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以「衛所制度」為榮: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以「衛所制度」為榮: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衛所制度」是明代最主要的軍事制度。衛所制度吸取了歷史上的屯田經驗,是一種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明太祖曾深以創設這一軍製為榮,他曾誇口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以「衛所制度」為榮: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明代從京師到府州,都設立了衛、所。按照明制,5600名軍人為一衛,1120人為一所,120人為一個百戶所。自衛指揮使以下軍官都是世襲的。衛所軍隊都有固定的戍所。衛所由朝廷根據各地的防衛、戰略需要而設置,或數府一衛,或一府數衛,視各地戰略地位之重要與否而定,固定駐屯戍守。


明代山東以其連接兩京的重要形勢,成為朝廷最為關注的地區,設衛之多、設衛之早,尤其不同他省。明政府為了鞏固大運河這一朝廷經濟大命脈,加強山東境內運河沿岸衛所的軍事力量,有的擴充衛所軍員,有的則增設衛所。而山東之內又以魯西北與沿海地區最為要害,山東多數衛所和主要兵源皆布局於此。


而位於魯西的東昌,位於京杭大運河河道上。元為東昌路,明初改為東昌府。東昌府南接濟南、充州,北連臨清,「襟衛河而帶會通,控幽薊而引淮泗,泰岳峙,漳水西環,實齊魯之會也。」


明初的東昌府為練兵、駐兵重地。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年)七月,「敕徐達詔山東諸將會兵東昌」。洪武十年(1377年)正月,「都督僉事藍玉練兵東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閏四月,「東平侯韓勛、西涼侯濮興、瀋陽侯察罕、左軍都督僉事王憲練兵東昌」。大量的官軍駐紮在此,不僅因為東昌具有適合練兵的廣闊平坦地形,還因為其地處交通要道,便於派遣和徵調。可見,東昌府沿襲元代而設衛,是因其位於運河沿岸,有便於南北交通的水路和陸路優勢。

明代東昌府內設有平山和東昌二衛。平山衛於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建,史書記載,「城中有二阜,謂之平山,明初建衛於此,因名。」治所在東昌府內。而東昌衛系湖廣武昌衛調至東昌,於宣德六年(1431年)而建。其時明朝處於建國以來最為穩定之時,大運河位於東昌府城東門外,為了保護大運河的暢通,因而增建東昌衛。


在羊使君街東段路口西南角刻有「東昌衛」的石碑是兩個衛所的分界線。平山衛主要負責界碑以南至龍灣減水壩之間運河漕糧的運輸安全,而東昌衛不僅負責該界碑以北至梁水鎮之間的漕糧運輸,還負責東昌府轄區的治安。


明中期以後,各地衛所官軍大量逃亡,雖然衛所數量及建置方面已經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實際存在的衛所官軍人數與規定數額相差甚遠,衛所官軍戰鬥力大大削弱,已經名存實亡。(盧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大全 的精彩文章:

屈原之死另解:與楚王妃幽會被殺後投屍江中
舊上海大亨黃金榮結局:掃馬路接受勞動改造
梁山官場「潛規則」:宋江愛聽「拍馬屁」?
震動太平天國領導層的密告:東王欲殺洪奪位
宋朝男人為何愛賞花戴花:是百官履行的禮儀

TAG:野史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

衛所制度:何以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此武林宗師威名遠播,曾協呂四娘刺殺雍正,後被李衛所擒投清
保潔員工資遭拖欠 官方稱:環衛所過年休假了
日本的軍事實力只能維持在自衛所需的水平
明朝衛所防得了蒙古,為何卻奈何不了女真?
明朝衛所制度是什麼?是不是這個制度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小常識——明朝衛所制
明朝真的在東北建有衛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