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竟敗給緬甸?清朝軍隊腐敗可見一斑,百年國恥由此顯現!
在清朝號稱最繁榮昌盛的乾隆皇帝時期,卻發生了一件罕見於史料的戰爭,這就是清緬之戰。
公元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緬甸木邦的土司率領自己的部隊以及貢榜王朝的軍隊約2000人侵入中國孟定和耿馬兩內地土司的管轄區域,劫持了孟定的土司,焚燒了耿馬土司的衙署和一些當地的民居。當地守備軍隊無力抵抗。
之後緬甸越鬧越大,乾隆皇帝不願在綏靖下去了,於是新任雲貴總督劉藻出兵伐緬甸,但除擒獲5人外,別無戰果,本想將此事平息下去。但緬兵絲毫不給劉藻面子,再次以數千人的軍隊規模入侵車裡,佔領了車裡土司衙署所在的橄欖壩,其兵鋒甚至深入內地思茅,發文清朝,宣布車裡(今西雙版納)為緬甸領土。
劉藻急忙命3000綠營兵圍剿,緬兵遊動作戰,清兵雖然陸續收復橄欖壩等多處地方,但是這些地方一般都是緬兵主動撤退的,清兵並無多大戰果。相反,一路大約600人的清兵在援救猛阿途中,陷入緬兵埋伏,被擊潰,死傷10餘人。乾隆帝聞奏大怒,將劉藻革職。
之後緬甸為乾隆所重視,命他器重的邊疆大吏楊應琚出征,楊應琚開始調集約14000兵準備向緬甸進攻,緬甸方面派遣將領莽聶渺遮率緬兵1萬抵擋;雖然士兵總數上,清兵多過緬兵,但依然屢戰屢敗。清兵雖有兩個總兵坐鎮,但只是略為抵擋後即聞風潰逃,緬兵劫掠一番後很快退回孟艮。至此,宣告了單靠雲南綠營兵已經完成不了對緬戰爭的任務。
第三次乾隆派悍將明瑞調滿洲兵三千,四川綠旗兵八千,貴州綠旗兵一萬,外加雲南綠旗兵五千,合計二萬五千兵,分兩路進軍;但是依然失敗,明瑞戰死,舉國大驚。
經歷三次戰爭的失敗,乾隆皇帝開始對緬甸的國力、軍力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但必雪喪師辱國之恥。乾隆皇帝於是很憤怒地不理緬甸陸續發來的求和文書,開始調集精兵強將,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
乾隆命重臣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原來跟隨明瑞出征的滿洲兵調回,增調1500滿洲兵以及3000貴州兵入滇,後來又加派3000滿洲兵2000福建水師。
此次戰爭,不能說清朝就勝了,病死病倒的比戰場死傷還多,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傅恆本人亦染病卧床。緬兵損失雖然略大,但戰場形勢略優。這場戰爭結束的原因是還是因為緬兵統帥諾爾塔明白緬甸無力支撐與中國的長期戰爭,自行決定議和停戰。
前後經歷四次大戰,耗時多年,共花掉清朝911萬兩白銀,但仍未戰勝,清朝國力衰弱,可見一斑。
但是,緬甸何以對抗清朝?且多次勝利?原因重點還在武器,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術落後。返回後曾上書乾隆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
但乾隆皇帝受「騎射為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後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鬆弛,所以未予以重視。
如果乾隆之時重視火器軍備發展,或許就不會釀成後世百年國難了,千古第一昏君,唯乾隆爾。
PS:《還珠格格》中,爾康被抓那次,就是清緬之戰了。
※火燒圓明園是中國千年國恥,這時候清朝皇帝在幹什麼
※美軍後悔了!零傷亡完勝對手,卻被戰敗國恥笑了十幾年
※靖康恥,猶未雪,國恥恨,何時滅?荒淫無道的宋徽宗才是導致北宋滅亡的真正原因?
※古代歷史上的五大國恥,第三讓皇帝做狗,第一甚至是滅族之禍
※一雪國恥!九一八之際,中國在日本海乾了件大事,驚得美軍後撤千里!
※後晉國滅無人知 北宋國滅卻成國恥?這公平嗎?
※英國大使參加乾隆壽宴時,說了這句話,揭露了國恥,難怪大清要亡
※國恥!沒想到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屠殺之後,日本國內竟然這樣慶祝!
※兩百年前乾隆皇帝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揭露中國百年國恥歷史真相
※大漢國恥:使團被劫殺,武帝發兵數萬討伐,竟慘敗,只回來一千多
※皇太極在朝鮮樹了一塊碑,曾先後幾次被推倒,如今被韓國視為國恥
※九一八到底是誰之恥?是誰製造了這個國恥?
※滿清並不是毀在慈禧手裡,中國百年國恥,此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若非慈禧誤國,滿清賠款資敵日本,焉有九一八事變之國恥?
※百年國恥,海參崴是如何被俄國搶走的?地球知識局
※晚清的大罪人不是慈禧,而是此人,中國的百年國恥因他而起!
※這一戰是印度國恥:挑釁我軍後,打遍歐亞的王牌被解放軍輕鬆吊打
※看了抗日神劇都在想鬼子是怎麼堅持十四年的?國恥被當成娛樂?
※史上四大亡國劍:崇禎李自成劍,還有一把勵志劍,削鐵如泥雪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