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中國人的學習熱情是怎樣丟失的?

中國人的學習熱情是怎樣丟失的?

中國人的學習熱情是怎樣丟失的?


中國人的學習熱情是怎樣丟失的?


1


有報道說,中國人的人年均閱讀量是世界最少的國家之一,只有歐美日這些國家的幾十分之一。還有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人確實普遍嚴重缺乏學習的熱情與發明創造的成果。中國人雖然注重教育,重視學習,也一直忙忙碌碌,但是,幾乎所有的學習都是在為文憑與外在功利的東西而奔波,從來沒有真正體驗過知識的樂趣、思想的樂趣、發現發明的樂趣。總之,中國人的學習熱情是嚴重丟失了,是一種偽學習。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局面?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不容易。有宏觀因素,也有微觀原因。

先說宏觀的原因,這也是很複雜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等級制的特權社會,將這個社會中所有的一切都簡化為「權錢」二字。叢林社會,贏者通吃,特權階級,官家通吃。使得這個社會的樂趣完全集中在「升官發財」四個字里。用這樣的指導思想來指導所謂的學習,其實是偽學習。因此,孔子在《論語》中開篇即提到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快樂,其實也不在學習本身,而是因為「學而優則仕」,是仕後面的「黃金屋、顏如玉與千鍾粟」。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福澤諭吉著有《勸學篇》,就是要改變深受中國儒家的學習觀毒害的不良風氣。由歐洲引入的西洋學問,並沒有那些獲得身份符號的作用,不能夠獲得功名,但是,卻很有社會功用。那些學問是探究世界的,是為人生的,是用來改善生活與生產方式的,因而是造福人類社會的。


2


就微觀層面來說,中國文化也將學習的內涵弄亂了,就學習方法而言,中國人的誤區也非常之大。


誤區很多。我這裡只談一個最重要的誤區,那就是基礎紮實的學習觀。中國人特別迷信打基礎一說。我很小的時候就被不斷地告誡,學習要基礎紮實。譬如爬樓梯,一樓未到,不要企圖爬二樓。蓋房子,基礎不打好,上面的建築就不牢固。生活常識確實也是如此。然而,學習之事卻不是這樣簡單。人的心智發展遠比蓋房子要複雜的得多,也微妙得多。人的天然好奇心與求知慾其實才是掌握各種知識技能的不二法寶,最不可丟失的。可惜,基礎紮實的訓練,常常首先損害的就是這個最重要的東西。

基礎紮實的觀念,讓中國人真正學點東西真的非常艱難痛苦。彷彿學習天生就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一樣。中國人普遍缺乏學習的熱情,其實就是被這種錯誤觀念損害的。


舉個例子。小侄女原來是非常喜歡舞蹈的。人長得漂亮,身材也非常靈活,是一個充滿靈氣的孩子。在幼兒園時就天天鬧著要學舞蹈。這個願望我當然要滿足她。因此送她到南方歌舞團用專業的舞蹈教師對她進行培訓。幾個月學下來,小侄女不樂意了。我才認真過問這幾個月究竟學了一點什麼。原來,舞蹈課天天只是練習壓腿及幾個簡單的基本動作。說這些是舞蹈的基本功,必須把基礎打好。


可是,沒有等到基礎打好,小侄女已經對舞蹈表露了厭倦的情緒。一棵舞蹈好苗就這樣要遭受夭折了。我不知道小侄女還能夠堅持多久。顯然,這些舞蹈老師也是按照他們當初接受舞蹈訓練的方式在訓練我的小侄女的。這種訓練方式唯一的好處就是把孩子的舞蹈興趣完全訓練沒了。也難怪,中國一提學點東西,全是如何刻苦的例子。好像不刻苦就不能夠學到任何東西一樣。


中國人教人繪畫也是這樣的。一定要從所謂的基本的素描開始,一筆一畫,有板有眼,反覆訓練,不把一幅非常美麗的藝術畫弄得支離破碎,枯燥乏味,不會罷休。直到孩子的繪畫的興趣索然無味,方善罷甘休。也難怪,中國人的繪畫就嚴重缺乏想像力,缺乏創意。中國的美術學院培養了大批基礎紮實的畫匠,卻幾乎無一世界大師。


我有一個學生,小時候被發現有乒乓球運動的天賦,也極有興趣。因此去接受專業訓練。訓練的開始就是要她把乒乓球往牆壁上打,每天要打上萬個,說這是基本功。沒有用半年時間,這個孩子便放棄了乒乓球運動,感覺厭倦了。中國人在某一技術性項目上也許靠刻苦訓練可以獲得一些成績,但是極少有人能夠體驗到這裡的樂趣。中國乒乓球用舉國的體制,可以拿世界冠軍,可是,人家小小的北歐國家瑞典幾個業餘愛好者,邊玩邊比賽,竟然也多次拿到男子項目的世界冠軍,這是最具有實力的一個獎項。那年佩爾森、瓦爾德內爾、林德、阿佩伊倫等世界冠軍輕鬆將中國頂尖級選手劉國梁、孔令輝拿下,簡直就像玩一樣。打球是活人的事,下那種笨功夫是沒有用的。

其實就人的天性來說,每個身心正常的孩子都有表達自己意願的天性。無論說話,還是寫成文字,表達意願是人的自然天性。但是,看看中國的語文教學。那些孩子越教越沒有表達能力。尤其是寫作與公開說話,簡直就是要他的命。為什麼會這樣?看看那些語文教學的方式,也基本上是以消滅孩子的興趣為己任的。一些語文老師,非得想方設法將孩子的閱讀興趣與寫作興趣毀滅殆盡不會停止工作。還美其名曰,這是在刻苦訓練。


說實在的,我的寫作能力就不是靠刻苦訓練出來的。雖然我自初中時起就開始寫日記,並且寫過許多東西,但是,完全沒有人強迫我,因為,寫作過程是我的樂趣,是一種享受,根本不會感覺那有多苦。


中國人常常將學習過程枯燥無味化。學車先學最難的蝴蝶樁倒車技術。倒車是學車最難的部分。車還不會開卻先學倒車。對方向盤與汽車還完全不熟悉,就要從最難最枯燥的部分開始。許多人在中國學車都是苦不堪言。


中國人練武,也是先站樁,練習鐵沙掌、二指禪之類,以便點人穴位。讓練武者整天與一個木樁打鬥,就是不與活人對練。等到遇到西洋拳術,才知道自己所練的所謂功夫,要不只是笨死的功夫,要不只是類似中看不中用的舞蹈,絲毫沒有實戰能力。中國武功的散打實戰,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是在吃夠了西洋拳術、泰拳、俄羅斯散手與日本空手道的虧之後才開始改進的。

3


關於學習能力,其實不僅僅是學校的小事,而是事關一個國家民族的大事。改變學習觀念與學習方式,是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生命活力的重要標誌,也是國民生存能力的重要表現。日本人的學習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接觸了西洋的學習觀念之後得以改變的。福澤諭吉著有《勸學篇》,幾乎與福澤同一時代的滿清大臣張之洞也著有《勸學篇》,比較一下兩種勸學方式,就知道中國人學習能力與日本人相比有多大的差距。也就不難理解,後來中國幾次敗在日本人手中的原因。這兩個《勸學篇》的差距,就是中國人與日本人的差距。福澤的《勸學篇》是要日本人成為一個善於學習的現代人。張之洞的《勸學篇》是要中國人變成「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無用腐儒,不挨打才怪呢。


4


中國人的學習觀,簡單說來是來源於農業社會,靜態的學習觀,缺乏有機的概念。老農民看待這個世界是用稻田打糧食來衡量的。因此,一切都是與糧食有關的。比如論人學識,就不會有心理測量的概念。論人的才氣,也只是用糧食器具來衡量。因此,中國的成語才有「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一說。其實人的學識是不能夠用車來載運的,而才氣更是不可以用裝糧食的器具來衡量,學識與才氣都不可能用車載斗量。


人,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富有靈氣與智慧的生命體,許多學習與創造發明的能力其實早就由造物主將密碼安置在人的生命深處,我們與其需要刻苦訓練,不如多一點對人的生命的敬畏。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的地方就會有自動化的主動學習,即使是吃苦,也是津津有味的,樂在其中的。消滅興趣的學習就是把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老師給消滅了。


中國許多刻苦耐勞的學生,以優異的考分去美國留學,結果常常也就是考試的優異成績獲得者而已,然後去做了一個高級打工者,還算是不錯的。然而,創業、創造、發明這些活動常常與他們的生命無關。這種短板,常常就是中國特色的文化教育蘊藏下來的。當今中國教育,狼爸虎媽式的教育還在推廣,因學習帶來的痛苦還在延續,災難還在重演,真的是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是盡頭。


2012年5月6日星期日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混跡官場秘訣:遵循官場潛規則,但錢不入私囊
易中天:士人有哪些特點?
教育,就是讓孩子找到適合他的「生命方式」
那些逝去的時光與風韻依舊讓人神往——中國史上名畫重現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人的學習熱情是怎樣丟失的
「如何保持孩子的學習熱情」 討論(二)
光緒英語學習熱情很高,每日清晨四點就開始上課
中醫培訓開班 民間中醫「轉正」學習熱情高
161027 小池成語學習熱情高 化身呆萌池三歲惹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