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向美國前貿易代表問了個問題:中美貿易如何走?

我向美國前貿易代表問了個問題:中美貿易如何走?

世 界 說


李曉萌 孫雪霏


發自 中國 北京

今天上午,盤古智庫舉辦了中美經貿關係高峰對話。曾在中國加入WTO談判中在美國代表團任首席代表的巴爾舍夫斯基、中國入世談判總代表龍永圖與外交部前部長何亞非等人出席。



我向美國前貿易代表問了個問題:中美貿易如何走?



巴爾舍夫斯基回答記者提問

做完演講之後,巴爾舍夫斯基、龍永圖、何亞非回到座位開始茶歇。看到他們回到座位上,我隨即走向巴爾舍夫斯基,這時她身邊很快聚集了五六名其他媒體記者。在上一位記者問完關於BIT(中美雙邊投資協議)的談判是否會繼續的問題後,當她還想繼續追問關於特朗普的問題時,巴爾舍夫斯基微笑著打斷了她。我立刻湊上前開始提問,「特朗普此前曾表示,上任第一天就要把中國定義為貨幣操縱國,但是他沒有這麼做,您認為他之後會這麼做嗎?如果他這麼做了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巴爾舍夫斯基說:「我不知道總統的意圖是什麼,我認為中國並非貨幣操縱國,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是我不知道特朗普總統會怎麼做。」我想繼續向她追問,她快速地打斷了我:「that』s it.(就這樣吧)」。


龍永圖:我很欣賞特朗普的基建政策


中美經貿關係怎麼走,應該放到整個經濟全球化的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看,現在很多人對於經濟全球化非常悲觀,實際上我覺得經濟全球化這樣一個大的趨勢不會逆轉,經濟全球化無非是碰到一些波折而已,這是因為經濟全球化由全球的市場力量所推動的,是潮流和趨勢。


既然我們對於全球化大的趨勢不悲觀,也沒有任何理由對中美經貿關係悲觀。全球化的大基石不能逆轉,主要是三個原因,一個是它違背市場經濟的規律,經過了幾十年的全球化進程,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供應鏈的大的網路,使得各個國家的經濟有一些產業鏈和工業鏈連接起來。隨便舉一個例子,波音飛機,它有100多萬零部件,是在全世界八九十個國家上萬個企業生產的,特朗普總統想讓這些上萬個企業回到美國,使它的波音飛機成為100%的美國製造,我認為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二個是搞貿易保護主義,是違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

第三個貿易保護主義違背自身的利益。當美國一些人認為全球化對美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的時候,實際上他並沒有看到全球化對於美國帶來的利益,應該用事實解決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擔心。


中國和美國需要對很多事實進行澄清,比如一些美國人認為中國加入WTO使美國很多企業垮台,其實是兩個原因,一是美國的製造業從70年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前大幅度縮減,造成製造業工作大量流失。二是科技的進步所造成的工人工作機會流失。


中美關係最重要的是大家能夠心平氣和從全球化的發展中尋找一些共同的利益。中國比較注意解決全球化中的問題,比如十八大以後,我們中央做了很大的努力做了解決中國社會問題,包括扶貧、西部開發,主要是改革開放使大部分中國人得到了利益,但是使一些人被邊緣化,貧富差距很大,如果中國政策不採取措施解決貧富、地區差異,這些貧窮的人口、地區肯定是反對改革開放,肯定反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個雙刃劍,並不是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它給大多數人、國家帶來了好處,但是確實給少部分人、國家帶來了問題。我還是比較欣賞特朗普總統提出的重整美國的製造業,搞美國的基礎設施,如果做好了,美國反全球化的力量會大大減少。


所以中美的經貿關係不僅是貿易,我覺得今後更有希望在投資領域,我希望在這方面我進一步的採取合作態勢。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美國應該看到這樣一個潮流。

何亞非:中國可投資美國基建


我認為中美關係的不可預測性,而這樣的不可預測、不確定性既意味著機遇也意味著挑戰。


特朗普總統在就職以來將近兩個月,世界各國是接連不斷被特朗普政策驚到,特別是對於中國的相關政策。感覺總體中美關係是在迅速降溫,特別是在經濟關係上是降溫的。現在中方突然就要面對這樣的不確定、不可預測的中美關係的經貿關係的未來。


基於特朗普總統的不確定性,他的中國政策肯定也會有變化。並且新政府正在審視目前現有的政策選項,還需要過一段時間看到特朗普總統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政策,會看到一個成型的中國政策。雙方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對抗,因為中美兩國的許多利益要麼是去趨同的,要麼是十分相似的。

另外一方面,在經貿關係上,我覺得經貿的摩擦將會增加,因為我們看到在華盛頓,特朗普政府他們希望能夠使美國更多的獲得經貿的利益,特別是通過雙邊貿易包括我剛才也提到了買美國貨、僱傭美國人,包括讓美國人優先的相關政策。


白宮採取這樣的政策傾向就會對於美國的對外投資貿易產生時時的影響,比如美國的關稅對於從中國進口的鋼鐵產品關稅的調整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好的跡象,我們看到在特朗普總統基礎設施計劃中也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我覺得這些資本投入將會創造大量的機會,特別是對於中美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有很多機會。因為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有相當的經驗,不管是本國還是國外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都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現在美國對於全球治理方面的態度也有轉變,對於我們共同面對全球挑戰也產生了影響,美國依舊是全球事務處理和管理的一個重要力量,當然對於全球治理需要進行一些調整,來適應全球化所出現的趨勢上的變化,包括對於民粹主義的抬頭、貧富之間增加的差異,但是特朗普政策的重點,以及美國的一些立場,對於我們全球面臨的迫切挑戰的立場,包括全球暖化、氣侯變化的立場,就會非常的重要。特別是美國對於區域性的貿易合作的安排它也採取了一些變化,美國宣布退出了TPP,北美自貿協定似乎要重新談判。不過在此方面的好消息是隨著中國推出了「一帶一路」戰略,推出這樣概念之後,共建多個國家組成的命運共同體概念將得到不斷的傳播,將有更多的合作夥伴關係。


我覺得美中關係當中,最初是意識形態的分歧,另一個是逐漸的削弱,逐漸的不會成為主流了。我們需要非常仔細觀察中美關係的變化,現在我們看到很不幸的是仍然還會在中美兩國關係當中存在區域地緣政治的因素,並且特朗普政府還是採取了平衡戰略,包括在本區域內加強美國的軍事存在,採用這樣的政策,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如果加強軍事存在,這是非常有風險的一個行為,特別是美國要在韓國部署防禦體系,這樣的舉措會鼓勵日本、美國的盟國加強跟中國的摩擦。


作為世界上兩個主要的國家,中美兩國承擔著特殊的責任,在這樣的一個新的全球化的時代中,這個責任也不應該包括應對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挑戰。中美之間合作的關係是有必要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夏尊恩(美國前助理貿易代表)


關於我們應當怎樣來看待經貿在中美兩國總體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且中美兩國的經貿關係如何前行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第一個方面就是在美國的美國人他們對於從中國進口有什麼樣的看法,對中國進口有什麼看法。另一方面,美國在中國進行投資,在中國經商的美國人、企業有什麼看法,要分兩個方面看。


這個問題也影響到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所以第一類的問題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美國經濟體系之間的不對稱。大家可能還記得在2009年的時候,美國對於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輪胎徵收了關稅,我是談判代表,中國政府說我們了解了美方的立場,我們知道中國出口到美國太多這樣的輪胎,損害了美國輪胎企業的利益,我們希望能夠限制出口到美國的出口數量,我們增加一個配額。我說謝謝,但是我們不接受這個提議,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則,配額是非法的。我們是不是可以讓雙方的行業協會,讓他們採取行業自律的措施,這樣他們不會超量出口。我說謝謝,但是美國司法部告訴我說如果中國的行業協會採取這種做法,那就是一種卡特爾的行為,是非法的刑事犯罪,我們不能接受他們說你們美國希望我們做什麼呢,我說希望中國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中國政府不要給輪胎企業補貼,根據市場來開展運作。中國談判人說我們做不到這點,我們不僅向美國出口輪胎,不給他們補貼他們不具有競爭力,不會向任何國家出口,所以我們不能夠放棄補貼,我們不能夠接受你們的這種做法。


第二個就是美資企業在中國的經歷,如果你和企業、中國商會的人進行交流,他們調查發現81%的美資企業不像在中國過去那樣受歡迎。如果看一下之前的調查,五年前就是有相當比例的一些企業,五年以前22%的美國企業說中國不是他們一個重要的投資地,現在這個數字從22%增加到44%,所以這在過去五年中,負面情緒不斷增加,美國有一種感覺,現在的世貿組織的規則和行事的規則並沒有得到好的執行。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我認為對於兩國來說,基礎設施有很廣闊的前景,兩國互有強弱項。美國需要簡化審批流程,中國這邊的基礎設施改善速度是很快的。問題在於中國雖然創造產能方面是很好,但是如何管理這些資產,可能中國並不行。比如中國造了很多的機場、高速公路,但是中國有產能過剩的情況,包括鋼鐵行業。所以現在如果說將中國的產能過剩跟美國這邊基礎設施需要建造、需要翻新結合在一起,這是有很大機遇的。


怎麼樣去解決,我覺得第一步,中國可以成立一個投資基金,專門負責投資美國的基礎設施項目,這是比較容易操作的一種方式。而特朗普政府也可以通過一個法案,加快基礎設施項目的流程,這就是很好的一個助力。而且同時,中國的基金可以更多投資於美國本土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和企業,因為中國並沒有加入WTO的政府採購協議,所以說可能在某些方面沒法直接的進行政府採購項目的招標,但是投了美國的企業就能夠有這樣的招標資格了。並且美國如果大力建設基礎設施的話,很快就有大量的鋼鐵水泥這些方面的需求,這個時候產能就能用上了。中國投了許多美國基礎設施的項目,這會創造出對於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鋼鐵需求,這是我們最終的目標,這樣我們會以更低的成本從中國進口鋼鐵、水泥,僱傭美國的勞動力建設。


總之我們會有一些機會,我希望我們一步步來抓住這些機會,我希望這些內容在兩國元首會晤的時候談到,但是我覺得還需要一步步來。我覺得這種合作對於「一帶一路」來說,我覺得我遇到美國大多數人認為美國應該參與「一帶一路」,美國的上任政府處理的方式可以說是最糟糕的方式。美國應該積极參与,我認為現在根據特朗普政府的重點,我們本身有很多的挑戰需要應對,我覺得「一帶一路」不會是美國政府的重點,但是我覺得美國參與是一件好事,這樣的話中國也能夠更多和本地區的國家建立聯繫,來促進「一帶一路」的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說 的精彩文章:

新的移民法案會給美國帶來深刻的分裂,為什麼?
朝鮮駐華大使館今天開了個新聞發布會,說了啥?
在土耳其,我遇見了曾被恐怖組織囚禁的少年
俄羅斯把德國當假想敵,教青少年練習如何攻入德國國會

TAG:世界說 |

您可能感興趣

中美貿易,美國政要在想什麼?
中美貿易:中國是真正的「贏家」
中美貿易談判,中國妥協了嗎?
擔心中美「貿易戰」嗎?美國民眾:「我的工作是中國人給的」
外媒:美國與中國開打貿易戰?別逗了,先問問選民答應不答應
馬雲在美國說:政治問題可以貿易化嘛
中美貿易起衝突 德國為啥不淡定了?
川總稱「中美貿易,還是讓時間來說話吧」
中美會爆發貿易戰嗎?
馬雲談中美貿易:不能因為昨天的問題而去制裁明天
天朝上國觀念下的對外貿易:我同你進行貿易,是對你的恩賜
中國將對美國反傾銷調查!中美貿易戰已打響:川普會服軟嗎?
李稻葵:特朗普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中美貿易,而是國家顏色
美國向阿里開刀,中美貿易大戰一觸即發?
美媒痛批:特朗普誤判貿易戰,中美經貿合作美國是受益的
中美貿易大戰,中國給美打了一個狠狠的耳光,解氣!
中美關係正在走向「修昔底德陷阱」?BBC:美對華貿易戰將動搖中美關係「壓艙石」
日媒:美日未深入探討經濟問題 但美必糾貿易逆差
美媒:對華貿易不應是美國失業問題「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