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明明只有十二個皇帝,為什麼卻被稱之為滿清十三皇朝?
清王朝,就算是打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開始算起,也總共是有十二位皇帝在位,然而卻有很多人稱之為「滿清十三皇朝」,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一點也不複雜,因為其中的一位皇帝,即皇太極,在位期間,擁有了兩個年號,天聰、崇德,因而也就成了清朝十二帝十三王朝。
這十二位帝王,有我們熟悉的,也有我們陌生的,有我們熱捧的,也有我們不屑的,他們的「千秋功業」或是「庸碌無為」,自然任由後人去評說了。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天命)
努爾哈赤(馬景濤版)
(1559-1626)努爾哈赤這個人,實在是很難評價的,黑他的人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來黑得他一無是處,比如到處擄掠、屠殺,比如破壞生產力,比如建立農奴制,捧他的人也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來把他捧上天,比如促進了民族融合,比如擴大了中國版圖,比如終結了腐朽的明王朝,愛得愛死,恨得恨死,一切都顯示著人物的無比複雜性。
但有一點沒人可否認的,努爾哈赤不愧為傑出的軍事天才,是繼成吉思汗之後少數民族中出現的又一優秀軍事家,而且地,他卻是從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從來沒有讀過相關理論的軍事專著,從來沒有進過教育知識的軍事院校,完全是憑藉著看了幾本《三國演義》之類的休閑娛樂書籍自學成才,這簡直就是「屌上天」的節奏。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天聰、崇德)
皇太極(劉德凱版)
(1592—1643)許多清宮劇的演繹中,皇太極的上位充滿著各種「艱辛曲折」的步步驚心,實質上努爾哈赤死後,能夠有資格繼承後金漢位的也就只有皇太極了,這個真的,沒得選。
與老爹相比,皇太極的軍事才能是有所遜色的,但他在政治上的建樹卻是努爾哈赤也是企及不了的,即使那有所欠缺的軍事能力也是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數皇帝中算是傑出的。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
順治(鄧超版 )
(1638—1661)作為清王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帝往往給人的最大印象,就如他的名,有福從天降臨,這也就有點本身能力不大只是運氣好的意味,說的難聽點就是憑著前人打下的基礎上坐享其成甚至是不勞而獲。
其實,順治帝是有點能耐的,從他獨立執政時所做出的決策來看,他也不失為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皇帝,只是人生命運並不是由個人全部掌控,英年早逝的他只能註定「出師未捷」了。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康熙(陳道明版)
(1654—1722)除鰲拜,平三藩,收復台灣,征戰準噶爾丹,力挫沙俄,修治漕運,促進民族融合等等功績的鑄就,使得康熙帝這位清王朝第四位、清軍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被後來人捧上了「千古一帝」的神壇。
顯然,做為一位皇帝,康熙帝無疑是成功的,該做的都做到了,但飽受詬病的是,在繼承者的處理上,他又無疑是失敗的,晚年時期的朝政不穩,大多源於此,而本身對朝政的疏闊管理,也導致了晚期朝政的積蔽嚴重。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
雍正(唐國強版)
(1678—1735)說他冷酷無情,沒有錯,說他極富感情,也沒有錯,說他性格殘暴,沒有錯,說他意志剛強,也沒有錯,人總是有著多面性,雍正帝的情感思想更為複雜,更為矛盾,全是因為他想做一個有作為、有成就的皇帝。
老爹是「帝王模範」康熙,兒子是「傳說多多」的乾隆,雍正夾在中間總有點小尷尬,也很容易被人選擇性遺忘,即使所謂的「康乾盛世」也沒有給他留下印跡,但不可否認的,沒有雍正的承上啟下,繼往開來,任何「盛世」都會變為空談。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
乾隆(鄭少秋版)
(1711—1799)乾隆自稱「十全老人」,彰顯的是他所謂的「十全武功」:平大小金川;平準噶爾;再平準噶爾;平回部;平緬甸;再平大小金川;平台灣;平安南;平尼泊爾;再平尼泊爾。
平大小金川、再平大小金川、平台灣是徹頭徹尾的內部鎮壓活動,平緬甸、平安南、平尼泊爾、再平尼泊爾,是徹徹底底的對外敗仗,平準噶爾、再平準噶爾、平回部,雖然算得上是名實相符,但其實也是將一個功勞拆解成了三個部分,倒是可以作為「好大喜功」的最好註解。
沒錯,乾隆朝是清王朝的「盛世」,同樣也是中國國力由盛轉衰的時期。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
嘉慶(辛柏青版)
(1760—1820)事實上,嘉慶還沒有和紳來得有名,這位乾隆朝大貪官的倒台,所帶來的諺語「和紳跌倒,嘉慶吃飽」倒是為嘉慶帶來了些許存在感,竟然連皇宮也被天理教教眾攻入的光輝事迹,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嘉慶帝並不是不努力,實在是能力太有限,嘉慶帝並不是不勤奮,實在是局面太難收拾,老爹乾隆留下的「大好局面」里子抖落出來呈現的完全是一副「爛攤子」態勢,只能哀嘆心有餘力不足了。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
(1782—1850)在清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的大前提下,道光皇帝所做的一切大多是徒勞無效的。
道光皇帝在位期間爆發的大事件,是大家所熟知的震驚中外的鴉片戰爭,隨之而來的所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永遠都是中華民族不應忘記的恥辱,落後就要挨打,強權政治體系下,沒有什麼道理可講。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
咸豐皇帝(梁家輝版)
(1830—1861)咸豐帝的「運氣」真真不錯,他趕上了清王朝的衰敗時期,見證了清王朝的逐步末落:太平天國宗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各國列強不平等條約簽訂。
內憂外患的全力打擊下,咸豐帝即使再勤奮努力,再有心改革,也是積重難返。一個人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而恰恰地,咸豐帝的能力與他所做的大事是不相稱的。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
同治皇帝(黃一山版)
(1856—1875)一些史學家們所鼓吹的「同治中興」,實質上看來與同治本人根本沒有一毛錢關係,雖然掛上了他的名頭,當時的實際掌權者是他的生母慈禧。
與後來的傀儡皇帝有所不同,同治帝對於自身的這個被操控身份似乎並不怎麼感冒,而他的過早夭逝,也註定他不能有什麼作為。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
光緒皇帝(馮遠征版)
(1871—1908)從某些角度來講,光緒是具有閃光點的,即使他一直在做著傀儡皇帝,正是因為不甘心於做傀儡,才有了後來的「戊戌變法」,由他打開的這扇中國變革大門,至此之後,再也沒有關上過。
人生進程中,無論是皇帝事業還是私人生活,光緒都是一個失敗者。一個不斷進取不斷倒下的失敗者,總是比起那些不知奮鬥困難面前直接退縮的軟蛋強上許多。
愛新覺羅·溥儀(宣統)
(1906—1967)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這傳奇一生已經有了太多太多的演繹,有他自述的,有別人回憶的,有影視描繪的,有書籍敘述的,凡是這些種種,都只能是窺其人生的某些片段而不能得其全貌。
作為中國歷史上這麼一個特殊節點上的人,不管是他願意還是不願意,潮流總是逼迫著他做出抉擇,不管是對是錯,他的每次抉擇必然是也能在歷史大河中掀起細微波瀾。
※擁有一妻九妾的袁世凱,用一個規定決定每天由誰侍寢
※此開祖皇帝朝天一箭:落處就為我陵墓之地!把風水先生氣的吐血!
※乾隆皇帝陪葬寶劍
※曾國藩一生奉行的10大處事哲學
※因為此墓刻了這8個字,400年無人敢盜!
TAG:清朝那些事兒 |
※五代十國最強悍的三名武將,第一名被稱之為「十三太保」
※就憑這一點,唐太宗就可稱之為千古一帝!
※歷史上可以被稱之為,千古一後的皇后有哪幾個?
※長平之戰趙括送了四十萬人頭!為什麼在當今被洗白稱之為英雄?
※帝王為什麼被稱之為「九五之尊」
※五代十國的女人為什麼被稱之為雙腳羊?
※在清朝 這四個職業被稱之為「下九流」,如今卻個個富得流油
※古代此王朝300年有餘,卻被稱之為昏庸皇帝最多的朝代,真的嗎?
※清朝貴婦們的寶貝,這一樣可稱之為極致奢華!
※稱之為後現代美女,被辱罵當小三插足婚姻,慘遭清純形象一去不復返
※此陵墓一直都被考古界 稱之為「神跡」,內有三樣東西至今還是謎
※此人岳飛後人,三朝武將,被稱之為清朝第一戰神!
※曾國藩為什麼被稱之為曾剃頭? 英雄也無奈!
※娛樂圈被稱之為女王的8大女明星,最後一位是話題女王!
※邱建良打敗無數高手,世界排名第三,為何還有人稱之為「邱三猴」
※周琦季前賽的表現得到了保羅的讚賞,美國球迷也稱之為第二個姚明
※海賊王稱之為「神」的存在,數來數去只有這三位了
※告你一個真實的漢朝,為什麼漢朝才能稱之為漢族,太理智了!
※青樓被稱之為燒金窯,你知道有多燒錢嗎?那不是現在可以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