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看《金鎖記》《王熙鳳》 賞「京劇新美學」

看《金鎖記》《王熙鳳》 賞「京劇新美學」

看《金鎖記》《王熙鳳》 賞「京劇新美學」



台灣國光劇團應上海第十屆「名家名劇月」之邀,帶來台灣京劇青衣魏海敏主演的兩出新編京劇《金鎖記》與《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以下簡稱《王熙鳳》),將於3月24日、26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公演。國光2014年春曾在上海大劇院上演「伶人三部曲」——《孟小冬》《百年戲樓》《水袖與胭脂》,引發業界和戲迷熱議,崑曲名家蔡正仁更盛讚其為「國光現象」。劇團因所處的人文環境不同,孕育出不同的京劇風貌,藝術總監王安祈定義為:「國光團隊重視整體美學,將京劇藝術視為當代創作,以文學筆法與視覺影像相互激發,直探人性底層的內在剖析。」作為新美學的代表作,此番魏海敏的演出無疑是新老戲迷一覽「台灣京劇新美學」的絕好機會。

用舞台的空間


突顯文學的意象


3月24日19:15演出的《金鎖記》,改編自張愛玲原著同名小說,以意識流與蒙太奇的手法,虛實交錯、時空迭映,呈現張愛玲式的華麗與蒼涼。該劇2006年首演於台北,2009年受邀赴北京國家大劇院及廈門、福州巡演,2010年巡演於上海、香港、天津等地。該劇是國光劇團最具代表性的新編京劇,呈現台灣京劇現代化的新美學思維。藝術總監王安祈與趙雪君聯手編劇,魏海敏主演「審慎的瘋子、邪惡的母親」曹七巧,頭牌老生唐文華不掛髯口飾演風流姜三爺,劉海苑、陳清河、王耀星、陳美蘭等聯合主演,李小平導演。


3月26日19:15演出的《王熙鳳》,由「紅樓老作手」陳西汀編劇,是前輩名伶童芷苓1980年代在上海京劇院的代表作。主演魏海敏曾向童芷苓拜師,以梅派青衣詮釋荀派名作。張派青衣劉海苑飾秋桐,黃詩雅飾尤二姐,鄒慈愛飾賈璉,羅慎貞飾賈母,李小平導演。

「新美學」並非僅指視覺上的探索,採訪中,魏海敏說:「《王熙鳳》和《金鎖記》 講述的都是那個年代被禁錮住的女性。比如《金鎖記》里,根據張愛玲小說的意象化特徵,導演設計了上海石庫門等場景,每一個場景都是不開放的、閉鎖的空間,這些構思都來自小說。我們就是用舞台的空間,把文學的意象突顯出來,跟京劇的表達融合在一起。」


「新美學」突圍緣於京劇人自身困境


採訪中,王安祈則坦言,「京劇新美學」的誕生源於台灣京劇人自身的困境,「我們常看到大陸京劇團的海報上都是一顆顆閃亮的名角流派繼承人,這一點我們做不到,只得另謀出路。我到國光擔任藝術總監近十年以來,最費心的就是如何揚長避短。台灣唱將名角兒人丁單薄,排戲碼時總是左支右絀。所以我不能板起面孔跟觀眾說,京劇里有那麼美好的唱、念、做、打,有那麼深厚的文化底蘊,你們為什麼不看?」


唯一能做的是重新定位。王安祈說,「我向來不甘心京劇優美圓熟的藝術只被當作文化資產,它不僅該是當代的劇場藝術,我更想和全團一起攜手讓京劇從劇壇挺進文壇。希望國光每一部創作都能成為值得討論的文學作品,活生生的、動態的當代文學作品。」這樣的探索令國光在台灣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走進劇場


談到上海觀眾,魏海敏說,「到了上海,很多年輕觀眾跟我說『我們還是比較喜歡看老戲哎』。我的感受是比較驚訝的,大陸尤其上海,有很多很年輕的朋友非常老練,對看京劇這件事特別在行。在台灣沒有這樣的觀眾。這是大陸的人文環境造成的,觀眾可以有很豐富的戲劇的洗禮。而同樣,對於我的表演,他們也會很吃驚,當然也有爭議。不過,我對他們的接受度很有信心。觀眾的審美習慣並非一成不變,形式上京劇並非只有一桌二椅,只要內涵是對中國歷史、對中國人的價值和審美的高度關注,各種探索,我覺得觀眾都能接受。」

對讓更多90後、00後走進劇場看京劇有信心嗎?魏海敏認為不必擔憂,「我認為這波人只要有機會進劇場,他們就會喜歡。資訊發達了,選擇多了,給了他們更成熟的審美視角,他們更容易甄別出什麼是好東西。所以他們只要能走進來,一定會發現京劇是很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粹傳承 的精彩文章:

京劇老生於魁智《迎來春色換人間》,馮鞏伴奏京胡!
四大名旦的故居
還原名家本真 尋回時代情懷——三天連播過足戲癮《角兒來了》!
《林沖夜奔》——以藝統技
大師相繼遠去 戲曲氣脈如何延續

TAG:國粹傳承 |

您可能感興趣

41歲香港舞台劇女王焦媛深圳宣傳《金鎖記》睫毛矚目曾以大膽演出聞名
書評:金鎖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