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兒科大夫:孩子生病用不用抗生素 家長說了不算!
中日友好醫院兒科醫生王琨蒂(左)、協和醫院兒科主任宋紅梅
在兒科診療中,用不用抗生素、用何種抗生素,這首先應是一個醫學判斷。但當屢屢面對家長的催促、焦慮與指責時,醫生是堅持自己的判斷,還是妥協?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容易下定的決心。
更有甚者,有家長固執地希望醫生順著他的思路和判斷來,一旦你不贊成他,他就不信任你。來回勸說無效,雙方的火都頂到嗓子眼了。與此截然相反的另一種極端是,家長死活要求給孩子輸液掛水。
文 I 邱楊/吳麗瑋 攝影 I 黃宇
用不用抗生素?
在敏感季節,來兒科急診的病人大多是呼吸道感染問題。「從去年10月開始病人逐漸增多,到11月份人數一下子飆升上去,整個冬三月我們都忙得快飛起來了,連急診帶門診帶病房,幾乎都是呼吸道的病人。」在中日友好醫院兒科急診大夫王琨蒂的印象中,得病的大部分都是五六歲以下的孩子。
實際上,孩子容易生病和環境的變化也有關聯。「霧霾中潛伏的細菌病毒含量,比好天氣時濃度要高得多。比如近期流行的病毒型甲流、輪狀病毒、支原體肺炎還在持續。」在王琨蒂看來,霧霾對孩子呼吸道的傷害,往往最為明顯和直接。「只要是一輪霧霾開始,每天上急診來的呼吸道感染病例就多起來。」這似乎已經成了醫院兒科急診的常態。
自從2010年開始輪值兒科急診以來,王琨蒂每天和抗生素打交道的頻率就變得頻繁起來。細菌感染是兒科常見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以及具有傳染性的猩紅熱等。如果感染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後果往往嚴重。
「但很多家長對抗生素的第一反應卻是抗拒:抗生素有副作用,這麼點小孩能用嗎?」實際上,兒科大夫必定是根據孩子的實際病情來判斷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絕不是信口開河。「如果是病毒感染,用了抗生素也無效,可如果是細菌感染,那該用就得用。」
在猶豫糾結的家長之外,直接拒絕使用抗生素的家長也並不少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大夫韓彤妍幾乎每周門診總能遇上一兩位,直接開門見山地對她說——「我們孩子不用抗生素。」
「實際上,在醫院兒科門診開出來的抗生素,肯定是適用於兒童的。有時候家長的過度擔心,其實是沒必要的。」在韓彤妍看來,這背後的根源,歸根結底是家長對醫院和醫生的信任缺失,以及對抗生素等藥物不夠了解。
「兒科的特殊性恰恰在於病人本身沒有多少決定力,幾乎都是家長來代為做主。可家長的判斷,有時候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不一定聽得進醫生的話。」即便醫生跟家長使勁解釋了抗生素的治療作用,副作用並沒有想像中強,即便家長勉強同意把抗生素開回家了,也可能堅決不吃。「等到來複查時,總能想出各種借口推搪。」
更有甚者,有家長固執地希望醫生順著他的思路和判斷來,一旦你不贊成他,他就不信任你。來回勸說無效,雙方的火都頂到嗓子眼了。與此截然相反的另一種極端是,家長死活要求給孩子輸液掛水。
在兒科急診和門診里,每天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醫生的工作也考驗著人際溝通能力。「實際上百分之六七十的醫療糾紛,說到底都是溝通問題——醫生說的話病人沒聽懂,或沒有用病人能聽懂的方式說出來。」
用何種抗生素?
用不用抗生素、用何種抗生素,在協和醫院兒科主任宋紅梅看來,首先應是一個醫學判斷。「什麼是抗生素?」其實在醫生和家長的理解語境里,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抗生素指的是抗生物病原體的製劑,而生物病原體就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等。而老百姓嘴裡常說的抗生素,是特指抗細菌的抗生素,這是應該明確的。」
「常常有家長問我,這種抗生素是不是勁兒大一些?」實際上,抗生素並沒有所謂強弱好壞之分,每種抗生素針對的抗菌譜不一樣。「比如孩子在夏天裡又吐又拉,大便里紅白細胞都有,診斷為痢疾或腸道細菌感染,常用的是頭孢三代。而孩子得了化膿性呼吸道感染類疾病,常用的則是頭孢二代。便有家長不理解,是不是三代比二代殺菌力強?」
實際上,區別只是二者對應的抗菌譜不同——腸道細菌往往以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較多,對應的抗生素是頭孢三代;而化膿性呼吸道感染類疾病則以革蘭氏陽性球菌較多,對應的抗生素是頭孢二代。「抗生素的殺菌力並沒有可比性。」在宋紅梅看來,「選擇針對感染的某一類細菌有效的抗生素進行治療,這是大夫應該做的事,也需要家長們的理解。」
宋紅梅強調,病毒感染的情況沒必要用抗生素,而細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就一定要用。如若不用,可能加重病情,甚至進而造成病情遷延和其他問題。「比如說鏈球菌感染,如果治療不徹底,經常會合并風濕熱,引起鏈球菌感染腎小球腎炎,這在過去是很常見的情形。」如今這種併發症少了,恰恰是得益於抗生素使用及時,治療徹底。
儘管用不用抗生素的判斷權,看似應該牢牢握在醫生手裡,但現實的情況卻遠為複雜。「在幼兒病情的早期,鑒別是否是細菌感染有時候難度很大,有一定的複雜性。」王琨蒂告訴本刊,「兒童的各種感染性疾病早期都可能以發熱作為主要表現,拿肺炎來說吧,不管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早期都可能出現發熱、咳嗽、咳痰,這些癥狀的差異程度並不大。」
儘管現代醫學有相應的檢驗來輔助診斷,最常用是血常規和尿便常規和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指標。但兒科患兒在病原體方面會有一些特殊性,加之病史獲得難度更大,臨床癥狀也與成人有所區別——這所有的一切意味著,並不是所有診斷都能依靠實驗室檢驗完成,還有一部分也是經驗性判斷。
從王琨蒂的經驗來看:「學齡前兒童最主要的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其中85%是病毒感染的自限性疾病,不需治療,通過家長護理和飲食調整就可以痊癒。只有10%~15%是細菌感染引起,這些患者首先推薦口服抗生素,其次是肌肉注射,最後才使用靜脈注射。」
當面對家長的催促、焦慮與指責,醫生是堅持自己的判斷,還是妥協?或許並不是一個容易下定的決心。而現實情況往往是,在醫生的判斷和家長的態度之間尋求折中與妥協。至此,「用不用抗生素」折射出的已不僅是單純的醫學問題,而是摻雜了社會環境、人心考量、醫患關係等諸多複雜因素的權衡。
而為了加強診斷的確定性,勢必增加很多檢查來輔助判斷。「比如說孩子急性發燒,但其他情況都挺好,我就覺得先觀察吧,不用非得立刻就做各種檢查使勁去查。」可有的家長就特別糾結,基層醫生為了慎重起見或順著家長的意思,便開出各種檢查單子。宋紅梅卻不主張過度檢查:「孩子檢查受到的痛苦,跟得到的檢查結果之間,性價比太低。回家先觀察,有情況了再查。尤其是放射類的檢查,不要隨便給孩子做。」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能接受這樣的理念,依然奔波在各大醫院之間做檢查。
怎樣用抗生素?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則是一門極大的學問,兒童使用抗生素確實比成人要更加謹慎。孩子年齡越小,各個臟器的發育越不成熟,那麼對藥物的代謝、排泄緩慢,解毒能力越弱。因此不僅在用藥範圍,在用藥劑量、用藥間隔時間和總療程上都有特殊要求。用藥後相對大人更容易有副作用,因此要密切觀察用藥反應。
多位兒科醫生都反覆強調,使用抗生素不僅要對症,也要保證足量和足夠療程。首先是細菌增殖的方式所限,抗生素使用需要一定的持續性。「細菌有一個增殖過程,有時抗生素髮揮作用時,細菌還沒有進入到增殖周期,此時抗生素對它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必須持續用藥,使得細菌在增殖高峰時能夠被消滅掉。」王琨蒂說,「有些家長覺得今天不燒了,明天就不吃了,這個是不對的,這反而是在鍛煉細菌的耐葯能力呢!一定要在大夫的指導下用夠量、用夠療程才行。實際上對於年齡偏大的孩子來說用藥量相對偏小,越小的小孩用藥量越偏大。」
家長對抗生素的抗拒常常來自兩種恐慌——耐藥性和副作用。幾位醫生都認為,不應該過分強調個體耐藥性的問題。「我們所說的耐葯菌株的產生,通常不是針對某一個人,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而在體內產生了自己的耐葯菌株。」在宋紅梅看來,耐藥性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抗生素廣泛使用後,耐葯菌越來越多,會在人際間傳播,並不一定會在抗生素使用者身上發病。「所謂的耐葯,實際上它是整體環境的耐葯,在自然界里廣泛存在的細菌是耐葯的。你感染的菌是耐葯菌,並不是說你機體就是耐葯的。」
抗生素的副作用也並沒有想像中嚴重。孩子服用抗生素以後,經腎臟和肝臟代謝,只要不超過正常值,都不會有特別嚴重的副作用。王琨蒂告訴本刊:「退一步說,如果吃藥對身體有影響的話,絕大多數也都是一過性的,就是說你用藥期間,可能會有反應,不用了,它就逐漸修復了。人的生命力其實非常強,你覺得小嬰兒非常非常脆弱,但其實他們都是有很好的自我修復能力。」
每個家長看到孩子生病,都有比對自己本身更加強烈的意願,希望孩子能迅速好起來,於是要不要去醫院,就會是一個很糾結的選項:不去,怕萬一有什麼閃失;去了,大夫即使為了安撫你,也會開些雞肋的藥物,吃不吃,心裡都不舒服。其實在兒科大夫眼裡,在孩子有些發燒和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家長完全可以通過在家裡的精心看護渡過難關。
如果發燒了,家長並不必單純因為溫度太高而緊張。「溫度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關鍵還是要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先用退燒藥再繼續觀察。」王琨蒂遇到燒了10分鐘就來急診的家長,來了做檢查也沒意義,因為血象反應沒那麼快。
在宋紅梅看來,家中只要常備退燒藥就夠了。「我經常跟家長說,發燒對孩子不一定是件壞事,像發燒、咳嗽,這都是我們機體保護性的生理反應,比方說發燒38攝氏度的時候,體內感染的細菌、病毒是不生長繁殖的,同時免疫力、細胞的吞噬功能又增強了。」她強調,「只不過別讓發燒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實際上這跟抗生素的道理是一樣的,關鍵在於怎麼理性用好。」
※外科王博士信箱:高齡結直腸癌患者術後發生肝轉移 治療時機很重要
※郭麗娜:濕久成毒!回南天必喝的健脾祛濕湯是什麼?
※楊傳華:主席當年親試的感冒退燒方 通常一付就管用!
※梁冬反思錄:我近年那些10萬+中醫文章 很多說錯了!
※郝萬山:失眠也有假的?沒錯!五招應對你的「假」失眠
TAG:國醫健康薈 |
※孩子生病了,到底需不需要用抗生素?
※誰說你不能掌控孩子的性別?生男生女你說了算!
※什麼樣的女生不願生孩子
※這位女生不想生孩子的原因很奇葩,她竟覺得生孩子影響環境
※這兒的女人生孩子不去醫院,也不要接生婆,由丈夫接生存活率低
※你不是為了生氣而養孩子
※不愛他,會為他生孩子嗎?
※不要讓鼻炎奪走孩子和家人的生命,神醫葛洪幫你擺脫病痛!
※兒科醫生告訴你:只要每天一個小動作,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糖尿病患者能生孩子嗎?
※孩子生病該掛哪個科的號?看這篇就懂了,不用亂跑!
※生孩子這樣用力生得快!產科專家親身指導
※為了生男孩,婆婆給兒媳吃這個,生下不男不女的孩子
※生孩子疼嗎 女人生孩子到底有多疼?
※不生氣的媽媽是給孩子最大的幸福
※用生命賭個孩子,胎位不正順轉剖,老公不忍崩潰大哭
※練習了這個 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生孩子了!
※英國夫婦生孩子竟生得無法自拔?這麼多孩子養得起?
※还在给孩子吃这些吗?家长注意别毁了孩子一生!
※生殖醫學專家真相了 越生越年輕生孩子也能防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