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決戰前的較量:中印自衛反擊戰前,周恩來在印度做一事,掌聲雷鳴

決戰前的較量:中印自衛反擊戰前,周恩來在印度做一事,掌聲雷鳴

印度總理尼赫魯曾經有多麼囂張,野心有多大,我們看看他的印度支那聯邦計劃就知道了:


所有受南亞次大陸文化影響的區域,以及英國在南亞次大陸周圍所有的殖民地,包括並不限於現代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斯里蘭卡、阿富汗一部分、尼泊爾、不丹、以及已經被印度成功吞併的錫金,和中國西藏。


如果真有了這樣一個印度支那聯邦,中國便沒有腹地可言了。尼赫魯這是要自己活,不要別人活!

一個國家,是不可能任意挑選自己的鄰居的。



決戰前的較量:中印自衛反擊戰前,周恩來在印度做一事,掌聲雷鳴



毛澤東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對印度和尼赫魯採取忍讓的態度。毛澤東主席曾對來訪的尼赫魯說:

朋友之間有時也有分歧……這種吵架同我們和杜勒斯的吵架,性質是不同的。中印簽訂了關於西藏某些問題的協定,這有利於消除引起懷疑、妨礙合作的因素。


但是,尼赫魯聽不懂「好賴話」,他「登鼻子就上臉」,他向中國提出的12.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要求,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福建省,他還強行建立了許多軍事據點,並製造了流血衝突。


尼赫魯仗著有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給他撐腰,他賭新中國不敢出兵。


面對尼赫魯咄咄逼人的「前進政策」,毛澤東主席應對以「武裝共處」方針,希望跟你和,但和不成,只有打!


時刻準備著打!而且,打,我們有優勢,人民解放軍剛結束平叛不久,常駐高山,這些,都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絕對優勢。

打之前,還要跟你談!



決戰前的較量:中印自衛反擊戰前,周恩來在印度做一事,掌聲雷鳴



1960年4月19日,周恩來在外交部長陳毅的陪同下,從緬甸仰光起飛,前往印度,與尼赫魯會談。


但是,尼赫魯根本就沒有談判的誠意。本來,周恩來總理提議和尼赫魯共同舉辦記者招待會,但遭到尼赫魯拒絕,為了使各國外交使團和輿論界充分了解中國的立場,周恩來總理毅然決定在印度單方面舉辦記者招待會。

印度的一些極端分子,想在記者招待會上給周恩來總理來個「下馬威」,結果他們剛搶佔好有利位置坐下來,中方代表就將「傳單」發到了他們手裡,上面簡明扼要地印著中方的立場。


周恩來總理步入會場,他又重申了中方的立場,並情真意切地回顧了中國和印度的悠久歷史,並熱切希望中印和平共處。



決戰前的較量:中印自衛反擊戰前,周恩來在印度做一事,掌聲雷鳴


周恩來總理的演講感染了整個會場,數百名記者離開座位,站起來鼓掌。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一位西方女記者表情嚴肅地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您今年已經62歲了,比我的父親還要大8歲,可您為什麼仍然那麼年輕、俊美,像個小夥子,能回答嗎?」


周恩來總理稍微思考了一下,說:


「好,我回答,我只是按照東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進行生活的------我的健身方式是------」


話音未落,台下又是掌聲雷鳴!


尼赫魯輸掉了和談,仗他也沒打贏,最後還要尋求美國的保護,不久即心有不甘地死去了。


他錯誤地估計了形勢!


中國即使是經濟困難時期,也不是好惹的,惹了是有麻煩的。



決戰前的較量:中印自衛反擊戰前,周恩來在印度做一事,掌聲雷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資訊 的精彩文章:

赫魯曉夫要與中國建「聯合艦隊」,毛主席回應一句話,赫不再吭聲
毛主席等領導人進北京都帶了啥?很多竟然是張靈甫等國軍戰將舊物
開國中將聶鳳智,萊蕪戰役俘虜一軍長卻挨批,十年後才清楚咋回事
毛主席進北京夜宿頤和園,問一個奇怪的問題,既感人又發人深思!

TAG:前瞻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諷刺的掌聲,響起來!
沒有背後的艱辛,哪來謝幕時如雷鳴的掌聲!
雖然馬刺輸光了,還是該給吉諾比利和加索爾掌聲,老兵一直在戰鬥
你放下最後的抵抗,等待在四周鼓漲的掌聲里再一次,又一次,沉入那些靜靜的漏洞里
老將紅牌下場仍贏得掌聲,最後一次衝擊世界盃說不出再見
招黑體質,唯一一個被事務所開除的日本女星,她是同時在掌聲與批評聲中沐浴的話題女王!
《中國新歌聲2》的掌聲和噓聲:經典IP慘淡落幕,以後該怎麼做?
是一種什麼力量,讓一部國產電影在放映結束後迎來的是一片掌聲
《中國新歌聲2》的掌聲和噓聲:經典IP平淡落幕,以後該怎麼做?
招黑體質,唯一一個被事務所開除的日本女星,她是同時在掌聲與批評聲中沐浴的話題女王
噓聲和掌聲齊飛,這次戛納有點頹
姑娘,願你在一段沉默後,終會贏得掌聲雷動。
《軍事》中國專家無意暴露殲20還有這一性能,引起一陣陣掌聲!
周恩來在宴會點燃何物?令廳里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全意首個「睡眠音樂會」:你的鼾聲,就是最熱烈的掌聲!
又一位女留學生的演講火了:這些她迎來的為何是掌聲而不是罵聲?
今日聚焦:美國人集體起立鼓掌,為這位中國人!掌聲如此熱烈,扇了誰的耳光?誰該反思?
奧運賽場上他最後一名,卻贏得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
今日探討 | 設計是孤獨的,是安靜的,不要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