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病毒、細菌、寄生蟲,這些致並微生物你了解多少呢?

病毒、細菌、寄生蟲,這些致並微生物你了解多少呢?

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雖然他們目的都是讓我們生病,可是機制卻完全不同。那麼這些病原體致病機制到底是什麼,他們誰更危險呢?


病毒——從感冒到埃博拉,無處不在


病毒到底存在了多久?

病毒的歷史源遠流長,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我們早多了,甚至可能是我們的始祖。病毒幫助包括我們在內的所有種類生產基因,我們有50%的基因是病毒反轉錄而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甚至發現人類與黑猩猩在進化上的分離所依靠的蛋白質適應有30%是由病毒驅動的。

病毒、細菌、寄生蟲,這些致並微生物你了解多少呢?



狂犬病毒的電子顯微照片(SanofiPasteur/Flickr, CC BY-NC-ND)

病毒是如何讓我們生病的?


病毒感染的本事人人皆知,有的病毒甚至可以引起人畜共同感染。病毒有兩種存在方式:在細胞外,它們處於休眠狀態,稱為病毒顆粒;一旦進入細胞,它們利用細胞核工廠來複制增殖。


有的病毒,像普通感冒,讓我們生病卻並沒有永久性傷害。但是有的卻是致命的,例如流感可以短時間內襲擊一大群人。在2009年H1NI流行期,據估計全球因此有20餘萬人因呼吸道感染引起死亡,還有8萬餘人是心血管相關死亡。


我們每天都暴露在富含病毒顆粒的環境里卻不受傷害,那就是因為大多數病毒在我們的免疫系統面前就是小case。但是當我們面對一種新病毒或者一大群病毒的襲擊,我們就會請病假啦!


這也是為什麼提倡每年打一次流感疫苗的原因。流感的流行株每年都不同,之前感染留下的免疫機制和疫苗也許不能保護我們免受其他株病毒的襲擊。

迅速的傳播速度和強大的複製能力使得病毒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恐怖襲擊的隱形武器,不過也存在溫柔的殺手。經典的例子就是狂犬病疫苗,有一個很長的潛伏期(1-3個月),而且有疫苗可預防。但是一旦病毒侵入成功,患者出現了癥狀,那麼喪鐘就叩響了。


我們如何做到漂亮的回擊?


疫苗是抵禦病毒的最佳武器。疫苗輔助免疫系統讓我們對病毒做出最有效的回擊。疫苗降低了很多致死性病毒的併發症發生,例如麻疹、風疹、流感和天花。除此之外,勤洗手、打噴嚏捂住口鼻是有效的預防措施。


細菌——盛產毒素的入侵者


益生菌不僅可以幫你抵禦一部分病原體的入侵還會幫助你消化。但是還有「壞生菌」呢,致力於讓你生病,例如金葡菌、肉毒桿菌引起感染,淋球菌引起淋病,幽門螺旋桿菌引起胃潰瘍,白喉棒狀桿菌引起白喉,當然還有黑死病。

細菌是如何入侵我們的?


它們可以製造毒素,入侵細胞或者進入血流,與宿主競爭營養物質,這些都可以引起疾病。治療的正確方法有賴於這些細菌的致病機制。


拿肉毒素為例吧,人們有可能通過使用含有肉毒素或者孢子的食物接觸到它們。一旦攝入的是肉毒素,那麼6-36個小時人們就會出現相應癥狀;如果攝取的是孢子,潛伏期可達一周。

病毒、細菌、寄生蟲,這些致並微生物你了解多少呢?


免疫組化檢測幽門螺桿菌組織(通過維基共享資源,CC BY-SA KGH)


我們如何抵禦細菌的入侵?


支持性治療是基礎的治療措施,它可以預防或者減少其他併發症出現的幾率來維持患者的健康狀況和呼吸情況。抗生素通過破壞細菌來治療感染,但是對於肉毒素而言,破壞了細菌只會釋放更多毒素從而引起更嚴重的疾病。醫生會選用抗毒劑或者催吐來對症處理。


如今,由於抗生素的濫用,耐葯菌在逐年發展。2013年就出現了大約48萬例多重耐葯結核菌的新病例。不同抗生素的循環使用可以減少耐葯菌的產生的風險。像噬菌體或破壞耐葯菌基因的酶正在逐步開發中。事實上,噬菌體在東歐已經廣泛使用,在北美卻仍未獲得授權。


我們也有一些對付細菌的疫苗,像百白破疫苗可以預防白喉、百日咳和破傷風。當然還有很多簡單的小措施可以抵禦細菌,例如正確洗手、表面消毒、使用乾淨的水源、烹飪溫度合適來斷絕細菌的後路。


寄生蟲——依賴我們生存的機體


寄生蟲到底是什麼?


寄生蟲創造了很多恐怖故事,甚至很多人覺得它們很噁心。寄生蟲是一個獨立地生活在宿主(像我們)表面或者內部並依靠我們生活的機體。寄生蟲小可以小到單細胞機體像原生動物,大可以大到蠕蟲或蜱。原生動物寄生蟲事實上比細菌更容易侵犯我們的機體細胞。

病毒、細菌、寄生蟲,這些致並微生物你了解多少呢?



墨西哥利什曼原蟲( Wellcome Images, CC BY-NC-ND)


寄生蟲有何高招?


寄生蟲無處不在,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既複雜又重要。但是寄生蟲可以引起恐怖的疾病,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我們可以從許多案例中發現寄生蟲感染與衛生環境差和貧窮密切相關。即使現在條件等已經改善,瘧疾作為最致命的寄生蟲,在非洲仍以每30秒能有90%的可能性殺死一個兒童的速度存在。但這遠遠不是個案。


其他常見的主要生活在熱帶的寄生蟲會引起利什曼病、河盲症和象皮腫。許多寄生蟲靠蚊子和其他昆蟲傳播,在世界環境劇變的影響下,許多寄生蟲感染疾病在像北方遷徙。寄生蟲感染疾病在發達國家呈上升趨勢,像美國南美錐蟲病。這是一種單細胞寄生蟲引起的,病例在北美激增,可能是氣候變化所引起。


我們如何對抗寄生蟲?


對於人體寄生蟲感染現在還沒有合適的疫苗,但是已經有許多先進的研究。幸運的是有許多藥物可以抵禦寄生蟲。例如2015年的醫學諾貝爾獎授予給了研究抗寄生蟲葯的科學家(一個是對抗河盲症和象皮腫的伊維菌素,一個是治療瘧疾的青蒿素)。這兩個藥物幫助所有的國家管理寄生蟲和瘧疾。


新的成功是在2015年9月,墨西哥消滅了由盤尾絲蟲引起的河盲症。


做好個人衛生,設置好健康防線


感染了致病性病毒、細菌和寄生蟲都不是好事情。我們有幸還有有效的措施治療它們中的一部分。疫苗也是一大功臣,哪怕有的壞蛋仍然能夠越過重重防線。


總之記住,哪怕這些致病微生物讓你病得非常嚴重,你仍然需要與它們多接觸以保證免疫系統認識它們。從大方向而言,良好的衛生條件以及強有效的感控能保證我們的安全;從小細節來說,我們可以做到勤洗手、生病了就在家休息、咳嗽或者打噴嚏時捂住口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依不舍 的精彩文章:

學會合理休息才更有利於健康,教你做一個「休息」的專家
為你的健康把把脈,針對這些健康問題自測下吧
別讓流傳的健康知識誤導你,健康理念因人而異
觀察手指就能看出易患的疾病,你也能學會!
這些食物千萬別再吃,有毒又傷身,別中招!

TAG:醫依不舍 |

您可能感興趣

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哪個最可怕?
「蟲從口入」那麼多噁心的寄生蟲,哪些食物容易藏?
多人被邪菌入侵去世,哪些食物最危險含寄生蟲?
吃生魚片得寄生蟲病的風險有多大?如何預防?
愛吃生魚片的要小心!寄生蟲也能引起癌症!
這些自帶癌細胞的寄生蟲,最愛寄生於常吃的3種食物中
4種常見的食物能幫你消滅肚子里的寄生蟲,怎麼做呢?
這些食物千萬別生吃,小心寄生蟲!
容易隱藏寄生蟲的食物,這些你沒準就吃過!
女子吃螺引寄生蟲入腦!這6類食物寄生蟲多,你要注意了
6種食物含有寄生蟲?這些你都吃過嗎?
男子一口吃下幾千條寄生蟲?最容易藏寄生蟲的食物竟是它!
這些食物你還在吃?裡面都是寄生蟲,嚴重者可致人死亡!
自帶癌細胞的寄生蟲,最愛寄生於常吃的3種食物中!
太可怕了!這些隱藏著大量寄生蟲的食物,平時還敢再吃嗎?
寄生獸般的怪物也太萌了吧
闢謠,櫻桃里的蛆蟲是寄生蟲嗎?
為什麼荒野求生的貝爺經常吃蟲子卻不會感染寄生蟲病?
槲寄生是大家最喜歡的寄生植物,但它卻是植物中的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