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歡迎您來到火器酷,如果您喜歡火器酷的內容請點擊上方火器酷藍字關注我們


火器酷有微博了,您在新浪微博搜索火器酷就能找到,沒說的,互撩吧!


編者知識有限歡迎大家進群交流!

火器酷QQ群號:534553999


火器酷微信號:huoqikucn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崎峻軍史周刊 火器酷得到授權轉載此文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2013年電影《大明劫》開場,明軍依城使用弗朗機炮擊退攻城的農民起義軍的一幕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種火炮來自於明朝中後期對西方火炮的引進和仿製。在中國古代戰爭中,火藥武器的使用具有悠久歷史。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自唐朝出現後,以火藥為基礎的的火器得到了蓬勃發展。中國是第一個將火藥用於戰爭的國家。經唐末的嘗試,北宋時,中國人研製出一系列火藥武器並投入戰場,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跨入冷、熱兵器並用的戰爭階段的國家。經宋元的初步發展,至明代的迅猛革新,再到清代的停滯和落伍,鴉片戰爭前,中國古代火器已發展出燃燒、發射、爆炸三大類型,中國古代火器走過了一條崛起、輝煌、衰落的道路。本篇為上篇,簡要講述中國古代火器發展的歷程。


宋元:初步發展


火藥武器離不開火藥,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問世的《鉛汞甲庚至寶集成》中,收錄了煉丹家清虛子的《太上聖祖金丹秘訣》,其中的「伏火礬法」記載了早期火藥的配方,這是世界上關於火藥的最早文字記載。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鄭璠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時,使用了在箭上縛以燃燒的火藥包的「飛火」,燒毀豫章城的龍沙門。這是史上火器投入戰爭的最早記載。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鉛汞甲庚至寶集成》中記載的「伏火礬法」的書影。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世界上最早的火藥就是現代所說的黑色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長期煉丹過程中發現的。黑色火藥的成分為三種:作為氧化劑的硝石(即現代化學所說的硝酸鉀)、作為點火催化劑的硫磺和木炭。這三種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製作便是黑色火藥。硝石與硫磺作為一種礦物質,在我國分布廣泛。前者主要產於中國北部和西部區域,如河北、山西、四川、甘肅、青海等,後者則多產於中國南部。不過,隨著火器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中國的硫磺逐漸供不應求,因此,15至16世紀時,中國從日本進口了大量硫磺。現在,由於更高性能火藥的出現,黑色火藥早已不用於武器製作,只用於爆竹禮炮之中。

北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官修兵書《武經總要》問世,書中不僅正式使用了「火藥」一詞,還記載了三種實用的火藥配置方法:「火球火藥方」、「蒺藜火球火藥方」、「毒藥煙球火藥方」。這是中國古代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火藥配方。這意味著中國古代火藥的成熟。火藥武器也由此迎來了初步發展。在宋元400年間,民族間戰爭頻繁,火器從最早的燃燒火器發展到爆炸火器和發射火器。中國古代戰爭由此在宋元時期步入冷、熱兵器並用階段。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武經總要》中關於火藥配方、蒺藜火球和毒藥煙球製法的記載。

火器出現後,宋朝對其研製和發展非常重視。據《宋史·兵志》記載,太祖開保三年(公元970年),兵部令史馮繼生試驗利用火藥作為推力的火箭法成功,宋太祖「賜衣物束帛」。此外,在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八月,「神衛水軍隊長唐福獻所制火箭、火球、火蒺藜」,朝廷賞賜緡錢。兩年後的咸平五年(1002年)九月,冀州團練使石普在皇宮為宋真宗操演火球、火箭等火器。


隨著火器實戰制勝的前景的逐漸顯露,北宋政府對火器的研製更為看重。據《宋會要輯稿·職官》記載,仁宗大聖元年(1023年),在汴梁設立的專門製造攻城器械的作坊中,便有「火藥作」和「猛火油作」。《武經總要》中則總結、列舉了八種火球和兩種火藥箭,這時的火器基本上是燃燒火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火球,其內裹以製成膏狀的火藥配方中所列的物品,外層縛麻並塗以松脂等易燃物品。使用時點燃火器,以拋石機將其拋至敵陣,火藥被外層球殼引燃後或發煙,或散毒,或引燃敵陣糧草營帳等,以此殺敵。另外,還有噴筒類燃燒火器,這是類似現代火焰噴射器的火器,最早的噴筒出現於五代十國,《吳越備史》便有後梁貞明五年(公元919年)後梁與後唐作戰中出現以鐵筒噴發火油的噴火器的記載。北宋著名的噴筒有以猛火油(即雜質較少的石油)為燃料的「猛火油櫃」。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影視劇《三國》中關於使用燃燒武器守城的場景。當時的火攻都與火藥無關,真正與火藥關聯的燃燒武器的出現是在宋代,而當時最常見的則是各類燃燒火球。當火藥參與到戰爭後,火神祝融展現了出更大的破壞力和殺傷力。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武經總要》中記載的兩種燃燒火器:蒺藜火球和引火球的製法和外觀,不過所繪形象相當簡陋。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中國古代常用的火藥箭。火藥箭亦稱為火箭,但和傳統的火箭不同,傳統火箭以弓弩為前進動力,箭上綁縛浸滿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而火藥箭則主要是依靠火藥的推進力前進,並以火藥的燃燒效果加強殺敵效果或破壞敵軍設施。火藥箭出現於北宋,明朝時,單發火箭發展到多發火箭。火箭的有效射程據說達到可達500米。隨著火藥技術的發展,火箭不僅僅拘泥於燃燒功能,其殺傷效果也有明顯增強。


到了南宋,火器得到突破性發展,在這一時期,爆炸火器和發射火器問世。在趙萬年的《襄陽守城錄》中,記載了南宋開禧三年(1207年)襄陽守將趙淳以霹靂炮力抗金軍,「用霹靂炮打出,城外虜人驚慌失措,人馬崩潰。」這是關於宋人使用具有爆炸殺傷力的爆炸火器的最早記錄。但此時的爆炸火球仍是紙質外殼,威力有限。在宋金之戰中,金軍同樣重視火器的研製和使用。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攻破汴梁,便使用了大量火球和火箭。而在爆炸火器的研製和使用上,金人的努力要勝於宋人。最早關於金人使用爆炸火器的記載,是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曲陽(今山西太原)北鄭村獵戶鐵李用陶制爆炸火罐捕殺狐狸一事。金人受鐵李啟發,用鐵罐裝填火藥製成第一種金屬外殼爆炸火器——鐵火炮,並率先用於宋金戰爭中。如嘉定十四年(1221年)金軍攻打蘄州,鐵火炮為攻破城池發揮了巨大作用。到了蒙金戰爭,金人投入了威力更大的金屬外殼爆炸火器震天雷,紹定四年(1231年),金將板訛可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敗於蒙軍,以震天雷炸毀蒙軍攔截的戰船,逃奔潼關,這是史上關於震天雷最早的記載;而金軍使用震天雷最著名的一役,則是紹定五年(1232年)蒙金開封之戰。


和金人相比,南宋更重視發射火器的研製。紹興二年(1132年),德安(今湖北安陸)知府陳規守德安時,發明了長竹竿火槍,雖然噴射的只是火焰,但這算是最早的以火藥為基礎的發射火器。後來金人也發明了自己的發射火器——飛火槍,和宋人的長竹竿火槍一樣,它同樣是以噴射火焰的方式殺傷敵軍,但與長竹竿火槍相比,飛火槍在身管的材質上更勝一籌,火焰噴射遠達一丈。從殺傷方式上看,長竹竿火槍和飛火槍,即可算是發射火器,也可歸於燃燒火器。而真正的管狀發射火器——突火槍的出現,是在開慶元年(1259年)的壽春府(今安徽壽縣)。據《宋史·兵志》記載,壽春「造突火槍,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即子彈),如燒放,焰絕燃後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餘步。」突火槍有身管、火藥和彈丸,這意味著古代管形火器正式出現,突火槍是現代槍、炮等管形火器的鼻祖。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發明於發明於南宋時期的突火槍,外形雖然簡陋無比,但卻是中國古代火器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後崛起的蒙古,在與金、宋的戰爭中,便繳獲並學習使用了火器。元朝建立後,全盤接受了宋金在火器研製方面的重要成果,並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火藥研製也更勝前人。


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率軍西征,將中國的火器帶到了歐洲,蒙軍在歐洲作戰期間,幾乎都使用到了燃燒火器。如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拔都大軍進攻華沙,用毒藥煙球攻城;次年三月,在萊格尼察(Lignica)附近的瓦爾斯塔特戰役(Battle of Wahlstadt)中,拔都也使用了火藥箭和毒藥煙球等火器,給歐洲人帶來極大震撼。


蒙元時期,爆炸火器也有顯著發展,特別是出現了可以單兵攜帶投擲的鐵火炮,這是爆炸火器發展的重要環節,提高了單兵戰鬥力,也影響了戰術的變革和軍隊編製體制的改變。日本史籍對元軍兩次東征日本時(元至元十一年和十八年,1274年和1281年)使用火器的情況都有詳細記載,如文學作品《太平記》中便有「擊鼓之後,兵刃相接,拋射出球形鐵炮,沿山坡而下,形如車輪,聲震如霹靂,光閃似雷電」的生動描述。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日本古代畫家竹崎季長以親身經歷描繪的文永之役(1274年)的一個場面。可看到當時東征日本的元軍使用了鐵火炮,據日本史籍《八幡愚童訓》記載,當時元軍「飛鐵炮,火光閃閃,聲震如雷,使人肝膽俱裂,眼昏耳聾,茫然不知所措。」


管形火器在蒙元時期也迎來了里程碑式的革新,13世紀末14世紀初,出現了金屬身管發射火器,加上火藥性能的進步,威力更大的使用鐵彈丸的銅製火銃誕生。火銃是元代的代表性火器,它繼承了突火槍的特點,但無論在殺傷力和精度、使用壽命、發揮火藥威力,還是武器形制上,都比突火槍更為先進,但此時火銃的口徑大小不一,並沒有區分出槍、炮兩大類型。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火銃,是鑄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的銅火銃,它全長347毫米,重6.21公斤。這種火銃可安置在銃架上守衛關隘。火銃出現後,在元朝已集中使用,據記載,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軍內訌。上都留守兼開平府尹達禮麻識理「糾集丁壯苗軍」,「布列鐵旗竿山下」,「火銃什伍相聯」(《元史·達禮麻識理傳》),以拒太保兼中樞左丞相孛羅帖木兒的軍隊進駐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閃電河北岸)。在元朝後期,火銃頻繁用於農民戰爭中。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的部隊都曾大量使用火銃。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元朝銅火銃,鑄造於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重6.94公斤,長35.3厘米,炮口直徑10.5厘米,它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銘文的管狀火器。該文物現藏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宋元時期是中國古代火器發展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出現的火器種類由簡到繁,威力不斷增強。雖然總體上看,還未動搖冷兵器在戰爭中的主流地位,但在戰爭中的地位和影響日益重要,在這一時期,火器從最初的心理威懾作用更甚於殺傷作用逐漸發展為軍中必備裝備;火器對軍隊編成的影響也初見端倪,據《元史·兵志二》記載,忽必烈因「揚州衝要重地,置五翼軍馬並炮手、弩軍。」這說明當時火器部隊已單獨編組配屬部隊;另外,火器也開始影響傳統的作戰方式。


明代:迅猛革新


進入明代,火器得到進一步發展。而與宋元不同的是,除了傳統火器的革新,西方火器技術也傳入中國,加速了中國火器技術的發展。


元末戰爭中,火器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在推翻元朝和義軍群雄爭奪天下的戰爭中,都廣泛使用了火器。如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軍與張士誠軍在紹興的戰鬥中,雙方都投入了火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徐達率20萬大軍進攻平江城(今江蘇蘇州),也是依靠大量火器破城,俘張士誠。


明朝建立後,隨著科技和手工業水平的進步,火器的技術水平大為提高。明朝火器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明初的洪武、永樂年間,傳統火器在頻繁的戰爭中迅猛發展;第二個時期是嘉靖以後,外族的入侵提供了軍事技術交流的機會,中、西方火器技術得到交流和融合,並在戰爭實踐中淘汰舊的傳統火器,發展出一批新火器。火器科技也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火藥研製和生產的進步,出現了發射、爆炸、發煙、制毒、縱火等不同火藥,用以配合各類火器。同時,還出現了一批關於火器理論與技術的著作,如王尊德的《大銃事宜》、孫元化的《西法神機》、焦勖的《火攻挈要》等。但是,隨著明朝中後期軍制的腐朽,明軍的火器質量每況愈下,無法發揮應有的威力。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武經總要》中的火藥配方里硝石、硫磺、炭的組配比率為50%、25%、25%左右;元代為60%、20%、20%,硝的含量明顯提高,火藥中雜質也大為減少,純度的增加意味著火藥威力的增強。在此基礎上研製的火器也成為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的有力支撐。明朝火藥的研製更勝於前代,從表中數據可看到,硝石的含量進一步提高,這就強化了火藥的爆炸威力。加上西方火器技術傳入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的火藥配方,東西方科技的交融令中國的火藥研製得到新的發展,明代火藥配方三大成分的組配比率已與近代的非常接近(近代黑色火藥三大成分組配比率為75%、10%、15%),中國的火藥技術此時達到了最高峰。


傳統火器方面,明朝在燃燒、發射、爆炸火器方面均有發展,其中後兩者的革新最為日新月異。


明朝金屬管形火器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明代火銃在繼承元火銃的基礎上,野戰火銃朝著輕巧靈便的方向發展,城池攻防的火銃則向著遠射程、大威力方向發展,逐漸劃分為「槍」、「炮」兩大類型;瞄準裝置和火繩點火也從無到有;單管單發也發展到了多管連發。


元末火銃分單兵使用的中、小兩類。在明朝前期,已發展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可運用於多種作戰方式。小型火銃又稱為手銃、神銃、神槍等,口徑由元代的30至23毫米縮小至23至20毫米,永樂年間更縮小至15毫米左右。手銃可以發射霰彈,如明軍普遍裝備的神槍,一次裝填20餘粒彈丸,散布面大。手銃還可發射特種火箭。由於火銃射速太慢,相繼出現了「兩頭銃」、「三眼銃」等改進手銃,據《明會典》和《武備志》記載,嘉靖以後還出現了四至九管的各種多管銃。同時為了克服火銃射速慢、功能單一、無法參與衝鋒搏鬥等不足,火銃還發展出冷、熱兵器結合的複合武器,如景泰年間的在槍柄尾部安裝鐵槍頭、可遠近交戰的火銃,以及後來發展的「夾把銃」、「擊賊砭銃」等。北方明軍還有一種快槍,這是一種簡單的複合兵器,手銃頂部裝有可拆卸的槍頭,卸下槍頭便是手銃,裝上槍頭就是長矛。明中期,隨著有瞄準裝置的鳥嘴銃等火槍的誕生,沒有瞄準裝置的傳統火銃被逐漸淘汰。


中型火銃的重量一般在16斤以上,口徑50毫米以上,通常兩人操作。明朝中期,中型火銃隨著戰爭發展而不斷改進,從名稱和作用上開始和傳統的火銃分立,發展為輕型火炮。中型火銃按功能可劃分為發射一般炮彈(如明中期成為明軍主要裝備的迅雷炮)、霰彈(戚繼光創製的可一次裝填百枚小彈丸或50枚大彈丸的「虎蹲炮」)和爆炸炮彈(射程達200步的「毒火飛炮」,以及在此基礎上改進而來的「鐵棒雷飛」等)三種。


大型火銃則主要用於城池防禦,明朝建立之初,便開始研製大型火銃用以海防和城防。最典型的是大將軍炮,據記載,明代的大將軍炮分為大、中、小三種,分別發射7斤、3斤、1斤的彈丸。初期的大型火銃炮身短、口徑大,射程有限;明朝中期以後,隨著北方邊患的日益嚴重,為了抵禦機動性強的蒙古騎兵,出現了便於機動的車載大型火炮,這類火炮的炮管更長,口徑則變小。如現在山海關陳列的明大將軍炮,長1430毫米,口徑僅100毫米。火炮的列裝,使明朝後期明軍出現了戰車載以火炮的新式車營,其中薊鎮的戚繼光的車營最為有名。


爆炸火器方面,除了火炮用的爆炸炮彈外,在宋元鐵火炮的基礎上,還發展出多種引爆裝置的炸彈、地雷和水雷三種類型。炸彈的點火方式從過去的外部點火改進為將火種埋入內部,研製出觸發、拉發或定時發的炸彈。種類也增加了不少,比較典型的有金屬、陶瓷製的蒺藜彈,「萬人敵」等。明代地雷種類繁多,《武備志》中便記載、繪製了10多種地雷的形制和特點。材質多為石、陶、鐵等,在引爆方式上與炸彈類似。戚繼光對地雷的研發有重大貢獻,他於萬曆八年(1580年)發明了絆發裝置「鋼輪發火」。另外,大規模鋪設的地雷陣也在邊防出現。而水雷早在明初便以出現,有漂雷、錨雷和沉底雷,引爆方式和炸彈、地雷無二,用於夜襲敵軍艦船或阻擊航行的敵船。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戚繼光(1528-1588),中國明代傑出軍事家,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也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專家,在武器裝備方面的發明創造上有諸多建樹。在東南沿海抗倭時,便改進倭刀研製出「戚氏軍刀」,改進旋風炮研製的虎蹲炮,以及克制倭寇長兵刃的「狼筅」等。還發明了絆髮式起爆裝置「鋼輪發火」。


除了發射火器和爆炸火器,燃燒火器也有較大發展,最著名的是「萬人敵」(後來發展為爆炸火器)。還有火箭類,明初出現了可一次發射數十支至百支火箭的多發火箭;另外,還有安裝了雙翼、可滑翔一段距離的「神火飛鴉」,用於水戰的二級火箭「火龍出水」等武器。再如噴筒,明代噴筒的構造、性能與宋元相比無甚變化,但由於火藥配方的進步,噴射距離有些最遠可達數十丈,不僅能噴射火焰,也能噴射毒氣煙霧,代表性的有「毒龍噴火神筒」等。由於槍、炮性能的提高,明末時,噴筒已不再裝備正規明軍。


除了傳統火器的革新,西方火器也被引進中國。明朝後期,引入中國的代表性西方火器有弗朗機炮(Frank)、鳥嘴銃、紅夷炮等管形火器。


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屯門之戰和嘉靖元年(1522年)的西草灣之戰,明軍兩次痛擊入侵廣東的葡萄牙艦隊,共繳獲2艘軍艦和20餘門艦炮,這些艦炮便是弗朗機炮,和明軍的大將軍炮相比,弗朗機炮採用了子母銃結構,裝填便利,發射速度快,且炮管較長,射程更遠,還有瞄準裝置,嘉靖三年(1524年)首先試製了32門並裝備邊軍。西方火炮的出現帶動了中國傳統火炮的發展,出現了一批融合中、西火器技術的新式火炮,如戚繼光創製的「無敵大將軍炮」,以及一種名為「威遠炮」的火炮,就是這方面的代表。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正德十六年,廣東海道副使汪鋐在屯門地區(今香港屯門區)海域痛擊葡萄牙殖民者的侵襲,葡萄牙人「余皆遁去,遺其銃械」,中國由此獲得西方人的火器。此役是中國第一次抗擊西方殖民者的戰役。上圖是深圳博物館中展示的屯門海戰的模型。


另外,葡萄牙的火繩槍也傳入東方,明軍在與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激戰時,繳獲了一批日制葡萄牙火繩槍,並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仿製出10000支,這便是鳥嘴銃(又稱之為鳥銃)。鳥嘴銃與中國傳統手銃相比,有瞄準裝置和彎型槍托、槍機等零件,且槍管細長,在命中率、使用、射速和射程上都有優勢,很快成為明軍重要裝備。後來在吸收西方火繩槍技術的基礎上,明朝又發展出了多管的「子母銃」、「連珠佛郎機」、「迅雷銃」等火器,以及單管的「摯電銃」(這款火器吸收了弗朗機炮子母炮管的構造)、「鷹揚銃」等火器。


除了葡萄牙火繩槍,還有一種著名的火繩槍在明朝中後期裝備明軍,即是由當時傑出的火器專家趙士楨(迅雷銃、摯電銃、鷹揚銃也是其傑作)改進魯密國進貢中國的火繩槍製成的「魯密銃」,這種火繩槍比鳥嘴銃射程更遠、威力更大,且槍托後還裝有刀刃,可用於肉搏,《武備志》中評價:「鳥銃唯魯密銃最遠最毒。」新式火槍的出現,逐漸取代了明軍中傳統的單兵小型火銃。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明代《神器譜》中關於西洋銃的記錄。


而明朝引進的西方大型火器方面,最著名的當屬紅夷炮,最早的4門紅夷炮在明末天啟元年(1621年)由澳門從葡萄牙人手中購入並運抵京師。經試射發現效果優於弗朗機炮和大將軍炮,遂後逐漸增購。購入的西洋火炮多用於遼東防線,抗擊後金的入寇。如天啟六年(1626年)的寧遠大捷,便是西洋火炮之功,努爾哈赤也在此役中被火炮擊傷,很快死去。明朝末年,朝廷對內要鎮壓農民起義軍,對外要抵抗後金的入侵,遂聘請西人如湯若望等大規模製造紅夷炮,至明朝滅亡,共造各種紅夷炮1000餘門,火炮重量也不一,最重者達5000餘斤。


值得一提的是,西洋火炮也被大量應用於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部隊中,而這也是其能夠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的重要原因。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面視頻是對弗朗機炮的介紹及電影《大明劫》開頭片段,城頭的明軍用火器打擊攻城的農民軍的場景,明軍使用了火槍、多管火銃和弗朗機炮等火器。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油畫。明朝滅亡後,明將鄭成功繼續抵抗清軍,並於1661-1662年成功收復被荷蘭殖民者佔據的台灣。鄭成功的軍隊便是一支裝備了大量西洋火器的軍隊,在與同樣裝備火器的荷蘭殖民者的激戰中,鄭成功還採用了「掘壕防禦」的措施,這已有近代火器條件下戰術的朦朧身影。


火器在明軍中的大量裝備(洪武年間明軍火器達到裝備編製的10%,嘉靖年間有些部隊火器已佔編製兵器的50%),進一步改變了軍隊編製和戰爭形式,永樂年間,明成祖設立神機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獨立的火器部隊。明朝後期,出現了車、步、炮、騎合成部隊,尤其是車營,這是古代戰車與火炮結合的新型編製。戰鬥隊形從大規模密集方陣向小單元疏散陣型發展;戰鬥方式也不再是純粹短兵相接的肉搏,而是先火器殺傷再衝鋒肉搏,出現了一排裝銃、一排送銃、一排放銃的三排輪射法。城池攻防戰則出現了用火炮摧毀工事的戰法。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明成祖設神機營,使明軍的火器部隊成為一支獨立的部隊,並一直延續至清朝。上圖是影視作品《大明劫》中裝備火槍的明軍部隊正在進行射擊訓練。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火藥和火器的外傳分為東、西兩個方向。將火藥、火器傳到歐洲的是阿拉伯人和蒙古人。12世紀,火藥配方傳入阿拉伯,當時阿拉伯人只是作為醫藥或煉丹配方,直至1225年,阿拉伯人才知道硝是火藥的原料。而蒙古人的西征讓歐洲人見識到了中國火器。13世紀後期至14世紀初,阿拉伯人在與蒙元軍作戰的過程中,學會了製作使用火器,其仿製的火器「馬達法」(Madfa)是最早外國人仿製的中國火器。1325年,阿拉伯人攻打西班牙時投入了「馬達法」,歐洲人遂以其為模本,研製出歐洲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手持槍」(hand gun)。另一方向,火藥、火器的東傳則晚了許多,而且還是歐洲人將其帶到的日本,西方火繩銃傳到日本時已是16世紀中期。


清代:停滯落伍


明朝後期,建州女真崛起並逐漸發展為明朝心腹大患。在屢次寇邊中,原本長於騎射的女真騎兵在與明軍交戰中吃了很多火器上的虧,特別是寧遠之戰讓女真人迫切感到掌握先進火器技術的必要性。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明朝降將佟養性組織被俘的漢人軍匠仿製紅夷大炮,這是女真人第一批自行生產的火器。在同年的大凌河之戰中,女真人仿製的西洋火炮大顯身手,擊破大凌河城。後金首次用重型火器攻克堅城要塞,由此奠定了火器在女真軍中的重要地位。《清實錄》記載:「至紅夷大炮,我國創製後攜載攻城自此始……凡遇行軍,必攜紅夷大將軍炮。」天聰七年(1633年),明將孔有德、耿仲明的叛降,為後金帶來了先進的西洋火炮及其製造、使用技術,大大提高了後金的火器實力,也改變了女真人以騎射取勝的戰法,發展為火器火力和騎兵突擊相結合的戰法。戰略優勢完全倒向了後金,為明朝滅亡後清軍入關席捲天下奠定了基礎。


1644年清軍入關後,為鎮壓各地的反清勢力,以及統治中原初期抵抗外國入侵,直至康熙年間,中國的火器技術仍有所發展,這一時期火器發展的特點基本上是火炮的「一枝獨秀」。特別是康熙年間,為平定吳三桂等三藩叛亂,康熙帝重用西方傳教士南懷仁大規模鑄造西式火炮,其中著名的有神威將軍炮等。三藩之亂平息後,康熙帝對內平定葛爾丹叛亂、收復台灣,對外收復被沙俄侵佔的雅克薩,內外戰爭頻繁,刺激了火器的發展,這段時期鑄造的火炮有金龍炮、武成永固大將軍炮、鐵心銅炮等,這類火炮多是南懷仁結合西方火器技術知識在紅夷大炮基礎上改進而來,特點是炮身長,口徑小,以拋射摧毀和殺傷敵目標為主。同時,中國的火炮技術人員也在傳統火炮技術的基礎上發展出新式火炮,如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親王幕僚戴梓研製出的可發射子母彈的「衝天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南懷仁也鑄造了各型號的衝天炮,衝天炮的特點是炮身短、口徑大,主要以曲射摧毀敵工事和殺傷掩蔽物後的敵人。此外,清廷還研製出了通過改進弗朗機炮而成的子母炮和奇炮,其中奇炮的裝彈方式已接近近代後裝式火炮。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在平定西域準噶爾、大小和卓等部叛亂的戰爭中,清軍投入了大量包括火槍和火炮在內的火器部隊,但是其作戰形式仍舊以冷兵器騎射為主,反倒叛軍的火器使用程度更高。這場戰爭可能是清朝最後一場以冷兵器為主的勝仗。戰後,乾隆皇帝命西洋畫師郎世寧繪製了16幅《平定西域戰圖》的銅版畫,以永傳後世,紀念陣亡將士,誇耀武功。上圖便是其中的一幅《阿爾楚爾之戰》,講述的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七月初八日,清軍探知大小和卓叛軍的蹤跡,騎兵星夜急行追擊,於次日在阿爾楚爾與叛軍遭遇。當時叛軍在山中設伏,引誘清兵深入,而清軍分三隊進攻,中路以大炮轟擊,叛軍不敵敗退;清軍沖至山嶺,居高臨下攻擊,叛軍潰退三十餘里。雙方再次交戰,叛軍又敗,最終越山而逃。此役消滅叛軍千餘,繳獲各種武器上千件,並於陣前斬殺阿卜都克勒木等叛軍將領多人。從畫中可以看到,清軍以使用冷兵器的騎兵為前鋒,後方以駱駝隊馱炮為後援;遠處的山頭制高點上還有使用火槍的清軍向敗兵射擊。部分手持火槍的叛軍則在阻止清軍騎兵的衝鋒。


總的來說,康熙一朝,中國的火器尤其是西式火炮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西方火炮技術也因眾多西方傳教士服務清廷火炮鑄造和訓練機構而促進了中國火炮技術的提高;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專業的火器部隊(康熙在八旗之外組建了一個專業火器營),康熙朝成為中國古代火器發展史上的又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輝煌時期。到了雍正年間,國內局勢穩定,閉關鎖國政策實行,統治者強調「滿洲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清史稿·兵志》)火器發展趨於停滯甚至退步。中國的火器走向衰落,雖然乾隆年間,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等戰爭中,清軍也大量使用火槍、火炮等火器,但中國古代火器技術的衰落已是定局。至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火器製造技術水平已落後西方200年,致使列強入侵後,中國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待續……)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馬嘎爾尼使團訪華時,隨團畫師所繪的當時清軍火槍手及火槍訓練。

《軍人志》祝融神兵(上):圖說中國古代火器



上圖是鴉片戰爭的油畫。圖中可看到中國陳舊的木製帆船與英軍的蒸汽軍艦形成鮮明對比,中間是一艘中彈而毀的中國軍艦。這個時期西歐列強已經進入爆炸彈實用化階段,而清軍的火炮仍只是發射實心鐵彈,雙方的火器技術天差地別。


手機用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有兩個辦法。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器酷 的精彩文章:

帝國的花蕾——納粹德國時期的德意志少女聯盟
海外黨槍械藏品秀7-Hohenstaufenz 狠MAN很BAD 算符 拉普拉斯 的藏品

TAG:火器酷 |

您可能感興趣

《軍人志》釘子戶:「春節攻勢」期間一個守衛西貢大橋的美軍排
軍人志在保家衛國,但求抗擊倭寇——中正劍詳談
《軍人志》行走在地獄邊緣:一名美軍警衛的1968年邊和血戰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