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帝是滿、蒙、漢混血兒?漢人血分還多於滿人?

乾隆帝是滿、蒙、漢混血兒?漢人血分還多於滿人?

馮翊按|


坊間一直有傳言乾隆帝是漢人的後代,這並不符合事實,在其生父雍正帝與生母鈕祜祿氏均是滿人,且其近90年的人生亦均認同自己是滿人的情況下,乾隆帝不可能是漢人。


但這並不等於說乾隆帝身上絲毫無漢人的印跡。清史學家杜家驥教授在2016年第2期上發表文章《乾隆之生母及乾隆帝的漢人血統問題》,通過梳理乾隆帝一系的宗譜血分,得出乾隆帝的血統=「滿洲血7 /16 + 漢血8 /16 + 蒙古血1 /16」,是個滿蒙漢混血兒,漢人血分還多於滿人血分。

以下是該文章最後一節的節選,大標題為小編所加。


全文1500餘字,讀完約需2分鐘。


正文


作者=杜家驥(吉林師大歷史學院滿族文化研究所教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來源=《清史研究》2016年第2期

雖然乾隆生父雍正是滿人,生母是鈕祜祿氏,也是滿人,但乾隆是滿漢混血者,比較精確地計算之細情如下。


先看乾隆父親雍正帝的血分。


雍正的祖父順治帝,是滿洲血1 /2 + 蒙古血1 /2 的混血者。雍正父親康熙帝,是滿洲血1 /2+ 漢血1 /4 + 蒙古血1 /4。雍正生母烏雅氏,滿洲人,則雍正是滿蒙漢混血者,具體血分是: 滿洲血3 /4 + 漢血1 /8 + 1 /8 蒙古血,這是鄭天挺先生研究的結果。


再看乾隆生母鈕祜祿氏的血分。


乾隆《寶坻縣誌》記載:乾隆元年九月十二日,乾隆帝遣直隸承宣布政使張鳴鈞齎敕祭祀他的外高祖額宜騰、外高祖母龍氏,諭祭文曰:「諭祭誥封承恩公額宜騰之靈曰: ……外高祖額宜騰,賦性朴誠……外高祖母龍氏,早佩女箴,夙嫻內則……三傳而鍾聖母……」

同日,乾隆令同一人前往祭祀他的外曾祖吳祿、外曾祖母喬氏,也即乾隆生母之祖父母吳祿夫婦,其諭祭文寫道:「諭祭誥封承恩公吳祿之靈曰: ……外曾祖吳祿,躬修自勵……外曾祖母喬氏,賦性柔嘉……特鍾於再世母儀,隆示於萬方……」。



乾隆帝是滿、蒙、漢混血兒?漢人血分還多於滿人?



乾隆帝(左)與其生母鈕祜祿氏(右)


以上額宜騰(或作額宜謄)的妻子「龍氏」、吳祿的妻子「喬氏」,都是漢姓。再從額宜騰一家屬於一般旗人之家的情況看,納妾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吳祿就應是龍氏所生,凌住也應是喬氏所生,諭祭文中所說的「龍氏……三傳而鍾聖母」、「喬氏……特鍾於再世母儀,隆示於萬方」,當也表明她們與乾隆生母有血緣關係。

據以上記載,乾隆帝的外曾祖吳祿,是滿人額宜騰與漢人龍氏結合的混血者,滿洲血、漢血各佔1 /2。乾隆的外祖父凌住,是滿漢混血的吳祿與漢人喬氏結合的混血者,其血分是: [( 滿洲血1 /2 + 漢血1 /2) ÷ 2] + 漢血1 /2 = 滿洲血1 /4 + 漢血3 /4。乾隆生母鈕祜祿氏,是滿漢混血的凌住與漢人彭氏結合的混血者,其血分是[( 滿洲血1 /4 + 漢血3 /4) ÷ 2] + 漢血1 /2 = 滿洲血1 /8 + 漢血7 /8。


結合以上所計,則雍正與鈕祜祿氏結合所生乾隆帝的血分為:[( 滿洲血3 /4 + 漢血1 /8 + 1 /8 蒙古血) ÷ 2]+ ( 滿洲血1 /8 + 漢血7 /8) ÷ 2,是:滿洲血7 /16 + 漢血8 /16 + 蒙古血1 /16,簡言之,乾隆帝的漢人血分佔一半,稍多於滿洲血,並有少量蒙古血。


以下簡要分析滿人額宜騰家族與漢人結姻所反映的滿漢血分融合問題。


額宜騰所娶龍氏,應是在清入關前,這龍氏,有可能是入旗漢人,《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78,有「龍氏」兩家,分隸正黃旗、鑲藍旗,均為包衣漢人,額宜騰之妻龍氏是否出自這兩家,待考。同書同卷還有「喬氏」,為鑲黃旗包衣漢人,吳祿所娶「喬氏」,有可能是此喬氏,也可能是其駐防寶坻縣時所娶寶坻縣漢人女喬氏。而凌住所娶彭氏也即乾隆生母的生母,則明確是寶坻縣漢人生員彭武公之女。這祖孫三代之妻,無論是在旗漢人,還是旗外漢人,都屬於漢人血統。滿族統治者曾有禁止滿漢通婚的法令,但八旗內部滿洲人與在旗漢人的通婚不在禁止之列。

嚴禁的,是旗人之女尤其是八旗滿洲人、八旗蒙古人之女出嫁旗外漢人,對滿洲人將不在旗的漢人女娶為妻,則持默認態度,民不舉官不究,更不禁止納旗外漢人女為妾。所以滿洲旗人尤其是地方直省駐防的滿洲旗人娶當地漢人女為妻者,並不鮮見,尤以直隸畿輔、東北三省的駐防旗人與漢民雜居者,娶漢人女的現象較多。寶坻縣的旗人駐防,就屬於畿輔地區的分散性駐防,旗人、漢人雜居,因而滿漢互相通婚者較多。以前流行過一句話,叫「出身不由己」,清朝皇帝雖然禁止滿漢通婚,乾隆時更強化實行滿漢不通婚的禁令,竭力維持滿洲族血分的純正性,但客觀事實卻是不由其主觀意志所能左右的,他自己就已有一半是漢人血分,這是清代滿漢民族融合的一個重要事例。


本文觀點尚非定論,供學界討論,但乾隆帝有漢人血統,而且成分還不小,這是目前考察所得出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史觀 的精彩文章:

高官私藏禁書:他從乾隆帝的棋子變成「棄子」
晚清浮世之叄:115年前北大如何上課
清代官員從什麼時候開始自稱「奴才」?
這是晚清帝都,那裡有被毀不久後的圓明園模樣
「晚清浮世」之貳:老邁的李鴻章在外國士兵的注視下前去談判

TAG:清史觀 |

您可能感興趣

慈禧太后不僅是漢人而且還是山西人,同治皇帝為滿漢的混血兒
乾隆真的是漢人血統嗎?
多為漢人與匈奴、突厥混血後裔
是誰錘鍊了漢人的血性與尚武精神?
滿人與漢人的區分看眼睛
漢人對抗蒙古、滿州的神器—超長矛
為何鐵血清朝皇宮裡太監都是漢人?真相讓人憤怒!
滿清入關後,究竟是滿人侵略了漢人,還是漢人同化了滿人?
慈禧是漢人還是滿人?慈禧太后有幾個寵「物」?
乾隆皇帝到底是不是漢人?
乾隆究竟是滿人還是漢人?乾隆為何會身世不明?
為什麼很多人說南方人才是真正的漢人?真正的漢人到底在哪?
花木蘭:非漢人是隋時期的突厥人?
我們為什麼叫漢人,而不是叫秦人、唐人、清人?
清朝太監都是漢人卻不是滿族人?滿族的歷史是怎樣發展壯大的
史上極漢化的蒙古人是誰?由漢人起名,崇尚儒學,痛打權臣
為何雍正皇帝偏愛用漢人?6大寵臣中,有4個都是漢人
康熙生母是真滿洲!並非漢人!
滿清統治漢人後,改了漢人的服飾和髮型,為什麼獨獨留下了漢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