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雄的戰爭規律是什麼你知道嗎?
三國時期是一個亂世,尤其是在三國還未鼎立的前期,天下更是亂的一塌糊塗。在當時,相對於南方而言,北方軍閥之間的爭鬥更加慘烈。每個軍閥都想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樣就難免要引起戰爭。戰爭在每個時間段都有。而三國時期戰爭的最大規律就是:誰先動誰敗。這其中就有兩個傑出的代表人物,逐漸地站到了歷史巨浪的浪尖上。一個是曹操,一個是袁紹。
公元197年曹操為了解決自己的肘腋之患,決定率軍討伐張綉。可是仗還沒怎麼打,張綉就舉眾投降了。曹操一下子就樂的忘乎所以了,自以為宏圖大志、偉業計劃即將成為現實,於是便有點點肆無忌憚了。吃飯時不好好喝酒,整出來一個手拎雙戟的典韋嚇唬人。典韋作為曹操的貼身保鏢常伴左右,這麼做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不過,接下來曹操的行為就足以致命了。他不但想做張繡的上司長官,還納其叔張濟的遺孀鄒夫人為妾。張綉心想:這難道是要跟我攀親戚不成?但即使這樣,張綉也許只是心裡有些惱火,表面上並沒有太大反應。曹操見這兩個事情沒有什麼太大的阻礙就辦成了,他就開始變本加厲、得寸進尺了。又送禮物給張綉部下胡車兒,並對其大加讚賞。這件事情就讓張綉恐懼不安了,張綉心裡又想到:越過我送我的部下禮物,這是離間計呀,這是要孤立我。不行得想辦法解決這個事,於是,賈詡這位神策之士又應時的出現。在他的幫助下張綉奇襲曹操,殺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就在張綉要砍下曹操的腦袋時,「古之惡來」終於來了。典韋奮勇擋在營門前,竟使得張綉諸兵將一時不得入內。這便給曹操贏得了充足的逃跑時間,然而面對人多勢眾的張綉一個典韋還是不夠用。曹操長子曹昂譜寫了一段《二十四孝》中都難以企及的舍馬救父曹之孝。正是在其他人捨命保護下,曹操才能活著走出宛城。宛城之戰以曹操進軍淯水開始,又以曹操敗退回許昌而結束。雖然,曹操退回許昌也許另有袁紹蠢蠢欲動的原因,但是也不影響這個「先動先亡」的戰爭規律。此戰雖然對於當時的時局影響不大,但是對曹氏家族的影響卻不小。若長子曹昂沒有在這場戰爭中死去,那麼曹操的髮妻丁氏也不會與曹操恩斷義絕,也不會使曹魏集團因繼承人上的問題,過多的內耗。曹操更不會至死都抱有遺憾。
就在曹操不斷忙著兼并對手時,他的老朋友袁紹也沒有閑著。日後展開決戰的這二位現在可是手牽著手的好基友,因為他們與自己的對手相比而言都顯得比較弱小。曹操面對的敵人雜亂而且繁多,而袁紹的對手就比較棘手了。這個人就是號稱「白馬將軍」的公孫瓚。公孫瓚威震塞外統領的步騎更是驍勇善戰,烏桓等外族對其軍威強盛尚且忌憚三分,何況中原的其他漢族諸侯。
公孫瓚與袁紹之間發生界橋之戰的起因,還要從袁氏二兄弟說起。同在一個「四世三公」的光環下的兩隻老虎,果然難以相容。都認為自己才是真命天子,認為對方是自己成功路上必須先除之而後快的絆腳石。袁術派遣孫堅前去攻打董卓,孫堅所在的陽城就空虛了。於是,袁紹抓住這個機會率先動手。他派周昂襲取了陽城,孫堅立即回兵奪城。袁術也別有用心的派了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協助孫堅奪城。可是這公孫越顯然沒有他哥哥那樣驍勇善戰,胡亂飛舞的流矢就把他給射死了。他這一死對於戰事來說並不要緊,卻成全了心懷叵測的那些諸侯們。袁術希望聯合公孫瓚夾擊袁紹的企圖因為這件事得以實行。這也給了公孫瓚足夠的憤怒以及足夠的理由起兵討伐袁紹,進而奪取冀州南下圖霸中原。常年與悍勇的外族打仗使公孫瓚的步騎格外驍勇。所以公孫瓚決定進兵袁紹時,他的部下就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攻城略地威震河北。袁紹可被這陣勢給嚇壞了,趕緊派出使者請求議和,又提拔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范為渤海太守。可公孫瓚的這個弟弟卻跟袁紹的那個弟弟袁術完全品行完全不一樣,可能是短文長武的人感情比較單一,沒有那麼太多的想法。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戰局決定的,無論當時有多少因素的影響,這個公孫范一到任立即倒向了他哥哥,刀鋒直指袁紹。
公孫瓚也沒有停下腳步,步步緊逼一直攻到了界橋附近。袁紹眼見自己這買賣越做越賠,也實在是受不了了。於是盡起精兵再界橋南二十里與公孫瓚展開了激戰。公孫瓚以三萬步兵列方陣為中軍,兩翼各配騎兵五千餘騎。袁紹針對公孫瓚騎兵強悍的特點,也做出了相應的部署。以麴義率八百精兵持大盾作為先鋒,弓弩手作掩護,他自己則統領數萬步兵作後應。
袁紹此陣排列極為科學,也為後世尤其是南宋、明朝漢人提供了步兵如何對抗騎兵的辦法。而且袁紹以少數精兵在前,也加重了公孫瓚精銳騎兵的驕氣。果然公孫瓚見敵兵人少,他便沒有將其放在眼裡,仍然使出了他慣用的排兵布陣策略。先派騎兵衝鋒再進三軍殲滅敵人。此一戰成名的麴義,正率精兵屏氣凝神地伏在大盾之後,腳下的土地被奔襲而來的戰馬踏的震顫不斷。麴義眼睛一刻也沒離開過對面衝過來的「白馬義從」,他嘴裡不斷數著;三百步,二百步,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殺!隨著主將的一聲巨吼,早已等待多時的袁紹軍精銳紛紛舉起大刀猛烈的向敵人的騎兵砍去。可憐「白馬義從」剛剛勉強衝過袁紹軍弓弩手的射擊,恰待大展騎兵雄風時卻被地面上,忽然出現的這麼多不要命的步兵給徹底擊敗了。「白馬義從」一戰而潰,袁紹揮大軍直撲向了公孫瓚的老巢大營。
眼看著敵人兵敗如山倒了,我們的袁紹大人又開始悠哉悠哉的「閑溜達」上了。不巧,正好給公孫瓚的兩千餘騎兵撞上了。這可給袁紹的謀士田豐嚇壞了,趕緊拉起主公準備躲到牆後去。就在這千鈞一髮之刻,也不知道袁紹哪裡來的勇氣。說出了他一生中為數不多震撼人心的話語:大丈夫當前斗死,而反逃垣牆間邪?於是,督眾人死戰。本來公孫瓚的這兩千騎兵就是被擊潰的散兵,看到看到袁紹指揮的這一這些軍人如此拚命,再加上他們也不認識袁紹,所以也就犯不上跟這些玩命的敵人死磕到底了。
於是,呼啦一聲這伙散兵又退到別的地方了。界橋之戰是東漢末年諸侯之間發生的第一次大會戰。也是以步弩戰勝騎兵、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更印證了那個奇怪的戰爭規律先進兵者,最後必然敗亡。此一戰雖然雙方損失不大,但公孫瓚軍事上排兵布陣死板,作戰態度上輕敵大意的缺點暴露無遺。這也使東漢末年最精銳的輕騎兵——「白馬義從」,像一顆流星一樣一閃而過。公孫瓚軍事上犯錯,政治上更是愚不可及。千不該萬不該殺了自己的老上司劉虞,使自己由正義變為了非正義。後來的龍湊之戰,巨馬水之戰等等戰役雖然雙方互有勝負。但公孫瓚的局勢,也由主動變成了被動,最後困死易京。袁紹平滅公孫瓚也影響了其他諸侯,更是加快了曹操的崛起,這就為曹袁二人的官渡決戰埋下了伏筆。而接下來的這場大戰作為三國時期的代表戰,所發生的事情就更加離奇了。
雖然最後曹操收服了張綉壯大了自己,袁紹也消滅了公孫瓚統一了河北,但二人所經歷的戰爭過程都驗證了「先動者先敗」的奇怪規律。
作者:李志恆;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的范雎
※寫在秦趙長平戰事後的一點讀史感悟
※朴槿惠下台,但是你要知道這是韓國第幾共和國!
※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為什麼失敗了?
TAG:歷史百家爭鳴 |
※兩性關係的三大規律,你知道嗎?
※血型遺傳的三大規律,你知道嗎?
※你知道如何辨別「國產爛片」嗎?這還有規律所尋
※人類發展規律是什麼?中國為何如此?
※書法發展的十大規律,你知道嗎?
※泡妞的正確規律,你知道多少?
※知道為什麼吃貨迪麗熱巴怎麼吃都不胖嗎?真相竟然是她掌握了這樣的規律!
※楷書要寫得好,這些規律你得知道!
※關於暑病的這些治療規律,你肯定不知道!
※要備孕?你知道自己的受孕規律嗎?
※你的良心,誰做主?人們的道德決策,其實也是有規律的
※【韓語】如何像韓國人一樣說一口地道的韓語?這些韓語變音規律你一定要知道!
※你怎麼爭,都爭不過天道的規律!
※「孕產」不同孕期的胎動規律您知道嗎?聽專家來仔細說說!
※皇帝壽命與皇朝盛衰有什麼關係?一組大數據讓你看透歷史規律
※宇宙八大規律之一——蛹動螺旋律,什麼玩意?
※報應的規律——「因果」你真的懂嗎?
※黃帝內經揭秘「女七男八」的生命規律,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他是中國第一個總結出書法藝術創作規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