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泉盆景《清秋》賞析
《清秋》趙慶泉製作
《清秋》賞析
圖|趙慶泉
文|張先覺
初見《清秋》就讓我有傾情賞析的慾望。這件題名為《清秋》的文人樹果木盆景,可謂景名輝映了。這是趙慶泉大師於2005年通過植株分櫱,獲得的一株極其普通且只有竹筷般粗的老鴉柿素材,經過作者10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典型形象思維的走心運勢,植株現高85厘米了。10多年的耕耘和期待,現終成正果。
《清秋》告訴了我很多很多,這裡用我的視角感受,與大家分享這件具有教科書級的盆景佳作。誤讀之處,請與指教。
大家知道,盆景藝術是沒有入道門檻的,那些借盆景謀生糊口的、陶冶性情的、裝點庭院的、潛心篤志的都在這個「圈」里想挨風緝縫而實現自己的入「圈」初衷。君不知,入道無門檻,修成檻如峰啊!
我們就從《清秋》說起吧!
依照前人崇尚自然的審美眼光,《清秋》不僅讓我想起了潘仲連大師在《寫在揚州盛會前夕》中所闡述的中國盆景的民族本色——「雍容閑雅,清剛中和」(《花木盆景》2013年3期B版),《清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件旖旎韻致而不乏柔中顯剛的文人樹果木盆景,它給我最原始的審美判度就是「中和適度、協調和諧、至善至美、和合統一,簡言之就是「中和」。我覺得《清秋》從中國畫的弄墨源頭中看到並滿足了民族盆景藝術的現代審美需求。
作品構圖臨風大氣、靜中蘊動;爭讓相依、繾綣難捨;枝虛果實、層階通透;出枝互補、結頂悖正;干不盡直、枝不盡彎;枝伸有序、野在序中;虛不現空、實不顯臃;坐果均勻、有聚有散;高枝窈窕配淺盆薄幾;果橙盆藍思色兼輕重;立位分割求基穩搖曳;小中見大顯技巧天成。一株如此平常的「盤木朽株」,在作者心目中竟可以「鍛造」成四野闃然的藝術佳境,真是此處無聲景有聲,此處無聲心有聲,此處無聲勝有聲,舍我無聲誰有聲。這是對盆景素材求奇、求大、求全、求稀的最好詮釋。《清秋》應該是我們提倡的讓盆景走進千家萬戶的發展方向。
《清秋》在年復一年蓄枝放養中。分櫱小枝早期干預定形。頂枝按構思預留促長。
《清秋》枝幹在逐年進行干預定形。力求一枝顯曲折,兩枝論長短,三枝見聚散……頂枝日漸過度完善。
果橙時的《清秋》還讓我聯想到作者栽培功夫的可圈可點。老鴉柿雖耐貧瘠,但肥稀葉黃果落、肥過葉皺果稀,在盆中較難把握。加之小株立盆迎四季更替,在立錐之地呈花果交季,無養護不暇難葳蕤有加,可見作者心中蘊有多邊緣學科知識在《清秋》中厚積薄發的釋放。
秋枝、春芽與老鴉果的特寫。一麴生命藝術的多分部合奏譜圖。
《清秋》雖如詩如畫,但絕不是一件神話了的作品。生命藝術品規律告訴我們,雖不論最美,但一定會更美。
(本文選自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官網-中盆會花卉盆景賞石公眾號)
四川雅安盆友@張芮愷自薦川派山水盆景如下:
露中有藏,巧拙互用。
浙江台州盆友@神采飛揚自薦新作如下:
花了四個晚上的時間,做的一盆山水盆景。
中國盆景歡迎您!
隨時欣賞的盆景展覽館
投稿郵箱:2871022604@qq.com
弘揚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藝!
欣賞盆景藝術,分享快樂生活!
中國盆景客戶端下載地址:http://cutt.com/app/down/100408
※紅珊瑚——富貴祥瑞的有機寶石
※幾張圖,字若干,道理淺,踐行難!
※盆景藝術凝聚著創作者的情懷
※小小盆景 貴在哪裡?
TAG:中國盆景 |
※清 石濤《山水小景四幀》賞析
※畫里游黃山——清 弘仁《天都峰圖》賞析
※高清賞析:宋 米芾 《淡墨秋山詩帖》
※宋代米友仁山水畫《姚山秋霽圖》賞析
※宋朝李安忠《晴春蝶戲圖》高清大圖賞析
※一簾紅雨桃花謝,十里清陰柳影斜。元·胡祗遹《陽春曲·春景》賞析
※嘉德春拍 瓊台玉宇——明清宮廷玉器賞析
※靈懷春山 新枝探出:吳鏡汀《山嶺新貌》賞析
※明清黃楊木雕賞析
※明·項聖謨《秋林禪悅圖》賞析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南宋·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二》賞析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賞析
※『美文賞析』《秋韻》
※明 沈周《四季山水卷》賞析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代·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賞析
※趙孟頫《拄杖和尚雪岩歌》賞析
※宋徽宗《瑞鶴圖》賞析
※蒼古深秀 青山白煙——胡佩衡《水影沙痕》賞析
※《藏家亮寶》清代大型宮錢"嘉慶通寶"背 天下太平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