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教你從頭到尾學診脈——虛脈

中醫教你從頭到尾學診脈——虛脈

中醫教你從頭到尾學診脈——虛脈

中醫教你從頭到尾學診脈——虛脈

考點出擊

虛脈主虛證多為氣血不足或臟腑虛證

氣血不足,氣不足以推行血脈,則脈來無力;血不足以充於脈,故脈按之空虛。

臟腑功能低下,精血津液虧損,即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可見虛脈。

高熱傷陰,失水,出血,或吐瀉後津液不足,血脈難以充盈,其虛脈無力之象更為顯著。

臨床上,

虛脈與浮脈兼見,主氣虛或衛氣不固;

與澀脈兼見,主血虛;

與遲脈兼見,主陽虛;

與數脈兼見,主陰虛。

在傳統脈學中,虛脈作為無力脈的代表,體現了細脈、濡脈、散脈、短脈、微脈、弱脈等脈力不足的特點。

但臨床上應對這幾種脈象加以區別:

細脈以脈形細小、脈力不足為特點,但其脈來應指清晰;

濡脈見於浮位,即浮細軟無力的脈象;

散脈為浮散無力、漫無根底之脈,其脈形、脈率不清;

短脈是不足三部(寸關尺)的脈象,常見於關部(或寸脈)而他部脈不清;

微脈似有若無,至數不清,脈形細軟無力;

弱脈即沉細無力的脈象,是虛脈、沉脈、細脈的複合脈。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教育網 的精彩文章:

圖解人體五大基礎反射區,這方法絕了!

TAG:醫學教育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脈學經典必讀,瀕湖脈學虛脈類奉送!