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好萊塢「取悅」、「迎合」中國市場?快別當阿Q了

好萊塢「取悅」、「迎合」中國市場?快別當阿Q了

本文由騰訊娛樂原創,微信號:txent


最近,我的同行們又給中國電影發明了一個嶄新的名詞:「中倉電影」——指的是那些以中國市場作為第一大票倉的進口電影。有媒體做了個統計,這樣的影片有21部。


《極限特工3》和《生化危機6:終章》兩部中倉影片的接連出現,又一次點燃了一種邏輯:因為中國市場巨大,所以一定會催生好萊塢推出特定面向中國市場的影片。這種邏輯還有另一個方向的解讀:凡是好萊塢影片中出現中國元素,就是為了取悅中國觀眾。大洋彼岸,《新聞周刊》借脫口秀主持人史蒂夫·考伯特的話提出了一個概念:好萊塢正在迎合中國觀眾的口味。

好萊塢「取悅」、「迎合」中國市場?快別當阿Q了



《生化危機6》迎來完結篇


過去,對於這樣的現象被視作「好萊虎」摧城拔寨的信號。現在,這個名詞被發明出來之後,一下給了很多現象一種合理的解釋——因為這是「中倉電影」:《生化危機6》票房大爆,因為這片子從頭打到尾特別符合國人胃口,更別說這是系列終章,中國觀眾有情懷(順口提一句,有人將這種中國觀眾對系列完結篇的情懷稱為「集體送終」)。《魔獸》賣了15個億,那是因為中國本來就有全世界最多的《魔獸世界》玩家,演員陣容里還有吳彥祖。你說他根本沒露臉?這不是關鍵。《極限特工3》10個億,因為影片主演里有甄子丹和吳亦凡,范·迪塞爾也深受中國觀眾喜愛。而且電影里,范·迪塞爾還要用標準的美式發音,喊出了一句:「最TM烈的酒。」

一句話,這些中倉電影,為中國觀眾量身定做,沒有不大賣的道理。


再仔細品一品,「中倉影片」還可以理解為所有包含了「好萊塢試圖取悅中國觀眾」這種價值觀的電影的統稱。

好萊塢「取悅」、「迎合」中國市場?快別當阿Q了



《環太平洋》里的華裔三胞胎

如果這個名詞在2013年就被發明出來的話,那年夏天上映的《環太平洋》就是第一部戴上這頂高帽的影片:電影中有在香港取景的部分,還有三位華裔演員。影片在北美口碑堪憂,票房1億美元也不盡如人意。可是在中國內地力挽狂瀾,收穫1.1億美元票房,這部大機器人大戰大怪獸的大片成為了第一部內地票房高於北美票房的A類製作。


在電影中讓角色說中文台詞,取景地放在中國,請中國演員,這些都是中倉影片的必要條件,也是最顯著的特徵。不過,如今這種低級別的取悅手法,中國觀眾已經見得太多了。《鋼鐵俠3》推出只在中國上映的「特供版本」更是給此類手段潑了一大盆髒水。


現在,一部好萊塢大片將情節放在中國,把主要角色交給中國演員變得越來越常見。好萊塢也不敢將電影中的反派角色設計成中國人,在創作時候就避免「冒犯」中國觀眾。更確切說,是避免冒犯中國內地觀眾。一個黑色幽默的例子是,科幻片《降臨》在宣傳時候製作了一個城市系列的海報,其中一張將香港維港景色和上海東方明珠塔合成在了一起,引發了香港觀眾的強烈不滿。結果是,片方將維港直接全部換成了陸家嘴,保留了東方明珠。


我還見過一個更匪夷所思,令人懷疑自己智商的猜想:因為《侏羅紀3D》在中國票房超北美,所以《侏羅紀公園4》中將會出現中國恐龍。中國觀眾得是有多容易被取悅啊?連一隻國產恐龍都不能放過!

好萊塢「取悅」、「迎合」中國市場?快別當阿Q了


《魔獸》內地大賣


「中倉影片」通常還有一個特點,在北美口碑撲街,來到中國內地圈錢,收回成本,甚至扭虧為盈。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魔獸》,以及讓進口批片變成暴利行當的《敢死隊》系列。輿論對於這樣的現象冷嘲熱諷,更哀其不爭:好萊塢大片乃至爛片能在中國電影市場橫行無阻,還是要從國產電影自身上找原因。這句話又暗含了一個邏輯:國產影片太爛了唄,所以與其看國產爛片,不如去看好萊塢爛片。


不僅如此,《諜影重重5》、《超體》等片在內地上映時的「特供3D版」,也變相「默認」了一個判斷:中國觀眾喜歡看3D,根本不在乎3D版本是否影響觀感。現在更好了,萬達收購了傳奇影業之後,《環太平洋2》直接在青島萬達影都拍攝。中倉影片的內涵和形式,越來越豐富。

無論如何,這些都讓中倉影片帶有了一種特殊的貶義含義:你看,這樣的影片就是拍給中國觀眾看的。這下子,讓原本看似高高在上的「被取悅」,一下低到了塵埃里。


一邊「被取悅」,一邊「去迎合」。這樣的關係本身就帶有一種民族主義的情緒,是那種「我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朝」的歷史優越感在其中若隱若現。


《愛樂之城》里,有一個非常微不足道的情節:女主角和男友去和他哥哥吃飯,聊天時他哥哥接了個電話,用蹩腳的中文說:「我一會兒打給你。」這引發了一位豆瓣網友的強烈不滿:好萊塢的兩大癥結都在這:微妙但絕對的性別主義和種族主義,中國和尼加拉瓜都是飯桌上的笑談之資,而巴黎則是嚮往的救贖之地。


看看,中國是不能和某中美洲彈丸之國相提並論的,最後女主角不應該去巴黎,他應該嚮往著東方的Peking Opera——我相信,並非只是他一個人抱有同樣看法,起碼這條短評有1678個豆瓣用戶點了「有用」。在中國,電影不僅帶有娛樂屬性、文化屬性、商業屬性,更帶有一種突出的民族屬性。

好萊塢「取悅」、「迎合」中國市場?快別當阿Q了



《地心引力》里的神舟號


就像《地心引力》中,電影最後主人公乘坐中國航天船返回地球,被媒體渲染為這是中國元素,是好萊塢迎合中國市場的鐵證。墨西哥大導演阿方索·卡隆很是不解:「中國空間站確確實實就在太空啊!」《火星救援》也是如此,電影中NASA和中國航天局達成合作,英國《衛報》為大英之寶鳴不平:這是好萊塢為了中國市場「藝術投降」——省省吧,看看新聞吧。中國作為載人航天領域的強國,這樣的設計完全合情合理。


一句中文台詞,一段情節的設計,無論是創作者有心還是無意,都能引發出我們對其引申含義的思考——通常都是貶義的。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上的不自信。就像好萊塢明星來中國宣傳的時候,穿馬褂,吃中餐,第二天媒體見報標題都是「取悅」、「討好」……這難道不應該是「熱情好客」么?奧運會開幕式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都白喊了。


一直是中國電影的頭號「假想敵」的好萊塢如今要來「取悅」我們——我們一開始是不敢相信的。經過了被取悅的初級階段,進入了另一個境界——儘管你好萊塢來取悅,但是我們不買賬。現在,看到中倉電影紛至沓來,我們要主動出擊:請來馬特·達蒙拍《長城》——輪到我們來取悅你們了。


看電影拍電影就變成了這樣一場弘揚愛國主義的拉鋸戰。


別忘了,好萊塢也是白眼狼,住在貝弗利山的製片人們也是有奶便是娘的主。在迎合中國市場之前,他們曾經頭號討好的對象就是日本。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如今是世界上僅次於北美的第二大票倉,被超越的就是日本市場。索尼買下哥倫比亞和米高梅,轟動程度比萬達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更別說日本觀眾本身喜好就非常獨特,好萊塢除了動畫電影和極少數像《星球大戰》系列這樣的超級IP,在日本市場根本不是本土電影的對手。到現在,好萊塢大片在日本的海報和預告片,都和全世界其他地區有著不同的設計。

好萊塢「取悅」、「迎合」中國市場?快別當阿Q了



《環太平洋》中的菊地凜子


對中國觀眾用過的那一套,日本、韓國、法國……好萊塢席捲全球,每個國際的觀眾都或多或少是「被取悅」的對象。《環太平洋》更像是「日倉電影」,靈感來自日本動漫,女主角是日本演員,結果拍出來根本不合日本觀眾胃口。看看一代名著《悲慘世界》,好萊塢全明星陣容製作,結果在法國被批得一無是處。再看看中倉電影《極限特工3》,不能選擇性無視影片在印度市場也收穫了800萬美元,是影片海外第三大票倉。


在好萊塢,對於這種「迎合」也有反對聲音,比如時下的「反洗白」風波。只是人家的出發點並非國別,而是種族與膚色,多有國際主義精神啊。


說到底,「取悅」和「迎合」這樣的關係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也是一個偽命題。在全球化的時代,無論作為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兩者之間的平等地位,本身就是民主精神和市場經濟的體現。你消費就是主子,我售賣就要做奴才?——大清已經亡了,快別做阿Q了。


(責編/安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娛樂 的精彩文章:

《春嬌救志明》將有科幻元素?彭浩翔救最強CP
黃曉明要到了古天樂的「旋風土豆串」;袁姍姍終於決定「擺脫」於正?
沈夢辰洗澡不用水,李易峰洗澡被女生看到…原來沐浴戲都是這樣拍的啊

TAG:騰訊娛樂 |

您可能感興趣

好萊塢找到贏得中國市場關鍵:在華尋找合作夥伴
世界看好中國音樂市場?QQ音樂吳偉林:國際化大門已打開
美國大選華爾街各家怎麼看?做好市場劇烈波動的準備
頹勢難挽,中國市場是否會成為三星手機的阿喀琉斯之踵?
馬克龍贏了!全球金融市場「狂歡」!對中國會有啥影響?
美國好萊塢垃圾片在本國市場慘淡,卻在中國圓了撈金夢。
德媒:中國手機物美價廉瞄準國際市場 三星蘋果「要當心」
為了贏回中國市場 蘋果公司向中國妥協
福特將從中國進口福克斯到美國市場
美國媒體關注中國大狙,國際市場廣受歡迎!
蘋果重磅宣布,開始收割中國市場!華為迎大利好?
中國人愛吃龍蝦推高國際市場價格 美國吃貨「叫苦」
俄羅斯決心要從中國手中搶回輕型機市場:中巴造梟龍準備好了嗎?
勝利正式進軍中國高級會所及娛樂市場:把夜店帶到中國
實拍:韓國最棒的水產市場,看看和中國的有什麼區別
巴菲特:繼續看好美國經濟及房地產市場
德國數據:中國成全球智能家電最大市場,德國增長最高,萊茵貝克
王梅:中國市場上的「YBP」管,每一米都來自德國
逃離中國市場的LG手機 在美國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