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時期支援中國擊毀敵機986架艦船120餘艘是哪國?

抗日時期支援中國擊毀敵機986架艦船120餘艘是哪國?

1931年,日本在中國的東北地區精心策划了「九一八」事變,發動了侵華戰爭。因日本對蘇聯遠東地區的邊境安全造成威脅,以至於兩國的矛盾日益尖銳起來。蘇聯政府於9月23日向日本駐蘇大使廣田弘毅提出強烈抗議。在這種形勢的促使下,中蘇兩國於12月12日恢復了1929年7月中斷的邦交關係,進一步走上了聯合對日的道路。這無疑是對中國抗戰的支持和鼓舞。抗戰進行到1937年10月底的時候,中國空軍幾乎消耗殆盡,基本上已經無力阻止日本飛機對中國城市的狂轟濫炸。在日本宣布封鎖中國海岸後,無論出於什麼目的,蘇聯空軍的支援對於孤立無援的中國軍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1937年4月,蘇聯駐華大使波戈莫洛夫通知中國政府,蘇聯決定向中國出售飛機和坦克,並提供5000萬美元的貸款,寄希望於歐美的蔣介石始終沒有回復。由於當時一些西方大國仍在實行對日綏靖政策,直到「七七」事變後,蔣介石才意識到形勢嚴峻,意識到爭取蘇聯援華抗戰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8月14日,日本宣布封鎖中國海岸後,英國、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先後取消了與中國政府簽訂的出售武器協議。由於蘇聯在中國北面,日本沒辦法封鎖。而此時的蘇聯,從自身防衛需要出發,也願意援華抗日。於是,蔣介石通過陳立夫向蘇聯政府提出兩項請求:「希望蘇聯增加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包括向中國提供1.5億美元貸款;另一方面,中蘇兩國簽訂互助條約。」但是蘇聯政府擔心如果簽訂互助條約,就可能把蘇聯拖入對日戰爭。而蘇聯不想在遠東地區同日本作戰,以免希特勒乘虛而入。相反,蘇聯對互不侵犯條約表現出極大的興趣。1937年8月21日,中蘇兩國正式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開始向中國提供經濟貸款和軍事援助,並派遣軍事專家和志願航空隊參加中國抗日戰爭。《條約》生效後,中國得到蘇聯援助的大量武器和軍事裝備,僅1937年中國就獲得20個師的全部裝備。1937年至1939年間,蘇聯政府對中國提供了三筆援華易貨貸款總額高達2.5億美元,但因蘇德開戰後,蘇聯無暇東顧,援華貸款實際使用173175810.36美元。


抗日時期支援中國擊毀敵機986架艦船120餘艘是哪國?



1938年初,中國空軍已建立了3個飛行大隊,其中規模最大的第一飛行隊以及第三飛行隊都是在蘇聯提供的飛機和武器裝備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只有第二飛行大隊的裝備靠的是美、法、英、意等各國提供的飛機。1939年至1942年底,中國政府從蘇聯購買飛機1285架,其中驅逐機777架,CB中程轟炸機328架,ДB遠程轟炸機30架,TB-3重型轟炸機50架和教練機100架。此外還有發動機、航空彈藥、油料和航材等。蘇聯援助的轟炸機全部由蘇聯空勤組駕駛,從阿拉木圖起飛,沿一條既缺少機場,又沒有導航設備的艱險航線,經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哈密飛到蘭州;或從伊爾庫斯克起飛經蒙古到蘭州。殲擊機則分解開,通過汽車運送至新疆,再裝配起來。


與此同時,蘇聯政府根據《條約》,還向中國派遣了軍事專家和志願飛行員參加中國的抗日戰爭。由蘇聯空軍部隊抽調的人員和裝備組成5個航空隊(最多時8個,最少時2個)。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第一個由99人組成的飛行大隊分三批先後來到中國,其中志願飛行員39名。1939年夏,在中國的蘇聯志願飛行員和航空機械師已達400多人,1937年至1942年共計有5000多名蘇聯人奮勇戰鬥在中國抗日戰爭的前線和後方。


抗日時期支援中國擊毀敵機986架艦船120餘艘是哪國?



蘇聯空軍


蘇聯專家還在新疆和甘肅幫助中國建立了航空供應站和飛機修配廠,開辦了航空學校及訓練基地,擔負蘭州、哈密防空;大部分人員則分赴華東、華中各地,直接參加對日作戰。 在援華作戰的過程中,有236名蘇聯飛行員犧牲在中國;14名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蘇聯援華飛行隊共計湧現了空軍中將5名、空軍上將2名、空軍主帥1名、空軍副司令2名和空軍司令1名。


據統計,從1937年10月到1941年底,共4年2個月的時間,蘇聯以空軍志願隊名義,總共派遣了3665人參加中國抗戰,其中包括1091名飛行員以及 2000餘名機械師、工程師等各類航空輔助人員。截至1939年12月,蘇聯空軍志願隊為主力的中國空軍,擊落、炸毀敵機986架,毀傷日軍艦船120餘艘。


抗日時期支援中國擊毀敵機986架艦船120餘艘是哪國?



南京保衛戰,蘇聯志願飛行員初露鋒芒


就在日軍大舉南下,即將合圍南京的關鍵時刻,由普羅科菲耶夫率領的23架伊-16戰鬥機於1937年12月1日抵達南京,秘密參戰。在南京保衛戰中,蘇聯志願飛行員初露鋒芒,僅在12月2日這一天,就擊落日本轟炸機6架,12月3日又擊落4架。


當時蘇制戰鬥機的主力機型伊-15和伊-16,對抗日本的九六式艦載戰鬥機,在性能上各有所長。作為中國空軍顧問的陳納德當時也在南京,伊-16的性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據一般的空戰情形,幾秒鐘內兩軍就分出高下,最多也不過需要幾分鐘之久。可是,這一戰雙方卻整整相持了半個鐘頭,曾有幾分鐘,雙方都曾達於千鈞一髮的危機了。到了後來,日機漸漸轉於俄機之間來作環繞的襲擊。一架蘇聯飛機向下潛避,日機尾追直下,突然蘇聯飛機一個轉身,冷不防轉過來襲擊日機,這算我第一次看見蘇聯飛機能靈活運用戰術,通力合作,來應付敵人。不多時,雙方才戰累收兵,各自飛開。」

蘇聯航空志願隊飛行員古邊科描述,被稱作「黃雀」的伊-15式驅逐機是一種雙翼機,起落架是固定式的,速度不快,但機動性能好,裝備四挺通過螺旋槳射擊的機槍。


與日軍九六式單翼驅逐機相比,雖然後者裝配有兩挺大口徑機關槍,射程較遠,但其射速卻比伊-15的7.6毫米「什卡茲」機槍慢得多。而伊-16單翼機配備了在當時比較現代化的收放式起落架,速度上遠超九六式,被稱作「燕子」。 無奈蘇聯志願空軍來華作戰時,已是南京保衛戰的後期,日軍佔據了極大優勢,南京機場遭到日軍重點轟炸,破壞嚴重,早已不堪大用。因此蘇聯的援助也只是杯水車薪,敗局已無法挽回。蘇聯空軍打了幾場空戰之後,在南京淪陷前後撤至武漢防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碧海銀浪 的精彩文章:

晚清的名妓賽金花是怎麼死的?是慈禧太后給逼死的?
殭屍為什麼都是清朝官服?背後故事心酸
歷史回憶:令人觸目驚心的戰場照片
抗戰勝利後 揭秘八路軍是怎樣對帶日本戰俘的?
抗戰期間我軍到底消滅了多少日本鬼子?

TAG:碧海銀浪 |

您可能感興趣

抗日時期蘇聯空軍支援,助力中國擊毀敵機986架艦船120餘艘
抗日期間蘇聯空軍支援,助力中國擊毀敵機986架艦船120餘艘
15艘航母組成的艦隊群,3天擊沉3艘敵軍航母,拔掉10個基地,擊落1000架敵機
參戰200餘場,擊落敵機1000餘架,美國空軍實至名歸的王者
18年生產4000輛 參戰18天 擊落敵機40架 至今不想換
45秒幹掉2架來襲敵機 30年裝備250架 中國戰機立下大功
最強航母:擊沉擊傷敵艦263艘,擊落敵機911架
投350億元 只買4個導彈營 400公里外鎖定200餘架敵機
1分鐘打120發炮彈 直撲12000米高空 一發命中敵機必散
摧毀9100架敵機 機翼內可裝2000發彈藥 萬米高空馳騁
美國軍迷找到並修復35年前首次擊落敵機的F-14
爆炸時產生4000塊彈片,30米半徑的敵機成兩截
近5000公里時速衝上天空 20000米高空的敵機被切成兩段
國軍舊炮創造新奇蹟:不到200炮彈擼掉12架敵機
58年前和30年前,我地空導彈部隊兩次揍下敵機為國慶獻禮
1秒內鎖定160個目標 128發導彈 敵機無法逾越的15公里
載80架艦載機600噸彈藥 重三萬噸 毀敵機千架
一次炸出4000塊彈片 30米半徑內敵機成兩截 3倍音速衝天
二戰蘇軍曾裝備5500架美製戰機:單機擊落59架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