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裡粗茶淡飯的老僧 百衲衣穿了43年
圖為釋覺定在縫補著穿了43年的百衲衣。(作者:西楚朗雨)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北中鎮的金龍山正覺寺,是一個大別山深處的寺廟。老僧人釋覺定俗名陳多興,今年82歲。祖輩三代都能文能武,以教書習武為生。清朝時家境殷富,太平軍反清復明時,所有產業化為灰燼。釋覺定五歲時,遇化齋僧人善言誘導,跟隨母親到五里地之外的塔納庵朝香。
圖為釋覺定在檢查百衲衣。
釋覺定十四歲吃半齋念佛,奉養父母。十六歲正式剃度出家,白天為父母幹活,晚上回廟中誦經拜佛。十九歲時,兄弟四人見他吃齋念佛就要分家,將父母分給釋覺定負擔養活。釋覺定由於自小家貧,沒讀過書。
1960年釋覺定25歲,父親奄奄一息,兄弟沒一人前去侍候。29歲,母親也因患病多年奄奄一息,他聽說割股可以治好母親的病,於是他就割下左手的一塊肌肉燒好湯喂母親,奇蹟般母親的病居然慢慢好了。
釋覺定人稱「老師公」,是當地人對清修苦修的老僧人的尊稱。百衲衣已經跟隨了釋覺定43年。百衲衣是指和尚的袈裟,因由許多小布片拼接縫成,袈裟乃聖賢的標識,自古為佛教所尊重。
穿著袈裟的利益有十:一者、菩提上首;二者、處眾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龍子捨身;五者、龍披免難;六者、國王敬信;七者、眾生禮拜;八者、羅剎恭敬;九者、天龍護佑;十者、得成佛道。
老師公在和廟裡的居士抬大石板,掀開水井。
釋覺定父母去世後,雲遊各地拜師。1979年,宗教政策開始落實,他就興起了重建寺廟的念頭。於是他在山間搭了個草屋,開始籌劃修建寺廟。幾十年化緣得來的錢,釋覺定一個人從山下挑磚,黑夜裡走四五里山路。四十七歲時,又在寺廟旁建瓦窯和青磚窯,一面建寺,一面開荒種地。
圖為老師公穿著百衲衣,在丈量著台階的長度。
老師公應邀到25公里外岳西的司空山松波寺去,和松波寺的主持一起商量修繕山門口的台階。松波寺的台階年久失修,每次老師公來,松波寺的主持總是要提及修台階的事,可是條件有限一直不能如願,現在正覺寺經濟條件好點了,老師公把修好松波寺的台階作為一個心愿來完成。
圖為老師公身著百衲衣,一邊走一邊丈量著。
以前答應給松波寺修台階的居士,因為其它原因,停止了供奉,所以修台階的事就耽擱了,也成了老師公的一個心事。修台階所用的條石,一立方要1800元。
老師公在司空山上,司空山空氣清新,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百衲衣。
松波寺的主持看到老師公到來了,趕緊下跪迎接。
老師公要下跪還禮,松波寺的主持趕緊上去拉住。
82歲的老師公依舊身手利落,爬山如履平地。圖為老師公身著百衲衣在敏捷地爬山。
松波寺的主持在送老師公下山,陽光照耀在他的百衲衣上。
老師公暈車,最後坐摩托車回來。
坐在門口的石條上休息。
說起往事,老師公回屋去,拿出了他的舊雨靴,已經穿了40多年。
老師公的舊雨靴和球鞋,已經穿了40多年,現在不穿了,留作紀念。老師公用塑料袋裝著,很珍惜。
老師公的午飯,菜使用清水煮的,一生不食油鹽,真正的粗茶淡飯!
老師公的午飯,菜使用清水煮的,旁邊的粑粑是山下的居士供奉的,也沒有加油鹽。老師公沒有吃供奉的粑粑,全部給了攝影師吃,果然沒有一點味道。
老師公穿著他的百衲衣,獨自在他自己一手建起的寺廟裡。
※大便不成形,感覺排不凈?泡茶喝,拉得順順的
※茶卡鹽湖,其實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胃不好?試試用梅花泡茶喝吧
※萌萌的茶杯犬 背後玩具對比都分不清真假了
※愛抽煙喝酒遊戲的男人們,喝什麼茶來養肝腎呢?
TAG:茶 |
※一位深山裡的孤獨老僧:沒有絕世武功,百衲衣一穿就是43年
※一位深山孤獨老僧:沒有絕世武功,百衲衣一穿就是43年
※用108位孩子衣服的布做成一件百衲衣,他受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