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門的造神,至多讓人感到可笑;後世的歌德,卻實在讓人覺得噁心!

孔門的造神,至多讓人感到可笑;後世的歌德,卻實在讓人覺得噁心!

置頂哲學園 好文不錯過


黃朴民:聲勢浩大的孔門造神運動|鳳凰大學問


2017-03-17

黃朴民


鳳凰網大學問

孔門的造神,至多讓人感到可笑;後世的歌德,卻實在讓人覺得噁心!


黃朴民,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館長、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文化網路傳播研究會會長、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特聘理事。


··閱讀提示:全文內容2651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自然規律總是無法抗拒的,一生為「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而顛簸奮鬥,汲汲於恢復文武周公之道的孔夫子,終於燈油熬盡,在發出「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論語·述而》)的聲聲悲嘆不久,揮手作別人世間的一切,走向生命的歸宿,真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了。


「死去元知萬事空」,死亡對於普通人而言,一死百了,至多是像在平靜的湖面上投入一塊石子,激起小小的漣漪,但很快就趨於平靜,所謂「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擬輓歌辭二首》)。


然而,對於孔子這樣的文化偉人來說,他的死必定會與社會生活發生重大的聯繫,他生前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一定要成為公共領域的話題,對他功過得失的評價也自然要成為人們關心和參與的方面。做人難,做名人更難,這是孔子身後遭遇的必有之義。

對思想大師生命價值的認識和理解,莫過於曾沾濡其恩澤,與其朝夕相處,受業問道的學生,從這方面來講,孔子實在是非常幸運的,他「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誨人不倦」「不憤不啟」的教學態度,造就了一大批忠實而上進的弟子,史稱孔子門弟子人數三千,賢人七十二,可見孔子作為教育家的巨大成功。


這些弟子之中,除了短命的顏淵、殤於惡疾的冉耕,亡於戰亂的子路等個別人外,絕大多數都成了孔子學說的繼承人。他們對自己的老師充滿敬重愛戴的深情,並把這份感情化作實際的行動,對過世的老師百般謳歌,一片頌揚,從而在鄒魯大地上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孔子造神運動。


對於社會上任何有關批評或質疑孔子的言論,他們都義形於色,痛加貶斥。


當時有位魯國大夫,名叫叔孫武叔的,似乎曾與孔子有什麼過節,對孔子的成就與地位頗不以為然,曾數次多番地詆毀孔子,並居心叵測地聲稱「子貢賢於仲尼。」子貢知道後,不禁怒火中燒,義正辭嚴地表示:「不要做這種愚蠢的事情!仲尼他是詆毀不了的!其他人的賢能,好比是山丘,還可以超越過去;而仲尼他是天上高懸的太陽和月亮,是永遠無法超越的。有的人雖然企圖自絕於太陽和月亮,可那對於太陽和月亮又有什麼傷害呢,只是反映他狂妄無知,不自量力罷了!」旗幟鮮明地維護孔子的地位,不容他人說一個「不」字。你可以指責這些孔門弟子的偏執,但是不能不佩服他們尊師的熱忱。


在他們看來,孔子不是凡人,而是聖人,作為華夏文化和知識士人的巨大「圖騰」,他高大神聖,永遠不可企及:「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論語·子張》)是走獸之中的麒麟,飛鳥之的鳳凰,所有人對他只有叩頭跪拜,亦步亦趨的份兒,而絕對沒有標新立異、自以為是的資格:「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于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話雖說得太滿,甚至近乎肉麻,但是就子貢、有若等弟子的初衷而言,卻是出於對自己老師的一片真誠。

即便是那些曾遭孔子嚴厲呵責,不被看好的門人弟子,他們對老師的熱愛之情也絲毫沒有削減,一樣全力以赴投身於這場造神運動,用最美妙、最動聽的言辭歌頌自己的先師。宰我就是這方面的典型,這位曾經因大白天聽課時打瞌睡而被孔子貶之為「朽木不可雕也」的弟子,如今在這場造神運動中也不甘於落人之後,調門比誰都來得高,人家把孔子比同於周公,他呢,乾脆就將孔子與堯、舜相提並論,而且進而判定孔子勝於堯、舜:「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 (《孟子·公孫丑上》)這樣的比喻實在大膽又奇特,可見孔門弟子為了抬高老師的地位,已經百無禁忌,一意孤行了。


就是在這樣的一片頌揚聲中,孔門弟子完成了他們初步的造神運動,使得孔老夫子從平凡而有學問、隨和而有道德的文化人升格成為道貌儼然、一臉死相的大「聖人」,為日後供奉他作「素王」,「大成至聖先師」做了紮實的鋪墊。


從深處講,這場孔門弟子發起的孔子造神運動,透露了多層的文化信息:孔子與其弟子相交,是仁義之交,是道德之交,屬於真正融洽的師生感情。「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韓愈《師說》)因此義存而交不絕,不會出現「人走茶涼」的窘境。其弟子的歌頌讚譽,乃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而不受任何外界的強力驅使或控制。這或許就是儒家學說生生不息、代有傳承的內在原因之所在。


孔門弟子對先師進行美化歌頌,其實多少也包含著現實功利因素的考慮。「一為文人,便無足觀」,他們既已入了孔子之門,就意味著變成了靠筆杆子混飯吃的「文化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尷尬局面是避免不了的。為了生計,只能把儒家學問這塊蛋糕盡量做大做好,而其前提,則是首先要使自己的老師神聖英明化。因為只有當老師的偉人資格被確認時,老師的學問才能被證明是正確的,而自己繼續老師的事業,弘揚老師的學說也就勢所必然,理有固宜了!

換句話說,歌頌老師便是拯救自己,老師是聖人,那麼作學生的,不濟也弄個賢人的頭銜,甚至於登上」亞聖「、「復聖」、「宗聖」的寶座。這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儒家師生處於一個共同的圈子中,利益與損害對大家來說是休戚與共的事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見孔門弟子其實並不愚蠢,小算盤打得很精明。


孔門弟子的造神運動,在歷史上開創了一個很壞的先例,這就是「歌德」風的蔓延沿襲,溜須拍馬者的大行其市。孔門弟子文化素質普遍較高,因此歌功頌德、鼓吹表彰總能搞得有聲有色,轟轟烈烈,具有更大的蠱惑性和煽動性,而不必憂慮「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的局限。這一傳統沿襲下來,便造成所謂的「歌德」文化,阿諛奉承之風愈演愈烈,溜須拍馬之徒層出不窮,士氣墮落,官場黑暗。老大的專制帝國就是在不斷的造神運動中一步步走向末路,最終在西方近代文明的衝擊下陷於崩潰。


其實平心而論,孔子本人還是具備接受歌頌的資格的。他「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的文化貢獻;他「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治學品格;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他「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的道德修養;他「有教無類」的博大胸懷;他「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自律原則,等等,又豈是尋常人所能輕易做到的。既然這麼多的優秀品質,那麼孔子受到弟子的讚譽推崇也就不算是出格的事情,只是把他稱頌為太陽、月亮,以及高不可及的蒼天,稍稍顯得有些誇張過火而已!而後世那些以政權機器強制力脅迫大家歌頌的對象,又有幾個是真正值得謳歌讚美的。所以,孔門的造神,至多讓人感到可笑;後世的歌德,卻實在讓人覺得噁心。


(文章原載於《人間幾回傷往事:黃朴民解讀歷史文化》)

孔門的造神,至多讓人感到可笑;後世的歌德,卻實在讓人覺得噁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為米塞斯的功利主義辯護
甚麼是:泛神論-EP22
「洞穴喻」發微
講講國際數學家大會四大獎項
真與是之間

TAG:哲學園 |

您可能感興趣

看似普通的魚,卻有一個與人相像的身體部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拳王泰森除了女人多,花銷多,還有他身邊的保鏢讓人感到驚訝!
心動了,記住了。女人相信這才是愛,並由此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安全與踏實。
人,都喜歡跟那種能讓自己感到輕鬆的人在一起
皇帝為了自己的快活,對全後宮女人這樣,令人感到羞恥
這些皇帝的死法,既搞笑又讓人感到可惜
可以當爺爺的人卻做了孩子的爸爸,實在是讓人感到難以接受
讓人感到自豪的一個朝代,對古人來說卻是最可悲可恥的一段時期
世界十大獸孩,有一個從沒有被抓到過,讓人感到神秘,又憐惜!
任正非為何感到迷茫,其實是他對造福更多人的渴望
看著讓人感到美好的親吻魚,真相卻不是那麼美好!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治癒犬,卻做了很多讓人類都感到慚愧的事
果然是日本畫家,看著感覺壓抑,讓人感到莫名的恐懼!
人到底有沒有靈魂,看國外的幾個實驗,所有人都感到詫異
有錢真的可以讓人不再感到自卑嗎?
看清了世界,不是感到噁心,而是會心一笑
愛上這幾個星座的人,會讓你感到哭笑不得
畫面實在是令人感到心痛!別再吃韓牛了真的會鬧出人命的
美女:等你嘗過所有的新鮮感,感到了厭倦,我帶你回家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