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咖專訪:用好基因編輯這把「剪刀」

大咖專訪:用好基因編輯這把「剪刀」

大咖專訪:用好基因編輯這把「剪刀」



本文轉自《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惠鈺),原標題:用好基因編輯這把「剪刀」。

1


話題:基因編輯


近兩三年來,基因編輯幾乎「承包」了醫學熱點,它像風暴一樣席捲著細菌、酵母、動植物乃至人類胚胎等幾乎整個生命科學領域。公眾既對基因編輯在疾病治療等方面的強大功能感到驚訝,又因這把「剪刀」指向人類胚胎而擔憂。基因編輯能否用在人類生殖細胞上,是其倫理爭議中最為激烈的話題。


2

訪談嘉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賀林


全國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教授夏慶友


3

爭議中的「香餑餑」


《中國科學報》:基因編輯為何如此受青睞?


李林: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獲得更優越性能的產品是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比如在農作物領域,CRISPR基因編輯提供了一種改變基因的簡單、精確方法,能創造抗病性和耐旱性等特徵。其在疾病治療,特別是精準醫學的重要作用則更加凸顯,使更多人有了獲得健康的可能性。


賀林:基因編輯具有時間、費用和準確性方面的整體優勢,這一技術靶向作用於基因組DNA序列進行編輯,改變人類的遺傳性狀,可以解決很多疾病問題。此前,編輯人類細胞DNA中特定位點並不容易,而利用CRISPR這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快速實現精確地對某一感興趣的基因進行編輯,可以成為實驗室常用技術。


夏慶友:基因編輯是本世紀生命科學領域影響最大的技術之一,它讓基因的發現、研究與應用進入了一條快車道,並已經在醫學、農業等多個領域產生了許多重大影響。

《中國科學報》:基因編輯一出現就爭議不斷,為什麼?


李林:科學技術的每一個重大創造或進展,在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應努力尋找解決矛盾和衝突的方法,而不是拒絕一項具有突出價值的新技術。


賀林:關於基因編輯技術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倫理問題、權利衝突和社會公平性幾方面,應用於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技術是爭論的焦點。


4

正視應用中的風險


《中國科學報》:該如何正確面對切割基因的「手術刀」是否可以指向人類胚胎這一倫理道德問題?


賀林:目前科學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關於胚胎的研究應被允許,但是供研究使用的胚胎應停留在實驗室內,並且在其分化出神經系統之前被銷毀,不能用於誘導受孕。我認為製造基因改良嬰兒可考慮局部開放,目的主要用於降低出生缺陷。在人類胚胎上使用基因編輯操作時,研究者應當接受社會和法律的監督。


李林:基因編輯是否可以指向人類胚胎,應主要從技術安全性、編輯人類生殖細胞的社會後果、人體增強等三方面考量。目前,基因編輯操作的精確程度尚未達到臨床應用可以接受的水平,特別是脫靶效應導致的非預期突變的問題,可能帶來不可控的後果;基因編輯帶來的遺傳結構變化,與所處環境將發生怎樣的相互作用,其後果是什麼,現在也很難給出有效的預判。


我們的相關政策鼓勵以治療為目的的基因編輯操作,但這種基因編輯操作與以改善人類遺傳性狀為目標的基因修飾之間並無明確的分界線。如果接受前一種做法,也就難以迴避後一種行為,這會直接導向通過基因改良實現人體增強的倫理爭議。


夏慶友:我不是醫學方面的專家,但總體上贊同並遵守國際生命科學的普遍倫理。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都是同等重要的,一方面我們需要不斷利用新技術解決人類面臨的人口、健康、糧食、能源、資源與環境等重大而緊迫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對人類在進化學意義上的發展走向持十分謹慎的態度。


《中國科學報》:基因編輯還存在哪些風險?


賀林:除廣泛爭論的倫理問題、權利衝突以及社會公平性問題之外,醫學研究和實踐中的脫靶效應可能造成非預期的、額外的遺傳改變,進而產生未知損害;經基因編輯的作物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也存在極高風險,如破壞生態平衡、編輯過的基因遷移到其他物種中的可能性等。


李林:基因編輯技術在被安全、有效地用於修復人類基因前,CRISPR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被修復的細胞如何有效存活、脫靶帶來的癌症風險、CRISPR在修正基因序列中存在的局限、很難控制被修飾細胞的數量等。


5


加快研究 謹慎推廣


《中國科學報》:推動基因編輯該如何把握好度?


夏慶友:任何技術都具有多面性,揚長避短是根本原則。我們不能因為風險就停止研究,也不能因為一時的需求而忽略長遠的風險。就基因編輯技術而言,加強和加快基礎研究,並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鼓勵謹慎而可靠的推廣應用,是我們應該採取的策略。


《中國科學報》:怎樣推動基因編輯向正確的軌道發展?


賀林:目前的核心應聚焦在健全法律法規、明確責任歸屬、完善風險預防和評估體系以及嚴格倫理審查制度上,並有計劃地規劃一些課題進行試點,以此避免紊亂和不規範的現象出現。


李林:首先要堅守人倫底線。生物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科學家和科學共同體正肩負創造科技新成果、維護人類安康和發展的社會責任,要堅決抵制諸如「克隆人」「改良人種」等思潮,以維護全人類與生俱來的平等尊嚴。


其次,要積極開拓進取,抓住基因編輯技術這一機遇,深入開展人類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的研究。根據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及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適當開放生殖細胞的基因干預研究。


最後還要提升我國在基因編輯問題上的國際話語權,在國際倫理規則領域發出中國的聲音。


總之,無論科學發展到何種階段,它始終是把「雙刃劍」,合理利用顛覆性技術,用於造福人類才是最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預計2017年最暢銷藥物Top10
國家「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專家組成立,裴端卿出任組長
重磅!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公示!
PD-1市場競爭激烈,輝瑞/默克大改avelumab試驗方案
執掌FDA,這三大理由讓行業對他看好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漫話基因剪刀和基因編輯:細菌是功臣
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對話基因編輯專家:生命密碼就這樣被改寫
基因編輯技術:離臨床應用有多遠
用光控制基因編輯
想吃啥樣的西紅柿?「編輯」吧!基因組編輯技術:「修改」目標基因實現精確育種
基因編輯!這個「黑科技」究竟是什麼?
技術專題:如何有效遞送基因編輯體系
篡改大腦:用基因技術編輯記憶絕對已不是科幻 圖文詳解
扒一扒基因編輯技術的「真面目」
基因組編輯:誰能手握第四代新「剪刀」
基因編輯將帶來什麼
基因編輯系統有通用「剎車裝置」
基因編輯:「改寫」生命
《轉》譯:Yale一次靶向多重基因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盒」!
基因編輯技術會用來改良人類嗎?
「基因編輯——改寫生命的藍圖」主題講座在京舉行
美國權威報告建議允許編輯人類基因,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人類胚胎被編輯基因,是福音還是混亂?
基因編輯技術,讓豬成為人類的「器官捐獻者」!這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