人」的角色也只是一掠而過,幾乎沒有給觀眾留下任何印象。當然,還是會有人批評這部片子里的「種族主義」。這些論者認為,「大猩猩」是非洲的象徵,仍然代表著原始和粗暴的力量,而它最終被「白種女人」降服,不正是種族主義的活樣本嗎?
另外,「金剛」的形象變化也帶有時代印記。在1930年代,歐美民眾普遍存在一種對達爾文理論的誤讀。他們認為靈長類由低到高的進化序列是猴子——猿(黑猩猩、大猩猩)——人類。而人類的最高階段是白種人,黑人是存在於猿和白人之間的過渡物種。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種理論是完全錯誤的。黑人和白人,以及所有其他「人種」都處於相同的進化水平,當然也具有平等的人格。
美國電影評論者Brian McKay認為,1933年版的《金剛》中的金剛雖然有著大猩猩的外貌,但是卻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很像一種「介於大猩猩和人之間的物種」,符合很多歐美人對黑人的印象。所以《骷髏島》中金剛直立行走的姿勢並非電影原創。
《骷髏島》里的銷魂站姿,不是原創哦
在2005年的《金剛》中,彼得·傑克遜的團隊仔細研究了真實的大猩猩的行為方式,讓金剛更像自然中的動物。這當然更符合當代的審美趣味,也在客觀上避免了「種族主義」的指責。在片中也大量加入了金剛和女主的感情互動,讓觀眾對金剛的同情大於恐懼。
另外,「金剛」電影隨著時代的演變也體現了女權主義的發展。
在1933年的《金剛》中,女主人公就是一個被劫掠,只會尖叫尋找保護的花瓶角色。而2005年的版本中,女主成了一個相當此有獨立性的女性,她和金剛複雜的情感關係也描寫得相當到位,使她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這也反映了女權主義的進展。
娜奧米·沃茨在《金剛》中飾演美艷女主
金剛冷知識
怪獸之王到底有多高?
在文科生們專心研究榮格,繼續揭發《金剛》的政治不正確的同時,理科生們也在不停挑「金剛」在科學上的毛病。
首先,片中的霸王龍的形象引發了大量討論。在1933年的版本中,霸王龍是拖著尾巴在地上緩慢行走的。後來科學家轉而認為霸王龍把尾巴模在身後平衡頭部重量,可以用雙腿行走如飛。這個形象確實比以前酷多了。但是在1990年代之後霸王龍的粉絲們迎來了新的恐慌——越來越多有羽毛的恐龍被發現,霸王龍不會也是毛絨絨的吧?前腿短短的大毛熊……也太遜了吧!
2004年,確實的化石證據被發現,證明霸王龍確實長著羽毛。好在2005年的《金剛》裡面霸王龍披著一身灰白鱗甲,一根毛也沒有。導演彼得·傑克遜說他有意忽視了化石證據,就是要帶給觀眾最酷的霸王龍。好樣兒的!
手可以短,但羽毛不要有
也有人挑刺說,「骷髏島」那麼小的地方不可能養活那麼多巨大的動物。他們指出,生物學上有一種「島嶼侏儒化」(insular dwarfism)的現象——原本巨大的動物,到了資源有限的島上往往會變小。比如說在西西里島上發現的成年象化石,只有幼象的骨架大。不過,也有相反的情況——小動物偶然到了孤島上,因為沒有競爭對手變得巨大。比如幾隻小蜥蜴到了科摩多島上進化了巨大的科摩多龍;幾隻小烏龜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島進化成了巨大的象龜……筆者覺得,這樣的「科學」討論只是科學青年賺稿費的工具,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還有人著急為「金剛」找家室。2005年,隨著《金剛》的上映,一部關於「骷髏島」的偽紀錄片在科幻頻道播出。在片中指金剛的物種拉丁文學名為「Megaprimatus kong」——大型靈長類動物「剛」,並說它和史上已經滅絕的「巨猿」(Gigantopithecus)有親緣關係。巨猿曾經於900萬年前到10萬年前生活在亞洲,身高三米,體重可達540公斤。不過,「金剛」更像大猩猩,而巨猿更像紅猩猩,把這兩者攀親戚有點張冠李戴。
巨猿其實更像《奇幻森林》里克里斯托弗·沃肯配音的紅猩猩
最有趣的討論,還是電影里的「金剛」到底有多大。有心人發現,1933年版的《金剛》的身高在不同的鏡頭中是不一樣的,和周圍參照物比較,金剛身高有時只有5米多,有時卻有20米多。這其實是導演庫珀的有意安排。庫珀希望金剛總是能夠融入周圍的環境,並且使觀眾感到驚恐。比如,在有矮樹的背景中,金剛高5米多就顯得夠大了,但是5米多的金剛爬上帝國大廈就顯得太小了,就像一個小蟲子,所以在此處把它的身高調整成12米;而如果就金剛抓住美女的手來推算,它的身高應當是20多米。
1933年電影版金剛身長變大變小,隨之的是女主身長也變大了,和樓房一樣高,成了女巨人
不能不說,庫珀在藝術方面確實是個天才。不過這樣的藝術處理在當代就不太合時宜了。所以在2005年的《金剛》里,金剛始終身高7.6米。
在3月24日將在內地上映的《金剛:骷髏島》中,金剛的身高達到了30.5米,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金剛。但是,同出於華納門下的2014版《哥斯拉》中哥斯拉身高超過100米,比金剛大了兩倍還多。華納有意打造像「漫威宇宙」那樣的「怪獸宇宙」,最新消息是《哥斯拉大戰金剛》的編劇團隊都已經組建好了。所以,金剛還要努力長個兒才行。
雖然《骷髏島》是史上最大金剛,卻依然比不上好哥們哥斯拉
時光網出品
※如果超級英雄回到十六世紀會發生什麼!腦洞略大
※最強烈的表白莫過於讓天下人看到!
※神劇收視也撲街,美劇工作者已經哭暈在公眾號面前
※那些被表演耽誤了歌唱事業的好萊塢女演員
TAG:Mtime時光網 |
※沙僧,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
※孔連順,你才不是沒有故事的男同學
※江都王:我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
※請善待你身邊的理工男,他們不是沒有故事的男同學
※新好男人:我們都是有故事的男同學
※碼叔是個有故事的男同學
※曾經那個愛裝逼的男同學,你怎麼樣了
※女子學校與合校的不同之處,沒有男同學的學校女生竟然是這樣過的
※我們都被孔融讓梨騙了,他可不是個簡單的男同學
※只因為穿了這個,就遭男同學多次騷擾,還對我做出不齒之事
※情侶前排當眾做這樣的事,惹得后座男同學崩潰之極
※新來的老師被男同學欺負後,居然做出了這種事情
※男同學在廁所做這種不可描述的事情,結果被校長
※這些「女神」老師,讓男同學們不再逃課
※同學,你穿這樣,你們班男同學還上課不?
※盤點李易峰的緋聞女友,峰峰可不是沒故事的男同學
※污的不行:女友和幾個男同學一夜未歸,早上卻……
※十七歲女學生早孕,三個男同學,哪個才是胎兒的父親?
※女生到了要畢業才知道你們班男同學是包容你最多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