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是這些,在阻擋我們對生活的厭倦

是這些,在阻擋我們對生活的厭倦




01



我是一個幾乎沒有周末的人——

周六:




早上:9點起床,清掃,上英語課;


中午:約朋友吃飯;

下午:咖啡廳看書+碼字;

傍晚:運動,有空就看個電影

晚上:看書,看劇,碼字,睡覺。

周日:

早上:9點起床,整理,出門;

中午-下午:工作事宜;

傍晚:運動,和朋友吃飯;

晚上:碼字,看書,睡覺。

日子是有肌理的,只要沒有突如其來的事情「撞」進來,它一定會按你的意願自成節奏。


最近一年來,周末已少有變化,都是這樣無聊透頂,雷打不動。




記不起多久沒有去過博物館,多久沒有逛過商場,多久沒有跑遍城市去找一個地方吃飯喝茶裝裝逼了。幾乎很少離開家門幾公里。

自從寫字之後,我的生活便集中到了可怕的程度,不願再把私人時間隨意分配出去——任何佔據整塊時間的事情,都讓位於寫字看書。




越來越害怕,害怕時間浪費在了路上,浪費在了沒有營養的人際上,因為自己的成果還如此稀薄。




日程從來都沒有逼迫我,而自己卻被一種無形的力量驅趕著。如果時間嘩嘩而過,卻沒有一點成果,就會陷入恐慌。

身邊的人也曾問我:看書寫字,有什麼用啊?

是啊,我也問過自己——「做一件很難量化的事,有什麼意義?還不如睡覺玩耍享受人生!」

但後來我壓根不管了,因為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控制不住去閱讀,去思考,去表達,去分享。寫給誰看呢?寫完會有多少錢呢?寫了會出名嗎?

從沒問過自己這些問題,也不在意。只知道,這件事能讓我平靜。

經過了這件事,我終於相信了意志力的存在,那種不問過程,不問他人看法,不肇始於外部效益的「傻子式」力量。

一種極富生命力的東西:

發自本能的內驅性。





02



是內驅力,在阻止著我們厭倦一種生活,心甘情願安住下來,哪怕那種生活再枯燥。

康德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居住的小鎮,每天節奏一成不變,小鎮居民甚至可以依據其出入作息判斷具體時間。

就是這樣一種單調的生活,卻孕育出西方近代哲學最重要的巨匠,整個二十世紀之後的哲學思潮都難以繞開他。

為什麼康德不覺得無聊呢?

因為生活雖沒有變化,只要你在其中致力做的事情有變化,就不會厭倦。回到現代,常常有這樣一種聲音:我討厭當下的生活,我要離開。


總以為,是當下生活出了問題,過於枯燥、局促、封閉,於是各種折騰——




拚命打扮,花錢買華美的衣物;

逼迫自己盲目應酬,加各種人微信;換個城市,換個學校,換個領域重新開始;每天都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戰袍披起來,武器揮起來,灌完一碗雞湯就能所向披靡,華麗蛻變。



並沒有太多用。

因為它們都不是對生活的有效改變。




03




兩個很重要的東西,是我後來才體會到的:

1、這些象徵著變化的事物,看起來誘人,但若只是從外界觸發,而不是源於你的內驅性,很難奏效。

有效的改變,一定跟你的內驅性(真正的志趣)有關聯。有段時間,我也厭倦了這白開水一般的生活。覺得生活好不刺激啊,活在一座碩大的城市,卻困於方圓一公里,外面那麼多美好,都與我無關。

於是開始做些不那麼常規的事情,比如參加一些活動,約會,打扮成不同風格,擴大交際圈……

但過不了多久,我又回到了那家最常去的咖啡廳。因為試圖做出的改變,與屬於我的內驅性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漂亮的衣服,能促發我寫出更多有意思的東西?

陪一個異性吃飯,能聊到我喜歡的事物嗎?(如果你們志同道合,是可以的)

去一個高大上的地方拍照,跟我內心熱切的方向是契合的嗎?

這些只是象徵著變化的東西,跟你的驅動力並沒有關係,所有新鮮感一過,你就會回到慣常。

只有從你的內驅性出發的改變,才是真正有效的變化。

所以,不妨做一個調整:讓所有的折騰,盡量與你的內驅性關聯。


如果你也喜歡寫字閱讀,那麼:





參加活動,最好與內容文化相關,能激發你自己的;


換工作,最好放眼內容書籍文化產業,能助益於你的;
結識朋友,最好選那些跟你志同道合的,能有真正碰撞的。
變化不是壞事,但只有與你的內驅性有關,才會真正持久有效。


當你毫無目的參加一個Party,那種茫茫然湊熱鬧的感覺,挺熬人的,你都不知道為何要來。



抵達一定年紀,就該收束自己了,讓資源慢慢圍繞你匯聚。








2、量變完成之前,一定是無法得到結果的。

人費盡心思去尋求變化,不外乎是為了一個更好的結果。

那種把自己從舊環境里拎起來,猛然脫離過去,往更好的未知拋去的感覺,是我們畢生所追求的。但那個東西,是個結果啊。

每個月收入增加了X萬,職位上升了,每年能去更多異國旅遊了,獲得了想要的社會地位……這些拐點都是結果,需要過程支撐的。

人之所以會迷信那些一蹴而就的儀式,比如突然變美、四處開拓圈子、衝動離職、快速換伴侶……

因為這些東西長得特別像「結果」,或者說,它們離你想改善的結果特別近。這種錯覺讓你覺得只要這些事兒都做了,生活立即就會有變化。

其實不會的。

想一想,在變化和穩定之間,是什麼?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常態——不那麼激進,又不那麼認命,而是安然活著,持續性地努力。

這就是你的量變過程,一個緩衝區。

一旦看不到這個過程,便會寄希望於那些立竿見影的快速伎倆,搞得很疲憊。當我厭倦時,也曾出去尋找刺激,但它們都無法持恆。

從那些快速變動回歸到緩衝區里時——這種隨心又自成規律的生活總能穩穩接住我,安撫我,讓能量蓄回來。

這個狀態里,你不緊繃不戾氣,只是帶著真正的志趣,在規律化的日子中,保質保量地積蓄力量。

這才叫有效的量變。





04



其實,人人都會有厭倦的時候,並不是生活本身無聊了,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你的內驅力在哪裡?只要這個獨屬於你的志趣,還在帶動著龐大的穩定性往前走,你就不會厭棄生活。

生活本身是不存在「無聊」和「精彩」的,它一天就24個小時,能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就看在多大程度上能與你真正的志趣發生關聯。

一旦這種關聯在,你就不會厭倦;一旦你的志趣在不斷進步,你也不會厭倦。

想尋求變化時,先定一定:




1、 找到你的內驅力;


2、 讓變化與它相關;
3、 落定到一種規律化狀態中,讓力量得以穩定積累。

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暫,能發熱的時間就那麼幾年,怎忍心隨意消耗掉。


願我們都能在歲月中安住下來,找到一個熱愛的志趣,穩步前行,不再東張西望。




···




作者 | 顏鹵煮:89年白羊B型妞,短篇專欄作者,喜歡挖掘日常瑣碎里深埋的小星光,願它照亮我們的生活。微信公眾號:暖心自動販賣機(nuanxinzidongfanmai),或請微博搜「顏鹵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真正愛你的人,會為你做這兩件事
沒有人有資格定義你 | 同樣,你也無權定義別人
舒適區終有一天會毀掉青春
你能做得最酷的事,就是不妥協過一生
舒服的婚姻里,沒有「都聽我的」

TAG:張德芬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當我們老了,生活也許是這樣的
毀了我們生活的,不是大痛苦,而是那些小傷感
你現在的生活也許不是你想要的,但絕對是你自找的
我們未來的生活是這樣的?
你不是在忙著生活,而是在活著找死
她出身貧苦,沒有文化,卻是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的人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沒性生活又怎樣,我承認這就是現在的我!
在出國之前,打死也沒想到留學生活竟然是這樣的!
在出国之前,打死也没想到留学生活竟然是这样的!
我不是宅,而是在家裡享受生活
我對生命悲觀 ,但不厭倦生活
生活對於他們,就是每日在生死邊緣的掙扎
生活中,有些事情,忍忍笑一笑就過去了
敬老院里的生活是啥樣?他們在這裡並不是被嫌棄!
我是不是對老婆要求過高了,我不知道怎麼和她生活下去,困惑!
這些生活在苦難中的孩子,或許能讓你停下平日的抱怨
你敢和這些動物生活在一個時代?還好現在都滅絕了
沒有前腿的狗狗居然是這樣生活的,看完都讓人震驚了
這對母子天生沒有雙臂,但他們依然樂觀的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