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你從小希望成為科學家,但幸運的是,你長大後沒有成為科學家,因為現實中的科學家與你想像中的並不一樣,不會整天穿白褂搖試管,而是會面臨智商碾壓、工資低、競爭激烈、結婚晚、生育晚等情況……當然,這並不是鼓勵你放棄科學的夢想,而是讓你感受下真實科學家的生活,所以Dr.魏想出了一個方法,讓你快速體驗成為科學家,文末有彩蛋!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曾經很瘋狂,不怕死,喜歡冒險的運動。但有一天,我在弗羅里達潛水險情出現,我突然一下子怕死了,因為我有孩子,我突然想,我得趕緊浮出水面去,結束這次旅行。我個人是個瘋狂的人,今天我要講一個瘋狂的群體:科學家。我的演講題目叫《Scientists Are Outliers》


為什麼想取這個題目呢?因為我覺得好多人都不理解我。因為他們老是問我,哎,Dr.魏你怎麼不出來參加出席商業活動活動呢,除了可以收到很多錢,還可以看到很多明星。我說我是做科研的,真的是沒時間。他們說你不就是在北大教書,教書又花不了多少時間。


我說,不對,我們不光是教書。


科學家是什麼,科學家做什麼?我反省了一下。我想知道在老百姓的眼中科學家是什麼樣子,所以就先搜索了一下,如果你搜科學家的話,就會出現這些人名:愛因斯坦、袁隆平、居里夫人……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但是科學家的嚴格定義是靠科研來吃飯的人,這就導致電視台說我是科學家時,我被被罵慘了。比如有人說,你又不是什麼科學大家,你又沒拿什麼獎,你又不是袁隆平,你好意思稱自己是科學家嗎?所以我現在定義一下,我說的科學家是以科研吃飯的人,而且今天我講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家。


在中國老百姓的眼中,科學家好多是穿著白大褂的人拿著各種試管的人,這都是我們表明看到的的,那麼實際上,科學家到底是什麼呢?


成為科學家有哪些門檻與成本?

在說什麼是科學家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科學家的門檻。


首先,科學家的智力得稍微過關,所以如果按照智力的最通用、比較流行的模型來看的話,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名科學家,你的流體智力、晶體智力、加工速度、感知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都必須得高。


流體智力高簡單來說就是記憶能力要好;晶體智力高意味著你的讀寫能力、理解能力、數學能力和特定領域的知識也必須要好;加工速度高就是你的人腦運算的速度要快;感知運動能力高是指你不要意味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他們智力在某個維度上能輕鬆把你們超越;最後,相要成為科學家,你語言能力必須非常好,因為你要將科學發現寫成文字,寫論文就非常考驗語言技巧,而且科學家要做演講,所以你必須要懂些演講技巧。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科研還需要哪些能力?


第一、你必須要有很好的壓力處理能力。干我們這行,每天都在擠自己的大腦,因為你知道你在跟世界上最聰明的那一群人在競爭,如果你要超過他們,你就要把你的創新主意更快更好地實踐出來,除了這中同儕壓力,你在職稱、工作上還有很大的壓力,所以科學家往往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第二、你的視野要寬廣。好多人以為我們只是生活在實驗室的動物,但做科研必須視野寬廣,高望得遠,你才是個好科學家。


第三、你的人際交往能力要好。別人覺得我們情商低,好像我們跟人交往就不行,這是片面的,科學家其實常常與人人打交道,跟學生打交道、跟同行打交道……如果你情商不高的話,你也會有很大的壓力。

所以,綜合以上,我覺得科學家的素質要求其實是非常全面的。


對了,我還想補充一點,科學必須學會打架。


科學家是如何打架的呢?科學家往往需要發表論文申請研究經費申請,所以你就要寫東西,寫出的東西需要同行評議。同行評議是什麼呢?實際上一群就是跟你一樣的專家給你挑刺兒。他們挑刺兒非常非常嚴厲的,這跟打架沒什麼區別。所以,面對同行評議,你不僅需要智商高,還得接受各種智商的碾壓。


另外,我們做科學探索,很多時候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為了推翻什麼。你知道,當你在推翻前人的理論,甚至前人的數據的時候,你還是得受碾壓,今天你作出的新的東西,非常驕傲,但可能十年以後,你的結論就會被其他聰明人給推翻。所以,科學家需要素質好,心理承受能力好,這是成為科學家的門檻的第一步。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科學家的成本有多大?


科學家的時間成本有多大呢?如果你要成為一個科學家,本科讀完已經 22 歲,本科大學起碼是個好一點的大學,一般的大學不是研究型大學;22 歲到 29 歲,你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讀碩士;然後繼續讀博士,博士讀到 29 歲,你以前的同學早就開始掙錢了,你這時的選擇是選個好一點的大學,必須是做研究的,實驗室也必須得好,運氣好的話,你要發好的文章;29 歲到 32 歲,你開始讀博士後。


博士後不是讀的,博士後實際上是個工作,是在你去做教授之前,你必須完成的一個學徒生涯;32 歲到 38 歲這個階段,你得去做助理教授,這個職位實際上就是新來的教授,職位是不穩定的,這就意味著在這五六年之間,你必須證明你能夠做好科研。;38 歲到 39 歲的時候,學校要考驗你,是給你終身教職呢,還是把你踢出去?你想想,在你 40 歲的時候,你已經追求科學夢想差不多一輩子了,然後學校萬一說,你不合格。you are out!你可能會失業。


看完以上科學家的時間成本,你是不是還覺得科學家是個好職業?


我剛剛說 40 歲的時候你要接受科學家的人生大考是有理論依據的。這個圖表是美國最大的研究基金的發布組織,美國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簡稱 NIH。


它掌控了絕大多數有關生物、化學、包括心理、認知、腦科學這方面的研究基金。這個圖表顯示的是每一年,拿到他們基金的人的平均年齡,打架請看綠色那條,是第一次拿到這個基金的平均年齡,你看是多少歲?41 歲至 42 歲左右。而這個基金對你的認可非常重要,它基本上可證明你是一個合格的科研工作者,還會給你你一定的安全感,這個基金能夠扶持你干 N 年。那你到 41 歲、42 歲的時候才得到認可,這就是時間成本。在那之前,你的心必須得惴惴的。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第三、接著講一講科學家的機會成本,左邊那個圖的黃色區域,是 1969 年,所有的大學教授做科研的,就是科學家,的比例。1969 年還有百分之七十幾,到了 2009 年,就只有 1/3 的機會,即使你是大學裡邊教書的,你也只有 1/3 的機會成為做科研的教授。


從概率上來說,你的概率又降低了很多,你培養自己 N 年,結果卻是這樣一個結果。更糟糕的是,所有助理教授只有 50% 概率可得到終身教職,另外 50% 的人幹什麼去了?我不知道他們幹什麼去了,他們可能失業了,可能繼續去做博士後。這就是做科研的機會成本。


接著說科學家的經濟成本,用中國人非常熟悉的話來說就是,造原子彈的還不如賣茶葉蛋的,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句話到現在也沒有太大的改觀,我都不好意思曬我的工資單。在美國有什麼不同呢,美國人會不會多掙一點呢?其實美國也差不多。如果比較一下美國的科學家和他們的同學——不幹科學的那幫人。


首先,科學家晚就業十年,因為他們受教育的時間比較長,晚就業十年意味著工作經歷和金錢代價很大;第二個,科學家很聰明,有能力,工作態度好,工作強度大,但你看美國研究型教授年薪的中位數只是是7.3 萬,但同樣的聰明,同樣的工作態度去干投行,去干醫生、可以去做律師,會更掙錢。例如美國做醫生年薪的中位數,是 3.7 到 32.2 萬,因為醫生還分不同的專業,差別特別大。


最後,講一下家庭成本。其實因為科學家的壓力比較大,所以結婚晚,生育晚,同時女科學家生育率是低下的,比如說我的博士導師她就一直沒有孩子。為什麼?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你在最應該生育的年齡,30 歲到 40 歲之間,恰恰是你科學發展的黃金期,你的創造力最好的時候,你工作壓力最大的時候,你就沒法去生育。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科學家就是個反人類的工作對吧?反進化,對吧?我都沒有機會把自己的基因給傳下去。反腦科學,對吧?因為我們知道,人腦有一個這樣的特點:人腦其實只要能偷懶,它就偷懶,我們叫它 cognitive miser,我們是腦力的吝嗇者,人就是這樣的特點。科學家,恰恰這個工作是需要非常碾壓自己的大腦,恨不得擠出最好的東西出來,對不對?所以這也是反人類的,從兩個方向來說,我們就是反人類。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科學家受到認可了嗎?


科學家,經濟回報低,工作累,晚生育,沒時間顧及家庭……你會覺得,至少社會會認可科學家的工作吧?事實是怎樣的呢?


第一是同行認可。你以為就是你做出來的東西,同行至少會讚賞,哇、做得好、你太牛了、你太聰明了……其實不是,你試試把你的文章的引用數目,把世界上所有的文章做一個引用數的分布,你發現,眾數是零。這什麼意思呢?這意味絕大多數文章根本就沒人看,沒有被自己的同行給引用過,所以同行並沒有認可你。


第二是社會認可。在中國,現在專家早就被污名化了,專家就是磚家。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我還記得,有一個遺傳科學家,在復旦,被一個學傳媒的教授,給指責他在科學上不合格,然後下面一片喝彩。我覺得這簡直就是只有在中國才能夠發生的 Outliers 事件,也能證明科學家或者是專家,在中國是多麼地被污名化,多麼地不被認可。


第三個是家庭認可,當然了,你希望,哎那我在家裡能不能牛一點。我要說的經濟地位決定社會地位。如果你掙的少的話,你在家裡有什麼話語權啊,所以這就不用說了。


科學家的畫像


所以你看,科學家是個好的職業嗎?門檻高,競爭激烈,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經濟成本、家庭成本又極其高,也沒有人認可……


那麼,年輕人為什麼要做科學?


那我就是想刻畫一下科學家的形象。


那科學家到底是什麼人,我先下個結論:科學家是一群自以為很理性的人,做了一個最不理性的職業選擇,選擇了一個最需要理性的工作。如此矛盾,所以成為了 Outliers 。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科學家首先以男性為主。比如說在美國的物理教授只有 14% 的是女性,但定其實男女之間的能力是沒有差別的,比如說你讀本科的時候,你發現男性女性的比例差不多。我當過班主任,發現班上成績好的女生比例還比男生高,那麼,女生都去哪兒了,她們為什麼都不當科學家了?


我提出第一個理論(假設):男性其實有炫耀的需要。就像孔雀開屏一樣,其實開屏的都是雄孔雀,它在炫耀自己的健康,健康才能長個大尾巴。如何理解男性愛炫耀就當上了科學家呢?譬如一個男生從小就是班上最聰明的學生,進好的大學,然後老師、家長都告訴你:你長大後可以成為科學家!他們這麼一點,把這個男生點向一個不歸之路。這男生就覺得,哎,反正我聰明嘛,也可以炫耀一下,就繼續吧,於是就當科學家。當他後悔的時候肯定已經太晚了。


第二,為什麼女科學家比較少。《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The Confidence Gap》分析了為什麼女性在高層次職位上的比例比較低,所有的結果都在這一句話裡面:


男性永遠都高估自己的能力,從平均行為上來說,男性高估自己的能力,女性低估自己的能力。


為什麼高估、為什麼低估?其實他們的能力和他們的成就、他們的工作表現是一樣的,但是自信心上的差別在哪兒呢,它的源頭在哪兒?其實源頭就在於社會偏見和刻板印象。很多女生其實都知道,在高中的時候,老師會說,高中的時候女生成績都是會往下滑,高考之前男生就會開始往上竄,這個說法都聽過對不對,這有科學依據么,這樣的說法恰恰屬於社會的刻板印象,這種偏見會造成女性真的是往那個方向發展的,這就是為什麼女性會缺少自信。自信心對做科學太重要了,我後面會講,所以我覺得這也是造成女性科學家比較少的原因。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科學家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有人做過研究,什麼樣的人格會造成你熱愛科學。


第一、責任心。科學家真的要是一個非常專註、專心、盡責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科學家不願意上媒體,不願意亂講,是因為他有責任在心裡,他怕說錯。所以責任心是做科學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自信心,前面我講了,


第二、自信心。科學的進展是要打破前面的傳統,打破前面的理論,樹立自己的理論。你要不自信,你幹得出這樣的事情么?你要不自信,你就不會好好的保護自己的領域?


第三、稍微內向。我一定要向大家承認,其實我自己是個內向的人,老是上媒體就被視為外向了。


什麼人格會跟更好的科學成就相關?三點。


第一、要有開放的心理。在認知層面上,其實你必須非常開放,有開放的心理,容易接受別人的說法,而不是相反。如果你的理論被證明是錯的,你就要接受,這叫開放性。所以你在認知上必須更開放,更靈活。


第二、要有內在驅動。做科學是很苦逼的,如果你能夠花很多時間來做科學探索,那證明你有內在的驅動力,你完全是為了掌握知識、掌握技能而去提高自己的,這種內驅力會讓你保持熱情做科研。


第三、要有一點點的自傲。有時候你看見科學家在吵架,你會覺得有敵意,但在他們看來,其實沒關係的。在中國的話,博士意味著面子,鍍金,很多人以為,博士只是不想去工作找個地方呆一呆的選擇,沒準以後就都可以叫我 Dr ,但是其實博士學位意味著你是一個有獨立思考精神、創新的人,是個科研工作者,這是博士培養的方向。


在美國呢,聰明的年輕人都去做一些更掙錢的職業,去投行、做律師、醫生,一輩子無憂。所以,美國的博士是靠第三世界的人來拯救的,特別是中國人和印度人,其實留過學的人都知道,中國人占的比例非常大,和美國人完全不成比例。


科學的魅力在哪裡?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前面吐槽了這麼多,最後來一點正能量,科學到底有什麼魅力讓人如此痴迷呢?


第一、做科學意味著永遠要探索有新的東西。永遠都有未知的東西,永遠都有沒有解決的問題,這個是很讓人痴迷的。如果你是個好奇寶寶,特別喜歡某一個領域,特別喜歡問為什麼,這個內驅力一直在那兒,那你就適合做科研。


第二、做科學就是像站在邊緣。科學家就是站在邊緣的人,他們之間互相看不起、互相吵架;他們有時候互相交流、也非常開心,如果你喜歡站在邊緣的話,那麼這職業也適合你。


做科學非常有意思的是可以跟同類生活在一起,比如說,你和三到五萬人一起參加神經科學大會,這種頭腦的碰撞,是非常值得享受的。


最後,我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來總結一下科學的魅力,Science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one does not have to earn one』s living at it。如果你不拿科學來糊口的話,太美妙了。但是,我們都不信科學家的定義就是拿來糊口,對不對?


最後我要替科學家這個團體發一下聲:我覺得,其實我們能力不差,我們完全是拿得出手的,我們完全沒有問題,我們可以搞掂一切,但是我們選擇了在實驗室呆著,仰望星空,探索未知,選擇了做人類的 Outliers ,選擇了忍受自己苦逼的生活,是為了產生新的知識。


所以下次你們再見到我們這些反人類的科學家的時候,這些理想主義者的時候,希望你給我們一些喝彩,如果有機會的話,給我們一個擁抱。


- The End -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點擊播放 GIF/223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智微播 的精彩文章:

7 張知識卡片助你解讀《為何不該去尋找真實的自我?》
陽志平:人性與暴力——論智力侵略
郝景芳:宇宙與人的意義
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我以寫作對抗焦慮
你自以為聰明,虛擬現實卻騙了你

TAG:開智微播 |

您可能感興趣

謝宇:成為科學家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科學家為什麼是科學家?人類所需要的科學家是什麼樣的?
科學家正繪製宇宙的三維立體全景,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強!科學家把光變成了一種液體
成為科學家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魏坤琳:科學家是奇葩
什麼樣的胎教決定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他成為科學家還是藝術家
張震宇:要讓科學家成為時代的寵兒
科學家總結出了4種戀情,舒淇馮德倫是人生如戲型,你是哪一種呢?
真實的冥王星是什麼樣?最新數據打臉科學家
宇宙外面是什麼,宇宙的一切是模擬出的假象?科學家卻這樣說
人類為什麼只能在三維空間里?科學家是這樣說的!
科學家羅列了人類滅絕的六種設想,你認為最有可能的是哪種?
人類記憶是如何工作的?科學家:絕對是個奇蹟!
對著名科學家李四光的評價是什麼,貢獻有哪些?
把X光片玩成「水墨畫」,科學家是如何做到的?
外星人的二向箔武器怎樣摧毀人類?科學家:整個宇宙被壓成一張紙
科學家認為宇宙存在十萬個外星文明,是真的嗎?
什麼樣胎教決定孩子成為什麼樣人,你想他成為科學家還是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