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真性情與假道家

真性情與假道家

點擊「廣州純陽觀」可訂閱哦!


導讀


人活在世上,終究是既要為自己負責,也要為其他人負責的,沒有人能獨立於眾人之外,除非這一生自閉孤島幽林、荒山曠野,與他人老死不相往來。

真性情與假道家




一講我認識的三個男人的故事。

甲,一生未婚,自幼喜愛唱戲、烹飪、手工藝、繪畫之類的被當時保守的中國人視為下九流的東西,對於親朋的白眼相向,他不以為意,依然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就這樣過了一輩子,至死也沒有家庭,沒有子女,孑然一身。


他聰明,好學,心靈,手巧,幹什麼像什麼,但是他有致命的三個缺點:第一是幹什麼沒長性。什麼事,乾乾就煩了,除了唱戲是終身不怠的喜好外,其他的喜好一旦變為職業很快就厭倦了,最後不管待遇如何豐厚也毫不猶豫地掛冠而去,連後路都不想,騎毛驢看唱本,走著瞧。第二是喜怒無常。待人接物憑自己心情,高興了,身上僅有的財產也肯拱手相讓,不高興了,給過你的東西還往回要,而且如果他給你東西你拒絕他的好意,他會立刻惱羞成怒,當著你的面把東西毀掉然後拂袖而去,他的這種怪癖,不但連個普通朋友都沒交下,一生里收認的幾個乾兒子也相繼鬧掰,一個也沒剩下。三是親情淡漠。如果說他沒有親情觀念,也不對,他對自己唯一的姐姐也時有挂念,經常在外地往回寄些東西,多年漂泊後,對自己的外甥們還是能表達出足夠的親情,但是,和他的脾氣秉性一樣,這種情況常常只是靈光一現,很快就沒有後續力量支撐,最後因厭煩而逃離。


在一次和親友的爭吵中,他宣示:「我不用你們管,路死路埋,溝死溝埋!」隨後掉頭而去。


他死於養老院,自殺身亡,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真性情與假道家


乙,就是我之前談過的我尊敬的那位老人,一生相繼娶妻四房,也相繼去世,唯獨他命硬,活到八十。他生性豁達,不拘小節,樂觀開朗,凡事都很看得開,但性格倔強,曾經在和子女的一次爭吵中,不顧外面深夜如漆和暴雨如注,毅然決然地收拾自己的隨身小包連傘都不打地徒步出走,害得子女無法挽留痛哭不已。


他的缺點有二,第一,家庭觀念不強,對教育子女沒有盡心儘力,照顧妻兒不周,致使子女四人從小就要學會自己管自己,吃盡了人間苦,反過來對他也頗有埋怨。第二,一生不善經營,既沒有經營好事業,也沒有經營好家庭,甚至連親情也沒經營好,經常和子女慪氣,自己有能力獨立的時候自己過,但也常常去探望幾個子女,一旦和這個生氣了就去探望另一個,並且很長時間不搭理自己生氣的那個。


他最後養老在唯一的兒子家裡,晚年患上了老人失智症,在一個夜裡悄然去世。

真性情與假道家


丙,這位老人極其聰明,高學歷,對自己的專業很精通,深有心得,可以說是行家裡手,因為是家中長子,因此對親族抱有極強的責任感,又對老人極其孝順,可以說,如果他能夠善加利用自己的天資,稍加約束自己的秉性,這一生,他應該會有非常的成就和圓滿的家庭。但是,從哪方面來說,至少在世人眼裡,他是一個失敗者:離婚、子女梳理、老無所依。


他的缺點更多:第一,太放縱自己的性情,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第二,不加管束自己的脾氣,經常因為一點小事暴跳如雷,常常因此傷害家裡人和外面的親朋、同事,導致人人避之不及。第三,沒有責任感,除了供養兄弟親族和孝敬老人,對其他的,一概不想擔當責任,既不願意去經營家庭,也不想去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子女。第四,家裡家外親疏關係不分,對外人的好要甚於對家人,這是最讓人匪夷所思的。


目下此老早已離開子女多年,遠遁他鄉,和一個目的不純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剩餘價值業已榨乾,前景堪憂。

真性情與假道家



這三個人的共同點就是不喜歡世俗的束縛,一貫的我行我素,不理會他人評判,用儒家的「修齊治平」的思想來衡量,這三個人簡直就是異類,完全的不合格。


但是在他們自己看來,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理直氣壯,認為自己沒有違背自己的內心,很真實的活著。從放達、「越名教」這兩點來看,他們的所做所為似乎更像道家。


他們錯了嗎?


按照他們的真性情來說,他們沒有錯,他們只是各自選擇了一條錯誤的路,對甲來說,他應該堅守一個職業和積攢資財以養老,對乙和丙來說,如果他們不想承擔必要的家庭責任,或許他們就不應該結婚,至少對丙來說,他就不應該和之前的女人結婚,害人害己又摧殘子女。


以秉持真性情來說,道家人物是此中風流人物。莊子喪妻,鼓盆而歌,人怪其不泣,答曰妻子已復歸天地,何悲之有?看似無心,實則是長歌當哭。臨死又雲「吾以天地為棺槨, 以月月為連璧, 星辰為珠璣, 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和甲的「路死路埋,溝死溝埋」有相通之處。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曾脫衣裸形於屋中, 有人譏笑他失禮, 他嘲笑道:「我以天地為棟宇, 屋室為褲子, 你們為何鑽入我的褲襠中來呢?」亦常乘鹿車飲酒,令人荷鍤隨其後,並說「死便埋我」,完全的不把別人的嘲笑當回事。


同是七賢之一的阮籍,任達不羈,乃至於在母喪期間縱情越禮,為世人所非議,更有人上報官府欲治其不孝死罪,豈知阮籍不哭則已,一哭鮮血咳出,痛在心裡耳!所謂放達不羈,無非外相而已,骨子之內乃是性情真駐,絕非偽君子所能達。

真性情與假道家



真道家者,越名教而任自然,固然不受世俗束縛,但也絕不能等同於要做個絕對的自由主義者,無視天下任何規則,無視親情,無視責任,那就不是真洒脫而成了動物意義上的人了。


古代印度婆羅門的修行者如果修行,必須要按順序遵守四個修養期:梵志期、居家期、住林期和比丘期。梵志期即學習期,學習吠陀經典;居家期乃是梵志期學業修滿後,修學者回到家裡,完成自己的俗務,如結婚生子、持家做務等,盡到兒子、丈夫、社會職務的責任;完成社會責任和義務後,修行者就應該遠離世俗享樂,隱居山林,勤修禪定、苦行,藉以達到「悟道」的目的;在住林期之後,修行者為了親身實踐"解脫",就要進行實地的修行,就要徹底脫離俗世,出家為僧,以天下為家,托缽乞食,游化行腳,依律修行,以求解脫,這就是最後的比丘期。釋迦牟尼在悟道前視兒子為累贅、枷鎖,嚴格的說,和當時的修行者的修養還有一些距離,他並沒有完全的履行傳統的婆羅門人生規劃四行期,拋棄老父、妻子、兒子和王國,直接去住林了。


由上可見,無論古中國的道家,還是古印度的修行者,誰都不能做到由著性子為所欲為。被規矩限定死固然容易僵化枯萎,但沒有規矩又不能成方圓,上述三位老人行為真性情確實不假,但若以道家的標準看,其實大謬,完全的兩回事兒。

真性情與假道家



老子說:「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之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道德經?第二十三章)。亦即,你的思想言行符合道,符合自然法則,道、自然法則也就樂於得到你;你有符合道的德,道之德也就樂於得到你;你的思想言行失去了道與德,道與德也就樂於失去你。做為一個社會人,就應該遵守社會的「道」與「德」,選擇了家庭生活,就要去努力做到合格,否則可以選擇不婚或出家。然而不婚有不婚的準則,出家有出家的戒律,「人生而自由,卻無時不在枷鎖中」,哪裡有絕對的自由?


人活在世上,終究是既要為自己負責,也要為其他人負責的,沒有人能獨立於眾人之外,除非這一生自閉孤島幽林、荒山曠野,與他人老死不相往來,只要是想在社會中生存,就必須要盡到該盡的責任與義務,就算是堪比竹林七賢的八賢九賢,也不能無視他人的存在,無視親情的滋養,無視做人最基本的規則。


摘自豆瓣網


作者為道教學人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大家都在看


試論《仙劍奇俠傳》與中國道教文化


蛟邪作孽!漁人黃聞求師得道鎮水妖


道教是怎麼影響中國人的語言表達及說話方式的

真性情與假道家



奉 · 道 · 守 · 戒 , 弘 · 教 · 利 · 生


點擊右上角按鈕把文章加入收藏


喜歡就把這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吧


獲取更多的服務請使用菜單查詢


新浪微博:@廣州純陽觀


微信公眾號:gzdjcy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純陽觀 的精彩文章:

天啦嚕!女性在道教的地位原來這麼高!
陳耀庭教授純陽觀開講《道教禮儀》,歡迎各位聽課
今日文昌帝君誕,願您讀書聰明伶俐仕途步步高升
土地爺:人神溝通的使者
道家睡眠養生之怎樣睡質量最好

TAG:廣州純陽觀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家和道教的性觀念
道家與葯膳
道家密法:道家虛靈功
道家秘傳,修真服氣法
道家文化之道家和道学
文學與道家:把道家與道教分別開證明您還真是「外行」人
情深不壽,以道家無為之心對待情感
道家真元治病不能普及的真實原因
道家虛靈功
为什么道家对茶情有独钟?
真正修道的人沒有胖子?道家如何擺脫肥胖煩惱
文学与道家:把道家与道教分别开证明您还真是「外行」人
返樸歸真—道家追求的生活方式
返樸歸真——道家追求的生活方式
樓宇烈:儒家養正氣,道家修真氣,佛家化怨氣
你不知道的道家養生秘法
道不同不相為謀?看儒家道家相愛相殺演變史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道家真氣運行法的修鍊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