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元旦」和「春節」在古代是同一天
家裡掛上新日曆,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
「年」在古代漢族傳說中是消滅了兇猛怪獸夕的神仙。夕在臘月三十的晚上來傷害人,神仙年與人們齊心協力,通過放鞭炮趕走了」夕「。人們為了紀念年,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獸夕,為了紀念「年」,把初一稱為過年。
(過年了。圖片來源於網路)
其實,「年」最早的寫法是一個人背負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收成。古時候所謂的「年成」指的就是這個。因此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新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
(春節。圖片來源於網路)
元旦,據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的記載。
(壽星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宋代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
這些稱謂的變化,從歷代文人的詩文中可見一斑,唐朝元稹的《歲日》、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清初孔尚任的《甲午元旦》等等,歌詠新年的詩文在中國文人浩如煙海的卷章里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古代元旦年畫。圖片來源於網路)
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最廣泛的說法是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元旦。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可見,「元旦」和「春節」在古代是同一天。
(「年」字演變。圖片來源於網路)
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發布《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正式將年節稱為「春節」。
不久,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宣布中國改用「民國」紀元,以世界通用的陽曆元月為歲首,同時保留農曆新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圖片來源於網路)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自此,人們開始兩年並稱,兩年並過。
※壽州之戰:南唐再無實力問鼎中原
※鎮南關大捷:打了勝仗還得簽辱國條約
※張居正死後為何被人如此污衊?
※揭秘李淵父子晉陽起兵:猶如神助
※湘軍為什麼很能打?你所不知道的湘軍
TAG:歷史小助手 |
※能喝到的「春天」,早春第一杯茶原來是它!
※為什麼近代總是說日本三島,原來有一島古代是我國領土!
※春天來了!女星的滿面春光桃花妝容原來是這樣畫的
※元曲中的秋天,原來這麼美
※幾張圖讓你了解中國古代春節原來這麼精彩
※辦公室的發財樹一個星期死一周,原來每個同事天天請它「喝茶」
※古代皇帝為什麼沒有一個姓張的?原來是「天然有人」!
※又是一年櫻花季,原來明星們去日本旅遊都在買這些……
※今天是「立夏」,原來還是日本的男孩節!
※傳統新年為何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原來元宵節竟是小情侶幽會的節日
※原來不同年代的婚紗照是長這樣
※古詩詞里的雨天,原來可以這麼美!
※古人怎麼過元宵節的?原來元宵節也是中國情人節
※原來古代人都是這麼說話的!
※被周星馳騙了二十年,原來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是這樣的!
※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四位賢母,原來是她們
※春節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原來是這個……
※一代名相魏徵,原來是唐朝最大的間諜
※七月半——中元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