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她被稱為中國最懂死亡的的女孩,被「安樂死」摧毀又重塑的她說:好玩才是大事

她被稱為中國最懂死亡的的女孩,被「安樂死」摧毀又重塑的她說:好玩才是大事





好好認識死,

才可以讓我們好好活。




向死而生




79歲的瓊瑤阿姨,


在臉書上交待了身後事:


將亡時不要搶救、


不要插管、

採取花葬、


接受安樂死…




一向被我們諱莫若深的死亡問題,


繼竇文濤、陳丹青在《圓桌派》、


蔡康永高曉松馬東在《奇葩說》之後,


又一次被這樣以一種輕鬆的姿態公開談論,


陳丹青說:這是一個很高級的話題,


蔡康永說:

人生有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


叫「練習告別」。







當我們在感謝瓊瑤年輕時候貢獻了愛情劇


年老了貢獻了不一樣生死觀,


稱讚她「笑看死亡」的積極意義時,


一個同樣愛好寫作的19歲女孩的人生,


卻在10年前因為替好友簽署了一份


「安樂死」同意書

被摧毀。







她叫紀慈恩,


曾經的她是影響了8090代的


青春文學雜誌《萌芽》的寫手,


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和小時候的瓊瑤一樣,


她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







一切因為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

肝癌晚期的好友默默的離世而改變,

2007年為了陪伴好友

度過人生得最後6個月,

慈恩徵得家人同意後,

陪著默默回到了她留學的荷蘭。




她不知道

這個安排是

早已希望解脫的默默有意為之的,

因為荷蘭是當時唯一安樂死合法的城市,

默默在荷蘭辦好了安樂死的所有手續,

只差一個親友的簽名







默默知道慈恩會不舍,


為了讓她簽署同意書,


拒絕再打可以止痛的杜冷丁,


慈恩眼睜睜看著默默


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來,


口破血流,


最後變得面目猙獰。







禁不住哀求,


也不忍眼睜睜看著,


陪伴了自己十五年的好友如此痛苦,


為了讓默默解脫,


慈恩狠心簽署了她,


人生的第一份同意書。







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


她的生活也從此被摧毀,


2007年,

剛剛直面好友離去,


帶著巨大創傷回國的她,


迎來的卻是

千夫所指,


「兇殺」、「殺人犯」、

「忘恩負義」,


指控紛紛而來。







她被嚇壞了,


年輕的她,


對一切都還沒有自己的認知,


她的世界從此坍塌,


她躲進了自己的屋子裡,


拉上了厚厚的窗帘,


從此不再說話,


整整一年時間。







默默大學學心理的同學沈洋


意識到慈恩問題的嚴重性,


不忍看著她這樣下去,


拉她去看醫生,


才確診她得了PTSD創傷後應激心理障礙,


一種一般遭遇重大災難,


才會得的心理疾病。







為了讓她走出來,沈洋根據慈恩和默默的兒時經歷,(默默曾經被再婚的母親送去福利院,而後被奶奶領回撫養,因此和慈恩成了鄰居,默默奶奶去世後,她幾乎成了孤兒。)拉著她去了北京的一家孤兒院,希望在都是小朋友的環境里,慢慢回復她語言交流的慾望和能力







溫馨寧靜的孤兒院和安靜的小朋友,


給了慈恩新的安全感。


在她堅持到第十次的時候,


她開口說話了。




雖然因為一年多沒說話,


她已不能正常發聲,


但她終於有了開口交流的慾望。







同時,

沈洋

帶她去了診所,


通過複述默默患病離去的場景,


讓她正視自己的創傷,


可是她去了一次就發誓再也不去了。




因為她從一開始就哭,


到了一半就已進行不下去了,


疼得直撞暖氣管,


她趴在地上,


痛苦流涕的求醫生,


不要再讓她說下去了,


那一次回去後,


她有了自殺的傾向,


在北京住了半年醫院才離開。







出院後,


她又一次逃離回了家,


她把自己鎖到了屋裡,


可當她看到因為擔心她,


每天來看望自己的年邁的外婆,


看著有了白髮的媽媽。




她問自己:

你真的就只能如此么?

你忍心看著自己的親人面對這樣的你么?

在得到了「不」的答案後,

她給心理醫生髮了一個簡訊:

我要好起來,

我要繼續接受治療。







就這樣,


她又去了北京,


租了房子,


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治療,


為了徹底治療自己的創傷,


她逼著自己一次次走進診所


去複述默默當年離去的場景,


最痛苦的時候常常不惜以頭撞牆,


以至於頭破血流。






那段時間,


她的頭一直都是包著紗布的,


直到複述到第六個月的時候,


她的表面開始不再有情緒,


醫生向她祝賀,


不僅僅因為專業醫院鑒定她康復了,


還因為能這樣堅持下來的人真的不多。


 






沒有人知道她遭受過怎樣的痛,


經過一年半煉獄般的治療,


重生後的她,


倔強的想要看看,


那個差點摧毀了她的死亡是什麼?


於是,

她去了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


2009年,21歲的她成了臨終關懷志願者。







八年時間,


她用了2000多個小時,


陪伴、送走了四十多個臨終者


原本她以為死亡是悲傷的。




可走近死亡,


她才發覺

真正讓我們恐懼和悲傷的是


我們對死亡的看法。







她曾陪伴過一個86歲的,


身患癌症的老奶奶,


老奶奶每天都很平和,


甚至還會和她調侃,


老奶奶的淡定

讓她很意外,


她問孫奶奶,


你不害怕么?




老奶奶說:


死亡是一種告別,


它有它的定數。


我們要學會接受。







孫奶奶平靜的接受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


可孫奶奶的家人不接受,


他們捨不得她離開,


當醫生告訴她女兒有一种放療,


可以延緩孫奶奶的生命的時候,


他們請求孫奶奶嘗試,


儘管不願意,


但最終經不住苦勸,


孫奶奶只得妥協。






可是做完那次後,


難以忍受的疼痛,


讓孫奶奶決心徹底放棄了。


她說:

我活了一輩子了,


都在為別人考慮,


臨死就讓我為自己考慮一次吧。




經受不住女兒各種方法苦勸哀求的孫奶奶



最後不惜拿刀片,


以自殘的方式對抗。




那一刻,


慈恩突然發覺,


真正應該改變的也許不是死者,


而是不願意死者離去的家屬 。


我們應該學會告別,


學會接受親人的離開。







但真正讓她改變對死亡看法的是


一個她四歲的艾滋病兒童。


有一天小女孩和她聊天,


「死,很糟糕嗎?」


不想欺騙孩子的慈恩想了想說,


「不知道哎,但你可以想像一下。」




小女孩想了想

說:


「我覺得我死後一定會非常幸福,


你看就像我們買漢堡包一樣,


我們要先付錢,


阿姨才能給我們漢堡包,


所以,

我現在每天躺在病床上,


一定是在「付賬」,


所以

我死後一定會非常幸福,


你說是不是?」







慈恩眼前一亮,


是不是這樣呢?


他們都不知道,


有可能不是,

也有可能是,


但就這樣一個,


沒有接受過任何死亡文化教育的孩子,


刷新了慈恩對死亡的看法。




小女孩去世的那天,


笑著和他們揮手、擁抱、說再見,


然後靜靜地閉上眼睛,


不悲不喜。







彷彿重建光明的盲人,


慈恩第一家發覺,


死亡原來是可以這樣的。


慈恩開始重新思考死亡這個概念,


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到底是什麼?




她訪問了很多人,


查了很多資料。


越走近,越發覺,


我們的恐懼更多來自於

小時候的聽說,


來自於自古以來就認為的不吉利的傳統忌諱……







從小這樣長大的我們,


甚至沒有親眼目睹過死亡,


就覺得它是可怕的


這樣想想,


慈恩覺得很虧。




僅僅因為聽說,


就把生命浪費對死亡的恐懼、


逃避和抗拒上,


她突然意識到:


比臨終關懷最重要的是,


幫助更多人認識死亡。







2014年,


她創辦了自己的死亡體驗工作坊,


一個通過模擬體驗飛機失事等場景,


幫助人們體驗克服,


或減弱對於死亡的恐懼。




她說:

我們討論死亡,


但我們不會說死後的世界怎樣怎樣,


我更關心怎麼樣活著,


怎樣充分做自己,


而不是等到死亡到來時被後悔佔據。







人人都以為她

對死亡感興趣,



可她說:我其實一點都不關心,


我關心的是

我活的是不是,


比任何人都更像我自己。




她開始接受訪談,


發表演說,



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得,


推廣死亡教育,


她說:好好的認識死亡,


可以讓我們好好的活。







2015年,


她獨自去了尼泊爾和印度,


這是她這一年的年度「遺願清單」,


遺願清單上列出了每年需要自我挑戰,


完成一批換一批,


年年都似新生。





因為她發現


我們恐懼的不是死亡本身,


而是發現我們從未真正的活過。







在加德滿都救助站和特蕾莎之家,



因為被艾滋病人咬了一口,


她被隔離了,


那一次她深刻體驗了


一把「絕症」邊緣的感覺。


在短暫的恐懼之後,


她反覆問自己,


在確認即使感染了艾滋病,


自己也會好好應對的時候,


她的恐懼消失了。




更讓她和工作人員詫異的是:



出來的鑒定結果是沒事。


那一刻,

她更加認識到,


真正的強者並不是沒有恐懼,


而是可以和恐懼並存,


並且握手言和。







如今她的工作坊,


已經開展了幾十場死亡體驗活動,


很多人因為她,


開始重新審視一直避諱的死亡和恐懼,


甚至獲得重生的力量,


他們稱讚她為中國最懂死亡的女孩,


羨慕她可以「自由洒脫「過生活。




而她卻說,


「沒必要把死亡想得那麼壞。


真到了不得不分離的那一刻,


也許,好好地告別才是正經事兒。」


在那之前,


按自己的意願好好活,


好玩才是人生大事。








圖片

來自

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 END -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因為某種眾所周知的原因,改名了


但是他還是每天會分享Instagram的最新資訊


長按添加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nstagram優選 的精彩文章:

明星 | 緊追賽琳娜!排名第二的Instagram人氣之王竟然是她
17歲出櫃,兩年後變性,「她」是火遍全美的最勵志性感男模

TAG:lnstagram優選 |

您可能感興趣

她被稱為中國最懂死亡的女孩,被「安樂死」摧毀又重塑的她說:好玩才是大事
她們被稱為世界上最狂野女兵,最害怕的卻不是死亡,內幕難以啟齒
瑞士女子被稱為死亡天使,她的使命是三分鐘讓病人有尊嚴的死去
墳坑都挖好了!死亡男子大叫坐起!事情最後結果,卻讓人憤怒!
台灣美女作家被誘姦後死亡的「兇手」,殘害的又豈止是娛樂圈的他們!
漫漫長夜:我想過所有死亡的方式,但最害怕的還是孤寂而死
死亡女神独爱死侍,看死侍如何狂虐单身狗灭霸,简直一万点伤害
康熙之死:到底是被毒死還是自然死亡?
老金:我會是自然死亡的神話,而不是被吹倒的雕像
爺爺怕死亡孩子過的不好,自殺前殺死兩孫子,太無知!
又是被死亡事件,中槍的又是哪位?
墮胎後卻沒有死亡的嬰兒,最終的歸宿悲慘的讓人心痛
死亡不是你想死,想死就能死,歷史上賜死也是有講究的
逃跑和死亡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全球最嚇人的鞦韆,被稱作死亡鞦韆,摔下去絕對是粉身碎骨
老爺離奇死亡,真正的原因竟是他和女僕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蔡瀾: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師
她們雖然遊走在死亡的邊緣,但而今,她們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女刺客
這些在飢餓和死亡中徘徊的孩子,他們的眼神讓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