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如此強悍 攻城略地靠什麼?
公元前305年,秦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一位君王——秦昭襄王嬴稷繼位。其後五十六年期間,秦王嬴稷在其母宣太后和其舅魏冉扶植下,從一個稚嫩年輕君王,成長為了一位堅毅沉著,威震天下真正王者。
而秦國也由一個勢力一般二流強國一躍崛成為傲視列國的超級大國。昭襄王在宣太后、縱橫家范醀、「戰神」白起協助下嬴稷採用「力交利交『』「遠交近攻」之國策,率領秦國子民先後滅義渠,修長城,重創齊國,攻陷楚國都城,迫魏韓兩國俯首稱臣並以極其慘烈戰役。
長平之戰毀滅性地打擊了當時剩下唯一大敵趙國,最後更一舉消滅西周收納九鼎!自此秦國雄傲中原無人能及,八十六年後嬴政統一中國之霸業也由此已經拉開序幕。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見識下劇中的秦國一統江山都用了哪些冷兵器吧。
中國戰車發展到戰國時期到達了頂峰。由於兵馬俑中戰車的復原至今尚未完成,所以我們只好以秦始皇陵中銅車馬為例。
相比較春秋時期的戰車,以秦戰車為代表的戰國戰車的車廂和車軾造的比之前更高,車軾甚至高到接近腰部,如此,馭手和武士可以比較穩當的站在車上。
在武器方面,通過承弩器將弩帶上了車,但是因為車上空間狹小,士兵難以進行大的後退拉扯動作,所以弩的拉力無法做的太大,只能說是一種嘗試,可以看到,後世記載的各種真正的強弩仍然只由步兵使用。
雖然秦代真正戰車的形制尚未復原 但是研究秦俑的手部動作。可以明顯看出 此時的戰車 護欄(或者車軾)高度已經達到人的髖部 方便扶持士卒可以在車上比較穩固的站立和作戰.
從雙馬到駟馬,從跪坐到直立,從短戈到長矛,我們可以看到,商周到大秦,戰車一路高歌猛進,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
歷史上靠著弓、弩橫行於天下的兩個王朝(國),一個是蒙古,另一個就是秦。蒙古重弓,依仗迅捷的出手、嫻熟精準的騎射術和靈活多變的戰術,而秦則簡單粗暴得多,依靠射程遠、殺傷力大的強弩,力求一箭破甲,擊潰敵軍。滅六國,破匈奴,秦軍都離不開強弩。屈原在《國殤》中提到:「帶長劍兮攜秦弓。」說明秦弓在當時已經頗具知名度。
秦弩源於弓,威力又遠遠大於弓。從兵馬俑中出土的文物中我們沒有發現一張弓,全都是弩和弩機。大量出土弩跡和銅弩機,證明了秦弩使用的頻繁程度以及在戰鬥中的重要地位。
秦代弓弩手分為輕裝和重裝。輕裝弓箭手成為「引強」,重裝弓箭手稱為「蹶張」,這是以弓的不同形式命名的。引強是指用手臂張弓,蹶張則是用足踏張弓的強勁弩手。 弩的射程和穿透力也是驚人的,據考古學家王學理先生估計,威力最強大的弩弓的射程當大於六百步,相當於831.6米
秦代最強大的兵種首推弩兵。作為一支完整而相對獨立的兵種,由「善發強弩、遠而必中」的射手組成。秦國的箭陣奇妙在兵馬俑中就可窺見,在一號坑中,弓箭手安排在最外圍,充當前鋒,也證實了「秦軍打仗,弩弓開路」的說法。由一號坑的隊形排列,再結合文獻,大概可以了解到秦陣的戰鬥員和武器配備的情況。「強弩在前,錟戈在後」(《史記?蘇秦列傳》),這與秦軍的攻擊型性質是相一致的。
是在城門被攻破時用於堵塞城的守城器械。前刀壁上裝有24把鋼刀,使用時將車推至城門缺口處,既可殺傷敵人,又可擋住敵方的矢、石。
這樣對方很難攀援,形成活動的壁壘。刀車是打造得一種極為堅固的兩輪車,車體與城門幾乎等寬,尋常總在三四丈之間;
車前有木架三四層,各層固定尖刀若干口,車體有長轅;敵但攻破城門,數十成百兵士猛推刀車塞住城門。
城門相對於城牆較為脆弱,極易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當城門被敵軍衝破以後,就可以用塞門刀車及千斤閘進行防禦。塞門刀車的出現較早,需由士兵推動。而千斤閘則吊在城門之後。一旦城門失守,守軍將立即放下千斤閘用以替代城門。僅憑其重量而言,攻城士兵也難以推動。
《墨子》篇記載了這種塞門刀車的用途。對於堅守城池的長期惡戰,城門難保一次不失,這塞門刀車便是最為有用的救急兵器。
戈,中國在先秦時期一種主要用於勾、啄的格鬥兵器。流行於商至漢代。受石器時代的石鐮、骨鐮或陶鐮的啟發而產生,原為長柄,平頭,刃在下邊,可橫 擊,又可用於勾殺,後因作戰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為長、中、短3種。商代已經有了銅戈,直到秦代作戰時仍用戈。一般長戈用於車戰,短戈用於步兵。戈的擊法有勾掛、扎挑等。最早的發現的青銅鑄的戈頭,出土於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遺址,截至2007年,距今約3500年。
一般認為是由鐮刀類工具演化而來。新石器時代的石戈頭,只有援和內,至今僅在福建、廣東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過。到了青銅時代,戈成為軍中必備的主要兵器。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鑄的戈頭,出土於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遺址,至少是距今3500年以前的製品。在商朝,青銅戈的使用已極普遍。為了使戈頭和柲結合得更牢固,克服在戰鬥中易於脫落的缺點,出現了三種不同裝柲方式的戈頭,即銎內、曲內和直內的戈頭。由於直內的戈頭,援和內之間有闌,並增加了胡,與柲結合得最牢固,因此得到發展;而另兩種不如直內戈頭牢靠,商朝以後被淘汰。西周時期的青銅戈頭,基本上沿襲商朝傳統,但都是直內式樣的。為加強其勾擊效能,戈頭與柲由垂直相交,逐漸加大角度,改成大於90°的鈍角。
從西周末到春秋時期,還流行一種尖鋒呈等邊三角形的帶胡青銅戈頭。以後由於青銅戟的使用日漸普遍,戈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主要格鬥兵器之一。例如《荀子·議 兵》中講,魏國步兵的標準裝備是戈、弩、劍、盾。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大量鑄有燕王名的銅戈,可以視為這一時期銅戈的代表。戈柲有長有短,依據不同戰術要求而定。一般說來,車戰用的戈柲很長,步戰用的戈柲較短。在湖南省長沙市瀏城橋出土的春秋晚期銅戈中,長柲的戈全長達314厘米,短柲的戈全長僅140厘米。
199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內又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公分,劍身上共有8個棱面。考古學家用游標 卡尺測量,發現這8個棱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結構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 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 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 1937年,美國在1950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事實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已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比對手的劍長出近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但是,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麼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陵考古隊首任隊長袁仲一曾說:我們把秦陵劍先後分送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有色金屬研究院、上海冶煉廠等單位,進行激光顯微光譜、電子探針、X光熒光檢測和化學定量分析,發現劍表面有一層密密的鉻鹽氧化屏,厚約十微米,相當於一張報紙厚度的十分之一,含鉻量為百分之O點六至百分之二。正是有了這層灰色的含鉻保護層,起到了強有力的抗銹耐蝕的作用。這比吳、越王劍表面採用硫化處理的防腐性能又提高了一步。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鏽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這些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秦劍劍身特長,劍莖(柄)也相對很長。秦俑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莖長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據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雙手劍在某些時候單手使用亦可);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
※中國古人為何創造「妖精」然後去打?
※盤點古代那些別具一格的女詩人
TAG:王爾古雷 |
※《大秦帝國之崛起》冷兵器大盤點,看大秦帝國用什麼攻城略地
※大秦帝國有秦弩,大唐帝國有唐刀,古歐洲帝國靠什麼武器稱霸?
※帝國軍隊——秦朝的四大「野戰軍」為什麼沒能夠挽救秦帝國?
※地圖上的大秦帝國,大秦帝國是怎樣煉成的?
※大秦帝國-趙軍可以對抗強悍的匈奴,長平之戰為何慘敗於秦國?
※大秦帝國 之一
※大國情懷之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的秦昭襄王跟秦始皇相比,誰的功勞更大?
※大秦帝國橫掃六國靠什麼?有它的一份功勞!
※帝國的碰撞:秦帝國與古羅馬帝國誰更強!
※對於大秦帝國的滅亡,秦始皇要負多大的責任?
※如果秦始皇兒子扶蘇沒有自殺,大秦帝國會統一世界嗎?
※大秦帝國丞相李斯
※秦始皇那麼強,為何秦帝國卻這麼「短命」?
※大秦帝國的權力遊戲,中國歷史上陰謀政變的巔峰之作
※大秦帝國逆天的九大黑科技,真乃奇蹟是也
※大秦帝國滅亡後,西楚霸王項羽該不該稱帝?
※簡述大秦帝國四位雄才大略的霸主
※強烈推薦今年另一部國產歷史大劇《大秦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