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藏譯漢:宗喀巴功德贊

藏譯漢:宗喀巴功德贊

多識仁波切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


傳播:藏傳佛教 | 藏文化 | 雪域當代深孚眾望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

藏譯漢:宗喀巴功德贊


圖片為天堂寺千佛殿木雕宗喀巴大師像


宗喀巴功德贊


達倉譯師喜熱仁欽作(1)

多 識 翻譯


對著諸位大智勝王面,


曾發宏偉善願願力成,


賢德美名惠被教眾生,


善慧尊者我向您頂禮。

修積無比雙資達頂峰,


執持無數佛陀大道理,


度化無量眾生為善師,


無窮功德寶藏我頂禮。


生在雪域東部宗喀地,

暇滿人生茁壯如意樹,


知識功德枝繁葉茂盛,


美譽芳香遠播我頂禮。


無垢廣知無畏童慧(2)等,

依止雪域學界諸泰斗,


對於普通特殊知識門,


一一銳智普照我頂禮。


清凈戒行善德大海中,


盛滿博聞教理諸珍寶,


學海群龍競相來歸依,


妙慧廣無際涯我頂禮。


您在幼年慧日初升時,


照得經論(3)荷花廣開放,


使我慢心夜荷緊收斂,


深廣智慧寶藏我頂禮。


北地(4)通文辭者並不多,


精通事理之士更稀少,


依教實修之士如晨星,


三事唯您兼備我頂禮。


有的缺乏理證立宗義,


有的缺乏論據依巧辯,


事事據經析理為前提,


解說經藏奧義我頂禮。


有的重視律儀輕密法,


有的獨尊密法輕律儀,


對於佛祖聖教無取捨,


完整奉行之士我頂禮。


偏愛顯教鄙視密教義,


學密視顯教為耍嘴皮,


顯密缺一不能成佛果,


此理唯您覺悟我頂禮。


有的嚴於修行棄正見,


有的只重覺悟不重行,


正見正行相輔相成理,


由您依理宣教我頂禮。


有的重於說教輕禪修,


有的重視禪修輕經教,


解修二足並行教證道,


此道由您開顯我頂禮。


顯密兼通尤精金剛乘,


統攬四續更精無上密,


生圓二道尤其對幻身(5),


揭密史無前例我頂禮。


運用宣說實修全方位,


顯揚諸佛所說一切法,


雪域執教一切善知識,


異口同聲讚揚我頂禮。


我願今後生生與世世,


就像偉大尊者您一樣,


愛他之心勝過愛自己,


如命護持聖教請加持。


尊您為主過分偏愛您,


引起排外教內起爭執,


平等凈觀諸派大德您,


速息紛爭取得眾心和。


註解:


(1)本贊作者達倉譯師喜熱仁欽(1404-1477)是薩迦派精通顯密佛教經論等大小五明學科的著名學者和譯師,著作頗豐,內容涉及十明諸學科。


該譯師在內明佛學方面,前期受教於噶當、薩迦派諸師,接受舊中觀學說,受其影響較深,故在其前期著作中對宗喀巴的中觀見提出了十八條質疑,後來由四世班禪羅桑曲見和一世嘉木樣阿旺宗周分別著論,對其問難逐次予以反駁。後來達倉譯師系統地研讀了宗大師有關般若、中觀、密集諸論,並拜宗喀巴親弟子江樣曲吉為師,聽講中觀、般若等顯密經論十四部,對宗喀巴的顯密學說有了系統的認識,對宗大師產生了理性信仰。據說他為了懺悔自己先前的錯誤言行,寫了這篇著名的《達倉譯師宗喀巴贊》。佛教是重理信的,正如《佛陀勝贊》中所說的那樣:「既不偏向佛陀,也不鄙視黃髮外道,誰說的有道理,我便尊誰為師」。達倉譯師不愧為有見地的一代學界巨星,迷途知返,毅然放棄教派門戶之見,歸信真理,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對那些缺乏理性思維,固守門戶之見,不辨是非,以自他為對錯的分界線,如果是別門別派的,即使是稀世珍寶,也貶為糞土,如果是自家的,即使是癩頭疤臉也當作寶髻金面,大肆炫耀的弱智信徒,看了達倉譯師的《宗喀巴功德贊》也許能起到啟蒙的作用,故譯之。


(2)「童慧」是「勇努羅周」的意譯。仁達瓦?勇努羅周是宗喀巴學習中觀、般若等大論的主要經師,是當時的薩迦派著名學者。


(3)此處「經論」之「經」指《般若部經典》,「論」指米勒《般若現觀莊嚴論》。這句話的意思是:宗喀巴從小智慧超群,在佛教學術界如像夜盡天明,旭日東升,使研究甚深般若經義的般若學,如陽光照射下綻苞開放的荷花叢林,爭勝斗奇,色彩繽紛。當此時,素以精通般若自居,傲視學界的我,就像夜間開放,見不得陽光的「夜荷」一樣,打消傲慢的氣焰,只好收斂自己,退避三舍了。


(4)此處「北地」指雪域藏地。佛教以佛陀成佛說法之印度菩提迦葉為中土,雪域地處菩提迦葉北部,故常稱雪域為北地。


(5)「幻身」指密集金剛圓道五次第中的元氣所變金剛體,並非舊密派所說的「肉體虹化」之謂。


此文於2008-5-24日 天堂寺旁邊農家園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多識活佛:苦和樂都是一種暫時的因緣和感受
凡人覺悟了就是佛,佛是覺悟的凡人
佛教徹底否定主宰宇宙萬物的造物主的存在
「諸法性空」:通過改變緣起,可改變事物本身
宗喀巴:白傘蓋佛母誦辭

TAG:多識活佛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藏譯漢:顯示心性寶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