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紐約遭受核打擊會怎樣?科學家模擬兩千萬人如何應對核攻擊
科學家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計算機模擬,以了解如果紐約的曼哈頓中心遭受核攻擊,紐約會如何反應。
這個為期三年、耗資45萬美元(約300萬人民幣)項目將模擬兩次核爆炸,以及它們對在核爆炸之後30天內的2000萬虛擬居民(相當於紐約州的人口總數)的影響。但首先,科學家需要輸入大量的數據——從美國災害報告中獲取——以了解個人如何真正對災難做出反應。
來自喬治梅森大學、主導這項研究的科學家William Kennedy教授指出:「計算社會科學不是實驗性的。我們不會通過恐嚇人們來看看他們的行為。」
除了「大數據」統計,研究人員使用災難倖存者的個人證詞,來管理這些虛擬受害者的反應。而這並不一定意味著類似於電影風格的遍布街道的恐慌和尖叫。
研究發現,在應對災難時,人們似乎表現得相當不錯,做了他們受過訓練的事情,或按照地方當局的要求做。從911的報告顯示,人們相對平靜地走下了幾十層樓梯,有時攜帶對方,逃離建築物。
但也有其他情況,事情沒有這麼好。例如,人們對2005年登陸新奧爾良的卡特里娜颶風的反應。有報告指出,當時人們已經不信任當局,然後由於洪水的孤立,他們實際上是在試圖尋求別人的幫助。
一旦高達2000萬虛擬居民的性格被設定,他們將被放置到一個虛擬的紐約地圖中,然後讓他們對核爆炸事件作出反應。模擬炸彈的強度為1萬噸當量,相比之下,投到長崎和廣島的核彈約2萬噸當量。
隨著模擬的進行,將能看到虛擬居民的行為——他們試圖找到水和食物,以及與朋友和家庭的溝通。
Kennedy教授表示:「我們模擬的部分挑戰是要弄清楚,父母是否會通過核污染區域去接回在日托所或學校的孩子,而使自己處於危險當中。或者他們是否意識到自己是孤立的,短期內通信中斷。」
根據每個虛擬人物的願望和需求,他們都被賦予一系列的「決策樹」——例如,逃離危險或留下來幫助受傷者。虛擬人物還被告知他們在紐約地圖的位置、他們周圍有哪些人和哪些事物,以及他們與爆炸以及親人之間的距離。
該模型包括地鐵、公共汽車路線、橋樑和道路。此外,研究人員還計算了各種建築物的樓層數,以便他們能正確地建立疏散模型。
研究人員希望能看到虛擬人物在核爆炸30天之內的反應,因此,整個模擬的完成可能需要五年的時間,而目前的資金僅夠運行三年。
※如何活過核打擊?
※健身被打擊,你會如何還擊?
※如何在一次核打擊中活下來?你必須掌握這些知識
※美軍如何防止遭到核打擊, 網攻導彈系統這招還挺硬
※如何在一次核打擊中活下來?你必須掌握這些知識。
※一旦遭遇核打擊解放軍應該怎麼辦,不僅僅是核報復那麼簡單
※女人面對男人如此態度,算是毀滅性的打擊嗎?
※如果超級英雄老成這樣,還能繼續打擊犯罪嗎
※什麼樣的人是你需要打擊的對象
※資料就應該凍起來 這是一個能扛核打擊的數據避難所
※1千枚核彈也無法摧毀我軍核武庫:俄媒稱我國可承受首輪核打擊
※美軍戰斧導彈打擊敘利亞戰果如何?專家:很有限
※遇到致命打擊,你會如何生存下去?
※美國是否會對中俄先發制人核打擊?俄專家這樣說
※解放軍如獲至寶,一小裝備讓戰神可以應對各種打擊要求
※殲20另一重要功能 這靈巧殺器將讓敵人遭滅頂打擊
※愛情最容易遭遇的5大致命打擊 應如何避免
※看中藥如何精準打擊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個導彈能讓敵人還沒反應就面臨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