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項羽虞姬千古之下成灰燼,已無處可尋

項羽虞姬千古之下成灰燼,已無處可尋


項羽虞姬千古之下成灰燼,已無處可尋



虞姬(?~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姬。其花容月貌,能歌善舞,冰清玉潔。前202年,被劉邦兵卒圍於垓下,在四面楚歌之時,恐項羽挂念,自刎於烏江畔。

公元前202年,劉邦派陸賈去遊說西楚霸王項羽,要求項羽放回他的父親和妻子,並提議與項羽平分天下,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歸楚。大將鍾離昧、季布等勸項羽千萬別上當。項羽不聽,楚漢以鴻溝劃界後,漢王劉邦卻趁項羽不備,親率士兵追擊項羽,沿路不復耽延,一直追至固陵。韓信、彭越也發兵來夾擊;淮南王英布進兵九江,招降了楚國的大司馬周殷。三路大兵,陸續趨集在一處。項羽聽說漢兵越集越多,糧草將盡,便想退回彭城,所以固陵之戰雖然獲勝仗,仍然不願久留。楚軍惟恐漢兵追襲,用了步步為營的兵法,依次退去。


遷延幾日,好不容易到了垓下,遙聽得後面鼓聲馬聲吶喊聲,響天徹地。滿山遍野的漢兵差不多與螞蟻相似,項羽手下將士尚有十萬名左右,但這麼多漢兵確實使他心悸不已。楚軍就在垓下紮營連寨,準備對敵。


此時劉邦已會齊三十餘萬兵馬,共至垓下,用韓信為大將,調度諸軍。韓信富於謀略,他素知項羽驍勇,無人敢擋,便將各軍分作十隊,各派統將帶領,分頭埋伏,迴環接應,請漢王守住大營,自率三萬人挑戰。項羽一向相信自己的膂力,全無一絲計謀,一聽到敵兵逼營,立即怒馬突出,迎敵漢軍。


韓信且戰且走,誘引項羽入了伏兵處,漢兵重重疊疊,排山倒海一般朝楚軍壓來。楚軍將卒傷亡殆盡,項羽也力疲不支,漸漸地退卻下來。誰知號炮一聲,十面煙塵,一齊發出,都向項羽馬前圍裹攏來。戰場上旌旗遍野,鼓角齊鳴。項羽後悔已來不及,他只得令大將鍾離昧、季布斷後,自己當先殺出一條血路,馳回垓下的楚軍大營。


項羽虞姬千古之下成灰燼,已無處可尋



楚營十萬銳卒,只剩得兩三萬殘兵。項羽有一個寵姬虞氏,有飄若驚鴻之美,且知書識字,深得項羽寵愛。甚至項羽出兵打仗,也隨車帶著虞姬,可謂形影不離。此時虞姬正望眼欲穿地等候項羽歸來,儘管項羽幾乎每戰必勝,但她心還是噗噗亂跳。及至項羽回營,虞姬見他形容委頓,神色倉皇,與往常的神采奕奕大不相同,也覺十分驚異。待至項羽坐定,喘息稍平,虞姬問及戰爭情狀。項羽黯然道:「敗了!」虞姬忙溫存勸慰道:「勝負乃兵家常事,不必憂勞,妾已略備酒菜,不妨小酌一杯。」言畢她囑咐行廚,整備酒肴,請項羽上坐小飲。項羽已無心飲酒,但不忍拂虞姬的情意,就在席間坐下,虞姬旁坐相陪。虞姬笑語盈盈,為項羽寬心解煩。飲了三五杯,帳外軍弁趨入,報稱漢兵圍營。項羽道:「傳諭將士,堅守勿動,待我明日再戰!」


暮色很快籠罩了帳篷,昏黃的燈光搖曳在案幾,項羽與虞姬並飲數觥,燈紅酒綠,眉黛鬟青,平時對此情景,不知何等愜意,偏這夜心中有無限悲愁,越飲越愁,越愁越倦,頓時睡眼模糊。虞姬請項羽安卧榻中,休養精神。她坐守榻旁,心中忐忑,甚覺不寧。耳近又聽得凄風颯颯,v栗嗚嗚,忽而似車馳馬驟,忽而似鬼哭神號,當這一切沉寂下來時,隱約傳來一片歌音,遞響進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時高時低,時長時短。虞姬是個敏感的人,此時禁不住悲從心來,淚水止不住滑落。這麼多年隨項羽南北爭戰,她不覺得苦,反而分享著他的勝利,他的英雄氣概,從他看她時無限柔情的眼光里得到回味與滿足。項羽在歷次戰役中所向披靡的光榮經歷,深深贏得了虞姬的愛慕,項羽成了她心目中最了不起的理想英雄;而項羽的這些勝利的取得,又怎能沒有虞姬的一分愛情力量?然而在項羽稱霸天下時他卻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一個男人的厭倦也許只有他最心愛的女人才會深深體會。虞姬不知如何化解項羽的這種厭倦,其實她自己也沒有方向感。項羽愛她這是真的,但未必真正了解她內心所想,其實她又何嘗理解項羽呢?


此時項羽鼻息如雷,對外邊的聲響不聞不知。虞姬在一邊柔腸百結,痛楚欲絕。外邊歌聲越來越響,彷彿從天際鋪天蓋地而來。虞姬聽得多時,暗暗生出許多恐懼。究竟這歌聲從何而來?原來是漢營中的韓信,編出一曲楚歌,教軍士至楚營外四面唱和,以亂其軍心。無句不哀,無字不慘,使那些楚兵,懷念起遙遠的家鄉,一時間鬥志全無,便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鍾離昧、季布等跟隨項羽多年的大將,也沒了蹤影。項羽季父項伯,悄悄地往投張良尋求庇護。單剩項羽親兵八百騎,守住營門,未曾離叛。項羽酒意已消,猛然醒寤。聽到四面的楚歌,不禁驚疑,出帳細聽,那歌聲是從漢營傳出,越加詫異:「難道漢已盡得楚地么?為何漢營中有楚人如此之多呢?」再一看,將士皆已逃散,只有八百人尚存。項羽臉色煞白,大駭道:「怎有這等急變?」當即返身入帳,見虞姬站立一旁,淚水已濕透了衣衫,也不由地泣淚數行。項羽在四面楚歌中知道軍心渙散,大勢已去。旁顧席上的殘肴,還有一些,項羽提起壺中酒,拉著虞姬的手,再與共飲。飲盡數觥,便站起來做歌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生平的愛幸,一是烏騅馬,一是虞美人,此番被圍垓下,已知大事遠去,許多往事一齊湧上心來,因此悲歌慷慨,嗚咽難過。虞姬在旁聽著,已知項羽徹底喪失了鬥志,也做歌應和道:


漢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


賤妾何聊生!


歌未吟罷,虞姬已是潸潸淚下,項羽聽虞姬歌聲,聲情凄咽,不覺心傷,亦流下許多眼淚。左右侍臣,統皆情不自禁,悲泣失聲而不忍抬頭。忽然聽到營中更鼓已擊五下,項羽回頭對虞姬道:「天快亮了,我當冒死出圍,你怎麼辦?」


虞姬道:「妾蒙大王厚恩,追隨至今,今亦當隨去,生死相依;倘得歸葬故土,死也甘心!」

項羽道:「你這樣的弱質女子,怎能出圍?你可自尋生路,我大概要當與你長別了。」


虞姬突然拭淚起立,挈項羽手道:「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說至此,就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頸中一橫,頓時血濺珠喉,一道香魂歸於渺渺的天際。項羽相救已是來不及,只有撫屍痛哭,命左右掘地為墓,將虞姬屍體埋葬。



項羽虞姬千古之下成灰燼,已無處可尋



項羽乘上烏騅馬,趁著天色尚黑的時候,帶了八百騎,銜枚疾走,放棄楚營,悄悄地向南方遁去。天亮以後,劉邦聞訊,立即派五千騎兵追趕。項羽渡過淮河,只剩不足百人。在陰陵迷失了道路,陷進沼澤地帶,被漢軍追上。一番惡戰,項羽只剩幾個殘兵了。項羽衝出重圍,跑到烏江邊上,前面茫茫烏江,流水澌澌,後面滾滾追兵揚起的塵土。眼見走投無路,卻正好烏江亭長,泊船在岸旁,烏江亭長見項羽躊躇,便敦促道:「江東雖小,地方千里,尚足自王,現惟臣有一船,願大王急渡!」項羽聽了,笑對亭長說:「天已亡我,我何必再渡!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行,今無一生還,縱使江東父老,見我生憐,再肯王我,我有何面目相見呢?」始終不肯過江。亭長不忍,屢次催促項羽上船,項羽嘆道:「我知公為忠厚長者,我無以為報,惟坐下的烏騅馬,隨我五年,日行千里,臨陣無敵,今我不忍此馬染血沙場,特地贈公,以為留念。」說畢跳下馬來,將馬牽付亭長。片刻之後追兵大至,項羽步行迎上,持短兵器殺死了幾百漢兵,他身上也受了十多處傷。最後項羽力漸不支,用劍自刎,終年三十一歲。烏江鎮外,高高的崗丘上,有一座霸王祠,漢唐始建,後世續修,延傳至今。


應該肯定,當時項羽在烏江完全可以渡過江東,一切重頭再來,如果項羽有這個奪取天下的雄心,他或許會選擇渡江求生。儘管他是個有種種缺點的人,但他最閃光的是首先有真性情。因為有情,虞姬的死讓他徹底失去了求生的意志,有船亦不渡。



項羽虞姬千古之下成灰燼,已無處可尋



後人因憐虞姬,譜成詞曲,歌詠其事。所以曲譜中有「虞美人」一調。又相傳楚地生有一種香草,花葉兩兩相對,人若向之唱「虞美人」曲,此草便應聲自舞,又名之為「虞美人草」。因為在所有正史里都未明確提到虞姬最後葬身何處,所以幾百年來成為人們猜度的一個不解之謎。現在基本上有四種說法。


(一)虞姬墓在江蘇省江浦縣。今天江浦縣南三十里有一個「蘭花鄉」,在蘭花鄉南七里橋林鎮西,還有一座「失姬橋」。相傳項羽垓下突圍後,達到今天江浦縣的蘭花鄉,遇到漢兵的圍追,虞姬酷愛蘭花,她頭插的蘭花曾失落在塘埂上,從此,這塘埂附近的山坡便長滿了蘭花。人們就將這口塘稱為蘭花塘,這個地方就稱為蘭花鄉。


(二)虞姬墓在距烏江約三百里的安徽定遠縣。在定遠縣境內,保存著十多處與項羽有關的遺址、遺迹;如相傳為霸王迷路處的「霸王寨」、劉邦追及項羽處的「劉公橋」,還有「嗟虞墩」等,總之,可以尋找出項羽在此與漢軍周旋的完整路線。《括地誌》云:「虞姬墓在境州定遠縣東六十里,長老傳雲項羽美人家也。」《先牢記》也記載:「虞姬墓,在縣南六十里。」清康熙三十九年撰的《定遠縣誌》記載:「虞姬墓,即嗟虞墩,縣南六十里,近東城……山有五峰,縣七十里,舊傳項羽曾別於此。」定遠縣的虞姬墓如今已不存在,但在定遠縣當地,至今仍流傳著虞姬隨項羽達到定遠後自刎,葬在定遠縣的傳說。


(三)虞姬墓在安徽和縣。清道光年間撰寫的《和州志》有:「美人虞姬自刎後,羽將其頭繫於馬項下,突圍騎奔,乃至一山下,原插在姬發上之蘭花失落,後人變更山名為『插花山』,山上建有廟,曰『插花廟』,……在州北七十里陽陵山之陽……即項王虞姬也。」和縣的虞姬墓有這樣一個傳說:虞姬自刎後,項羽不忍將其屍首丟下,便將虞姬頭顱割下,掛在馬頭,將其身體就地掩埋後匆忙突圍。項羽本想將虞姬的頭顱帶回江東。但到了和縣陽陵山,受農夫欺騙,陷入茫茫大澤中,被漢軍追上。此時他只剩二十八騎,恐突圍不出,只好將虞姬的頭顱葬在陽陵山南面的小山上。


(四)虞姬墓在安徽靈璧縣。清康熙二十三年撰的《洞陽府》、乾隆年間撰的《靈璧縣誌》皆載:「靈璧城東十五里,與徊縣接界處有虞姬墓。至今墓碑尚存,額刻『巾幗英雄』四字。左右刻有聯語:『虞今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南宋詩人范成大出使金國,途經泅州,有詩多首,其一為《虞姬墓》。詩人在詩中自註:墓「在虹縣下馬鋪一十七里」。《重修虞姬基碑》中也有記載:「靈璧之南,族下之舊民。其東則虞姬墓在焉。」



項羽虞姬千古之下成灰燼,已無處可尋



英雄美人千古之下成灰燼,已無處可尋。據《史記》記載,甚至在最後時刻項羽還曾對他的殘部說:「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天下。然今卒於此,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此語頗為人所譏笑。而他那首《垓下歌》亦不免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但何謂英雄?英雄不盡在於沙場的縱橫馳騁,也在於有一副真實的性情。或許在玩弄權力智謀上項羽遠不及劉邦。但「霸王別姬」這一千古絕唱悲壯地演繹至今,英雄淚、美人血,千年傳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說 的精彩文章:

由於「戲說」的廣泛影響,他是被誤讀千年的忠臣良將
商朝的亡國決不是因為妲己一個女人的緣故,原因很複雜

TAG:天涯說 |

您可能感興趣

蟒蛇化龍,被雷劈成灰燼,樵夫撿起灰燼中一珠子,十年後因此得救
印度後院尼泊爾起火了,但它沒被燒成灰燼,反而成了火鳳凰
朝鮮二號人物張成澤被處決細節:高射機槍打成蜂窩 再燒成灰燼
人類史上第一妖僧,淫亂人間,刀槍不入,屍體燃燒十小時才成灰燼
實拍被山火肆虐過後的場景,在強風和高溫的助勢下一切皆成灰燼
直擊日軍的屠殺現場,峽谷之中遍地都是屍體,日軍為掩蓋罪行,都燒成灰燼!
老爹施捨窮人多年,一日帶病行善,竟被天雷劈成灰燼
奇葩作死:小車與大貨車相撞,自燃!夫妻倆被燒成灰燼!
道士為女人摸骨算命 每每得手 不料一瘋子也要算命 老道竟被晴天霹靂 劈成灰燼
加州多地山火爆發,已死15人,數百人失蹤!酒店豪宅酒庄全部燒成灰燼!
中國士兵在高原作戰的一大神器:幾秒鐘讓敵軍簡易地堡化成灰燼
50億年內地球會被燒成灰燼,它會成人類第二個地球
警方首次發布災後大樓內部畫面:已燒成灰燼
韓國周邊某國:薩德部署將隨時報復 將敵燒成灰燼
美國肆虐野火中牧場成灰燼 數千頭豬牛被燒焦
百萬跑車撞向房屋 車主逃脫車子燒成灰燼
一根煙頭燒掉10億美元的軍火,900車廂彈藥炸成灰燼,上校自知責無旁貸畏罪自殺
北加「死亡之火」繼續肆虐燃燒!17人死亡!300多人失蹤!川普宣布加州成「重大災區」,天堂「酒鄉」成灰燼!
飛鳥鑽入引擎:美國國寶級轟炸機燒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