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託孤者何其多,為何偏偏他倆有人贊,也有人罵
託孤,託孤,顧名思義把孤兒託付給別人。要說三國史上的託孤例子,實則不在少數。曹叡託孤,孫權託孤,孫休託孤等等。可不知為何,後人不議論這個,不議論那個,偏偏對「劉備託孤」眾說紛紜。
先簡單介紹一下劉備託孤的相關情況(對於託孤的地點,有人說是白帝城,也有人說是永安,這裡不作評論,讀者可以自行查證)。蜀漢章武元年,劉備為報失荊州、關羽被殺之仇執意伐吳,最終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有說是三百,也有說八百),以失敗告終;章武三年,劉備病危垂死,其便將諸葛亮招到身邊,將兒子劉禪託付給了他。靠在病床上(當然,也可能是躺著說的)的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那麼諸葛亮的態度呢?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當然這句話具體是站著、跪著還是蹲著說的,無從考證;不過據相關記載,其是「泣曰」,即哭著說的。
就如此一個託孤之舉,後人為其爭辯不休。叫好者,都是雙手點贊;鄙視者,競相破口大罵。
先說一說那些為其點贊的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就對劉備託孤大加讚賞:舉國託孤於諸葛亮,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前面我寫譙周的時候,當時就記錄了陳壽對譙周的評價,基本都是好評。當時很多人說陳壽那樣評價是因為他就是譙周的徒弟,那麼這次陳壽又對劉備託孤給予好評,不知道他和劉備、諸葛亮有沒什麼關係?)陳壽這種讚賞是很有代表性的,其將兩人都贊了一遍。說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劉備的大公無私,體恤為民;說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當然,這是引用其以前的話,並非對此處的評價,總的來說就是這麼個態度,說兩人坦誠相待,君臣和諧的關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至於那些鄙視劉備託孤一舉的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和點贊之人的原因一樣,鄙視這一舉動的人也是由於劉備的那句「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只是兩方的人看法不同。康熙皇帝就曾評價過這句話:猜疑語,鄙之。孫盛在評《三國志》中也表示劉備之詞為:詭偽之詞,非託孤之謂也;備之命亮,亂孰甚焉!。無獨有偶,張作耀先生在自己的《劉備傳》中,也評價其:陰懷詭詐,其意甚明。這些評價雖然用語不一,不過其大意都基本相同,即認為劉備之詞是以退為進,想逼迫諸葛亮在眾人面前表示忠心,讓其毫無周旋餘地;這是對諸葛亮的一種懷疑和猜忌,是君臣關係不和諧的重要證據。
對於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雖然很多人都從「三顧茅廬」等等故事中讀出了其中的和諧,可還是有人不斷的在找其不和諧的證據。比如在奪取漢中的戰爭中,劉備帶的是法正;在守荊州的時候,劉備派的是關羽;在劉備伐吳的時候,諸葛亮同樣被棄置一旁(對於這個,有人說是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也有人說是劉備不聽諸葛亮的話),而且諸葛亮在事後「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這樣的感嘆,更讓人覺得法正在劉備面前說話比諸葛亮更有份量。
要說三國中的託孤例子也十分常見,說過類似「君可自取」之話的人也並非劉備一個。當年,孫策託孤於張昭時,就曾說過: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劉表託孤於劉備時也曾說過: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可為何偏偏唯獨劉備託孤為世人所關注,此象也實在令人費解。
※諸葛亮死了,他第一個奔喪;蜀國滅亡,他卻被罵是叛賊
※唐僧取經並非首位,孫悟空的原型是石盤陀?
※丹唇未啟笑先聞?王熙鳳是這樣做到的,你學得來?
TAG:忘記歷史就是背叛 |
※歷史上,這個人被很多人說成是沒有骨氣的牆頭草,其實此人有大智慧
※此人官比皇帝還大,太上皇也不算啥,歷史上僅有他一人!牛吧
※人們對衛青的認識有太多誤區了,那歷史上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女人被歷史遺忘,但她卻是劉邦背後一個不可多得的賢內助!
※歷史上欲求最多的女人, 不是慈禧也不是武則天, 而是她
※她是歷史上最殘忍的女人,可卻是最值得娶的女人
※怕老婆其實是有原因的,歷史上有人還因此亡國!
※歷史上真有人是笑死的?
※歷史上有沒有人是一輩子的宿敵?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多年之前,誰曾有著你?
※中國歷史上僅此一人,貌丑窮困還很花心,卻有十萬名女子愛上他!
※比慈禧還厲害的女人:沒有她就沒有康熙,清朝歷史就不同了
※歷史上不得善終的將相人傑都有哪些?
※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他卻被人罵了幾千年,至今仍有人罵
※男人有錢就變壞?這些歷史名人說不
※這個醜女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強悍的毒婦,卻仍被稱為賢妻,她是誰?
※歷史告訴你,屬猴的 人有多厲害
※止咳「萬能葯」就是它!存在歷史竟然比人類長得多
※印度人上廁所為何不用手紙,有這個歷史原因
※為什麼歷史上只有突厥人而沒有突厥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