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史書扯淡的戰爭,湘軍與太平天國後期的較量,李續賓殘死

被史書扯淡的戰爭,湘軍與太平天國後期的較量,李續賓殘死

三河鎮大捷是太平天國後期太平軍在安徽三河鎮(今屬肥西縣)殲滅湘軍精銳李續賓部的一次著名戰役,也是太平天國戰爭史上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著名範例。

簡介

1856年9月,天京內訌,太平天國的革命形勢開始急轉直下。1857年5月,石達開受洪秀全猜忌,離京出走,帶走數萬精兵良將,更使太平軍元氣大傷,整個戰爭形勢也隨 之急劇逆轉。清軍利用這一有利時機,重整旗鼓,於1858年1月重新建立江南大營,包圍天京。江西戰場上,湘軍由防禦轉為進攻,於1857年10月26日攻陷湖口和梅家洲。

1858年5月19日,新任浙江布政使、湘軍悍將李續賓率部攻克軍事重鎮九江,駐守該地 區5年之久的太平軍將領林啟容以下1.7萬名將士全部犧牲。李續賓在攻克九江後不久即率部渡江,回到湖北,準備乘勝東援安徽戰場。

1858年5月,湖廣總督官文、湖北巡撫胡林翼看到湘軍在江西戰場上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便擬定東征計劃,準備把李續賓部湘軍投入安徽戰場。當時,太平軍在陳玉成、李秀成等率領下,在皖北戰場屢挫清軍,於8月23日佔領廬州城。於是,官文便命令李 續賓迅速進兵,攻克太湖,然後乘勢掃清桐城、舒城一路,疾趨廬州,企圖收回廬州, 並堵住太平軍北進之路。所以,當陳玉成、李秀成部揮師東向,進攻江北大營時,江寧 將軍都興阿和李續賓等即率兵勇萬餘人自湖北東犯安徽,9月22日克太湖,然後分兵為 二,都興阿率副都統多隆阿和總兵鮑超所部進逼安慶,李續賓率所部湘軍北指廬州。

經過

李續賓部於9月23日陷潛山,10月13日陷桐城,24日陷舒城,接著指向舒城東面25 公里的三河鎮,準備進犯廬州。

三河鎮位於界河(今豐樂河)南岸,東瀕巢湖,是廬州西南的重要屏障。該鎮原無 城垣,太平軍佔領後,新築了城牆,外添磚壘9座,憑河設險,廣屯米糧軍火,接濟廬 州、天京,因而在軍事上、經濟上都居重要地位。當時太平軍的守將是吳定規。

10月24日,陳玉成在江蘇六合接到湘軍大舉東犯安徽的報告,毅然決定回兵救援, 並向洪秀全報告,要求調派李秀成部同往。

11月3日,李續賓率精兵6000進抵三河鎮外圍。11月7日,分兵三路向鎮外9壘發起 進攻,義中等六營進攻河南大街及老鼠夾一帶之壘;左仁等三營進攻迎水庵、水晶庵一 帶之壘;副右等二營進攻儲家越之壘。李續賓則親率湘中等二營為各路後應。太平軍依 托磚壘頑強抵抗,大量殺傷敵人。湘軍攻壘愈急,太平軍傷亡很大,便放棄鎮外9壘, 退入鎮內,堅守待援。

在湘軍大舉進攻三河鎮外圍的當天,陳玉成率大隊趕到,駐紮在三河鎮南金牛鎮一 帶。11月14日,李秀成也率部趕到,駐於白石山。至此,集結在三河鎮周圍的太平軍眾 達10餘萬人,和李續賓部湘軍相比占絕對優勢。

面對太平軍援軍的強大氣勢,李續賓的一些部將十分膽怯,建議退守桐城。驕悍的李續賓一意孤行,認為軍事有進無退,只有死戰,並於11月15日深夜派兵7營分左、右、 中三路偷襲金牛鎮。16日黎明,當行至距三河鎮7.5公里的樊家渡王家祠堂時,與陳玉 成軍遭遇。陳玉成抓住敵人冒險出擊的有利時機,以少部兵力正面迎敵,吸引敵人,另 以主力從湘軍左側抄其後路。正面迎敵之太平軍且戰且走,將敵人誘至設伏地域。當時, 大霧迷漫,咫尺莫辨,鼓角相聞,敵我難分。陳玉成主力迅速擊潰了左路湘軍,並乘勝 隔斷中、右路之後路。湘軍發現歸路被斷,倉皇后撤,在煙筒崗一帶被太平軍團團包圍。

李續賓得知大隊被圍,急忙親率4營前往救應,反覆衝鋒數十次,也未能突入重圍。駐 扎於白石山的李秀成部,聞金牛鎮炮聲不絕,立即趕往參戰;駐守三河鎮的吳定規也率 部出鎮合擊湘軍。李續賓見勢不妙,逃回大營,並傳令各部堅守待援。其實這時守壘的 湘軍有的已經逃散,有的被太平軍阻截在外,因而有7個營壘被太平軍迅速攻破。接著, 李續賓的大營也被太平軍包圍。他督軍往來衝突,終不得脫,當夜被太平軍擊斃(一說 自殺)。之後,太平軍繼續圍攻負隅頑抗的殘敵,至18日,全部肅清。這一仗,太平軍 一舉殲滅湘軍精銳近6000人,是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後期一次出色的殲滅戰。

結果

三河鎮大捷後,太平軍乘勝南進,連克舒城、桐城,圍困安慶的湘軍也聞訊後撤。 湘軍三河鎮之敗,主要是孤軍深入,犯險冒進。李續賓僅率數千人自湖北東犯,入 皖之後,連陷四城,處處分兵駐守,結果「兵以屢分而單,氣以屢勝而泄」(《剿平粵 匪方略》卷二百一十,第26頁)。進至三河鎮後,僅剩6000人,當太平軍大隊趕到時, 已無阻援之兵可派。加之李續賓剛愎自用,拒不接受部將關於退守桐城的建議,終於全 軍覆滅。對於湘軍這次慘敗,咸豐帝聞之「不覺隕涕」。曾國藩更是「哀慟慎膺,減食 數日」。胡林翼則哀嘆說:「三河敗後,軍氣已寒,非歲月之間所能復振。」又說: 「三河潰敗之後,元氣盡傷,四年糾合之精銳,覆於一旦,而且敢戰之才,明達足智之 士,亦凋喪殆盡。」(《胡文忠公全集》下冊,第694頁)可見此戰對清廷和湘軍的打 擊是極為沉重的。

太平軍之所以取得全殲李續賓部的勝利,主要由於決策正確果斷,兵力集中,戰術 靈活,指揮無誤。當湘軍進抵舒城、三河時,陳玉成果斷決定兼程回援,並奏調李秀成 部同往,形成了兵力對比上的絕對優勢。在對敵發起進攻時,太平軍採取正面迎戰與伏 擊、抄襲相結合的戰法,各部之間又能密切協同,主動配合,迅速分割包圍敵人,打得 湘軍前後左右不能相救,以速決的方式迅速達成戰役目的。

通過三河鎮大捷,太平軍粉碎了湘軍東犯的企圖,保衛了皖中根據地,對鼓舞士氣,穩定江北戰局,保證天京安全和物資供應,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此人盡滅關羽一族
三國風雲之八健將都有誰?都是怎麼死的?誰的武力值最牛逼?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太平洋戰爭前期橫掃美軍的零式戰機,最後是如何走向覆滅的?
太平天國小兵,後投降清軍,甲午戰爭中自殺殉國,卻被慈禧污衊
抗日戰爭期間,十大壯烈殉國的將軍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最不作不會死的航母。
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最慘的一戰,幾乎全軍覆沒
他是最年輕的開國少將,越南戰爭時期,年近六旬仍親自挎槍作戰!
韓國和日本的不給力,爆發戰爭最後鹿死誰手!
戰爭的痕迹,太平洋上那些還可以看見的二戰飛機和艦艇的殘骸
二戰德國佔領下的巴黎,和平而祥和,絲毫沒有戰爭的跡象
圖揭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挨凍餓死的德軍,使戰役有了神逆轉!
越戰期間美國大兵鏡頭下的南越:竟如此安詳,感受不到戰爭的存在
二戰德國最後的戰士,戰爭結束後還堅守14年,期間從未襲擊平民
抗日戰爭勝利後,在中國上海的蘇聯姑娘,最後一張很美
二戰太平洋戰爭,美軍為將死日軍做的這件事,讓人敬佩!
比較歷史上的明緬戰爭與清緬戰爭
被女帝揍了一頓就消失於頂上戰爭,最可憐的海軍
溫情與殺戮,戰爭與和平
太平洋戰爭,日軍奮力反擊,最厲害的武器居然是這個
太平洋戰爭中最慘一戰,讓日軍變成了拿廢鐵的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